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8章 言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文华殿,照例,小朝会! 除了六部,都察院,三寺等衙门主副官以外,还有徐王,小燕王旁听! 按照以往惯例,议事之前先喝茶,润润喉咙,一会儿好发言。 “父皇,喝茶!” 太子朱文珏端来一杯茶水,朱雄英顺手接了过去,喝到嘴里顿时一愣! 甜的…… “父皇,好喝吗?” 朱文珏低声坏笑道:“清热解暑,刚熬的酸梅汤,还加了蜂蜜!” “好喝!” 朱雄英低头一笑,一饮而尽,喝惯了苦茶叶,来一杯酸梅汤,酸甜爽口,舒坦…… 把皇帝的茶偷换成酸梅汤,也就太子敢做这样的事。 “去给诸位大臣倒上一杯,也显得你这个太子礼贤下士,让他们死心塌地的支持你这个太子监国!” 朱文珏提个茶壶挨个倒了一杯,臣子们顿时受宠若惊,千恩万谢,结果一喝一个不吱声。 詹徽喝了一口,那是眉头一皱,顿时笑了,太子还是和小时候一样顽皮啊! 朱雄英低声吩咐道:“一会儿朕开个头,你来和他们辩论,朕倒要看看,你能和这些老油条过上几招!” 朱文珏点头道:“父皇放心,词我都准备好了,一定让他们哑口无言!” 朱雄英放下茶杯,立马咳了两声,这是在示意臣子,别喝了,开始议事了。 吏部尚书张?起身拱手道:“陛下,臣有本奏!” “奏来!” “陛下,如今朝廷各部缺官严重,尤其缺主官和副官,许多事情无法决断,导致混乱不堪,臣请求陛下补官!” 这件事不是最近发生的,而是一直就存在,新朝那批老臣陆陆续续离开后,朝廷一直没有大量的补官,只是调动过几次官员任命。 “是该补些空缺了!” 朱雄英点了点头,问道:“朕记的礼部自王钝老尚书致仕后就一直空缺吧?” “回陛下,已空缺四五年之久!” 说话的臣子是礼部侍郎郭任,一直是他代行尚书之事。 “既然如此,那就补上吧!” 朱雄英扫视一眼臣子,目光最终落在都察院左都御史练子宁身上。 “练老大人品行忠正,清正廉洁,乃我大明肱骨之臣,不知可愿前往礼部担任尚书,为朕分忧啊?” 练子宁大为意外,他怎么也想不到皇帝会把他调到礼部。 如今凌汉致仕,练子宁再一走,都察院左右都御史就没人了。 “回陛下,臣不通礼部事宜,恐怕会误了正事,臣万死难赎其罪!” 委婉的拒绝了,就是不想去,可这不是你不想去就能不去的事啊。 “练老大人,此话差矣啊!” 太子站出来说道:“孤听说你是一甲出身,还是洪武十八年的榜眼,那一年的二甲进士放在其他殿试,皆是状元之才,礼部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是我朝廷的脸面,事关重大,只有练老大人才能担起重任,才能让群臣服气啊!” “张部堂,吏部以为呢?” “太子殿下言之有理,练大人担任礼部尚书,最为合适!” 别管怎么样,有人补上就行,不然缺这么多官,他这个吏部尚书都没法干了! 张?不结党,也不排挤谁,干自己份内之事,谁也不得罪。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练子宁也只能答应下来。 “臣领命!” 官员任命向来都是皇帝做主,哪有官员自己挑衙门的。 不愿意去可以走,回家抱孙子养老去吧! “陛下!” 张?没有坐回去,继续说道:“如此一来,都察院左右御史皆缺,请陛下补缺!” 一个萝卜一个坑,走了一个自然也要补一个! 都察院这么重要的衙门,肯定不能一个主官都没有! “陈侍郎!” 皇帝突然说话了! 姓陈的侍郎只有工部侍郎陈瑛! “臣在!” 朱雄英沉声道:“升都察院左都御史!” 陈瑛整个人都愣住了,六部侍郎是正三品,可都察院左右御史可是正二品啊,这官做到顶了。 “臣……” 陈瑛刚想谢恩,练子宁大喊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啊!” “陈瑛此獠为人阴险,善于投机,绝非忠正之人,他这样的人如何能进都察院啊!” “练子宁!” 陈瑛反驳道:“陛下面前,你竟然如此放肆,质疑圣意,诽谤官员,你眼里可还有圣君,可还有太子殿下!” 练子宁气愤道:“你陈瑛小人一个!” 陈瑛:“穷酸腐儒,你除了会骂人还会做甚,从来没听你给陛下出过谋国富民军政良策,就会搬弄是非!” 练子宁:“在其位谋其政,本官身为监察御史参的就是你这等奸佞!” 朱雄英冷着脸没有说话,太子呵斥道:“都住口,这是文华殿,不是菜市场,身为朝廷重臣,吵吵闹闹,相互辱骂,成何体统!” 二人拱手道:“臣等有罪!” 陈瑛是詹徽推荐上来的人,在当工部侍郎前已经是布政使司佥事级别的官员了,资历,名望都够了,当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没有任何问题。 而且陈瑛这个人虽说心思不怎么正,但绝对是个能臣,每次商议国事,他都能提出一些正确的建议,而且都是些非常有用的阴招。 “朝廷已定,陈瑛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不必再言!” 太子一锤定音,陈瑛跪在地上俯首道:“臣叩谢圣恩!” 朱雄英微微颔首,太子立马拱手道:“父皇,儿臣有一事相奏!” “说吧!” “儿臣以为,邸报陈旧,当改之!” 所谓的邸报,是朝廷官方的报纸,起源于汉朝,不过,邸报的发行,一般都是为皇帝歌功颂德和表彰臣子的,针对的是地方各官府,百姓是不知道的。 而让大臣奇怪的是,太子为什么莫名其妙提到邸报的事情。 朱文珏继续说道:“儿臣认为,邸报不应发至各地方官府,应当扩大规模至整个天下!” “大明与天下人共天下,天下百姓也有知晓天下事的资格,也可尽量点评天下事!” 朱雄英立马点头道:“太子所言有理,继续说下去!” 父子俩又唱起双簧了! 太子还没说话,练子宁再次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此事不可,乡野村夫,不通道理,怎能妄议天下大事,臣……” “练部堂!” 太子打断了他的话,一声“练部堂”让他心中一沉,言外之意,你已经不是都察院御史了,言论方面的事情和你没有关系了! “都察院怎么说?” 陈瑛立马拱手道:“臣以为太子殿下所言有理,天下人评天下事,理当如此,凡夫俗子也好,读书人也罢,都是我大明治下百姓,读书人能评论天下事,贩夫走卒,亦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