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夏摄政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九章 灭口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他的身子很快软软的倒下,双手下意识捂住胸口,一张嘴,口中便涌出一股滚烫的液体来。 刘铁柱躺在地上,痛楚似乎消失了,他愣愣的看着天空,看着站在左右那两个黑影,心中满是疑问。 为什么?凭什么! 他说不了话了,就算还能说,也不会有人回答他。 那两人只是看了刘铁柱一眼,随即转身而去,很快消失在丛林中。 半个时辰之后,京师之外,某客栈。 一个面色白净的年轻人正坐在房间中,安静的品着茶。 混沌的烛火在一旁的小桌上跳跃,屋内的光线忽明忽暗,他却没有去管的意思。 不多时,房门轻轻被推开,两个汉子闪身进来,直接坐在了青年对面。 “办妥了?” 青年微微抬眼,轻声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阴柔。 “妥了。”其中一人立刻点头道:“按您的吩咐,这批弄了四个,都在附近。” “明天流民营点名,就会发现了。” “很好。” 青年抿嘴轻笑,好似死了几个人在他心里,就和弄断几根青草一样。 “后面的事,都备齐了吧?” “都准备妥了。”另外一人沉声道:“之后几天都有人放出来,都安排了。” “记得。”那青年神色微动,轻声道:“要让他们知道怕。” “您放心。”一人立刻点头:“选的都不是真傻子,有您压着,他们不会想偏了的。”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青年又道:“事情要做实,不要模棱两可。” “如果发现有问题的,那就都抹了。” “是。” 两人同时点头,其中一人面色微微一变,又轻声问道:“有件事儿……” “说!” “现在街头巷尾都在讨论朝廷时报的事。” 那人立刻道:“咱们的口风没什么人说了,您看……” “不要管那些。”青年道:“什么时报,朝廷蛊惑人心的东西罢了,有谁会信。” “做好你们的事,明天这个时候,过来见我。” “是!” 两人不敢再言语,闻言立刻起身,快步离去。 二人走后,那青年身子微微前倾,轻出口气,吹灭了那不断摇弋的烛火。 房间立刻阴暗下来,青年却眸光透亮,拿起桌上的茶盏,继续细品。 …… 箫尘看到了即将出版的朝廷时报,算是比较满意的。 根据他的调整,时报上也写了关于他的谣言。 当然是以官方的口吻写的,文章斥责了胡乱散播谣言的人,也将他们接受的处罚都写了个清楚,但却并未提及箫尘的事。 这是箫尘刻意为之的。 对方已经有了动作,箫尘也下好了饵,只等对方咬钩了。 这时候自然不能有太大的动作,打草惊蛇。 不过也不能什么都不做,这也会让对方谨慎。 故此,箫尘调整了时报的版面,将大量的篇幅都给了渭南民乱之事。 此时事无巨细,将当日发生的事情悉数写明了,且写了官方的态度,并说明朝廷会尽快派遣官员下去,听取当地百姓的民声,且上报朝廷。 这样的时报一出来,必然会在京师内掀起轩然大波。 渭南民乱的事并未天下皆知,起码寻常百姓还是没听说的,现在朝廷直接将这件事公之于众,而且用的还是这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引发广泛关注是必然的。 同时,时报出现,也会让此事幕后之人认为这是朝廷反击的手段,继而加快他们的动作。 打乱敌人的节奏和布置,他们必然会露出马脚。 如此,箫尘也就能获得更多的线索,摸清楚幕后之人是谁了。 现在的工部尚书是个勤学肯干的,新东西才交到他手上三天,他就弄的井井有条,很是不错。 发卖时报的事箫承嗣交给了常静德去办,这人也有些手段,并不打算用官方的名义发售,而是联络了一些京师的商行,以成本价把时报直接扔给他们了。 那些商人自然不敢得罪大夏的户部,也只能闷头认了。 一份时报的造价可能不高,也就一枚铜钱,可一下几千份,那可就算个钱了。 这些商户自然不会吃这个哑巴亏,肯定会想办法把时报销出去。 当然,也有有心人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托人找关系主动想做的。 箫尘没去管这些琐事,而是靠在软塌上,继续想着后面的计策。 这件事,且看明天如何发展。 …… 翌日清晨。 “你他娘的快些!” 一家商行前,管事的二掌柜站在门前,指着忙碌的几个伙计骂道:“笨手笨脚的,这么点儿事都干不好?!” “让你们找的人找着没有?!” “我叫了三个,这就快来了。” “掌柜的,我叫了五个街坊,不过都是半大孩子,行吗?” “怎么不行!” 二掌柜一瞪眼,道:“这可是朝廷的东西,能让他们碰都是造化了!” “千载难逢的机会,以前他们想做买卖,有那个本钱吗?” 说完,又瞪着几个正在搬运时报的伙计道:“你们手脚都麻利点,一会人到了,把事都发下去。” “就给你们三个时辰时间,到时候拿了多少报,交多少钱!” “一张两个钱!” 几个伙计都苦着脸,一句话都不说,手脚麻利的整理报纸,同时心里骂掌柜的心黑。 明明是朝廷摊牌下来的事,掌柜的却把这活都交给他们这些伙计了。 而且一张报还要收两个钱,怎么都不亏是吧! 掌柜的发动麾下的伙计找人帮着卖报,成本提到两个钱,能卖多少掌柜的不管。 这乍一听是好事,可仔细想想,一张破纸哪值两个钱,这分明就是官府敛财的手段。 铺里的小伙计怨声载道,可都不敢说什么,毕竟现在在商行找个稳定的营生太难了,他们也得吃饭。 如此,在二掌柜的催促下,事情很快就有了进展。 二十几个半大小子在商行门口集合,每个人都领了十几份时报,开始朝京师的各个角落进发。 他们不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只知道这玩意能赚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