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8章 抹书离间连环计,黄须儿cpu干烧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在刘备眼中,曹彰虽然勇,但勇力有限。 更何况。 这行军打仗,个人的勇武并不能取决定作用,最核心的在于调兵遣将、统兵布阵、军心效命等综合能力。 刘备不否认曹彰的潜力。 倘若再给曹彰五年或者十年的时间去历练,以曹彰的武勇必然也能成一代名将。 可现在的曹彰,也就打了打乌桓和鲜卑,对于中原的战事几乎是没有参与的。 中原战事都没打过的勇将,没资格称名将。 于禁不同。 自董卓废帝后,中原群雄大如陶谦、吕布、张绣、袁术、袁绍,小如刘辟黄邵、眭固、昌烯、梅成等,以及最大的官渡和赤壁两战,于禁或是参与或是独征。 虽说于禁在襄樊被关羽击败,但襄樊那一战,于禁天时地利人和一样不占。 天时遇上暴雨、地利遇上水乡、人和更惨,带的是屯田兵。 不能因此就认为于禁是个无能之辈。 就如同张郃在宕渠之战被张飞正面击败仅剩十余人爬山而走,败得如此惨,也没几个人敢拍着胸脯说能稳赢张郃。 就比如某个名谡的,遇上张郃就直接被打成狗了。 刘备说要除掉于禁,并非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不想在这关中因为于禁而耽误时间。 刘备是来取关中的,不是来跟于禁比谁更会统兵作战的。 深知刘备心思的法正,沉吟片刻,献策道:“要除于禁,需得用离间计。” “于禁是陛下主动放回北方的,可遣人在曹彰军营中散布流言。” “即便曹彰知道是离间计,定也不敢重用于禁。” “只要于禁不掌兵,他对陛下就没什么威胁。” 刘备的目光看向跪着的魏小校:“你是何处人,姓甚名谁?” 这魏小校本就是被于禁拦住去路中的一人,对于禁也是没什么好感。 见刘备和法正不避讳的说要除掉于禁,又问及自己姓名,魏小校连忙应声道:“回大汉陛下,小民是幽州人,姓孙名臧。” “小民愿为大汉陛下效力,愿替大汉陛下离间于禁。” 刘备的心中闪过一丝鄙夷,语气却是温和:“你是幽州人,朕也是幽州人,只要你替朕离间于禁,朕必定有重赏。” 孙臧大喜:“小民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托!” 刘备低声给法正说了几句,法正点头离去。 不多时。 法正引了两人抵达。 若是于禁在此地,必然能认出两人的身份,正是昔日襄樊之战时,跟于禁一同被擒的军中司马东里衮和护军浩周。 这二人为了避免北方的家眷被问罪,选择了隐姓埋名,一个改名司马东,一个改名周浩。 刘备将二人养在成都,这次亲征也将二人给带上。 且又许诺二人,待破了关中且二人跟家眷团聚后,就会论功行赏。 有前途又能与家眷团聚,东里衮和浩周自然是欣然答应。 至于忠臣不事二主? 二人还没这么高的觉悟,更何况二人本是汉将。 如今曹丕篡汉立魏,两人在身份上也不会转变为魏将。 都是汉将,忠汉就行了。 理由都是找的,不是人人都是圣人。 “陛下。” 东里衮和浩周恭敬行礼。 法正早有吩咐,东里衮和浩周也知道刘备的用意,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演给孙臧看的。 刘备目光微凛,吩咐道:“伱二人跟随此人返回曹彰的军营,替朕给于禁送封信。” “送完信后,你二人早些返回,莫要让于禁寻机拿你二人自证。” “这人就任他去留。” “若他中途敢不配合,直接砍了。” 孙臧吓得伏在连道不敢。 东里衮和浩周纷纷领命:“谨遵陛下圣谕。” 待得东里衮和浩周拖着孙臧离去,刘备令众将养精蓄锐,各自回营休憩。 “孝直,可有收到伯松的消息?” 诸葛乔自离开陈仓后,行踪已经消失十余日了,这让刘备颇有些不理解。 以诸葛乔那支无当飞军的行军速度,十日前就应该抵达临泾城了。 然而到现在,张郃都未退兵! 这意味着,安定郡的魏兵也没发现诸葛乔的行踪! 否则张郃不可能还在陈仓跟张飞对峙。 张郃不走,刘备也无法将张飞调到武功水前线来。 法正摇头,语气也多了几分疑惑:“这事我也很奇怪,我遣人去问了姜维。” “姜维回复,伯松的确去打安定郡了。” “只是这么多天没消息,我也不知道伯松到底有没有去安定郡,亦或者藏在了安定郡某处?” 刘备蹙眉:“张郃卡在陈仓不退,朕也不能轻易向郿县推进,这倒是个麻烦事。” 法正沉吟片刻,道:“再等三日吧,倘若张郃还是不退兵,就集中优势兵力先吃掉张郃这支兵马。” 刘备想了想,也没想到有更好的办法,道:“就依孝直的计策,再等三日。” “三日后张郃不退兵,就趁夜强渡渭水绕到张郃的北面。” “若让张郃和于禁联手,对朕也是个不小的麻烦。” 曹魏五子良将的两个出现在渭水,若是不小心谨慎,那是会吃大亏的。 从头到尾,刘备都没在意过曹彰。 魏之五子,就如汉之五虎,都是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威名。 至于江表十二虎臣,滥竽充数的过半,剩下的虽然也有不少威名,但却无一人能如五子五虎一般,能令人忌惮。 毕竟这江表十二虎臣,四大都督都不入榜的。 即便要对比,也是五子五虎四都督,才能算一个梯队的。 刘备派出去的东里衮和浩周,办事挺利索。 孙臧也很配合,直接将二人引到了于禁的营帐。 见到东里衮和浩周,于禁面色大变:“你二人怎会在此?” 东里衮让孙臧先在营外待着,向于禁大概的讲了于禁离去后的经历,道: “将军,我等本以为你回到北方后,就会想办法将我二人也赎回去。” “只是没想到,你回去后竟然会遭到曹丕的迫害,早知如此,将军还不如不回去。” “都怪我二人当初力劝将军,否则也不会让将军受曹丕羞辱。” 于禁闻言色变,喝斥道:“休得胡说!我战败被擒,本就令先帝受辱,陛下虽然惩罚了我,但也寻太医替我治病。” “如今亦是升任我为右将军,让我来这西线抵挡刘备,将功赎罪。” “你二人既然回来了,就不用再回去了,我会向陛下为你二人请命,绝不会为难了你二人。” 浩周却是摇头:“将军,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只要我二人不回北方,我二人的家眷就不是戴罪之身。” “若是回去了,指不定曹丕会如何羞辱我二人。” “我二人也无将军的本事,回去后连家眷都未必保得住。” 于禁沉默。 东里衮叹气,取出怀中书信:“将军,这是大汉陛下给你的书信。” “虽然这书信现在没什么用了,但我二人既然受命来此,就必然要将信送达。” “信已送达,我二人也就不留在此地了。” 于禁没有阻拦二人。 昔日在狱中,若不是东里衮和浩周,于禁都选择自杀了,又岂能返回北方? 更何况,两人只是来送信,连劝降的话都未多说,于禁也不可能真的将二人留下。 出了于禁的营帐,东里衮和浩周就在孙臧的指引下,走偏门离开了曹彰的营寨。 “两位将军,小人就不跟你们一起走了。”孙臧嘿笑一声,心中打着小九九。 东里衮心中明镜似的,嘴上却是压低声音喝斥:“孙臧,管住你的嘴。不该掺和的别瞎掺和。” “大人物的事,我们装聋作哑就行了。” “别怪我没提醒你,到时候丢了小命可别怪陛下不仁慈。” 孙臧陪着笑:“两位将军放心,小人的口风紧得很,谁会没事惹一身骚啊。” 跟孙臧作别后,东里衮的表情也多了讽刺意味:“这厮必定会去找曹彰告密,真是愚蠢。” “陛下仁慈,允了他自由去留,他选择了最愚蠢的路。” 浩周亦是冷笑:“刚才就提醒他了,他自己要去贪功,可怪不得别人。” 孙臧的想法,东里滚和浩周也能猜到。 这人因为逃跑被于禁阻拦,心中对于禁不满。 如今寻得机会,就想去曹彰面前邀功。 至于刘备重视于禁? 孙臧可不在乎。 只要能得到曹彰的信任和器重,于禁又算什么? 一个打了败仗的降将,跟狗一样被放回来,还逞什么威风? 孙臧径直来到曹彰的帅帐,口称有机密事相报。 曹彰此刻心情正烦恼,横眉冷眼,喝问道:“有何事?” 孙臧吓了一跳,有些后悔在这个节骨眼来告密了。 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孙臧硬着头皮道:“将军,刘备遣人给右将军送了封书信。” 曹彰豁然起身:“你说谁?刘备给于禁送信?你是怎么知道的?” 孙臧半真半假的道:“我在乱军中被汉将赵云生擒,那赵云就将我押到刘备跟前。” “刘备想招降我,可我生是大魏的人,死是大魏的鬼,岂会投降?” “然后不知道为什么,刘备就将我放了,一起放走的还有两个人,一个叫司马东,一个叫周浩。” “这两人也自称是被擒走的。” “我一开始也没怀疑,结果这两人在返回的路上一直在套我的话,问我右将军的营帐在何处。” “我当时就警觉了,猜到这两人极有可能是刘备的细作,于是就假装中计,将二人带去了右将军的营帐。” “这二人见到了右将军就将我撵出了营帐,我心中更是坚定了判断,于是偷偷去听。” “原来这两人都是右将军昔日在襄樊时的故人,是来替刘备劝降的,还给右将军送了封信。” “我不敢打草惊蛇,假装与这二人叙旧,想看这二人是否会离开。” “这二人果然走偏门偷偷离开了。” 曹彰的脸上越来越难看。 “于禁这厮,竟敢私通刘备!” “我说那刘备,怎么会如此好心的放回于禁。” “怪不得于禁猜到了刘备的诡计,却不告诉我,只是在后门等着。” “看似在助我稳定军心,恐怕是想趁机让刘备知道他也在军中!” 曹彰脑补了于禁的用意,气势汹汹的来寻于禁。 见到曹彰,于禁不明所以:“镇西将军,何事恼怒?” 曹彰见于禁还在装傻,喝道:“于禁,先帝待你不薄,你为何要私通刘备?” 于禁面色大变:“镇西将军,何出此言?我怎会私通刘备?” 曹彰拉出孙臧,喝道:“于禁,可还认得此人?” 于禁见到孙臧,顿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怒道:“你这贼人,竟敢构陷我!” 孙臧此刻只想傍上曹彰这大树,丝毫不怂于禁,回怼道:“右将军,你不要吓我,我也不是吓大的。” “那二人直呼陛下的姓名,言语对陛下也多有不敬,你却将二人放走了,是也不是?” 于禁握紧了拳头。 孙臧的指控,于禁无法反驳。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于禁冷声道:“清者自清,镇西将军若要听这狗贼一面之词就要怀疑我私通刘备,那就请将我押送去潼关交给陛下处置!” 曹彰更怒:“于禁,少拿陛下来压我!你若真的清白,就将刘备给你的书信交给我。” 于禁指了指桌上的书信:“我都未曾拆开,镇西将军要看,就请自便。” 曹彰狐疑的盯着于禁,然后将信拆开。 却见信中的内容,前面是对于禁返回北方后不公正遭遇的同情,后面却是比较隐秘的话。 只是关键的自被涂抹了,曹彰能大概猜到意思,却无法辨认。 “于禁,你还说你没私通刘备,那你为何将部分字给涂抹了?” “你是不是故意怕我知道?” 曹彰怒气冲冲。 于禁心中惊骇,下意识的反应过来:“遭了,中刘备诡计了!镇西将军,这是刘备的离间计,故意抹书离间你我。” “昔日先帝在征讨马超、韩遂等人时,就用过此招,镇西将军切勿相信。” 曹彰不由冷笑:“你以为我不懂离间计吗?” “先帝用离间计的时候,可没马超、韩遂等人的故人偷偷去送信。” “你休得狡辩!” “你于禁是什么人?会是个念旧的人吗?” “昔日你的故旧昌烯反叛,你挥泪斩了昌烯,可没见你手下留情。” “可如今你却将那两个投降了刘备的旧部给放走了。” “若你不是私通刘备,又岂会放那两人离开?” 于禁欲言又止。 若是以前,于禁必然是将东里衮和浩周给绑了。 可于禁在返回北方后的遭遇,不仅让东里衮和浩周心寒,也让于禁多多少少有些心寒。 虽然对东里衮和浩周口称“曹丕请了太医,又擢升右将军”,但于禁心底其实也很明白,若非西线战事吃紧且有司马懿作保,曹丕是不可能启用自己的。 甚至于。 连启用都只是司马懿代为传达曹丕的口谕,曹丕连个圣旨都舍不得拟一份。 多种因素下,让于禁不再如昔日挥泪斩杀昌烯那般冷酷。 “没话说了吧?”曹彰狠狠的将书信甩在地上:“从现在起,你不得私自离开营帐一步。” “我知道你是陛下派来的,我动不了你;我会将你私通刘备的事呈报给陛下,请陛下发落。” 于禁默然长叹。 这个时候,任何的辩驳都是苍白无力的。 曹彰怒气冲冲的返回帅帐,召来夏侯霸,将刘备给于禁送信的事告诉夏侯霸。 夏侯霸此刻比曹彰冷静:“将军,会不会真的是刘备的诡计?陛下让于禁来关中,就是为了振奋士气的。” “倘若于禁私通刘备的事情传到军中,恐怕会令军心动荡。” 曹彰点头:“我也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只是于禁不能不防,得先遣人通知陛下,请陛下来定夺。” “我擅自处置了于禁,陛下得怀疑我有异心了。” 夏侯霸不敢附和。 虽然曹丕称帝了,但曹丕跟曹彰之间的关系也不融洽。 若不是孟达死了,曹丕暂时无人可用,也不会让曹彰来西线督军。 “将军,不如先通知监军,让监军去跟陛下禀报?”夏侯霸小心的提议。 曹彰蹙眉:“于禁就是监军举荐的,通知监军跟没通知有什么区别?” 正谈论间。 人报安定郡太守邹岐求见。 “邹岐?” “他不在安定郡,跑我军中来作甚?” “让邹岐滚进来!” 曹彰心中更加的烦躁。 这一桩桩的,什么事都往曹彰身上冲了。 不多时。 邹岐连滚带爬的,真的滚进来了。 就在曹彰惊愕之余,邹岐哭泣道:“将军,安定郡被汉贼诸葛乔夺了!” 曹彰大惊失色,一把揪住邹岐:“诸葛乔怎么会出现在安定郡?” 邹岐断断续续的,将诸葛乔自北面而来趁其不备夺了临泾城,讲述给曹彰听。 曹彰顿时火大不已,一脚将邹岐踢了个滚:“连个城都守不住,要你何用?来人,拉出去砍了!” 邹岐脸色变得惨白,自怀中取出书信:“将军,我有机密事相告,有诸葛乔给司马监军的书信在此!” 给司马懿的信? 曹彰一把抢过,仔细的扫了一眼。 信中内容,多是叙旧的话。 同样有些关键处被涂抹了,然而也不知道诸葛乔是有意还是无疑,即便是涂抹了也不影响曹彰猜到完整的话。 “那诸葛乔只是让你送信?”曹彰有些狐疑。 邹岐摇头:“诸葛乔说,他之前让张既也给司马监军送了信,但一直未有反馈。” “所以这次才会让我送信,还说我套了话,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于是扣押了我的家小。” “倘若司马监军不回信,就是我不用心,还要将我的家小砍了。” “将军,我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哪怕家小都命丧诸葛乔这狗贼手中,我也不会背叛陛下的。” “请将军速速发兵临泾城!” 邹岐将诸葛乔当日的对话,模仿了个七八分。 一日内,右将军和右仆射都跟汉贼私通书信,曹彰这脑瓜子顿时变得迷糊了。 若说于禁通敌,曹彰还能信;如今司马懿也通敌,曹彰就有些懵了。 司马懿是曹丕的侍中近臣,若司马懿都通敌了,这大魏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夏侯霸,速速通知监军来军中。”曹彰决定要问个清楚。 夏侯霸谨慎道:“将军,倘若司马懿真的跟诸葛乔私通呢?” 曹彰头有些炸:“那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夏侯霸凝声道:“于禁和司马懿谁都不能信!” “将军可速速召回张郃,张郃颇谙兵法,而且对大魏最是忠心。” “若真的是诸葛乔和刘备的离间计,张郃应该是能瞧得出来的!” “更何况,如今安定郡被诸葛乔抢占,顺流而下可以直接抵达长安,若不派人去阻止,我军腹背受敌了。” 曹彰踱步细思。 召回了张郃,张飞也会跟刘备合兵。 张飞不在的时候就打得很困难了,张飞若是合兵,岂不是更困难? 然而。 当前的局势不容曹彰多想。 “就依你之见,先召回张郃,将邹岐关押,不要让他去见司马懿。” “一切等张郃回军后再商议。” 邹岐顿时懵了。 什么情况? 关押我? “将军,我无罪,我无罪。”邹岐连声求饶。 曹彰却是不想多理会,只令刀斧手将邹岐带下。 “刘备,诸葛乔,卖弄诡计的人,真以为我是那么好骗的吗?”曹彰忿忿不平。 论统兵作战,曹彰自认为是当世豪杰;可涉及到这种玩脑子的诡计,曹彰的大脑就不那么灵光了。 若曹丕曹植在此,这离间计必然能被识破。 可惜。 曹彰没曹丕曹植的脑子。 曹家三兄弟,合起来就是个曹操;这分开嘛,三分之一的曹操都比不上啊! 陈仓外。 张郃得到了曹彰紧急召回的军令。 惊闻安定郡被夺,张郃同样惊愕不已:“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临泾到陈仓的粮道都未中断,怎么可能被诸葛乔夺了安定郡?” 传令兵摇头:“具体不知,是安定郡太守邹岐亲自来报信的。” 张郃睁大了眼睛,怒不可遏:“又中诸葛乔诡计,他是军粮太多了吗?可恶!” 诸葛乔夺了安定郡,还照常给张郃运送军粮。 这如何让张郃不怒? 求月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