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带兵杀出。”
“报,山西援兵到了。”
朱由检站起身:“山西不是投降了吗,哪来的兵。”
他走出大殿看到殿外跪着两人。
走过去。
两人同时行礼:“臣大同总兵黑云龙。”
“臣周遇吉之侄周云”
“参见圣上。”
朱由检看向黑云龙:“清朝也有一个黑云龙据说力大无穷,你能战否。”
黑云龙膀大腰圆,是个回族。
他愤慨:“野猪皮安敢用我们黑家名号。”
“我们黑家虽然信奉阿拉,但是是大明给了我们栖身之地,如今闯军已退,臣将回回三千人,个个都是用马刀的好手。”
“砍头如切菜。”
“定为陛下排忧解难。”
“好。”
朱由检握住他的手:“朕随尔等一同血战。”
他看向周云:“你是周遇吉的侄子?”
“正是。”
周云:“臣率领残部四千人,听闻圣上有难,火速的赶来支援。”
“陛下,我们周家满门忠烈,绝对不负大明。”
“好,”
朱由检:“好一个满门忠烈。”
“传旨,赐周家满门忠烈,国之柱石,以后朱家遇到周家后代,皆行礼,文武百官,文官下轿,武将下马。”
朱由检明白,周遇吉可谓是让李自成最害怕的一个人了。
本以为打山西会十分容易。
却在宁武遇到了周遇吉,差点没让李自成崩溃。
宁武之战是大顺军渡河东征以后,占领北京以前进行的唯一战役。
《周遇吉传》曾经记载:周遇吉退守宁武后,闯军随后而至,宣称五日不降就屠城。
结果被周遇吉给骂了回去。
表示愿意和明朝共存亡。
李自成给他点个赞,并且派牛金星开始攻城。
攻城之战开始,周遇吉朝四面八方发射红衣大炮,打死了几千贼兵,火药用完后,城外的包围圈越来越小。
几乎陷入绝境。
此时有谋士站出来提议说些好话把贼兵骗走算了。
反正他们的目标是京城。
而不是这里。
周遇吉骂道:“你们太胆小了!现在如果我们能打胜,全军都是忠臣义士;就是支持不住,把我绑了交给贼兵也就罢了。”
“连打都没有打,怎么能轻易放弃。”
随后在城内设下伏兵,派出弱卒诱引贼兵往城里边进攻,李自成连忙派人去进城门。
结果周遇吉即立刻放下闸门。
两千多人被锁在城里,等待多时的明军直接杀死了进来的几千名贼兵。
现场血流成河…
李自成发怒随后用大炮轰炸城墙,城墙两次塌
周遇吉连忙派人去修,强修,并且打伤了闯军的四员猛将。
牛金星也负伤退后。
李自成有点怂了,想退兵,他的将领们说“:我们的兵力有他一百倍那么多,只要用十个对付他一个,轮流攻打,没有不能获胜的道理。”
李自成想想也是,反正死的不是自己老营的兵,便听取了他们的意见。
于是贼兵前队死了,后边跟上,不间断地猛攻。
官军气力用完了,城就被打了下来。
周遇吉立刻跟贼兵展开巷战,座下的战马倒在地上后,他徒步跳跃闪转,亲手杀死贼兵六个人。
他的身上像刺猬一样被箭射中多处,最后被贼兵抓住,他大骂不屈。
贼兵把他绑在很高的木柱上,用乱箭射死了,又一片一片割下了他的肉。
活生生给凌迟了…
宁武城中的百姓、士绅受到遇吉忠贞、义勇的感动,在小巷中跟贼兵厮杀,打死的贼兵不可胜数。
周遇吉家里的孩子们开始跟随周遇吉在外边跟贼兵搏斗,死得差不多了。
他的夫人刘氏一向勇猛,直接率领几十名妇女守卫着山顶上的官署,她们登上屋顶射击贼寇,每一支箭射死一名贼兵,贼寇不敢靠近她们,便点火焚烧,周家全家都被烧死。
李自成召集手下商量说“:宁武虽然打下了,我们的将士也死伤了很多。
从这里到京师,中间经过大同、阳和、宣府、居庸,都驻着重兵。
如果都像宁武这个样子,我们的士兵还能剩几个呢?
不如先回陕西休息,以后再来打吧。”
随后定好日子就要逃走,可是大同总兵姜王襄的使者、宣府总兵王承荫的投降书也送到了。
哪怕晚一天,明朝可能就不会灭亡。
李自成收到信非常高兴,于是决定长驱直入,经过大同、宣府到了居庸。
太监杜文秩、总兵唐通打开城门,引贼入城,京师就这样失守。
贼寇后来经常对人说“:别的兵镇再有一个周总兵,我们怎么能有今天!”
每一个字背后,都是千万条血淋淋的生命。
比如其夫人刘氏的被焚烧致死,身处和平时代很难想象这样的画面,但是每次看火灾的报道,就能脑补一下这个惨烈的画面,女中豪杰。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在宋末,不仅有文天详,有辉煌的崖山之战;更有王坚的钓鱼城,孤守36年,令蒙古大汗蒙哥身死城下,间接支援南宋都城的抵抗;在明末,不仅有史可法的扬州,也有周遇吉的宁武。
千秋之后,史学不应该只关注这些文天祥、史可法这样成名人物,更应关注王坚、周遇吉这样令人敬佩的小人物。
朱由检怎么可能会忘记周遇吉。
他比孙可望更厉害。
孙可望压根就不想打仗,也不会打仗,他就把自己锁起来,不管外面的事。
而周遇吉则是一人之力打的几十万人狼狈不堪。
如果有人支援他。
周遇吉一个人就能打倒整个贼军。
朱由检:“周家,黑家,还有千千万万忠义之人。”
“拿起来你们的武器。”
“随朕杀敌。”
“杀敌。”
“杀…”
…
城外…
吴三桂也做好了准备,他连续发出六道信,都被扔了回来。
还杀了自己的人。
最后他拔出自己的佩剑:“通知后金,准备攻城了。”
“告诉他们,明军防备最弱的几个节点。”
“同时让他们不要插手我和崇祯皇帝的事情。”
“皇帝就算是死,也不应该由外人来杀。”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