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章 潘濬的野心,孟达的反复(1725)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孟达眉头紧蹙:“潘承明,你到底想说什么?” 潘濬的语气微微有了变化:“汉中王任人唯亲,我料其难成大业。” “将军若不想被埋没了才能,不如与我共谋大事。” 孟达的手再次按住了剑柄,冷笑道:“潘承明,你是失心疯了吗?” “我不助汉中王,却要与你共谋大事?伱有什么资格跟汉中王比?” “你若想死,我一剑砍了你,明年的今日我去你的坟头祭拜。” 潘濬没有被孟达的反应吓唬住,语气中多了几分冷意:“我自然是没资格跟汉中王比的。” “可汉中王始终只是个王,还是个自封的王,不是天子认可的王。” “方今天下,虽说是三分而立,但能以大义兴兵的却只有曹操和汉中王。”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中王则以清君侧名义兴兵讨贼。” “天下大势,二王相争。” “然而,不论是曹操胜还是汉中王胜,许都的天子都得禅让帝位。” 孟达蹙眉,没有开口。 潘濬见状,又道:“恩师与相国钟繇的西曹掾魏讽有旧,曾多次来信邀我去邺城。” “邺城多有袁氏及刘表故吏,又有不少汉室忠良。” “我有意去邺城寻恩师,趁着曹操和汉中王相争,效仿昔日王子师诛董义举。” “将军若愿相助,可走上庸举兵响应。” “有了勤王大功,将军就是大将军,又何须屈居汉中王之下,受那诸葛小儿羞辱?” 潘濬的计划,听得孟达的呼吸都变得急促了。 “潘承明,我凭什么相信你能成事?”孟达不傻:“昔日董承、伏完皆因谋诛曹操而身死族灭,尔等又如何能在邺城成事?” 潘濬不屑而道:“董承,只是昔日西凉董卓麾下一匹夫,有勇而无谋。” “伏完,胆怯懦夫又无谋少智,不敢诛曹却又私藏天子讨曹密信,最终被妻弟樊普出卖。” “两个匹夫又岂能跟我相提并论?” 孟达徐徐踱步:“潘承明,你想让我犯险助你,只是这些拙劣说辞是远远不够的。” “要谋大事,就得心诚,说出你的真正计划吧!” “你若怕我告密,就此离开,我就当今日没见过你。” 潘濬见孟达虽然犹豫但并未撵人,暗暗有了计较,遂道:“昔日王子师能诛董成功,是因为王子师善于隐忍,又替董卓立了不少功劳进献了不少良言。” “王子师身负污名而甘受天下士人谩骂,最后寻得机会反戈一击,这才成就了诛董大功。” “曹操在汉中失利,扬州又受孙权牵制,荆州的关羽兵锋又盛。” “若无良策,曹操难阻关羽兵锋。” “与恩师汇合后,我会再前往许都寻魏王世子曹丕,劝其暗结孙权牵制关羽,伺机引曹丕离开许都。” “将军若探得曹丕引兵出许都,就可引兵入许都,再有邺城众人的配合,许都必为我等掌控。” “曹操若知许都有失,必引大军来抢。” “然而曹操远在长安,得到许都有失的消息再返回许都,最快也得一月。” “我等则可以天子名义给关羽下令,令其阻截曹操。” “刘备和孙权闻讯,也必不会错过彻底诛灭曹操的机会。” “届时天下云集响应,曹操可灭!” “将军与我,就可享有勤王首功,如此,汉室可兴,将军与我立于万人之上,名垂青史!” “岂不美哉!” 潘濬一番言语,听得孟达心情激动又忐忑。 若能享有勤王首功,谁能再小觑他孟达? 然而。 激动之余,孟达也深知这事的危险,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你如何能让曹丕离开许都?若孙权趁机偷袭荆州关羽又岂会去许都?若我不能探得曹丕出城而邺城先发难又该如何?”孟达敏锐的觉察到其中的漏洞。 潘濬早有应对:“孙权不傻,就算要偷袭荆州也得等关羽将南郡的重兵调走。” “故而我料孙权会先佯装答应曹丕,再视机会决定是否要偷袭荆州。” “而我则趁机劝曹丕亲引许都兵马前往樊城,逼关羽抽调南郡驻兵,诱引孙权发难。” “将军若担心不能与邺城众人协同,我会在曹丕出城时遣人来见将军。” “对曹丕的说辞就是将军跟关羽不和,可趁机以高官厚禄招降将军。” “待得了许都,再同时遣使邀关羽和孙权勤王讨贼。” “如此,将军可还有担心?” 见潘濬谋事紧凑,孟达这心中的担心也少了许多。 见了潘濬的使者才出兵,这无疑极大的减少了孟达的风险。 良久。 孟达紧握剑柄的右手松开,大笑道:“承明兄不愧是荆南名仕。” “我曾听闻,昔日襄阳庞统被誉为南州士人之冠冕。” “然而庞统早逝未能显才,若承明兄能成此大功,这南州士人之冠冕的称号当之无愧啊!” 见孟达前倨而后恭,潘濬心中冷笑,表面却是多有奉承:“将军雄胆博识,亦非乐毅不能相比。” 孟达大笑:“待我设宴,与承明兄不醉不归!” 潘濬没有拒绝,那双锐眼中却是多了几分凌厉。 “以我的才能,应当理天下国事,而非治一方小地。” “待我勤王诛曹成功,我就是大汉的丞相,那些小觑我的人,都将在我面前俯首!” “诸葛小儿,你根本不懂何为鸿鹄大志!” “汉中王啊,待我诛杀了曹操,你定会后悔轻信诸葛小儿让马良那白面书生替调我的决定。” “我乃荆南名仕潘濬,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心中泛起几分嘲讽,潘濬将内心的不满掩饰。 是夜。 潘濬与孟达同宴痛饮。 孟达则是在潘濬醉归后,独坐内屋。 思索了许久,孟达又提笔给法正写信。 潘濬虽然说得天花乱坠,但孟达对潘濬并不信任。 这计能不能成,孟达得去问法正。 若法正觉得可行,孟达就敢去赌。 只是在给法正的信中,孟达斟酌了用词,隐瞒了要享勤王首功的事。 孟达这是两手准备。 成功了,就享勤王首功;失败了,也还有退路。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