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7章 刘备定计激曹丕,孙权又想当渔翁(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身为帝王,我心无敌。 睥睨天下,所向无前。 怂了、退了,都是对帝王权威的挑战。 曹丕的豪迈和笃信,让司马懿很无奈。 帝王心性,往往不能以常理度之。 谁都可以说不行,唯独帝王不能说不行。 良久。 司马懿暗暗长叹,放弃了继续劝谏曹丕的念头。 曹丕很急。 汉中战败、襄樊战败、陇右战败、关中战败。 自当魏王世子到称帝立魏,对刘备的战事就连战连败。 代汉立魏,多有箴言“大汉天命已绝,大魏天命所归”。 而如今。 虽然以刘协为核心的大汉政权天命断绝了,但以刘备为核心的大汉政权却是越来越强盛。 国力强,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平定天下。 昔日袁绍远胜于曹操,最终亦被曹操所灭。 受局势所迫,曹丕心性难稳,最终摒弃了贾诩“先文后武,坐镇洛阳,修文德,备武事。待刘备关羽张飞黄忠四人死去,再应天时而伐叛逆”的良策。 曹丕想用一场大胜来告诉天下人:我上我行! 三日后。 吴质、朱铄、毋丘兴、阎柔等将引大军抵达潼关。 五日后。 曹丕亲引五万大军抵达长安,在长安城外十里渭水南岸安营扎寨。 城内的张郃、苏则、鲜于辅、朱灵、夏侯霸等将,听闻曹丕亲至,纷纷出城见礼。 虽说曹丕的统兵能力有待验证,但如今聚集在长安的文武却是不容小觑。 “曹彰怎不来见朕?” 曹丕未见到曹彰,顿生不悦。 夏侯霸小声道:“镇西将军不知陛下到来,昨日去池阳征讨山贼去了。” 这理由. 曹丕强忍怒气。 征讨个山贼,需要曹彰亲自前往吗? 分明是不想见朕! 若不是众将皆在,曹丕都想让吴质引兵去将曹彰给擒回长安城了。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曹丕看向张郃:“左将军,刘备近日动向如何?” 张郃眼神凝重:“刘备夺了郿县、武功和周至三城后,就向扶风郡和安定郡传檄安民。” “有传闻,刘备征募了流民在五丈原建造新城。” 司马懿吃惊道:“我走的这几日,刘备可有派兵来长安?” 张郃摇头:“未曾!” 司马懿的心情骤然变得凝重:“刘备这是要转攻为守了。” 曹丕大笑:“刘备听闻朕引大军来长安,定是心中有惧。” “朕料得不差,刘备的军力折损太多,不敢跟朕正面用兵了。” “刘备不想来长安,朕就主动去找刘备,让刘备滚回汉中去。”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司马懿眉头紧蹙,劝谏道:“陛下切勿急躁,此乃刘备诡计!” “转攻为守,并非是刘备心中有惧,定是刘备想诱骗陛下放弃长安城池地利。” “刘备军威正盛,麾下劲卒又极其擅长野外作战。” “现在去找刘备,是在舍本逐末。” 曹丕不屑:“朕有十万大军!” “有仲达、季重、彦才等才智之士出谋划策,有左将军张郃、武卫将军许褚等良将千员。” “以众敌寡,难道还比不过刘备吗?” 司马懿无语。 孟达统兵时,号称十万大军。 曹彰统兵时,号称十万大军。 诸葛亮以寡敌众,刘备亦是以寡敌众。 兵不在多,在于调遣。 若兵多就能胜,袁绍早就称帝代汉了。 司马懿很头疼。 若说比不过刘备,不仅是在驳曹丕的颜面,亦是在打击众将的士气;可若说比得过刘备,司马懿自个儿都觉得虚幻。 就在此时。 寨口小将来报:“陛下,有伪汉使者到来,自称是来送右将军棺木的。” 曹丕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好胆!” “竟敢羞辱朕!” “给朕将伪汉的使者,乱刀砍死!” 刚来长安城,就送于禁的棺木,这是故意在打曹丕的脸。 司马懿见曹丕发怒,急劝:“陛下不可!” “自古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若将伪汉的使者乱刀砍死,恐惹刘备耻笑。” “右将军断后战亡,忠义之举当为诸军表率,杀使不详。” 曹丕冷哼:“刘备故意挑衅朕,朕若是忍了,岂不是更让刘备笑话?” “夏侯霸,速去帐外煮鼎,若那使者出言不逊,朕就将那使者给烹了。” “苏则,你引人去将右将军的棺木送回长安城,莫要让大魏的忠义之士寒心。” 夏侯霸和苏则领命而去。 不多时。 一个温文儒雅的青年自外而来,见到帐外的鼎,不屑一笑。 从容走向曹丕,秦宓作揖一礼:“益州学士秦宓秦子敕,奉大汉皇帝之命,见过曹公。” 秦宓一开口,就将曹丕的身份地位拉低了好几个层次。 曹丕的面色瞬间变得铁青,右手也按住了剑柄,双目中有了杀意。 魏中郎将吴质怒而大喝:“秦宓,你竟敢称呼陛下为公,如此胆大妄为,莫非这蜀中学士皆是无礼之徒吗?” 秦宓大笑:“敢问阁下如何称呼?” 吴质冷哼:“我乃大魏中郎将吴质吴季重。” 秦宓拱手一礼:“原来是兖州名仕季重公,失敬。” 见秦宓对吴质颇有礼数,曹丕的脸色更难看了。 吴质觉察到秦宓的用心,喝道:“秦宓,你既然懂礼,为何羞辱陛下!” 秦宓从容而道:“我乃益州学士,益州只有大汉天子,岂会有伪魏陛下?称呼曹公,足以显礼。” 吴质不屑:“蜀,小国尔!刘备既无传国玉玺,也无宗室推举,擅自应命,也配称天子?” 秦宓大笑:“《洛书甄曜度》有言:"赤三日德昌,九世会备,合为帝际。” “《洛书宝号命》有言:"天度帝道备称皇,以统握契,百成不败。"” “《洛书录运期》有言:"九侯七杰争命民炊骸,道路籍籍履人头,谁使主者玄且来。"” “《孝经钩命决录》说:"帝三建九会备。"” “《河图》、《洛书》,五经谶、纬,皆是先贤显化,既有出处,又岂是擅自应命?” “又有汉臣议郎阳泉侯刘豹、青衣侯向举、偏将军张裔、黄权、大司马属殷纯、益州别驾从事赵絋、治中从事杨洪、从事祭酒何宗、议曹从事杜琼、劝学从事张爽、尹默、谯周等劝进。” “为何不配称天子?” 见秦宓对答如流,吴质的竟无言以对。 朱铄见吴质无言,出声道:“秦宓,伱说的不过是旁人为刘备称帝寻的借口罢了。” “你自称是蜀中学士,却也未必有真才实学。” 秦宓眯眼扫向朱铄:“敢问阁下如何称呼?” 朱铄冷哼:“大魏中领军朱铄朱彦才。” 秦宓笑道:“我虽然不曾听闻彦才公的才名,但沛国多才俊,想必也是有识之士。” “蜀中三尺小童,皆是有心向学,不好虚名,我身为益州学士,岂会没有真才实学?” 秦宓这话,多有嘲讽之意。 就差直白的说:朱铄是谁?我没听过,大概是某个沾了沛国才俊光芒的虚名之辈。 只是秦宓说得隐晦,朱铄虽然听出了嘲讽之意却也只能忍着。 秦宓骂人不带脏,没证据就是诽谤。 朱铄咬牙:“不知你学的又是什么?” 秦宓傲然道:“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所不通;古今兴废,圣贤经传,无所不览。” 朱铄冷笑:“昔日祢衡也是这般狂妄,结果却死于莽夫鼠辈黄祖之手。” 秦宓扫了一眼帐中诸人,佯惊道:“莫非在场诸位,皆是莽夫鼠辈?” 众人气得想吐血。 不少人更是恶狠狠的盯着秦宓。 不会说话就别说话。 司马懿暗叹一声,吴质和朱铄虽有谋略,但终究不是专研经学的。 面对秦宓这种纯粹的学士,想逞口头之能是很难占到便宜的。 “秦子敕,直说你的来意吧!”司马懿鹰目如炬,令秦宓不由心中生寒。 仔细打量司马懿,秦宓拱手一礼:“大汉天子感念于禁忠义死节,不忍于禁尸身曝尸荒野,故而令我将于禁尸身送回,以全于禁忠义。” “除此外,陛下也托我转告曹公:现在退出长安,曹公可在潼关驻兵;若不退,长安和潼关,皆不属曹公了。” 曹丕再也忍耐不住怒气:“你的意思,刘备能赢朕?” 秦宓泰然而道:“曹操已经逝去,如今的天下,何人在军争上能是大汉天子的对手?” “曹公文采斐然,论治国之术犹在大汉太子之上;可军争是不比文采的,以短搏长,徒惹人笑话。” “曹公只图一时之快而与大汉天子军争,我以为这不是明智之举。” 曹丕拍案而起:“秦子敕,若非你送回于禁尸身,今日朕定要斩你!” “速速滚回去见刘备,朕必定发兵武功山,夺回雍凉之地!” “朕有十万大军,谋士百名,良将千员,放眼当世,谁能赢得了朕!” “比治国,朕不不会输给刘备父子;比军争,朕亦不会输给刘备父子!” “朕,不是孙权!” 司马懿脸色大变。 曹丕要亲征武功山,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刘备麾下,竟有如此善于巧辩的学士。 秦宓拱手辞别:“大汉天子,不会拒绝曹公的搦战!我等在武功山,恭候曹公!” 待秦宓离开,司马懿再谏:“陛下,秦宓此番前来,定是为了激陛下出城。不可中计啊!” 曹丕面有不悦:“仲达,你怎能长他人志气,灭朕的威风?” “朕都来了长安城了,难道还要躲在长安城避战不出吗?” “若如此,朕又何必亲自来一趟?” 司马懿无语。 我也没想陛下你来关中啊! 你不来关中,我只要坚壁清野,拖也将刘备给拖死了。 司马懿看向吴质和朱铄,希望两人能劝曹丕冷静。 然而。 吴质和朱铄却是避开了司马懿的目光。 平心而论。 避战也不是吴质和朱铄希望的。 跟着曹丕征讨刘备立功,才是吴质和朱铄希望的。 张郃亦是暗暗摇头。 送走了孟达,来了曹彰;送走了曹彰,曹丕又亲自来了。 曹丕的决意,无人能改变! 私下里。 张郃寻到了司马懿:“监军,陛下急于求战,必中刘备诡计。” “倘若陛下有个闪失,整个大魏的基业都会受到重创,不可不谨慎啊。” 司马懿亦是忧心忡忡:“我亦有此担忧,只是陛下执意前往,我也拦不住。” “只能尽力的拖延陛下去武功山的时间,静待上庸和合肥的战报了。” 张郃问道:“监军准备如何做?” 司马懿眼中闪过狠辣:“左将军,你若信得过我,可遣亲信在军中散布流言。” “就言,镇西将军曹彰似有不臣之心。” “曹彰如今去了池阳,短时间内回不了长安城,正是用此计的时候。” “陛下最是忌惮曹彰,若听闻流言,必会心中猜疑而不敢轻举妄动。” 张郃凛然。 曹彰本就借故不来见曹丕。 曹丕若是听了流言,定会遣人召曹彰。 只要曹彰不肯返回,曹丕必然会对流言深信。 虽说拖不了多久,但能拖一日是一日。 司马懿现在的目的,是尽可能的保全曹魏的军力和士气,不能让曹丕一意孤行的跑去让刘备吊打。 “我自然是信得过监军的。” “为国家计,即便事后被陛下查出是我散布的流言,我亦无悔!” 张郃眼神坚毅。 若能阻止曹丕犯错,张郃是不会在意个人荣辱的。 司马懿钦佩道:“左将军一心为了大魏,我又岂会让左将军受猜忌?有我在,左将军可放手施为!” 当即。 张郃返回城中,令亲信在城中散布曹彰有不臣之心的流言。 有心散布下,流言很快就传到了曹丕耳中。 “朕尚未问罪曹彰,曹彰竟然敢有不臣之心?” “都这么久了,他还是不服我当这大魏的皇帝吗?” “可恶!” “若不是看在一母同胞的情面,朕早将你流放了。” 曹丕心中不忿。 尚未跟刘备交锋,曹彰又来生事。 “传朕口谕,速召曹彰回长安城!”曹丕心中烦闷。 现在的曹丕,开始理解昔日的袁谭了。 弟弟们不听话,这日子太难了! 曹彰的回应也很快:讨伐了山贼再回来。 曹丕见曹彰如此的敷衍,又疑又怒:“许褚,即刻引虎卫军去池阳,将曹彰给朕带回来!” 周至城。 秦宓返回,将曹丕要发兵武功山的事回禀给刘备。 “十万大军,谋士百名,良将千员。” “曹丕小儿好大的气魄,朕差一点儿就被吓唬住了。” “就怕曹丕小儿口号喊得凶,真要用兵时却不敢来。” 刘备语气不屑。 法正仔细询问秦宓,尤其是司马懿的反应,琢磨良久后,法正断定道: “陛下,曹丕虽然有来武功山的心思,但司马懿定会设法阻止。” “我料曹丕,短时间内来不了武功山。” “丞相回信说,南乡的夏侯尚、南阳的曹休和徐晃,皆出现在上庸;大将军已经引兵溯将而上,支援上庸。” “曹丕亲征关中,也不是完全没准备。” “估计是想让江夏郡的文聘出兵去打夏口,牵制孙权在合肥的兵力。” 刘备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荆州的地形图:“孙权在合肥,可有消息传来?” 法正摇头:“尚未有确切的消息。” 刘备眉头一蹙:“朕都牵制了曹丕大部分的兵力,孙权竟然还未在合肥建功?” “难道这小儿又只想在江东虚张声势?小儿就是小儿,打了十几年连个合肥都拿不下。” “朕若能有那十万大军,早就兵入徐州了。” 不怪刘备鄙视。 这关中之战都打了快三个月了。 孙权这十万大军,就算十万头豚犬,也该将合肥给冲没了。 合肥。 孙权气急败坏的踢翻了眼前的桌子。 “废物!都是废物!” “一个病痨鬼张辽,竟然能将你们吓得退兵!” “难道你们还想重演逍遥津之辱吗?” 最初听闻张辽染病的时候,孙权那个激动啊,大呼“天助我也”,要偿还七年之辱。 然而。 令孙权没想到的是。 合肥打了三个月,张辽活蹦乱跳了三个月。 昨日竟然引了八百虎贲直接出城,结果还未等张辽靠近,前军的几个吴将吓得直接退兵了,差点没将孙权的中军给冲散! 孙权当时不明情况,只听得前军说“张辽杀来了”,本来也想跑,结果因为内急实在憋不住,故作从容。 这才免了一场祸事。 即便如此,也将孙权惊得不轻。 孙权受惊了,这前军的几个吴将自然就遭殃了,全都被恼羞成怒的孙权给军法处置了。 “伯言,元逊,我军在此打了三个月,合肥城始终难以攻下。” “刘备在关中的战事,我等也不清楚;倘若刘备败了,曹丕必会大军来救。” “届时合肥就更难打了!” “可有良策教我?” 孙权心中愤懑。 染病的张辽都打不过,这传出去,他孙权的面子往哪儿搁? 曹魏在合肥打造的坚城,直接卡死了孙权的脖子。 合肥距离孙权的濡须口也就隔着一个巢湖。 不拿下合肥,孙权就无法北上。 为了卡死孙权,曹丕在张辽染病后,又委派了满宠来合肥。 昔日曹仁和满宠在樊城,哪怕樊城被水淹了,都能死保樊城。 如今有合肥坚城在,直接让孙权仿佛面对了一个乌龟壳,无从下手。 饶是陆逊和诸葛恪聪慧,此刻也没了主意。 打合肥没有太多的技巧,只能强打。 而江东的攻坚水平,又有目共睹。 愁闷间。 人报诸葛瑾遣使到来。 “子瑜?” “难道是夏口出事了?” 孙权有些意外。 将陆逊调离夏口后,孙权就令诸葛瑾去守夏口。 如今两家结盟,诸葛瑾在夏口更容易调和两家关系。 孙权心中惊疑,忙召信使入内。 见到信中内容,孙权惊诧而起:“刘备击败曹彰,曹丕亲征关中?” 陆逊和诸葛恪纷纷吃了一惊,两人接过密信,仔细观阅信中内容。 这信是诸葛亮写给诸葛瑾的。 在赵统将战报送到汉中后,诸葛亮当即就给诸葛瑾写了封信,令赵统走汉水直下夏口,将信交给诸葛瑾。 诸葛瑾在夏口跟文聘对峙,对合肥的战事也是密切关注。 得到诸葛亮的书信后,诸葛瑾当机立断,遣信使乘快船将信送到了孙权手中。 “没想到伯松又立了大功。”诸葛恪心中颇不是滋味。 江东十万之众打个合肥,打了三个月没见成效;刘备五万大军打关中,只剩下长安还没拿下。 诸葛乔更是拿下了安定郡! 这有了对比,自然就有了伤害。 良久。 诸葛恪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将心头对诸葛乔的不服按捺,献策道:“吴王,曹丕亲征,意味着关中战事变得十分的紧张。” “连夏侯尚、曹休和徐晃,皆跑去打上庸去了。” “即是说,合肥的张辽等人,几乎没了援兵!” “这是天赐良机!” “可令夏口众军,佯装攻打夏口,阻止文聘离开上昶城。” “同时令人将此信抄录多份,在淮南诸县散布,以此来增加合肥守军的恐慌。” “吴王再亲引大军再战合肥。” 陆逊也道:“张辽染病多日,又征战三月,我料其也油尽灯枯了。” “吴王可引兵急战,让张辽得不到喘息,定能让张辽病死在合肥城。” “张辽若死,合肥士气定然大跌。” “上庸有关羽在,夏侯尚等人定也占不得便宜。” “时间越久,合肥的士气就会越差。” “必要时,可遣人跟曹仁和谈,以利害说之。” “或许这合肥城,曹仁会主动送给吴王。” 军争不行就玩阴谋。 陆逊的话提醒了孙权。 孙权的目的不是为了助刘备复兴汉室,而是为了争夺天下。 自然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该背盟的时候不能心慈手软! 孙权抚掌道:“伯言和元逊所言,正合我心。” “速传令诸葛瑾,令其拖住文聘;再遣人入淮南,让曹仁张辽也知道这个好消息。” “曹丕这蠢贼,竟然会想到跑去关中亲征刘备。” “最好刘备能将曹丕斩杀在关中,再等几年刘备一死,刘禅和曹叡两个幼子,如何是我的对手!” 加更求追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