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9章 人间烟火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宫里大宴,仿佛与祖孙二人无关! 老爷子穿着一身粗布衣裳,手持一根木棍在朱雄英的搀扶下朝着宫外走去,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时候,太上皇和皇帝已经出宫了! 时逢春季,气候宜人,既无酷热之感,亦无严寒之虞,祖孙二人徐徐行至京城的喧嚣闹市。 周围百姓来来往往,穿梭在人群中,身处人来人往的闹市,听着各种吆喝声,饶有兴趣地看着百姓们讨价还价,老爷子脸上满是祥和,整个人很轻松,好像放下了所有的东西。 “还是外面热闹啊,这才是人间烟火!” 老爷子躬着身子,感慨道:“平淡的生活才最让人心安!” 朱雄英扶着老爷子,说道:“皇爷爷,孙儿陪您走走吧!” “走!” 老爷子走的很慢,四处张望着,那双失明数年的双眼好像变得明亮起来,什么东西都能看到了。 而且对街边很平常的事物都很有兴趣,站在一个卖油条的摊位前看了许久。 看那位小哥揉面,切面,擀面,团成长条,用两根筷子挑着放进油锅里,炸的酥黄焦脆才捞起来。 “老人家,来根油条尝尝!” 炸油条的小哥看到老爷子站在一旁许久了,热情的招呼着。 老爷子微微一笑,说道:“谢谢小哥了,咱年轻的时候好这一口,一顿都能吃四五根,现在年纪大了,吃不了这些喽!” 小哥笑道:“买给孙子吃呗!” 老爷子抬头问道:“大孙,你吃不吃?” 朱雄英摇头道:“孙儿不吃,皇爷爷,咱在看看吧!” “好,那走吧!” 老爷子指着前面,再次问道:“大孙,你想吃什么,咱给你买点?” 朱雄英笑问道:“老头,你带钱了吗?” 老爷子立马从袖子里摸出七八枚铜板,如同宝贝一般放在朱雄英眼前,呵呵笑道:“大孙,你快看!” 朱雄英咧嘴笑道:“孙儿还以为您把钱都给太子他们几个人了呢!” “这其实是之前咱之前整理你奶奶遗物时发现的,就一直藏在身上了,不舍得给人,更不舍得花!” 老爷子握着这几枚铜板,继续走着,说道:“不舍得,那是对别人,对你,咱什么都舍得,太子也好,你叔叔,姑姑也罢,都比不上你,要说偏心倒也没有错,咱都偏一辈子的心了!” “大孙,咱今个出来,你想吃什么就说,咱给你把这些钱花完再回去!” 朱雄英心头一酸,点头道:“好!” 爷孙俩继续走着,突然不远处传来一道吆喝声。 “糖葫芦,酸甜可口的糖葫芦……” 老爷子惊喜道:“大孙,有卖糖葫芦的,走……” 说着,拄着拐棍走了过去! “皇爷爷,您慢些!” 老爷子这风风火火的样子,和以前一样! “后生,糖葫芦咋卖的?” “两个半钱一串!” 老爷子听后,悠悠说道:“比前些年便宜了一个钱?” 卖糖葫芦的后生说道:“老人家,这些年一直都是这个价,要说便宜,比洪武朝是便宜了一个钱……” “自从永兴爷当了皇帝,搞那个什么新政,这些年又不断减税,减轻咱们不少负担,咱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永兴爷真不孬啊!” 面对百姓的赞不绝口,朱雄英顿时欣慰不已,他不喜欢臣子的歌功颂德,却喜欢听百姓的真话。 一个皇帝干的好不好,只有百姓说的算! 老爷子笑了两声,脸上满是骄傲的神情。 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孙子有出息,能让一位老人高兴和骄傲了。 “后生,你这糖葫芦便宜点,两个钱卖给咱吧!” “哎呦……老人家,您这……少卖半个钱,我可就没有赚了!” “少点,少点!” “老人家,真不能再便宜了!” 老爷子不断的讨价还价,朱雄英看的出来,这不是为了省那半个钱,而是想体验最后的人间烟火。 “咱老头子都八十多岁了,老伴和大儿子都走的早,咱一手把大孙子拉扯到大,想给大孙子买一串,这孩子从小就喜欢吃,你就当可怜可怜咱了!” 老爷子说着自己这一生最悲惨的经历,听得卖糖葫芦的中年叹息不已。 “哎……老人家,您也是苦命人啊,也罢,就两个钱给您吧!” “后生,好人有好报啊!” 老爷子拿出两个钱交到中年手上,顺手接过了糖葫芦。 “老人家,您慢走啊!” “谢了,后生!” 老爷子将糖葫芦缓缓递到大孙子手中,沉凝道:“民生质朴,皆为善民,大明当兴啊!” 朱雄英吃着糖葫芦,问道:“皇爷爷,孙儿干的还不错吧?” 老爷子走着说道:“永兴……永久兴盛,你对得起你这年号!” 这个评价……很高! “甜吗?” “甜!” 朱雄英十分珍惜这份最后的疼爱,吃的也很小心,生怕掉落一点的糖渣。 “皇爷爷买的糖葫芦就是好吃!” 老爷子乐呵道:“这钱花的值!” 爷孙俩继续走着,很快便被一阵热闹的鼓声吸引,耳边传来欢快的曲子。 “我敲鼓,你打锣,手打着锣鼓来唱歌……” 朱雄英惊喜道:“皇爷爷,听到了吗,是凤阳花鼓,是咱老家的歌声!” 老爷子激动万分,催促道:“快,大孙,扶咱过去!” 只见路边一块空地之上,两个年轻的女孩,一人挂着花鼓,一人拿着锣,后面一对中年夫妻好像是她们的父母,这是跑江湖卖艺的。 女孩边唱边跳,脸上洋溢的幸福,悠扬的歌声传到耳旁。 “叮咚叮,叮咚叮,你心事都在我心窝,有多少潮起跟潮落,尽管寄托到花鼓歌,咿呀咦……听我的花鼓歌……一支凤阳歌……” 老爷子眼睛虽看不见,但耳朵随着节奏轻轻晃动,仿佛沉浸在往昔回忆之中,年少之时,每逢庙会,他就跟着几位哥哥去乡里看花鼓。 你心事都在我心窝,有多少潮起跟潮落,尽管寄托到花鼓歌…… 唱的真好,那个时候,生活贫苦,时常挨饿,但观赏到如此精彩的花鼓,所有烦恼皆烟消云散,只会沉浸在快乐之中。 “凤阳……花鼓……太平乡,孤庄村,老宅……” 老爷子轻声呢喃道:“再也回不去的家乡……” 一曲落幕,女孩拿着铜锣走到围观众人面前,一枚,两枚铜钱落在锣中,发出清脆的响声。 老爷子拿出两枚铜板轻轻的放在铜锣之中,女孩躬身道:“多谢爷爷!” 老爷子高兴问道:“孩子,凤阳来的吗?” “是啊!” 老爷子和蔼道:“咱也是凤阳的,太平乡孤庄村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