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章 诸葛乔见刘封,兄弟情深才能断金(1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关羽对南乡郡的山川地理并不陌生,毕竟刘表在的时候刘备曾在新野和樊城一带驻兵。 了解附近的山川地理是一个优秀将领的必备素质。 良久。 关羽的丹凤眼微微睁开,眼神多了果决:“阿乔此计可行。” “平儿对南乡地理也颇为熟悉,可让平儿前往设伏。” 诸葛乔又道:“房龄跟南乡接壤,房陵太守是孟达任命的偏将邓辅。” “我以为,可给邓辅下令,令其配合偷袭南乡郡治所南乡城,让傅方退无归路。” “锁住了南乡,曹操就无法让长安的兵马走武关驰援。” 关羽斟酌道:“孟达初定房陵,人心未附,邓辅若是出兵偷袭南乡城,恐有人告密。” “若让傅方提前觉察,反让邓辅和平儿都陷入危险,此举不妥。” “不如调秭归的刘封入房陵,待平儿伏击了傅方后,再遣刘封抢南乡。” 关羽这一分析,诸葛乔也觉察到自己疏忽了。 邓辅虽然是房陵太守,但只是孟达麾下一偏将,若留在房陵还能震慑宵小。 若邓辅离开了房陵,很难保证原房陵太守蒯祺的旧部不会趁机告密。 行偷袭的事,最核心的就是藏踪匿行,若不能隐瞒行踪,这偷袭不成反而会中了对手的伏兵计。 至于调刘封入房陵,诸葛乔心有犹豫。 虽然诸葛乔让费诗暂留秭归开导刘封,但费诗能否成事还两说。 想到这里,诸葛乔提议道:“君侯若直接给刘封下令,刘封未必肯听。” “不如我亲自去趟秭归,再与刘封同往房陵,也能了解房陵的真实情况。” “蒯祺虽死,但家父阿姊尚在房陵,于情于理我都得去一趟。” 关羽细思片刻,道:“如此也好,阿乔速去速回。” 刘封在秭归,诸葛乔原本的想法是让刘封在秭归策应江陵。 然而局势变化,往往不由人,那个时候的诸葛乔还在想着水淹七军。 如今庞德被斩,诸葛乔对实战的领悟又多了几分,干等水淹七军这种方案的实施显然不太适合。 那么趁着于禁尚未抵达,调刘封入房陵,试探孟达的反应就很有必要了。 王平尚未归来,送往西川的信诸葛亮和刘备是什么反应诸葛乔也不清楚。 诸葛乔需要多留些后手,才能及时的应对随时都可能突变的危机。 樊城到房龄有水路,房陵到秭归则多为山路。 关羽分了一艘战船给诸葛乔,又给诸葛乔配了五十名好手。 毕竟只有诸葛乔,关羽也担心路上会出事。 诸葛乔也不耽误,与关羽商讨了部分细节后,就率众前往秭归。 诸葛乔没有绕道去房陵的治所房陵城见房陵太守邓辅,而是直接来到了秭归。 听闻是诸葛乔到来,刘封遂与费诗连忙出城迎接。 军师将军的嗣子,刘封也是要给面子的。 更何况,费诗能留在秭归协助刘封,也是诸葛乔促成的。 “阿乔,听闻你与二叔去打襄樊了,怎有空来见我?”刘封语气热忱。 诸葛乔敏锐的觉察到了刘封对关羽的称呼,目光看向费诗。 费诗点头回应,又道:“乔公子,副军将军在秭归对君侯多有念叨,说君侯打襄樊也不带上侄儿,未免厚此薄彼了。” 费诗这话,让诸葛乔暗暗松了口气。 这意味着费诗已经说服了刘封,让刘封不至于因为阿斗为嗣子的事而置气。 刘封挥手大笑:“我这个副军将军受之有愧,功劳未立,父王就给我封官了。” “阿乔既然来见我,莫非是二叔想调我前往助阵?” 诸葛乔扫了一眼左右。 刘封会意,连让左右散开警戒。 “君侯有命,令公仲兄引兵借道房陵,偷袭南乡城。”诸葛乔简单的陈述了军令。 刘封吃了一惊:“南乡城?不去樊城?” 诸葛乔摇头:“樊城战事,君侯暂时取得了优势。” “曹操已令于禁调兵增援,南乡太守也在征调范围。” “公仲兄若能趁机夺取南乡城,扼守住曹操从武关通往樊城的要道,君侯攻打樊城的压力就更小了。” “君侯本意是想让孟达置的房陵太守邓辅去夺南乡城,但又担心走漏了消息。” “思来想去,就只有公仲兄最适合了。” “这自家人肯定是更值得信任的,君侯也时常称赞公仲兄勇武。” 刘封的眼神多了几分异样:“阿乔莫不是在骗我?二叔真的这么说?” 诸葛乔笑道:“公仲兄是阿斗的兄长,大王的长子,君侯难道不能这样说吗?” 刘封摇头:“阿乔,我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二叔更喜欢阿斗。” 诸葛乔见刘封语气有些变化,微微敛容:“公仲兄,你偶尔也站在君侯和阿斗的立场想想吧。” “昔日糜夫人和甘夫人是君侯千里护送回来的,为了保护两位夫人,君侯更是宁可背上降曹的污名,又替曹操斩杀了颜良,才换得离开的机会。” “后来糜夫人和甘夫人先后病逝,只留下襁褓中的阿斗,而大王又认为阿斗年幼,担心后继无人,故而以公仲兄为义子。” “阿斗丧母,大王又专注于培养公仲兄而忽视了阿斗,君侯这心中有气也是很正常的。” “阿斗又不像公仲兄这样英勇,可以在战场上杀敌立功。” “再怎么说,阿斗也是公仲兄的弟弟。” “常言道,这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等当兄长的,难道不应该保护弟弟吗?” “昔日江东小霸王英雄盖世,亦是将基业托付给了其弟孙权,才有今日江东的兴盛。” “若学袁绍儿子和刘表儿子,兄弟内斗,最终也只是徒惹人笑话。” 刘封轻叹:“阿乔,你这话倒是跟费司马说的相似。” “我又岂不知兄弟不和的坏处?只是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跟阿斗相处。” 诸葛乔嘴角轻扬:“听闻南乡的蛐蛐好斗,公仲兄伱到了南乡,给阿斗捉几次回去就行了。” 刘封睁大了双眼:“给阿斗捉蛐蛐,那我回去岂不是得被父王和许王傅训斥?”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