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0章 退曹仁飞军显威,败魏兵诸葛麈兵(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虽然,王平在诸葛乔起兵北伐前就得到了调令;但是,王平具体抵达襄阳的时间诸葛乔是没有限定的。 诸葛乔给王平的军令就一个:保证战力的情况下,以最快速度抵达襄阳城。 既是调兵,也是对王平这个第二任无当飞军主将的考验。 来得快不算本事,来得快还能有战力才算本事! 王平没有辜负诸葛乔的信任。 无当飞军比诸葛乔预料的时间还早来了三日! 故而。 当诸葛乔引水军抵达襄阳城时,王平能够立即请战前往新野。 五部飞军的抵达,这对荆州北伐军的战力加成是很大的。 这次北伐,关羽和诸葛亮能动用的兵力也就四万人。 这忽然增加了八分之一的兵力,还是无当飞军这样打过恶战的精锐。 这支生力军的加入,对北伐军的战力加成可想而知! 杜祯引了一部飞军押运粮草在后,王平和柳隐则是引了四部飞军在前疾驰。 飞军之所以叫飞军,顾名思义:奔袭如飞。 岸边。 汉魏厮杀正盛。 虽然汉兵骁勇,但兵力太少,战场的局势逐渐被曹仁掌控。 夏侯尚虽然不能围剿关羽,却也能利用人数的优势拖住关羽。 关兴身上已经被砍了不知道多少刀,若不是铠甲精良抵挡了大部分伤害,关兴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关兴很懊悔。 以前当先登死士的时候,只需要听关羽的指挥陷阵厮杀就行了。 那个时候是进是退都不需要关兴去考虑。 如今作为主将,考虑的就不仅仅只有血气之勇,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保全军士的性命。 昨夜的突围,关兴的指挥其实也不差了,奈何遇到的对手是身经百战的曹仁! 关兴在经验上终究是比曹仁差了太多,完全没想到曹仁会那般果断的放弃支援南寨,而选择直接提前在去襄阳的道路上拦截。 这让关兴的突围计划只成功了一半! 悲忿、羞愧、懊悔、不甘,各种各样的心绪在关兴心底滋生。 傅肜、宗预和辅匡同样如此。 这一刻,四将都感受到了极度的无奈。 这种即将惨败的挫败感,让四将愤怒而不甘却又无可奈何。 不得不说。 关羽在这方面挺狠的。 知道关兴四将的计划有漏洞,却只告诉四将最大的漏洞而不告诉全部漏洞。 在确切的得到了诸葛乔来援的情报后,也不学徐晃昔日长驱直入去给关兴四将报信。 关羽的内心其实也是很紧张,生怕关兴四将承受不住这种生死压力失去理智。 只要关兴四将不崩溃,那万余汉兵也不是曹仁可以轻易剿灭的。 正面战场上的大规模杀伤,通常只会在一方出现溃败的时候才会有。 若是双方都没有溃败的迹象,是很难造成大规模杀伤的。 冷兵器的杀伤力有限,远远比不上众生平等的热武器。 “真是顽强!” “虎父无犬子啊。” “可惜我那两子都不在此地,若能见到关羽的儿子如此顽强,也能有所感悟。” 曹仁的脸色也不如最初的轻松了,对关羽的儿子也有了新的评价。 同时。 曹仁也对曹泰和曹楷不在此地感到些许遗憾。 关羽是汉大将军,曹仁是魏大将军。 都是大将军的儿子又岂能当草包! “李祯、乐綝、史静、韩荣。” “尔等父辈皆是虎将,莫要坠了父辈的英名。” “一个时辰内,击溃这股汉兵!” 曹仁令旗一招,四将再引兵向前。 都是虎将之子,谁又肯承认比人弱! 尤其是李祯和乐綝,在东寨的时候被傅肜和辅匡吓走,此刻更想找回颜面。 “我乃右将军乐进之子、广昌亭侯乐綝,谁敢与我死战!”乐綝策马引兵,傲然大呼。 这般喊倒不是乐綝想装一波,而是乐进的名声大,可以吸引汉兵中的骁将。 对骁将而言,斩杀小兵哪有斩杀将校军功大? 乐綝同样是想用这种方式来斩将夺旗,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击溃汉兵! “破虏将军李典之子,关内侯李祯在此!” “中领军史涣之子,列侯史静在此!” “中领军韩浩之子,万岁亭侯韩荣在此!” 李祯、史静、韩荣同样策马引兵,嚣狂大呼。 四将一出,汉兵中的将校果然被吸引。 关兴、傅肜、宗预和辅匡四人,各自盯上了一人,奋力向前。 李祯四将想斩将夺旗击溃汉兵,关兴四将也想斩将夺旗击退魏卒。 曹仁看着汉兵的阵型开始混乱,不由冷笑:“虽然勇烈,但也到此为止了。” “关羽,你儿子败了!” 在关兴四人选择斩将夺旗的方式来击退魏卒时,就已经失去了方寸。 主将行险,若是成功了还好,若是失败了这三军就溃败了! 曹仁只是出动四员骁将,而关兴却是主副将齐出! 就在曹仁准备发动最后一波强攻、强行冲溃汉兵时,斥候匆匆而来。 “报!” “大将军,南面有一支汉兵抵达,约有四千人。” “牙旗上书:汉讨寇将军王平;又有一杆大旗,上书:无当飞军。” 曹仁吃了一惊,连忙问道:“你确定大旗上写的是:无当飞军?” 曹仁对“汉讨寇将军王平”没什么印象,对“无当飞军”却是印象深刻。 无当飞军,那是诸葛乔的嫡系精锐! 无当飞军到达,就意味着诸葛乔也到达了! 斥候点头:“回大将军,小人没看错,是写的"无当飞军"!” 曹仁的心情瞬间变得沉重。 当无当飞军抵达时,曹仁就意识到问题了:汉兵增援来得太快了! “鸣金!” 曹仁果断的下达了军令。 常雕、诸葛虔的北寨兵以及徐商和吕建的西寨兵都不在此地。 若只是打关羽和关兴,曹仁还有兵力优势。 可若以这点兵力再分兵去跟无当飞军打,那就捉襟见肘了。 最重要的是:曹仁不知道诸葛乔会带多少兵来、距离此地有多远。 曹仁可不想再跟三年前的襄樊之战一样,被关羽分割包围,被迫在局部以寡敌众。 听到急促的鸣金声,李祯、乐綝、史静和韩荣四将,连忙放弃各自的对手,迅速的返回本阵。 “大将军,我正要击杀贼将,何故鸣金?”乐綝喘着粗气,显然这真实的战绩并非嘴上这么轻松。 曹仁扫了一眼乐綝四将,淡淡开口:“汉狗增援来了。” 汉兵增援? 四将皆是大吃一惊。 韩荣脱口而出:“汉狗主力不是去了南乡郡吗?怎么会这么快返回南阳郡增援?” 曹仁轻轻摇头:“我亦不知。先与众将汇合,避免被汉狗分割包围。” 另一边。 得到了撤兵军令的夏侯尚,面色凝重的盯向关羽。 方才的交战,关羽没有任何的慌乱和紧张,仿佛对被包围的汉兵视而不见。 夏侯尚本就有怀疑。 此刻得到撤退的军令,夏侯尚才恍然大悟。 因为有恃,故而无恐。 “关羽匹夫!”夏侯尚握紧了手中的长槊,不甘的怒骂一声。 无当飞军尚未接近,魏兵就如潮水般退去。 关兴、傅肜、宗预和辅匡四将,皆是不明所以。 直到见到王平和那四部飞军,四将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是伯松的无当飞军,得救了!” 关兴将手中刀口都卷了的环首刀一扔,躺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战场生死之战,关兴早就经历过。 不同的是:以前只涉及个人生死,这次涉及万余将士的生死! 这心理压力不是一个级别的。 傅肜、宗预和辅匡,亦是仰面倒下。 又累又饿又困,铁打的汉子也撑不住啊! 正欲闭眼间,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关兴眼前。 关兴一个激灵,连忙挣扎着起身问礼:“大将军!” 关羽本想指责关兴身为主将,不去整顿兵马却躺在这里休憩。 看到关兴脸上的疲惫,终究是没能狠下心:“自去休息,我来整兵。” 关兴咧嘴一笑,头一歪就开始打呼噜。 关羽轻叹一声,取下战袍盖在关兴身上,随后取出牙旗让诸葛望挂在旗杆上高高举起。 当“汉大将军关羽”的牙旗出现,惊魂未定的汉兵瞬间变得安心。 “是大将军来了!” “是大将军救了我们!” “大将军威武!” “大将军!” “大将军!” 关羽的个人威望太强,只要看到这面牙旗就能在场的汉兵心神安宁。 关羽挥手按下众人的高呼,声音虽然洪亮如虎豹,但却多了对军士的关怀:“原地休息半个时辰,我为尔等准备饭食。” 有了关羽这话,众汉兵纷纷闭上了双眼,或是直接躺在地上、或是抱着武器、或是背靠背。 关羽又策马走向王平:“子均,让你的人打扫战场,埋锅造饭。” 王平在三年前就跟着诸葛乔拜见过关羽,对关羽很是崇拜,即便如今当了讨寇将军这崇拜也未减少半分。 关羽的这点要求对王平而言,也只是顺手而为。 “末将得令!” 王平的动作很快,调度也很有分寸。 一部兵在前方列阵防御;一部兵负责打扫战场,一部兵负责取水打柴;一部兵负责埋锅造饭。 待得王平调度完毕,关羽问及诸葛乔的行踪:“子均,伯松如今在何处?” 王平如实道:“将军走的是水路,要比我慢上一些;算算时间,也快抵达了。” 正说间。 淯水水面上,一艘艘战船破水扬帆而来,正是诸葛乔等众。 战船靠岸。 诸葛乔在船头向关羽行礼:“大将军,小婿来迟了。” 关羽大笑登船:“来得刚好。” 互相交换了情报后,诸葛乔面色多了几分笑意:“看来襄樊之战将曹仁打怕了,竟然变得如此的小心谨慎。” “稍有不对就果断撤兵,一点便宜都不给我沾啊。” “曹仁若是晚点撤兵,就能在此将他生擒。” 关羽捻髯笑道:“曹仁好歹是伪魏的大将军,戎马半生打出来的威望,哪有那么容易生擒!” 诸葛乔脑海中快速的计算双方的兵力对比,很快就有了决断:“曹仁虽然退兵,但他麾下步骑厮杀一夜早已疲惫。” “新野能战的也只有两万左右的生力军。” “我这次走水路带了万余人,再加上子均在此地的四千飞军,兵力上不会有太大的劣势。” “大将军可在此地休憩,我先引兵去追曹仁。” “船上有伙夫和船夫,打扫战场和埋锅造饭交给他们就行。” 关羽点头:“曹仁兵多将广,若是错过这次机会,下次又得以寡敌众了。” “伯松速去,此地交给我就行。” 号角声起。 战船上的汉兵纷纷登岸。 马忠、句扶、张嶷、沙摩柯、姚伷、柳伸、邓凯、文布、樊友、吴砀、曾夏等将皆在。 诸葛乔将军士分为十四部。 四部由王平统帅,十部由诸葛乔统帅,合计一万四千人。 其余兵马及辅兵则都移交给了关羽。 大军向新野城迅速推进。 “来得可真快!” 曹仁刚回南寨不久,斥候就探得汉兵来袭。 “入城!” 曹仁没有片刻的犹豫。 虽然人数不会比来的汉兵少,但曹仁这支兵马厮杀了一夜又来回行军,早已疲惫不堪。 这个时候去跟汉兵的生力军打,除非曹仁傻了。 到了新野城的曹仁,立即给北寨、东寨和西寨发了聚兵的号令。 虽然不知道具体的详情,但北寨的常雕、诸葛虔,西寨的徐商、吕建,东寨的夏侯献,纷纷引兵来到新野城中跟曹仁汇合。 待得三寨大军抵达城中,诸葛乔也引兵来到了曹仁所在的南寨。 “曹仁这人倒是蛮好客的,这南寨竟然都不烧毁。” 诸葛乔让人仔细检查了南寨中是否有引火物,这才引大军入驻寨中。 见南寨到新野城之间鹿角重重,诸葛乔遂令人将鹿角搬开,邀曹仁答话。 诸葛乔撤掉了关羽的牙旗,换上了“汉辅汉将军诸葛乔”将旗。 “将军,不如让我出阵劝降。”诸葛虔自告奋勇。 徐商冷笑:“诸葛乔是关羽的女婿,你去劝降,能给他什么?” 诸葛虔笑道:“我虽然不能给诸葛乔什么好处,可也能拖延时间让大将军和众将士养精蓄锐。” 曹仁本就饥饿疲乏,听了诸葛虔的提议,遂道:“既如此,你可出城劝降。” “若诸葛乔肯降,我可助他当上大魏的大将军。” 诸葛虔高举曹仁的旗号,领命出城。 “魏大将军麾下,忠义将军琅琊郡阳都县人诸葛虔,请汉辅汉将军诸葛乔答话。”诸葛虔扬声大呼。 话音一落。 诸葛乔左右战将皆是面有异色。 “将军,莫非是你的族人?”张嶷询问。 诸葛亮诸葛乔父子皆是琅琊郡阳都县人,如今又冒出个琅琊郡阳都县诸葛虔,若不是族人那也太巧合了些。 诸葛乔冷笑:“出了五服的亲戚,谁还记得?曹仁这是想拖延时间。” “谁愿出阵,将此贼骂回去。” 柳伸应命:“论厮杀我不擅长,论骂阵我可不输他人。” 姚伷也道:“一个人骂有什么意思,你我一起。” 两人策马上前。 柳伸大声开口:“来者莫非是三姓家奴诸葛虔?” 话音一落,诸葛虔猛地睁大了眼睛。 就连诸葛乔也有些惊诧的看向柳伸:这诸葛虔还是吕布重生? 诸葛虔大怒:“哪来的无名之辈,敢如此羞辱我!” 柳伸大笑:“我乃蜀郡人柳伸,虽然名声不显,但也知道忠义二字怎么写,不似你这鼠辈不知廉耻。” “你诸葛虔,本是琅琊诸葛氏之后,却认贼作父甘当伪魏的狗,不是三姓家奴又是什么?” 诸葛虔怒极:“这才两个姓,哪来的三个姓?” 柳伸大笑:“是我失礼了,你不是三姓家奴,是两姓家奴。” 姚伷也应声附和:“哎,柳兄啊。同样都是琅琊诸葛氏之后,这诸葛虔怎么这么蠢?” “竟然会觉得三姓家奴是羞辱,而两姓家奴就是理所当然。” 柳伸摇头晃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诸葛氏生长于汉则智,入伪魏则蠢,得无伪魏之水土使民善蠢耶!” 诸葛虔也是读过书的,听柳伸这文绉绉指桑骂槐的讽刺,只感觉怒气滋生。 还未开口,姚伷大声惊呼:“入伪魏则蠢?” “昔日孟达为汉臣时,人皆言孟达用兵如乐毅,入了伪魏后,统领十万大军却兵败身死。” “就因为伪魏的水土使民善蠢吗?” 柳伸大笑:“肯定啊!讨寇将军王平,以前在伪魏的时候,大字不识一个。” “可到了大汉,王将军不仅能识字,还会写字,连辞赋文章都能写了。” “我记得王将军还写了一篇《愚民赋》,说的就是伪魏的权贵最喜欢愚民。” “这诸葛虔变蠢了,也是很正常的。” “哎,那诸葛虔,不如你投降大汉吧,这样就不用当蠢货了!” 且不提诸葛虔此刻怒火中烧,诸葛乔及众将目光皆是看向王平,显然对《愚民赋》很好奇。 王平黑着脸:“我没写过!” 诸葛乔大笑:“今后有空,可写一篇。” 就在诸葛虔准备反驳的时候,常雕自城内跑出,喝斥道:“诸葛虔,速速回城,大将军让你别再丢人现眼了。” 诸葛虔满面羞红,灰溜溜的返回新野城。 柳伸和姚伷见诸葛虔离开,遂返回复命。 “骂得不错。” 诸葛乔不吝赞赏。 尤其是那句“入伪魏则蠢”,让诸葛乔颇为认同。 众将皆笑! 待得笑声渐小,诸葛乔敛容下令:“曹仁让诸葛虔出城,必是行拖延之计。” “趁着曹仁疲惫,众军速速攻城!” 众将肃然。 战鼓声起,旌旗云动。 汉兵将外围的鹿角全部搬开,亢奋的冲向新野城。 攻守逆转。 曹仁也品尝到了新野城无险可守的艰难。 “徐商、吕建、常雕、诸葛虔、夏侯献,尔等五将在此固守一个时辰。” “待我先引疲兵返回安众城休整。” “一个时辰后,尔等再兵分两路,分守穰县和淯阳。” 曹仁不想在这里跟诸葛乔决战。 以疲兵打生力军,几乎是没有取胜的可能。 众将也知道形势严峻,在曹仁引兵离开后就在新野城内列阵迎敌。 双方没有多余的骂战,只有最简单最直接的厮杀。 虽然曹仁的军令是固守一个时辰,但不论是徐商吕建还是常雕诸葛虔夏侯献,都明显感受到了压力。 尤其是无当飞军,人手一柄诸葛连弩,密集的弩矢打得伪魏将士一点脾气都没得! 没有城池地利,只能靠简单的工事和盾牌抵挡。 简直就是专门为诸葛连弩准备的战场! 守了一个时辰,徐商等将皆是松了一口气。 终于可以撤了! 这是徐商等将共同的想法。 “今后遇到无当飞军,绝对不能再在无险可守的地方对峙!”夏侯献心有余悸。 虽然人没死多少,但一直顶着盾牌、稍有不慎就会挨上一箭的感觉,夏侯献不想再体验第二遍! 见魏卒兵分两路离开,诸葛乔当即立断,下令众军追击前往穰县的徐商和吕建。 分兵啊! 诸葛乔最喜欢敌人分兵了! 以众敌寡可比以寡敌众轻松多了。 韩信为什么喜欢多多益善? 就因为韩信用兵最喜欢以多打少,哪怕条件不足也要制造条件以多打少。 管你兵马多精锐,一对一打不过,那就二对一、五对一、十对一。 诸葛乔也有些喜欢上这种感觉了。 以前是偏军,兵少,只能玩奇兵;且在装备武器上想办法来提高战斗力,力求能以寡敌众。 现在当大军主将,指挥的不再是几千人,而是万人以上甚至几万人,这感觉就不同了。 诸葛乔也逐渐明白韩信为什么瞧不起白起和项羽了。 经常以寡敌众或者兵力对等,这军士死伤是很大的。 可若是以众敌寡,合理的部署下就能最大程度的减少军士的死伤。 一个打十个难,十个打一个就容易多了。 就好比某始皇霸气台词:既然用三百人抓不住,那就用三千人,三万人,三十万! 一时之间,诸葛乔亦是豪气大增:“宜将剩勇追穷寇!全军听令,随我拿下穰城!”(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