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哑巴嫡女:我靠装聋作哑走上人生巅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一章 出发邓州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群臣唯恐避之不及,怎么可能主动沾染,绝大部分人都低头不言,生怕牵连到自己。 这种事情没有人敢插手,历朝历代但凡关乎盐铁大计,哪一次不掉上百颗脑袋,甚至灭门惨案也属正常情况。 “尔等皆是一群尸位素餐的腐儒!” 眼看着没人开口说话,皇帝略显失望。 一场朝会就这样匆匆结束,但这只是开始,后面还有一场小朝会。 退朝之后,六部尚书大理寺卿,先行一步,进入福宁殿候旨。 许墨沉思片刻,并未冒然前往,谁敢保证澹台易背后势力没有六部尚书支持? 这件事情只能告知于皇帝,除此之外,其他人一概不得信任。 一直等到富宁殿只剩皇帝一人,许墨才请旨进入。 “陛下,臣有要事汇报。” “说。” 皇帝端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晴不定。 一直等到许墨将澹台易与邓州盐贩勾结的事情告知皇帝,皇帝的脸色才稍微缓和了一些。 他的身子也缓缓从龙椅上坐正,压迫感顿时迎面而来。 “如此重要的事情为何才告知于朕?” “回陛下,臣昨夜才把人抓到,连夜审问正打算今日汇报与陛下。” 在皇帝面前,许墨比平日里多了一丝端庄,少了一抹玩味。 总算有了一点锦衣卫指挥使的样子。 对话结束,皇帝迟迟没有开口,许墨恭恭敬敬立于圣前,亦未曾开口打扰。 “许墨,朕接下来的话听好了,命你亲自去邓州暗中查访。” “但凡牵扯到此事的官员,如实汇报,不要有任何遮掩,另外此事不要惊动朝中重臣,准你行便宜之权。” “臣遵旨。” 对于皇帝的安排,许墨心中早有预料,以他的身份本身就避不开这件事,无论如何皇帝都会派禁卫前去查封。 现如今只是稍微提前而已。 离开皇宫,许墨回到府上就将这件事全盘告知许砚。 “兄长,此事牵扯甚广,我一个人恐怕没有办法应付,而且兄长当初娶嫂嫂便是因为邓州案,我总感觉邓州出事,暗中有一双大手在推动。” “慎言!” 听完他的话,许砚眉头微皱,放下手中笔,四下打量一番,确定温锦华不在身边这才看向许墨。 “此事不要再提及!” “恐怕瞒不了多长时间,兄长还去早做准备。” 许墨犹豫片刻开口道。 “我自有分寸。” 不管到什么时候,许砚都是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似乎这天底下没有什么事情能够让他的心底泛起波澜。 府上多了一个温锦华,他的生活才平添一些色彩。 因为温锦华总能给他带来意外之喜,这是常人所不能给他的感受。 “不过你说的没错,但是绝对没有那么简单,我会修书一封入宫请求与你一同前往邓州调查此案。” “这伙私盐分子的真实目的恐怕不仅仅是贩盐赚钱,他们暗中必然与草原各部有所勾结。” 提到这件事,兄弟两人都面露怒色,许砚眼神凌厉,让人不敢直视。 “那我们便不要耽误时间,抓紧时间请示圣上。” 许砚修书一封差人秘密送到皇宫。 他将自己的猜测全部写在信上告知于皇帝,想来皇帝不会拒绝他的请求。 果不其然,他的书信刚送到皇宫没多久,便看到曹折亲自带人前往国公府送来一份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卫国公世子许砚亲自前往邓州彻查私盐贩卖一案,钦此!” “世子,接旨吧。” “谢陛下。” 如此高调宣旨,这与皇帝先前给许墨的安排不符。 兄弟两人在心中一琢磨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明查私盐贩卖,暗访与草原勾结之事。 这才是皇帝的本意,他之所以如此高调,就是告诉众人让锦衣卫调查的是私盐贩卖,省得打草惊蛇。 “陛下口谕,世子此去邓州有先斩后奏之权。” 曹公公还带来了皇帝手中宝剑,朝中谁都知道这把剑代表的意思,如朕亲临。 可见皇帝的确重视这件事,草原向来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各部明面上臣服,实际上背地里暗流汹涌。 每逢秋末,有几个部落都会直入边关打秋风。 每一次都让边关损失惨重,勾结草原对于皇帝来说绝对是触碰到了他的逆鳞。 …… “我跟你们一起前往邓州。” 曹公公刚离开,温锦华就来到许砚面前开口。 听到他的话,许砚眉头一跳,他有些担心温锦华得知两人结亲的真正目的。 实际上,温锦华并没想那么多,她之所以跟在许砚身边是打算保护他,毕竟他还是个病人。 秦王妃可以跟随秦王出征,她温锦华也差不了多少,不至于连个案子都不敢查。 “胡闹,此去路途遥远,舟车劳顿,况且邓州地处边关,与草原接壤,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危险,你老老实实待在府上等我归来。” 许砚言辞拒绝摆明了不打算带她一起。 似乎生怕自己说的有些重,引起温锦华的怀疑,他又补充了一句。 “况且如今辰妃一案已经到了关键阶段,不得耽搁,你还是留在京城彻查此案为好。” 温锦华有些奇怪,自打她进入府上以来,还是第一次看到许砚的态度如此坚定。 她抬起头直视许砚,许砚毫不掩饰的与她对视,从他的眼神中看不到任何端倪。 温锦华只能就此作罢。 “好吧,那就如你所说,我不去便是,不过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去邓州途中最好带着郎中。” “那便拜托锦娘安排。” 听到他话里的信任,温锦华也更加仔细认真了。 国公夫妇亦得知许砚准备起程前往邓州,特意将他叫到自己身前千叮咛万嘱咐。 “砚儿,此去路途艰辛,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莫要是病情反复。” “儿谨记教诲。” 许砚面色如常,一双眸子一如既往的灵动。 看到他这个样子,国公夫妇难免黯然神伤。 他们不知道许砚曾休书一封给皇帝,难免有些抱怨,皇帝明知自家儿子卧病在床还把他派到邓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