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6章 十年工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次日! 皇帝又把老李召到宫中,商议迁都之事。 奉天殿外的丹犀之上,君臣二人走着,朱雄英悠悠问道:“过年的时候,宋礼上奏朝廷,大运河从应天府到通州段基本已经被疏通,这也意味着,迁都可以正式进行了,朕想听听你有什么想法?” 这几年,宋礼带领江淮一带的军队和工匠,轮流开凿运河,足足动用了二十多万军队。 而自从老李接到迁都的任务后,一直很上心,专门去找宋礼了解了许多事情。 “回陛下,迁都事大,不能草率,今年只能准备,却无法动工了!” 李景隆坦然说道:“大量的工料要从各地源源不断的运往北平,除了水陆要打通外,还需要征调大量的劳役……” “多少人?” “起码三十万!” 李景隆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还需要征调大量的工匠,除此之外,至少还要出动二十万军队看管!” 三十万劳役……这还是最少的预算,一旦动工,恐怕绝不止这些人数。 加上官员,工匠,军队,后勤等等,这算起来都要百万人了。 这百万人加在一起,吃喝拉撒都不是小事情啊。 之前考虑的都不错,可一旦实施起来,朱雄英却变得犹豫起来。 如果三十万劳动力被征调出来迁都,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来年一年会是饥荒,要饿死人的。 百姓好不容易过上几年好日子,朱雄英实在不忍心在折腾他们了。 而李景隆仿佛看穿了皇帝的担心和犹豫心思,趁机说道:“陛下爱民如子,不忍看百姓受苦,可迁都乃百年大计,同样不能耽误,臣有一个办法,既能完成迁都,又不损害百姓!” “说!” “不动大明百姓,可用外族劳力,汉南动荡不安,归根结底,皆是人口太多,何不征调十万越人用于迁都,而且汉南的能工巧匠也多,另外,汉北高丽人征调五万,汉东倭人再调五万……” 李景隆继续说道:“陛下下诏海内外宗藩各国,让他们送来劳役,这个送五百,那个送一千,怎么也凑够三十万人了!” 这倒是个好主意,朱雄英当即点头道:“准了!” “尽管是外族百姓,还是要善待他们,他们是劳役,不是奴隶,不要苛刻,当然,倭人除外,让他们去干最苦最累的活!” “如果江淮一带百姓也想自愿干活,要管饭,要给工钱,不许克扣,农忙时,人家要走,莫要为难,结清工钱,放人家回家收庄稼!” “臣遵命!” 陛下还是一如既往的恨倭寇啊! “好了,闲话不多说!” 朱雄英开门见山的问道:“如果明年开始动工,多久能把新都建好,搬过去住?” 李景隆犹豫道:“回陛下,臣估算,新都营造好,大概需要二十年!” 二十年? 这可大大超出了朱雄英的预料,说道:“太久了,朕等不了二十年!” “钱粮给足,劳役,军队随你调动,总之你要什么,朕给你什么,最快多久能把新都营造好?” 李景隆咬着牙,心一横,说道:“十五年!” 十五年都要赶工期,李景隆都没有十足的把握。 “十五年,还是太长,十年,能不能完工?” “啊!” 李景隆连忙说道:“陛下,十年绝无可能啊!” 这就不是钱粮人马的事,人数够了,那就够了,再多也没什么用了。 “陛下,臣直言,就拿这石柱来说,需要从地方上耗费无数人力来采集,运送,而且整块石料要浑然一体,不可断裂,拼接……” 李景隆一一说道:“还有整根柱子上的雕刻,上面的蟠龙和云纹,刻错一笔,整根柱子就要废弃!” “如果一切顺利,从开采,运输,到最后雕刻,上色,成型,起码要三年之久!” 老李又踩了踩脚下,继续道:“再说这铭文砖,砌砖所用的灰浆是用石灰,桐油,糯米汁等混合而成,在城墙的关键部位,甚至要用熔化的生铁代替灰浆灌铸,陛下,这都需要时间啊,就算臣拿着鞭子,没日没夜的抽着人干活,十年绝不可能完工!” 能办的,李景隆不会推辞,二十年的工期给缩减到十年,直接少了一半,就算偷工减料也完不成,老李可不敢胡乱保证什么,不然完不成,等着人头落地吗。 朱雄英无奈道:“你想想办法,朕都四十多岁了,还想出去看看,等上十几二十年,就六十多了,那时候还能出去吗?一把年纪了,还能去哪啊!” “你忍心看朕被困在这皇宫一辈子吗?” “陛下,臣……” 一向八面玲珑的老李说不出话来了,这就不是硬着头皮能解决的事情。 “陛下,臣……臣斗胆问一句,新都的皇城和皇宫,是否要按照应天府的……” “没错!” “大一些,可否?” “什么意思?” 朱雄英眉头一皱,问道:“你有什么话可以直说!” “臣的意思是,当初太祖爷修建应天皇宫之时,大明还只有半壁江山,又苦于财政赤字,军队还要南征北战,所以,自然修建的小了一些!” 应天府皇宫在大一统王朝的皇宫里,算是小的了。 “不用!” 朱雄英摆手道:“要这么大地方有什么用,睡觉也不过就两尺地,就按照应天府皇宫复刻即可,至于各衙门,王府,等,能复刻就复刻,不能就换地方!” “臣明白了!” “不是,朕让你考虑的是如何在十年内营造新都,你扯皇宫的大小干什么!” 李景隆犹豫片刻,说道:“如果陛下非要在十年之内完成新都的营造,那只有一个办法了!” “说!” “臣……臣……” 李景隆欲言又止道:“臣不敢说!” “你怎么变得比那些文官还啰嗦……” 朱雄英瞪他一眼道:“你我君臣,推心置腹,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请陛下先恕臣事后不敬死罪!” 李景隆有些惶恐,朱雄英质问道:“死罪……有这么夸张吗?你要把曹国公府建在奉天殿门口啊!” “陛下说笑了!” 朱雄英正色道:“好好,先赦你无罪,说吧!” “陛下还要把身边人屏退!” “你有完没完了!” 李景隆连忙行礼,也不说话,朱雄英随机挥挥手,身边的太监和侍卫全都退下了,周围就剩他们两个人了。 “你可以说了!” 李景隆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陛下若想在十年之内完成新都的营造,只有一条路可以走,拆凤阳皇城,皇宫,运送到北平,营造新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