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1章 吴太子献城投降,诸葛乔尽得江东(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吴郡。 富春。 孙权祭拜先祖后,整衣而出。 “卫温,舟船钱粮都准备好了吗?”孙权面无表情,语气冷淡。 卫温连忙道:“禀陛下,都准备好了。” 孙权看了一眼建业方向,嘴角泛起讽意:“出湾入海,沿海而走。对外就宣称,朕要亲自巡视会稽郡。” 建安十年的时候,孙权就令贺齐讨伐了上饶,置建平县即后世福建一带。 皆纳入会稽郡治理。 孙权要巡视会稽郡,又沿海而走,相当于走后世杭州湾一路南下去福建广东沿海等地。 名义上是巡视,实际上是在躲顾雍等人。 朱然朱桓联合顾雍、张温等人,让诸葛恪和诸葛融被通缉、诸葛瑾赋闲在家,孙权就已经明白了江东的局势已经变了。 诸葛融的合伙人是孙权,朱然朱桓依旧借着太子孙登监国的机会除掉了诸葛融。 连朱然朱桓都起了私心。 这让孙权是颇为寒心的! 在得知诸葛乔兴兵伐吴的时候,孙权就反复的推演了局势。 推演到最后,孙权愕然发现。 若是继续留在建业,就会变成下一个刘璋! 刘璋想让出西川吗? 没有哪个掌权者想投降! 然而西川的士族却只想让刘璋投降,然后大家一起体面。 同样。 江东的士族亦是如此! 早在赤壁之战时期,江东的士族就想让孙权投降曹操,大家一起体面。 那个时候的孙权,有周瑜等军方势力支持,亦有张昭等外州名仕支持,勉强压得住江东的士族。 又恰好遇到了曹军在江北出现瘟疫,这才让孙权捡了个便宜。 如今。 孙权精心培养的军方势力被诸葛乔一锅端了大半,剩下纷纷起了私心。 如今的顾雍等人要请建业的孙权体面,孙权是阻止不了的。 孙权的自尊心又不允许投降。 故而。 孙权趁着顾雍等人不及觉察时,悄然来到了富春。 虽然结局一样,但只要孙权没有被擒没有被抓,孙权就称不上亡国之君。 甚至于。 孙权还能发怒:朕正准备死战,太子和群臣都降了? 至于太子监国,本就是孙权推出去背锅的。 太子不监国,孙权又如何能金蝉脱壳? 孙权前脚刚走,后脚顾雍就跟上来了。 听闻孙权沿海而走,顾雍气急败坏:“陛下哪来的舟船?” 富春长道:“是吴郡陆氏借给陛下的,陛下又给吴郡各家许诺了大量的官职,凑得大小舟船千余艘,青壮数千人,钱粮若干。” 顾雍都快气疯了。 吴郡这群人都傻了吗?许诺的官职也能信? “就没人反对吗?”顾雍问道。 富春长道:“丞相,谁敢反对啊?有人反对,陛下就以通敌罪直接将其砍了,家产尽数抄没!” 顾雍欲言又止。 强忍心中的烦躁,顾雍又问:“陛下可有说过,前往何处?” 富春长道:“陛下未说,只是交给下官一封信,说要带给太子。” 顾雍伸手喝道:“拿来!” 富春长不敢怠慢,连忙将孙权留给孙登的信递给顾雍。 顾雍摊开一看,气得胡须直发抖。 信上就一句:汝为监国太子,文武皆可降,唯有汝不可降;若有人劝汝降,汝可直言:宁死社稷,不当降奴。 “好!好!好!” 顾雍连道三个好字,转身即走。 “丞相,那信?”富春长大呼。 顾雍喝退道:“我为丞相,难道你还怕我将信弄丢了吗?” 富春长大惊失色:“下官不敢!” 顾雍登上舟船,看着孙权的信越看越生气,然后将信扔到了江中。 这信若真给了孙登,指不定孙登会在建业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孙权可以远遁而走,顾雍却不能轻易离开。 濡须口。 魏军势如破竹。 有诸葛恪和诸葛融当先锋,濡须口的防卫如同虚设。 还未等朱然返回,濡须口的朱桓就被生擒。 见诸葛恪和诸葛融立在满宠身侧,朱桓不由破口大骂:“诸葛恪,你这逆贼,竟敢勾结贼子谋我濡须口。” “你对得起陛下对你的信任吗?对得起诸葛瑾对你的栽培吗?” 诸葛恪看着被捆绑的朱桓,一个鞭子就抽了上去,冷冷道:“朱桓,若非你夺我兵权,合肥又岂会失守?” “若非你和朱然污蔑我兄弟通敌,我兄弟又岂会沦落至今?” “昔日伍奢因直谏被楚平王所杀,其子伍子胥助吴灭楚,亦是千古流芳。” “我兄弟为吴尽心尽力,却遭此冤屈,助魏灭吴又有错?” 朱桓自知理亏,喝骂道:“诸葛恪,你别得意!伍子胥助吴灭楚又如何?他不一样被夫差给杀了!” “你以为曹叡就容得下你吗?我料你今后必被曹叡所杀!” “哈哈,我会在地下等你同赴黄泉的!” 诸葛恪蹙眉。 诸葛融却是开口:“前将军,我在江东的工坊皆被朱家抢走。” “我既然丢了,也就无脸再要回来了。” “若前将军尽得朱家钱粮,足以支持合肥众军数年度用!” 朱桓脸色大变:“诸葛融,你休得信口雌黄,你那些工坊,也就能生产些破布罢了。” 诸葛融压根不理会朱桓,只是向满宠拱手。 满宠眼一眯,有些难以置信:“仅朱家的钱粮就能支持合肥众将数年度用?诸葛融,你可别诳我,合肥有三万大军!” 诸葛融笑道:“前将军,看来你对江东的富庶还是心存疑虑啊。” “我可以不客气的说,江东之富,富甲天下!” “我在江东工坊中的工人,仅仅只靠做工就能衣食无忧,一人养全家十口人。” “只可惜,部分脑子不正常的,只想着囤积钱粮,铲除异己,不舍得分钱粮给寻常百姓。” “若不是孙权精心养了十几年的兵马被诸葛乔一战殆尽,失去了争雄的斗志,江东随时都能拉起十万大军。” “我兄弟敢来投将军,并非势穷而来,而是自认为能凭本事为大魏立功,让大魏也能变得跟江东一样富庶。” 满宠沉吟片刻,道:“此人交给你们了,是杀是留,我都不会过问。” 朱桓大惊失色:“满宠,你这贼子,速杀我!” 诸葛恪深恨朱桓,道:“可割去朱桓耳鼻,令其自生自灭!” 朱桓怒道:“诸葛恪,你敢辱我?” 诸葛融不屑道:“辱你,你又能如何?你若气不过,可投河自尽!” 诸葛恪不跟朱桓多解释,拔刀就割去了朱桓的耳鼻,又让军士将朱桓撵走。 去了心头恨后,诸葛恪又向满宠请命:“前将军,兵贵神速。” “朱然在皖口随时都会归来,可速速兵临建业,迫降孙登。” “否则等诸葛乔大军到来,孙登就未必会投降大魏了。” “建业的钱粮,绝不能让给诸葛乔!” 满宠盯着诸葛恪:“诸葛恪,那诸葛乔虽然过继给了诸葛亮当嗣子,但也是你的胞弟。” “你就真的不准备助诸葛乔得到江东吗?” 诸葛恪目视满宠,没有半分的躲闪:“敢问前将军,我若助诸葛乔得了江东,能居何职?” “我若助前将军攻破建业,又能居何职?” 满宠心中不再猜疑,大笑道:“诸葛乔谋划江东多年,即便有你相助,也只是锦上添花,这头功轮不到你。” “你在伪汉,最多不过一太守。” “只要诸葛乔还活着,这大将军必然是诸葛乔。” “大魏陛下与你年龄相仿,又最喜贤才,若你能如我一般为大魏尽忠竭力,今后立功升迁,位尊大将军亦有机会。” 诸葛恪顺势道:“拜谢将军!” 满宠对诸葛恪的聪慧很满意,亦欣赏诸葛乔的才能。 大魏宗室的俊杰一代不如一代,这让满宠很是忧心。 外姓诸将亦是一代不如一代。 就说满宠自己,生的儿子也同样只是中人之姿。 司马懿虽然举荐了邓艾,但满宠对司马懿的内心是有防备之心的。 河内大族司马懿举荐的大才,不一定就会对曹叡忠心。 ‘等攻破了建业,就向陛下举荐诸葛恪和诸葛融兄弟,如此可让陛下有人可用。"满宠暗暗有了计较。 满宠留下部分兵马在濡须口布防,亲率大军前往建业。 魏军兵临城下,孙登当场就腿软了,颤颤巍巍的询问:“众公卿,谁可领兵御敌?” 众公卿纷纷低头窃语。 领兵御敌? 建业兵马不到一万,能打的战将几乎都不在了,还怎么领兵御敌? 众人看向张温。 顾雍和朱然未回,张昭老病在床,如今能主事的也只有张温了。 见众人的目光皆看向自己,张温暗骂一声,道:“太子可亲自领兵御敌!” “如此,定可让建业的君臣士民都齐心协力,共挡魏军。” 张温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 主打的就是一个左手画太极,右手还是画太极。 不少官员纷纷附和,认同孙登领兵御敌。 孙登面有难色。 论选贤任能,亲和士族,孙登自认为还有三分本事。 论领兵御敌,克敌于外,孙登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就在此时,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魏兵势大,太子不如献城投降。” 孙登寻声而望,正是太子太傅程秉程德枢。 “老师,若是献城投降,岂不是失了名节?”孙登心中不愿。 监国半年,就要献城投降? 程秉道:“望太子以士民为重!” “一人之名节若能换士民之安宁,太子的仁义会让士民铭记,又岂会失了名节?” “昔日西川刘璋,亦是因此而得了‘仁"名。” “若太子肯献城投降,今后也不失为一公侯。” “倘若太子不肯献城投降而执意要领兵御敌,不仅免不了身死的结局,还会让建业士民也跟着受难。” “届时,太子有失城之罪,也会让士民怨恨,那才叫失了名节!” 程秉虽然不是江东人,但师从郑玄,又在交州跟经学家、训诂学家刘熙探讨过经学大义,名气颇大。 论名声论身份论地位,都是吴国最靠前的那批人。 程秉一开口,劝降的声音就更多了。 纵然孙登不想投降,也改变不了朝中投降的声音。 僵持了半日。 人报丞相顾雍返回。 孙登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出殿迎接顾雍,将朝中百官的意见告诉顾雍。 “太子,降了吧!”未等孙登将话讲完,顾雍冷冷的给了回应。 孙登愣住,愕然惊问:“丞相,你也要劝我降?” 顾雍冷哼:“陛下都逃往会稽郡了,我等不降,难道留在建业等死吗?” 孙登脸色大变:“丞相你在说什么?父皇只是去富春祭祖,怎么会逃往会稽郡?” 顾雍看向孙登眼神多了恨意:“太子莫非以为,我在诳骗你吗?现在我只问你一句,你是想活还是想死?” “想活,就登基称帝,然后率我等投降大魏。” “想死,我现在就杀了你,然后拥立你的弟弟孙虑为帝,再让孙虑率我等投降大魏。” 孙权有金蝉脱壳之计,顾雍亦有拥立新君之计。 总之。 顾雍这些江东士族不能直接降,必须有孙家人带头投降。 孙登颓然坐在地上:“丞相,非得如此吗?” 顾雍冷哼:“太子,是陛下先不仁,不能怪我等不义。” 张温见顾雍归来,立马改变了态度,劝道:“太子,大势如此,你还是顺从大势吧。” “你称了帝,投降大魏至少也是个公,至少这后半辈子衣食无忧,我等也能记住你的好。” “你若顽固,不仅得不到好处,还得跟众人结怨。” 在张温“苦口婆心”的劝导下,孙登无奈的同意了众人的“良策”! 章武六年十二月初。 孙登以“孙权失足落海”为由,举行国丧,又在当日登基称帝,昭告全城。 次日。 孙登率建业文武开城投降。 流程走得极为流畅,让满宠都有些猝不及防。 虽然兵临城下就是为了迫降孙登,但这迫降得太顺利了些。 “诸葛恪,贾逵,你二人各引兵马入城,控制建业四城城门,谨防城内埋伏。”满宠不敢大意。 投降太顺利,谁知道是不是诈降? 诸葛恪引兵先行。 在控制了城门后就来寻诸葛瑾,却得知诸葛瑾被顾雍派去见诸葛乔了。 诸葛恪更恨顾雍。 待满宠受降了孙登众人入城后,诸葛恪来寻满宠:“前将军,孙登诈称‘孙权失足落海",又匆匆登基,定是顾雍等人的诡计。” “这群人想保住他们在江东的权势,故意将孙登推到前面。” “反复无常之辈,若留在江东必是大害!” “不如强迁建业士民入淮南,再以‘面圣"为由,将顾雍等人迁徙去邺城。” “如此一来,人口和钱粮,就皆归大魏了。” 满宠点头。 即便诸葛恪不提,满宠亦会这么做。 对曹魏而言,攻城掠池后就强迁士民,不是一回两回了。 虽然得了建业,但满宠很清楚:建业守不住! 自孙权的水军被诸葛乔打残后,荆州水师就已经天下无敌了! 想在水上跟诸葛乔争锋,几乎不可能! 别说满宠只有三万人,再来十万人也打不过水上的诸葛乔! “你来负责顾雍等人的迁徙,其余的我来办。”满宠果断的下令。 满宠态度的急剧转变,直接将顾雍、张温等人给打懵了。 看着身边提刀的虎卒,以及诸葛恪那冷酷的脸,顾雍不由怒骂:“诸葛恪,我要见满将军!” “满将军已经答应会善待我等,岂能言而无信!” 诸葛恪冷笑回应:“顾丞相,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啊!” “满将军虽然答应善待你等,但大魏陛下还没同意啊。” “你们难道不应该跟着我去邺城‘面圣"吗?” “放心,你们都是江东的名儒,陛下见了你们一定会重用的。” “请吧,诸位!” 虽然很恼怒,但顾雍等人却是无可奈何。 诸葛恪的理由很正当:没说不优待,只是优待的同时得去邺城“面圣”。 在诸葛恪强迁顾雍等人离开后,满宠就下达了强迁建业士民去合肥和寿春的军令。 有反抗者,直接以叛贼论处。 一时之间,建业人皆哀嚎,纷纷痛骂投降的孙登。 满宠可不在乎江东士民的态度,到手的钱粮人口才是最实在的。 不服,那就打到服! 皖口。 在朱然撤兵后,诸葛乔就抢占了此地。 满宠没有能跟诸葛乔抗衡的水军,故而取了建业后就选择了最残暴的方式:强迁。 要钱粮人口,不要城池。 诸葛乔则不同。 诸葛乔有强悍的水军,足以在这扬州横行无阻。 故而。 诸葛乔要的是江东这片地儿,以及满宠迁不走的江东士民。 建业那些世家大族的高官大臣,诸葛乔是不要的。 诸葛乔要的是江东的普通士民,巴不得世家大族全都去了北方。 “伯父,遥想当年,叔祖父也曾当过豫章太守。” “不如伯父替小侄去趟豫章,招降豫章、庐陵和鄱阳三郡如何?” 诸葛乔看向神情有些低落的诸葛瑾,决定给这个心情郁郁的伯父找些事做。 诸葛瑾闻言长叹:“伯松麾下有能人,何必再让我去辛苦。” 诸葛乔微微肃容:“小侄麾下虽然有能人,但他们在江东的声望是比不过伯父的。” “难道伯父希望小侄以杀伐之术强取三郡,多造杀戮吗?” “江东之民,亦是大汉之民。” “孙权叛汉,已经让江东之民受了不少的苦了。” “小侄深知孙权对伯父有知遇之恩,伯父又坚持忠臣不事二主,不愿出仕大汉。” “身为晚辈,小侄不会勉强伯父出仕。” “可小侄要提醒一句,祖父乃是大汉的泰山郡丞,琅琊诸葛氏亦是世食汉禄。” “若为了一己之私而让大汉子民自相残杀,小侄以为,诸葛氏的族谱上,可以将伯父的名字划掉。” “以小侄如今的声望,小侄要划掉谁的名字,那他的名字就不可能再出现在琅琊诸葛氏的族谱!” 诸葛瑾身体一抖,愕然的看向诸葛乔:“伯松,你真要如此?” 诸葛乔语气严肃:“伯父,小侄不是在开玩笑。” “天下苦战已久,小侄不可能再北伐几十年!” “小侄要让江东诸郡改旗易帜,全部都立上大汉的旗帜。” “伯父,你难道不想在有生之年,回到琅琊祖籍,再修祖祠?” 诸葛乔一字一句的敲打在诸葛瑾的心头。 战乱流离,谁不想返回祖籍? 关羽想回河东,刘备张飞想回涿郡,赵云想回常山,诸葛瑾同样想回琅琊。 良久。 诸葛瑾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伯松,我会替你劝降三郡的,希望你能善待他们。” 诸葛乔笑道:“若三郡能降,我又岂会亏待了他们?” “诸葛融在江东的工坊,工人能有优渥的待遇,那是我教的!” “我,能让江东富庶,亦能让百姓衣食无忧!” 诸葛乔没有去理会逃跑的朱然,也没有去管满宠强迁建业士民。 孙权跑了,孙登降了,江东的世家豪族都快被诸葛恪一网打尽了,诸葛乔还去凑什么热闹? 拿下毗邻荆州的几个郡,才是最符合诸葛乔利益的。 本就人心惶惶的三郡士民,在诸葛瑾的劝降下,纷纷改旗易帜,表态效忠大汉。 到了十二月。 豫章、庐陵、鄱阳三郡皆降。 朱然不敢回建业,逃到了丹阳郡。 满宠迁徙了建业的士民后,又强迁了部分庐江郡和吴郡的士民。 孙氏三代基业,被瓜分成了四份。 一份为庐陵、豫章、鄱阳、皖口以东的部分庐江郡,归属汉;一份为吴郡、部分丹阳郡和部分庐江郡,归属魏;一部分丹阳郡由朱然控制;会稽郡则被孙权名义控制。 满宠虽然得了吴郡等地,但并未派遣多少兵力驻守,而是一直在强迁士民和钱粮入合肥、寿春。 诸葛乔在诸葛瑾劝降三郡后,就将目光瞄准了丹阳郡的朱然。 趁着满宠还在强迁士民的机会,诸葛乔要彻底的拿下江东的版图,以绝今后北伐的后顾之忧! 章武七年,正月。 诸葛乔擒朱然于丹阳。 章武七年,三月。 诸葛乔彻底控制长江水道,长江以南,皆为汉土!(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