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史上第一豪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8章 了无牵挂。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魏采芹笑道:“宋奎的父母,都已经去世。他了无牵挂,我断定他,是不会回来的。即使回来,也是害怕朝廷的压力。” 宋奎的父母,已经去世两三年了。 他还有两个弟弟,也带去了西海南大陆。 因为水土不服,有个弟弟死在了西海南大陆。 可以说,宋奎为了大航海事业,也付出了许多。 橡胶、红薯、土豆、花生、西红柿、玉米,都是人家从大西洋彼岸带回来的。 “先试试看。” 叶坤点头,又说道:“我们这边,做两手准备。你带着两个皇子,还有你大哥和魏家子弟,先做前期工作。准备工作,至少要一年。人员配置,兵力配置,都要有计划,并且落实到位,才能前往西海新大陆。 我们在这里议论宋奎,实际上,可能是小人之心了。说不定宋奎接到我的调令,会立刻返回。” 魏采芹点头:“我也打算准备一两年,各方面都思考成熟了,准备到位了,再开始具体行动。” 叶坤也点头,拉着魏采芹的手:“那我们……就早点休息吧。” 魏采芹笑道:“皇上过两天去平野县,我也想去。可是啊,西海新大陆的事情,是大事,我还是留在涿郡安排事情吧。” 叶坤笑道:“这个嘛,根据你的心情。你想去,就一起。不想去,我也不勉强。” 其实叶坤知道,魏采芹也想去平野县。 就是不想和大家一起去。 如果叶坤单独前往平野县,魏采芹肯定乐意和他一起,来一个故地重游。 …… 叶坤南下平野县的事,太子叶封和国舅姜有宝,都已经安排好了。 年初十,叶坤带着大家,从涿郡动身。 也没打算在平野县呆多久,所以这次,还是轻装简行。 这次不坐火车,直接乘船,走大运河路线。 乘船到洛阳,继续南下,进入长江水道,就能抵达天门郡。 新式的两层柴油游轮,打造得算是豪华,设备齐全,还有船载电报机、船载发电机。 一共三艘游轮,四艘护卫舰。 叶坤带着姜有容等人,在船头玻璃暖棚里喝茶,眺望大运河上下的风景。 带喜心情激动,笑道:“如果不是皇上,我一辈子也想不到,从涿郡到平野县,可以直接坐船。” 姜有容笑道:“大运河是后期建设的,没有大运河,也没办法坐船的。” 带喜点头:“叶青阳,也是真不简单,挖通了几千里的运河。当然了,皇上更不简单,是皇上规划的路线,也是皇上的决心,才有了这千里大运河。” “是劳动人民不简单。” 叶坤纠正了带喜的说法:“叶青阳只是一个管理者,养尊处优。干活的人,才是最辛苦的。而我,只是动动嘴皮子,在图纸上面画了一条线。” 说到这里,叶坤就想起修建大运河的几十万异族劳工。 他们才是大运河的功臣啊。 当然,也有许多汉人,参与了大运河的修建。 但是那些汉人,都是拿工资的,算是有偿劳动。 异族劳工,完全是奉献,没有一分钱工资,只能吃一口饱饭。 刘月娟笑道:“皇上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千秋万代的炎黄子孙,都会记住你的。” 叶坤这回也不谦虚了,点头道: “这条大运河,将会对华夏的政治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即便在后世一千年,大运河也会继续发挥作用。 大运河和铁路,算是我留给后人的一些东西。” 明珠公主笑道:“父皇留给后人的东西,还有很多啊。比如瓷器玻璃,比如引进的海外物产,比如枪炮,比如所有的科技产品……” 文阿秀说道:“皇上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这才是最宝贵的。有了皇上留下来的数学、物理化学基础,后人解决问题,变得轻松容易了许多。 后人在这个基础上,会有更大的发展。” “得了,你们再夸我,我脸红了。” 叶坤笑着摆手:“我们看看大运河两岸的风景,说说别的吧。” 这时候,还属于冬天。 春天没有到来,大运河两岸,也没有多少风景可看。 运河两岸的绿化树,早已经成林。 但是这一段都是柳树,还没抽芽,看起来很是萧瑟。 河水倒是清澈,但是也带着一股寒意。 河道上来往船只不少,但都是匆匆而过。 河岸的道路上,也有很多来往的车辆。 叶坤举着望远镜,特意数了一下,使用橡胶轮胎的马车,也就百分之三十左右。 “我们的橡胶轮胎生产,还是跟不上啊。所有的马车、人力车、平板车,都能用上橡胶轮胎,才代表着橡胶工业的成熟。”叶坤有些感慨。 文阿秀说道:“皇上,橡胶轮胎的质量不稳定,容易坏。所以民间老百姓,有的不愿意使用橡胶轮胎,只用传统的铁箍木车轮。” 明珠公主笑道:“我们夷洲岛的橡胶树,现在也能割胶了,也有橡胶工厂。可是生产出来的轮胎,惨不忍睹。” “惨不忍睹,那是多惨啊?” 叶坤苦笑:“我说过,工业化前三十年,生产出来的东西,都是垃圾。科技刚刚起步,很多产品的质量不如意,是难免的。 但是,我们华夏九州的工业化,也很快达到三十年了。大家要相信,产品质量会越来越好,精品会越来越多。” 姜有容说道:“我觉得,现在也有精品啊。瓷器玻璃,不是很精致?红白砂糖,不是很可口?就说橡胶产品吧,生产出来的橡胶鞋底,可好了,又软,又防水。 还有民间用的橡胶脸盆、橡胶水桶,橡胶猪食槽,都很耐用啊。” 叶坤苦笑:“可是,橡胶不是这么用的啊。橡胶做鞋底和容器,是我没想到的。” 文阿秀笑道:“科技城和工部,还在研究,生产橡胶大桶,用来装水泥。橡胶桶装水泥,不透气,耐用。” 现在的水泥包装物,是麻袋。 尼龙袋搞不出来,只好用麻袋,或者木桶铁桶。 麻袋装水泥,翻来翻去的,几次就不行了。 所以,工部就有人出主意,生产橡胶大桶,做水泥包装物。 因为这些年,各地橡胶树都已经成林,橡胶产量飞速提高,用不完。 叶坤笑道:“橡胶桶装水泥,工部还是有能人啊。” 说话间,前方看见一座码头。 叶坤吩咐道:“减速,在码头停靠一下,我们上码头看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