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章 大家不要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当李长河找到朱琳他们的时候,朱琳他们正在未名湖前面,给海文他们挨个做采访。 “三十年后,我觉得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能到日本的四分之三左右,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体量太大,人口太多” 镜头前面,海文在那里侃侃而谈。 从参与了《大国崛起》的创作之后,这哥们对于西方经济学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现在说起来也有理有据了。 李长河站在摄影机后面,听着海文的分析,笑而不语。 其实在这个点上,他觉得海文说的还真没什么错。 30年后,中国的总GDP虽然超越了日本,但是人均还是要低的。 而即便是抛开人均,用普遍性群体收入来看,未来差不多也要到2020年以后,收入才大致持平。 李长河前世写自己那本书的时候,查阅过数据,日本在八十年代巅峰期的时候普通人工工资都在一万人民币左右浮动,小城市低一些,七八千左右。 而像那些大企业的职工比如说丰田本田这些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工人的年收入,都在20万上下浮动。 这个水准,未来持续了几十年都没有变动。 而差不多国内也要到2020年左右才能大体上达到这个水平。 这可是相当于四十年后了。 所以三十年的时间,达到本子四分之三的经济水平,海文这个判断的还真没什么错。 等海文双林他们说完,李长河也走了出来。 “长河,你怎么不说两句?” 看到李长河过来,海文他们笑着问道。 “我昨天就讲了,对了,我听董老师说,咱们接下来要调宿舍了?” “对,有这个说法,但是具体怎么分还不清楚。” “董老师跟你说了?他找你不会就是为了宿舍的事情吧?” 海文好奇的问道。 李长河点点头:“对!” “这事还要单独找伱,难不成要给你单独的待遇?” 海文他们有些懵,只是分个宿舍,怎么还单独找了李长河。 难道要单独给他个待遇? “没那么夸张,不过确实给我安排了任务,等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李长河也没直说,这事现在不宜闹得满城风雨。 “行了,我们先走了,等明天回来再说!” 拍完了北大接下来他们还得拍点别的地方。 “你们要调整宿舍?” 去清华的路上,朱琳好奇的冲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点点头:“对,董老师找我,是想让我去研究生宿舍当个陪读。” “陪读?” “外国留学生?” 朱琳以前在协和也见过这种,不过数量很少。 “不算吧,这个人比较特殊,等回家了我再跟你说。” 林毅夫的事情不能给他宣传,哪怕他跟田壮壮他们挺熟了。 又忙活了一天之后,两人也没回华侨公寓,而是回了家属院。 毕竟这边离得近,早回来早休息。 “你快说说,你那个陪读,怎么回事啊?” 回到朱琳以前的屋里之后,朱琳立刻好奇的冲李长河问道。 李长河往床上一躺,随后笑着说道:“他不算留学生,他是从金门岛那边游过来的。” “这个人原本是对岸的高材生,又进了军官学校当了连长,然后今年五月份的时候,跨海游到了厦门,随后一路被送到了京城。” “啊?这?” “这你跟他接触,会不会有问题?” 听到林毅夫的身份,朱琳立刻紧张的问道。 想想以前有海外关系都有巨大的风险,更何况是那边来的? “没什么事,人家是投诚的,上面都考察了好几个月了。” “我们学校的老师亲自带的研究生,学的是经济,又不涉及什么机密部门,没什么风险。” 李长河笑着冲朱琳安抚说道。 也不能怪她担心,这年代刚从前些年的混乱中平静下来,但是谁又能保证有些事不会重演? 除了李长河这种开挂知道未来的人能断定局势之外,其他任何人都不敢下这种保证。 “那行吧,反正你都答应下来了,现在也不能反悔了。” “你自己跟他接触时刻注意就好了。” 朱琳这时候轻声地冲李长河叮嘱说道。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晚上吃过晚饭,两个人休息好了之后又回到了华侨公寓。 第二天早上,李长河先骑着电动车把朱琳送到了小西天,然后又把电动车锁进了家属院的杂物间里面。 换乘了自己的自行车,往北大骑去。 又是一周的求学生活,而在周二的中午,系里也把这次宿舍调整的名单分配了出来。 “哎,老易,没想到这次咱们俩一个宿舍了,还是上下铺啊!” 做在班里看着分配的宿舍表,海文有些诧异的说道。 “是吗?我看看” 易刚接过了表格,果不其然,他跟海文分到了一个宿舍,还是上下铺。 “哎?怎么上面没看见长河的名字啊?” 易刚随后又瞅了几眼,他们这些宿舍里面,都没李长河的名字。 “是啊,我也纳闷呢,长河这不在咱们宿舍的名单里面啊?” “长河,你改走读了?” 李长河家离得近,走读也正常,毕竟之前他动不动也是不住宿舍的。 “没改走读,董老师把我安排进研究生楼了!” 李长河这时候笑着说道。 “研究生楼?当陪读?” “董老师这么做可就不地道了。” 这时期陪读绝不是什么好活,虽然国家接收了外国留学生,但是对学生跟他们的接触还是严格的控制。 陪读就是给外国留学生安排的对接人员和监察人员,但是这样一来,这些陪读生也会受到上面的监察。 普通的学生跟这些陪读生接触也会受到上面的调查的。 所以陪读生很多时候也游离在普通学生之外。 “不算是陪读,是帮一个特殊的人,你们也认识,就是林毅夫!” 李长河这时候解释说道。 其他人一听,更是无语。 “林毅夫?那个跨海游过来的?” “我觉得还特么不如陪读呢?” “长河,你这完全得不偿失啊。” 李长河笑着摇摇头:“这有什么得不偿失的,张老师都信任他,带他研究生上面也安排了进北大,我们有什么不信任的。” “再说你不上,我不上,大家都无形的排斥他,那岂不是寒了同胞一片赤诚的报国之心?” “人家放弃了那边优渥的生活,来到祖国,不为名不求利,为的不就是给祖国建设添砖加瓦嘛。” “我觉得这大哥别的不说,就这份姿态,我就很认可。” 李长河笑着说道。 海文叹了口气:“话是这么说没错,我们也佩服他,就是风险太大了。” “我觉得还好吧,放心,正好我也亲自关注一下,如果他有二心,绝对逃不出我这火眼金睛。” 等到了中午,李长河回了宿舍,然后将自己的铺盖收拾了一下,随后背着往研究生楼走去。 而相比较于普通宿舍的大通铺,研究生楼里面环境就好多了。 同样是一间宿舍,里面是两人住一间,不但空间宽敞了不少还有了独立的卫生间和洗手台。 当李长河搬着东西进来的时候,林毅夫正坐在桌子旁边。 看到李长河进来,林毅夫的脸上露出了好奇的神色。 他从张友仁和董文军老师的口中听说了李长河的信息。 除此之外,他来的这几个月,也零零散散的听到过这个名字。 这是在北大,尤其是北大经济系,非常有名气的一个人。 就像水浒传中的宋江一样,急公好义。 当然,这是林毅夫在内心自己的评价。 如果让李长河知道了,李长河肯定要反问林毅夫一句:怎么能骂人呢? 宋江可不是什么好鸟! “你好,李长河同学,要我帮你吗?” 看到李长河走进来,林毅夫站起来微笑着说道。 毕竟张老师已经说了,让李长河跟他住一起,就是为了帮助他的。 他当然得提前释放善意。 “不用,这点小活我自己干就得了!” 李长河的铺盖是直接卷好了背过来的,所以只要解开绳子再铺开就行了。 轻松地搞定了这些,李长河转过头看着林毅夫,身形有些精瘦,个头不算太高,留着小平头,两只眼睛还是很有神的。 “虽然你可能已经知道了,但是我还是自我介绍一下。” “你好,我叫李长河,77级政经二班的,以后咱们就是一个宿舍的舍友了。” 李长河看着林毅夫,主动伸出了手说道。 林毅夫见状,也笑着伸出了手:“你好,林毅夫,湾岛人,祖籍福建漳州。” 林毅夫觉得自己的来历对于对方来说,应该不是什么秘密,所以也没有隐瞒。 两只手轻轻地握了一下,李长河看了看外面,随即笑着说道:“怎么样,中午吃饭了吗?要不我请你去个好地方吃饭怎么样?” “不,还是我请你吧,你是张老师请来帮助我的,应该我请客!” 林毅夫并不孤傲,这时候认真的冲着李长河说道。 李长河笑了笑:“这样,我们也不要争了,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请客。” “输的人下次找机会再请就是了!” 听到李长河的话,林毅夫很惊奇的看向了他。 两个大人,还要用这种简单幼稚的小把戏吗? 不过听起来确实有点意思,也不用争来抢去。 “好,那就听你的!” “石头,剪刀,布!” 两个人出完,李长河赢了。 “走,带你去长征食堂!” 请客吃饭,自然是外面的长征食堂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