返回

贼天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六十九章 忠义无双李使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刺史府大门,很快被打开。 一个一身青色袍服的中年人,一路小跑,满脸笑容的迎了出来,还没有靠近,便远远的对李云拱手。 “李使君,李使君。” 这中年人甚至欠身行礼,笑着说道:“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他虽然在笑,但是声音里,明显已经带了颤音。 当你面对一个,能够完全掌握你生死,甚至掌握你一家老小生死,并且没有任何顾忌的人的时候,便自然而然会生出这种来自于灵魂深处的恐惧。 李云借着火把的光芒,打量着这个青袍中年人,问道:“是于使君么?” “下官正是扬州刺史于琮。” 李云脸上露出笑容,笑着说道:“我这招讨使的官,是江南东道的官,身上正经的职位还是婺州刺史,于使君不必这么客气。” “使君大名,下官在扬州早有耳闻,使君年纪轻轻,先平裘贼,再平赵贼,威震江东,使整个江东再无贼盗,海晏河清。” 于使君面色严肃道:“着实让人钦佩。” 他随即侧身道:“使君,请里面奉茶。” 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他忍不住看了一眼李云身后的一众将士们,目光里又闪出一抹恐惧。 李云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甲胄,笑着说道:“于使君先进去,我解了甲再进去,不然坐也不好坐下来。” 于琮连忙点头,扭头就进了刺史府,李云脱下身上沉重的甲胄,身上汗气蒸腾。 好在他的跟班孟海,随身背着李云的一些衣物,李某人让人打水洗了洗脸以及身上沾染的鲜血,这才换上了一身干净的黑衣,大步进了这座刺史府。 于使君很懂事的在前院等着,见了李云之后,便低头道:“使君请。” 李云淡淡点头,跟着他一起进了正堂,各自落座之后,于使君给李云倒了茶,然后小心翼翼的说道:“李使君此行…何来啊?” 听到于琮的问话,李云看了看他,才淡然道:“前些日子,我部听闻消息,说是朝廷南迁之后,平卢军意图不轨,准备趁机进犯淮南道。” “后来,便听说了平卢军已经占领楚州的消息。” 说到这里,李云叹了口气:“平卢军乃是几十年的军队,拥兵数万,本来谁也会不愿意跟这种军队交手。” 说到这里,李云面色严肃了起来,沉声道:“但是李某出身低微,乃是受朝廷拔擢,才有今日,如今平卢军大逆不道,公然忤逆朝廷,哪怕力有不逮,也当奋力击之!” “哪怕李某死在这江北,只要能给这些逆贼迎头痛击,倒也不枉了。” “可能是先帝在天之灵庇佑,我部以少胜多,在扬州城外大败平卢军,让他们无法继续进犯扬州。” 李云满脸感慨:“也算是,李某报了国恩了。”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看了看于琮,开口道:“哪知道,我部在城外激战,被敌军骑兵袭扰的时候,原想着进城避一避,扬州城却死活不给我部开门。” “李某想不明白。” 李云皱眉道:“难道这扬州城上下,已然同平卢军叛逆站在一边了吗!” 这短短一句话,吓得于使君肝胆俱裂。 他手猛地抖了一下,手中的瓷杯也已经跌落在了地上,摔了个粉碎。 随即,于使君脸色也有些白了,他微微低头,颤声道:“李…李使君有所不知,自…自朝廷南迁之后。我们这些地方官的威权,也是一日不如一日,消息传到扬州之后,我等连城也出不去了。” “各个城门,都是那莫司马派人看管着。” 于刺史长叹了一口气。 “如果是下官在主管扬州城,知道李使君到了城下,下官问都不会问,会立刻放使君进城。” “没奈何,没奈何…” 他唉声叹气:“也是下官无能,没有做好这扬州的主官。” 李云大皱眉头,手里的茶杯也放了下来,沉声问道:“竟有此等以下制上的事情?” “那莫司马现在何处?” 于使君闻言,尽管心里害怕,还是抬头看了看李云。 他这几天,已经看过不少关于李云的资料,尤其是李云这几年的履历,也都一一看过。 他清楚的知道,李云在做越州司马的时候,越州到底是谁在说了算。 “不知道。” 于使君摇头道:“城里一乱起来,他便不见踪影了,这个时候,下官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李云勃然大怒,狠狠地拍了拍桌子,怒声道:“这种以下犯上,还私通逆贼之辈,一定要捉起来,细细审问!” 说到这里,李云怒哼了一声:“他一个州司马,便有这么大的胆子,这扬州城里,说不定还有许多势力充当他的帮手,这些都是反助逆贼之辈,如果不能收拾干净,将来必然还是祸患!” 说到这里,李云看了看于琮,问道:“于使君愿意帮忙吗?” 于琮心中一动。 终于说到要害上了! 说白了,这位李使君从江南渡江到江北来,在城外死战,花费了这么大的力气,死了这么多人,总不可能真的是到扬州来平乱来了。 除了抢地盘,当然还得捞好处! 而扬州城里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当然就是那些个富商了! 国朝二百多年,有些人家便世代经商了一百年乃至于二百年! 真真是富得流油。 那平卢军,大费周章,不惜冒着违逆朝廷规矩,派了五千人南下到扬州来,多半也是为了这些财富。 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打仗就是打经济。 有了足够的财富,什么仗都不难打。 于琮毕竟也是久经官场,他几乎立刻明白了李云的意思,当即毫不犹豫的低头道:“下官早就想清除扬州城里的这些祸患了,只可惜一直无处着手,下官一定全力帮助李使君,做好这件事情!” “那好。” 李云笑着说道:“我这就让人,去把那莫道正拿来问罪。” “除了这件事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需要同于使君商量。” “使君吩咐就是,下官无所不应。” “那太好了。” 李云面色严肃道:“虽然李某这一次北上,是为了替朝廷阻拦平卢叛逆,但是我毕竟只是江东招讨使,本来不该管淮南道的事情,只是事急从权,特殊时候顾不得许多。” “不过事后,还是要跟朝廷上书,说明此事,免得朝廷对我等忠臣起了疑心。” 李云笑着说道:“于使君与我,一同联名上书朝廷,说明此事可好?” “有于使君这个地主在,朝廷也会更相信一些。” 于琮愣在原地,说话有些磕巴了:“李使君,说…说明什么事情?” “还能有什么事情?” 李云淡淡的说道:“就是刚才我们说的,平卢军南下作乱,行谋逆之事,我部听闻之后,渡江来救的事啊。” 他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其实说句心里话,我也不太想来,只是扬州来与我那金陵,隔江而望,自然应当守望相助,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于使君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于琮额头开始冒汗了。 他当然害怕李云,但是他同时也害怕平卢军,毕竟在城外吃了败仗的,只是平卢军的先锋军。 平卢军,在青州还有数万兵马! 你姓李的在扬州捞了好处,扭头就回江南去了,他日平卢军卷土重来,知道我于某人向朝廷上书,告了平卢军… 我还有活路吗? 想到这里,于琮可怜兮兮的看了看李云,低声道:“李使君,朝廷南迁了,还需要上书吗?” “怎么不需要?” 李云皱眉,有些生气了:“莫非于使君你也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不敢,不敢。” 于琮摇了摇头,脸色苍白。 “那就一起上书罢。” 李云拍了拍他的肩膀,淡淡的说道:“反正朝廷已经南迁了,咱们给朝廷去了什么书…” 李云咧嘴一笑:“平卢军也未必知道。” 李某人站了起来,迈步向外走去。 “我去捉莫司马,于使君先写一份奏书出来。” “等我回来,咱们再一同签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