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着签到系统去宫斗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5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太后或许看出了什么,但?她自持压得?住谢玉清且谢玉清当时的确是个好选择。嫁的太低,她心疼,太高女儿那性格受委屈,谢玉清不高不低刚刚好,并且家世也清白。 至于什么暖床丫鬟,哪家没有几个?打发了就?是。 但?万万没想到,打发的丫鬟中有一个怀孕了,而且还生了下来?,如?今找了过来?。 幸亏安和公主瞧不起陆云缨,所以?今儿个没来?,若是她在场不知道要?怎么闹腾。 谢云清松了口气,知道不能认,认了那便是个大麻烦。 还好谢家家主稳得?住,说的有理有据,任哪家也不可能依照一个简单的红玉簪子认儿孙的呀。 就?见庆喜公公皱皱眉,瞧了眼,又瞧了眼,而后不确定道: “奴才见着,这红玉钗似乎是出自督造处?” “你确定?” 话题被扯得?这么远,皇帝老早就?不爽了,更让他不爽的在于那位谢家家主开口就?说他找的人不可信。 怎么?上次站队越凌峰没有处置你这个老东西,给你脸了是吧?这次居然敢当场质疑朕的话了。 因而庆喜公公这样说,皇帝顺水推舟问?了句: “这红玉钗样式简单,你怎么能看出它来?自何处?” “奴才本就?是督造处出来?的,自然记得?。” “当时这红玉首饰很是流行了阵,正巧先帝爷发话要?后宫简朴些,太后娘娘便做主将不少妃嫔贵主份例中的首饰换成了这红玉钗。” “说是简单大方又美观,不少人多说太后娘娘贤德呢。” 庆喜干的就?是伺候人的活,哪里能看不出皇帝对?谢家的厌恶,这才特意开口。而且说到这,他还上前仔细端详了一下,而后指着一个位置道: “瞧,这里果然有督造处的印记。” “既然有督造处的印记,就?证明的确是宫里流出去?的,而宫里的东西一针一线都有记载,到时候慢慢查这玩意是怎么到这孩子手上的,便能水落石出了。” 禁军统领凌云很是熟练的开口。 “很好,凤川,你去?查吧。” “遵命。” 那黑瘦小子闻言,松了口气,忙不迭的跟上了凤川这个骠骑将军。 谢家的家主倒是不怕,十多年了,他哪里还记得?自己儿子房里的暖床丫头?当初处理这批人也是谢夫人去?做的。 比起这个,他更担心这是否是皇帝的又一个圈套。 而谢玉清就?没那么轻松了,不管这黑瘦小子是不是他儿子,他注定接下来?都没有好日子过了。 只是红玉钗红玉钗.....他记起来?了,只是他记得?这钗不是给母亲送去?的吗?怎么被这小子拿到了? 不论谢玉清心中怎么煎熬,这个插曲结束,皇帝将话题转回正题: “好了好了,都有人拿着证物认爹了,这群人总不可能是假的吧?” 不,这样反而更像假的啊。 “而且这群人都是来?京城投奔亲朋好友的灾民?,他们的身份自然有各自的亲人能证明,来?人!” “下官在。” 陆清塘款步走出,手中拿着一个折子。 既然事情是他发现的,皇帝自然也将部分?事情交给了他,比如?询问?灾民?以?及征集粮草药材。 他父母跟着上京的商队本就?是他外祖家的产业之一,也算半个自己人,因而购买粮草药材都交给他们了。倒是灾民?,由于情况比较复杂,是陆清塘一个个亲自了解调查的。 那黑瘦小子是例外,他从小长在江东,和谢驸马没什么联系,身边又有能证明身份的亲戚乡邻,自然将陆清塘也瞒了过去?。 不过除此之外其他人绝对?没有意外,陆清塘跪下,将手中的折子高举过头顶,开口道: “此乃那些灾民?亲属的证言证词,甚至有两三个因为是跑商的,身上还带着能证明身份的路引,陛下皆可派人查证。” “很好。” 这么多证人收集起来?,可不是一两天的事。 所有大臣都从一向惧内的谢驸马有个儿子的风流韵事中清醒过来?,紧张的看着那几十个人。 那些灾民?都被侍卫搜过身,身上穿着空荡荡的麻布衣裳,又因为逃灾几个月没吃好睡好,瘦弱的可怕,像一个个干瘦的骷髅架子。 “.....草民?,草民?是江东建宁县人,决堤那日......” “草民?乃是江东陈县阳明村人,听说隔壁有洪水,大家正准备跑,就?......” “草民?......” 一道道声音,僵硬,死板,若不是内容和声音有所不同,就?仿佛是同一个人说的一般。 在这种情况下害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回想那洪水,这些人都麻木了,因为一路上他们都已经回忆了太多太多遍,房屋、牲畜、财产乃至于亲人都被一一吞没,渐渐地?,情感也都已经被消耗,只留下空荡荡的躯壳...... 而在这种声音被重复了十多遍后,终于有一道不一样的声音了。 “草民?不服,草民?要?状告工部官员渎职!” 听到这句话,工部尚书?季维新心里咯噔一声,但?紧接着: “草民?也不服,草民?要?状告刑部.....” “还有监察的大理寺,大理寺不作?为!” ...... 皇帝说要?假做证据,其实也没费太大功夫。 两个月啊,即便朝廷没有动作?,涉及到生死,百姓却是在自救的。 这不是一两个村子,而是好几个县城都受灾了,灾民?有亲朋好友在府城的,便投奔。就?算衙役和官员不许灾民?进城,耐不住血脉亲情,便有人去?官府抗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