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毒妃:王爷宠妻手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9章 震惊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二百二十九章震惊 午初时刻,刘大人等人从吴县赶回,李知府早已经准备了午宴。 午宴时候,众人见王喜妹坐在季九曦身边,心里虽然明了,却还是诧异不已。 这女子未出阁,便跟随在外男身侧,是极其不合理的,哪怕两人已是定了亲事,也当有距离。 郑四塘拽了下身侧的程金光,鄙夷道:“这王家仁也真是不要脸了,为了攀结殿下,先是送舞女,如今是把女儿也送了过去。 果然是贱商,为了谋划,连着女儿也算进去。” 程金光呵呵一笑:“这王家仁,不嫁女儿,养了这么多年,原来是在等这个时候。 他倒是真是会有谋划,也是下了血本。” 吴知县诧异的看向一旁的李知府,小声问道:“这王喜妹,是入了殿下的府了吗?” 李知府茫然道:“此事,我也不解。我也是今日才见到此画面。” 他偏头看向旁侧的刘大人,问道:“刘大人可听到什么风声?” 刘大人摇摇头,“臣也是不知道。” 众人是到齐了,各自坐在各自的位置上,开宴时刻,刘大人呈上册子。 “殿下,吴县之事,家家户户都按着一人一斗米的规定发了粮食。 这是捐款捐粮的名单册子,还有农户的收粮登记册子。” 季九曦翻开册子瞧了一眼,随手交给珍珠,高声喝道好。 “吴知县此举辛苦,不仅领头降低了米粮之家,还捐了米粮一千斗。劳苦而功高。贺!” 众人:“贺!” 季九曦:“吴县的米粮顺利解决,未出现任何的变故,是刘大人等人主持得好,也是吴知县管理有序。 本王得陛下与太后首肯,有权任职官员,便是任命吴知县吴礼凡为凉城米粮之举的副使,协助其他县区、州发放米粮。” 吴知县立即上前行礼,“臣,吴礼凡,谢殿下。” 李知府等人带头鼓掌,众人纷纷鼓掌,响彻云霄。 “吴县之行,王家仁大人、郑四塘大人、程金光大人,亦是捐了米粮一千斗,皆封为副使,一共协助李知府、刘大人主持其他州、县的米粮发放,望各位齐心协力!” 众人行礼:“谨遵殿下指令。” “此欢庆时刻,本王亦有一喜事告知大家。” 季九曦看向王喜妹,目光温和,缓缓伸出手,王喜妹盈着笑意起身,将手放在他于手心。 季九喜握紧他的手,看向众人,道:“本王与王家幼、女王喜妹在茶楼一见钟情,已许百年之好。 本王已呈请太后与陛下,请求立喜妹为侧妃。 喜妹为凉城人,喜事便在凉城举办,届时,还请各位大人捧场。” 厅堂瞬间安静,鸦雀无声。 随即纷纷站立,作揖道:“为殿下贺,为侧妃贺,为王家贺。” 午宴时,这突然的喜事宣布,众人多了好些谈资。 王家原本与郑家、程家等人一桌,却由着这喜事,坐上了主桌。 郑四塘拧着酒杯,道:“王家攀上了静王,以后这凉城的大日子大事情,岂不是都得他来领携了? 还是侧妃之位,一个贱商的女儿,有侧妃之位,静王也真是看得起他。” 程金光叹了口气,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他尽露着惋惜之态,道:“这事情,我们是输了一截。 没想到王家仁的野心这么大!” “他大概是一开始便盘算好了,如今是一步领了先,便步步领了先。” 徐知州与他们同桌而坐,只是顾着饮酒吃饭,并不参与到这样的讨论中来。 “徐知州,你倒是老实的。你看吴知县都去主桌了,你还这坐着。” 丽州知州厉大人调笑道。 徐知州端起酒杯敬他,道:“大家同位季国官员,理当和气,这次,吴知县,也是费了心思的,应该的,应该的。” “你啊,就是太老实了!” 厉大人欸了声,“吴县,是归你管辖的,吴知县,是你的下属官员。如今这样,是抢你的名头了。 也就是你好脾气,换成其他知州大人,早弄他了。” “厉大人,不至于不至于。” 徐知州罢了罢手,道:“只要是为百姓做事,那便是值得。” “你啊,就是老好了人,这才容易吃亏,由着一个知县爬到你的头上去了。” 厉大人感叹几句后,许是觉得他无趣,便不搭理他了,同着其他人知州大人说话。 徐知州也不生气,依旧是吃酒吃饭,脸色坦然。 “徐大人!” 一侍从上前行礼,“大人有请。” 徐知州抬头一看,主桌上刘大人、朱国公都已离席位,便以为是他们有请,放下筷子后跟随而去。 入了小径,进了花园,到了一假山处,侍从作揖道:“大人请自行前去。” “有礼了。” 徐知州作揖回礼。 徐知州顺着假山的路径走着,越过几座假山,至于一水榭台上。 眼前男子青衣装扮,体型瘦削,姿态轻盈,头发乌顺。 是年轻人。 徐知州大人立即行礼,“臣徐知州,拜见刘大人。” “徐知州!是本王。” 季九曦缓缓转身,指着一座椅,“请坐下吧。” “殿……殿下!” 徐知州当即跪下,行了个大礼,“殿下恕罪,臣老眼昏花,未能识得殿下背影,实乃大罪,请殿下责罚。” “起来吧,这不是什么罪!本王,有事问你。” “是,殿下,臣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季九曦轻笑了声,“坐下吧,徐大人,你如此拘谨,倒不像你素日的作风了。” “是,殿下。” 徐知州坐于座椅上,脸色紧绷着,紧张到不行。 他未料想到殿下会单独接见自己,更不知道殿下此举何意! 季九曦提起茶盏,盏了一杯茶递至他面前,他便又慌忙站立起来,战战兢兢的道:“殿下,臣谢殿下。” “徐知州,你不必如今紧张,本王虽然不英明,却也不会随便拿人性命。” “殿……殿下玩笑了。” “徐大人,来凉城,多少年了?” 徐知州:“回殿下,十一年……十一年了,臣是季和九年来的。” “本王记得,徐大人是季和九年的进士。 徐大人的文章,写得非常好,至今张贴在国监台的样榜上。 如今徐大人的风头,抵不过一个吴知县,大人可有怨言?” “殿下。” 徐知州起身作揖,“吴知县此次,是为壮举,以低价购买的都是好米。他所捐赠的也是为好米,他理应得到此次的好名声。” “臣毫无怨言。” “徐大人,真是我季国的好男儿。” 季九曦从袖中取出一册子,递给他,“徐大人以为,谁可以接替吴知县成为下一任吴县知县呢?” 徐知州接过册子,翻开一看,册子中记录个传州三县的知县,以及一些士大夫、世家的名字。 “殿下!” 徐知州暗暗震惊,原来殿下的“不务正业”是虚假的,暗地里,早已经是控制了一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