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全家被流放,我八岁科举翻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二十九章:搅起八方风雨(十)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陛下……” 黄僖一个头叩去地上,颤颤微微回禀道:“具体的、具体的微臣也实在是算不出来。” “只知道那代表着象征意义的破军星,来自、来自……西南。不过……此破军星、还是小星,尚有破星破局的机会。” 西南、小星、明明灭灭、长空所说的晏旭命宫。 这一下,全都对上了!! 既然眼下就是破星的机会,老皇帝在脑子里一将这些联系关键词汇联系在一起,气得拍了拍胸口,再不犹豫。 立刻下令道:“拟旨:晏旭胆大包天,公然触犯朝廷禁例,并且因对朝廷不满,使人暗中刺杀兵部尚书,实属罪大恶极、祸国殃民!” “立刻将其推出午门、凌迟处死!” …… 而另一边。 王勋的府邸,偌大的王家。 兵部左侍郎、王福庭的弟弟、王福栋,脚步匆匆地走在花丛小径上。 拐过凉亭,穿过长廊,来到父亲王勋的院门外。 在得到允许后,整了整衣冠,放慢了脚步,摒息静气着,踏了进去。 见父亲正在食用早饭,便行过礼、挽起袖,上前亲自伺候父亲用餐。 王勋享受着来自儿子的伺候,直到王福栋一筷子没夹住,让鲜虾丸掉在了桌上。 王勋才笑眯眯搁下筷子,靠进椅背,双手置腹。 出声道:“都是做祖父的人了,怎么还如此沉不住气呢。” 王福栋连忙放下公筷,敛袖揖手,躬身听训。 老心脏的跳速在加快。 他知道自己的父亲自打致仕后、有多不喜欢笑,更不喜欢再带上从前那种练就出来的笑容。 现在,这种笑容对着自己了,这可不是什么好的兆头。 可他真的好想向父亲讨个主意,看要不要在接任兵部尚书的位置上、再怎么样使把力气。 因为陛下那边对于谁能接任这位置迟迟没有松口,且已有老皇帝的相关意向风传流出,说是陛下不想再从四大世家中挑选接任之人。 王福栋就坐不住了。 挺急的。 “等晏旭的人头落地,有人会上折子举荐你上位,且安心做好手头的事,等着就是了。” 毕竟要等郭畅案了结了的嘛,急什么。 王勋在训诫完自家二儿子后,敛起笑容、闭上眼睛,悠悠儿地给儿子灌了一碗定心汤。 “那位置只能是我王家的。” 王勋可不会把老皇帝的意向放在眼里。 他日常不与老皇帝作对,不是不能、只是不想。 只有在这种任命要员的时候,如果老皇帝不能如他的意,他才会动手操作一二。 所以截止目前,除了礼部尚书外,三品以上的朝廷文臣要员中,至少有七成都是他们四大世家的人了。 而随着这样的比例越来越高,呵呵,老皇帝意见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且王勋还在等:等真正支持晏旭的人跳出来。 他可不会贸贸然就去对付一个小举人、小孩子,太掉身份儿了。 要收拾,就得收拾背后那个大的。 他倒要好好的看一看,是谁有那么大的胆子、那么大的能耐敢和王家作对! 王福栋得到了父亲肯定的话语,将腰身弯得更低了些,就这样拱着手、躬着腰,退出了屋外。 态度恭谨至极,心脏踏踏实实落回到肚子里。 …… 而郭家丞相府。 郭醒知道找建王举荐自己反而坏了事,导致自己再没有直上青云接任兵部尚书的机会。 这些日子以来,有点儿萎靡不振,吃不香、睡不好,心有不甘。 就在听说昨日有几拨人都去见过陛下后,一大早,郭醒就来找了父亲。 “父亲,王家杀了大哥,王福栋还能顺利升为兵部尚书,您就真的能咽下这口恶气?” 郭醒义愤填膺、气哼哼道。 这对父亲来说:可是杀子之仇!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还是杀了他们郭家的继任者! 可他父亲为什么就是不急? 是知道惹不起王勋,所以在龟缩吗?! 而郭如晦正借着晨光,翻着一本厚厚的记录册样物什。 闻言头也不抬地就道:“不然你想让为父的怎么样?派出府里所有的护卫护院、去和王家决一死战吗?” 郭醒一噎。 知道这样的事情绝不可能,那又要怎么办呢? 他快被憋屈死了。 “父亲啊,自打大哥出事,您整日里下了衙就把自己关进书房,就只捧着这本老黄历在那儿翻啊翻的,您……您到是发句话啊。” 郭醒一手撑在书案上,一手就按住了那本厚册子,抱怨着道。 “咱们郭家、都成了全京城的大笑话了,您倒是急一急啊。” 郭家的子弟并不少,直系和旁系的加起来,也有几十个。 可进入四品官阶以上的,就只有郭醒和郭畅。 因为什么呢? 还不是因为郭家在四大世家排名最后、势力最弱? 郭醒感觉就自己和大哥的位置、都像是被另外三家给施舍出来的一样。 别看他父亲都是文相了,但话语权,不管是在陛下那儿、还是在王勋那儿,都很弱。 父亲眼看着亦愈发老迈,这要是哪一日、一脚去了,那郭家不知道要跌到几流去了。 这就是王勋的目的吧? 就是想把郭家彻底踢出四大世家的行列,让剩下的三家关系能更加紧密?才能越好操作? 可他父亲就是不急,半点儿动作都没有! “父亲啊,晏旭明明就是被推出来的幌子,儿子一早就听说,柳宗远天不亮就去找过王福庭,然后晏旭的功名就没了。” “这就是摆明、要让晏旭背上刺杀大哥的罪名了对不对?您……” 郭醒越说越急。 这罪名一旦定下来,晏旭的人头一旦落了地,那郭家再想因为郭醒的死、作闹王家或柳家,那郭家只会倒垮得更快。 “手拿开!” 郭如晦实在受不了儿子这一迭连声的催问,抬手把他的手打开,再将厚册子往自己身前拢了拢。 扣过来,从后向前翻了十页,然后指着其上的一行字,反问道:“来,你来看看,看出什么来了吗?” 郭醒抻脖一看,怔了怔。 “乔苁?” 这本册子,是郭家老祖宗进入朝堂以来,对朝中文武大臣、大小事件的相关记载。 谁都懂得要知己知彼。 如何知? 留意、打探、和记录。 这样的记录册,几乎是达官显贵们家中都有一本。 除非是那种眼皮子浅的、不支事儿的家族。 当然那家族起得快、倒闭得更快。 因为不懂得为子孙后世计。 而郭如晦指给郭醒看的,就是一句:“乔苁收藏有沙漠图鉴,据说是晏旭所作、所献。” 可郭醒看是看了,也看得很清楚了,但就是更加不能理解了。 “父亲,您的意思是……乔苁会出面救晏旭?” “还是我们也找人告发乔苁、把乔苁一块儿拖下水、逼他为了自保对付王勋?” 乔苁虽然早已致仕,但那老家伙的实力深不可测。 郭醒记得:在峡省乡试舞弊的事件上,最终让老皇帝出尔反而、更改旨意的大手笔中。 他父亲就跟他说:内里有乔苁的影子。 因为在那次事件中,既得利益最大者,是乔涟溧! 可乔苁怎么做到的呢? 没有人知道,也查不到,更打听不到。 甚至就在那次事件中吃了大亏、被逼致仕的王勋,也丝毫没有怀疑到乔苁的身上。 乔家,低调到经常让人有意无意间、就给忽略掉了。 但乔家的影子,似乎总活跃在每一次的大事件中。 所以郭醒才会有如此猜测。 郭醒不在乎晏旭能不能趁机得救。 在郭家未来前景、和自己的仕道官途之上,晏旭什么也不是。 “为父的意思是……” 郭如晦合上了厚册,看向郭醒,眼神晦暗不明,语气不可捉摸。 “晏旭出事,乔家一定会出手。咱们且做壁上观吧。” 郭如晦可还记得王勋的话呢。 王勋一直在等晏旭背后的支持者跳出来,而乔苁既然和晏旭有旧,那就必定会出手救人。 岂不就等于跳进了王勋的眼中? 而乔苁可不是个好欺负的。 “醒儿啊,能用别人的手、对付你想对付的人的时候,你自己就不要胡乱伸手,记住了吗?” 郭如晦再点拨儿子一句。 郭醒恍然大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