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无敌小侯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9章 分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说完,叶玄推门而出,头也不回的离去。 留下柳扶摇如上一次见面之时,怔怔的愣在原地。 不知在想些什么。 …… 却说叶玄离开了春风楼之后,并未直接返回叶府。 而是沿着熙熙攘攘的街道,缓步而行。 已是深秋,长安城内的树木褪去了夏日的葱绿,染上了枯黄。 大有萧条之景。 但街边店铺内不时传出的小厮、店员的叫卖声以及街道边上简单搭起来的街边小摊不时传出的吆喝声,却又让整个长安城显得热闹非凡。 一切都是那般欣欣向荣,每一个人都在卖力的讨着生活。 好似所有人都没受到前几日那一场风波影响一般。 但叶玄心里却是清楚。 这次藩国朝贡和渭水诗会乃是各藩国与大靖的第一轮较量。 天下风云已经被搅动。 后面的长安城再想如现在这般平静,怕是没那般容易了。 虽然说大靖对外宣称拥有百万雄兵,陈兵在王朝各处。 但前几日他从爷爷那边获知。 这些年永盛帝为了削减开支,将十五年前维持在九十多万的大靖军直接削减了近三成。 也就是说,如今大靖国内的职业军人堪堪有六十万而已。 这也是为何,永盛帝先前在面对党项那般得寸进尺,咄咄逼人的做法之时,没有如自己想象的那般采取更为狠绝的手段的原因之一。 诚然,永盛帝的心思在南晋上面,也是其中原因之一。 但兵力不足,才是这位帝王做出取舍的主要因素。 “十五年,三十万大军,如今这般局势,想要稳住局势,至少要征兵五十万吧,这五十万再重新训练,彻底武装起来,只怕没个一年两年是不可能的了。” 叶玄悠悠一叹。 征兵非是将人征兆入伍便算完的。 想要将这些新兵具有战斗力,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到两年。 但就目前这情形来看。 叶玄乐观的估计,至少也需要半年以上方能形成初步的战斗力。 而且这些新兵只能放在一些低劣度的战役之上使用,若是在北境让他们面对突厥以及西北的党项。 五十万的兵力发挥出的战斗力只怕还不到二十万老兵的战斗力。 抬头看了看长安街上来往的人流,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之中,青壮年的占比。 他心中多少又有了几分欣慰。 虽然说永盛帝直接削减军费开支,大幅度的退役职业军人,在他看来是一记昏招。 但是好在这十五年的休养生息,也让大靖人口增长了近千万之巨。 足足从先前的四千万增长到了现在的五千多万。 五千万人口,若是采用义务兵役制,或许征召不到太多的兵员。 但在这个时代,普通百姓是被要求强制服兵役和徭役的。 也就是你这个人,只要不是女人,老人、孩子。 只要生下来,在某个时间段,必须通过服兵役和服徭役来抵消赋税。 而这就决定了,倘若大靖全力征兵,兵员是绝对充足的。 大国人口多,就是好呀,丝毫不必担心兵员不济。 心中又是一阵感慨。 叶玄继续前行,脑子里依旧在思忖着。 永盛帝本就有雄心壮志,有对外扩张的念想。 而自己这个重生者穿越重生过来对其又是一顿忽悠。 更是对其抛出了一统天下、千古一帝的理念。 永盛帝心中蛰伏的野心已然被自己唤醒。 这也就是说,大靖国对外用兵不可避免。 现在唯一不清楚的就是永盛帝到底先对哪里用兵。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 党项国夺取了羌族故地,又侵吞了南诏国,这次在大靖京城又上蹿下跳了这般阵势,而且还试图谋反。 任何一条都足以让永盛帝直接宣旨对其出兵。 但在出兵党项的事情上,不光永盛帝显得犹豫不定,便是朝中的大臣,包括自己爷爷在内,似乎在这个问题上都显得带着几分顾虑的意思。 叶玄分析,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党项国民风彪悍,全民皆兵,再加上大靖国在与之对战的历次战争中,出现了多次败绩且胜利的几次也是损耗巨大,并未讨得多少好处,直接让永盛帝和爷爷等人觉得对党项国出兵很不划算。 另一方面就是大靖其他边境上面如今也不太平。北方,戎狄、云国和百济现在蠢蠢欲动,陈兵三十万,意图进犯东北边境,虽说以叶玄的判定,这三国虚招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可难保这三国哪根筋一抽,真怼上来。 再就是南晋国,表面与大靖修好,其暗地里所做的勾当,乃是各藩国最让人厌恶的行径。 或许也正是因为从实质上,永盛帝感受到了来自南晋国的刺杀和恶心,永盛帝一直以来都主张先对南晋动手。 这种征兆,随着前两日谋反的风波,越发的明显。 让人感觉讽刺的是,先前与大靖打了两百年,大大小小的战争打了不下几十场的突厥,也是大靖的最大的对手的突厥,如今却因为连年的灾祸,竟是成了如今最为稳定的因素。 倒不是说,突厥就一点对大靖构不成威胁。 而是突厥的人不傻,如今大靖兵强马壮,而自己又国力损耗严重。 自然不会以鸡蛋碰石头,自讨苦吃。 可若是大靖开始对他国用兵,征讨四方,在这个过程之中,只要出现一点纰漏。 叶玄毫不怀疑,前几日还与自己把酒言欢的那位胭脂公主会说服那些自立和叛乱的部落对大靖发动侵略之战。 毕竟,强大的大靖,谁人都怕。 可一个大而不强的大靖,却无人会畏惧。 在他们眼里,这只是一顿丰盛的餐饭而已。 因此,大靖国的这第一刀到底该宰向谁,能不能大胜便显得尤为重要。 直接对党项出手,一时半会啃不下来,是个问题。 直接对东北边境小国出手,如今有些名不正言不顺。 而且这个时候对付这些小国,即便是夺取了疆土,其国内也如突厥遭逢了旱灾,正是民不聊生之时,对于大靖而言,只是徒增负担。 现在唯一能捏的或许就是南晋这个友邦了。 南晋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对于现在的大靖都是最合适出手的对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