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后院通古代:开局秦始皇来敲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六章 过路费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九十六章过路费 这不能让大家惊讶的,真正让他们惊讶的是水泥木板,上面只有两道浅浅的划痕。 这简直是就是神物,防御神物。 朱棣再次拿着匕首去砍砖头,只见砖头被砍下来一节,可是对于凉快砖头的连接处依旧没有伤分毫。 “好东西。”朱元璋兴奋地说道,“只要边关的城墙用水泥刷一遍,北元大军想要攻破城池,就需要费一番手脚了。” 嬴政说道:“不错,好东西,就是不知道造价如何?是否是现在的我们能承担得起的。” 江晨笑着说道:“造价很是便宜,普通人都能买得起,水泥还能用来建造房子。 所以你们尽管发展水泥,不单单只是建造一个作坊,全国各地都可以建造作坊。 多建造作坊,你们就能多养活一些人。 一个作坊养活一千人,一百个作坊就是十万人。 未来,这十万就是忠于朝廷之人。再加上方便面作坊,以及未来其他的作坊,你们养活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我怕到时候你们的劳动力就会不够,恨不得倒出掠夺人口。” 诸葛亮说道:“仙人说得对,可是就算水泥路很好用,可是想要修建天下驰道,恐怕依旧有些痴人说梦。 始皇陛下,明皇陛下,你们的国库允许你们大修天下驰道吗?” 嬴政和朱元璋微微皱眉,这个问题还真没有想过,他们被水泥的神奇给遮住了双眼,一时间没有想到国库的事情。 别说天下驰道了,就算是修建一条路,恐怕也有难度。 嬴政倒是可以利用权力逼迫百姓修建,但是这会加深民怨,现在好不容易安抚了百姓,为了修路之事,再次导致民怨沸腾,这可不是赢政想要的。 至于朱元璋,更加不可能了,大明朝就是一个穷光蛋,所有的钱全部用来养那些朱家的人了。 而现在大明朝刚刚成立,国库更没有钱。 所以,修路,还是算了。 诸葛亮的蜀汉也不用想了,他们的钱基本上用在北伐上了。 扶苏这时候开口道:“先生,可有办法让我等能毫无压力地修路?” 江晨点了一下头,道:“当然有,而且很简单。” 所有人的眼睛一亮,纷纷看向江晨。 “还记得刚刚我说的吗?让不同的派系的利益联合起道。 诸葛亮说道:“仙人的意思是这路让他们来修?” “不愧是诸葛卧龙,这么快就想到了。”江晨佩服道。 诸葛亮微微脸红,随后摇头道:“仙人谬赞了,亮虽然想到了让他们修路。 可是如何合作,他们又凭什么会修路呢?他们将自己的钱看得那么重要,又怎么肯花钱修路?” “没错。”朱棣说道,“那些世家哪有那么大方,他们都是一群自私自利的小人。” “老四说得没错,这群人如果肯为百姓修路,咱立马让出皇位道。 “重八, 不可胡言乱语。还真有人肯这么做。”马皇后说道。 嬴政等人微微点头, 那些贵族, 世家都是自私自利的人, 根本靠不住。 江晨说道:“你们说得对, 毫无利益之事,世家,贵族们是不会做的。 别说是他们了,就算是普通人,让他们无私奉献都很难。 因此,我们要给他们利益,而这利益就是这条路。” 比如,修建一条长安到洛阳的路。长安城就是咸阳城,是大汉的都城。 是刘邦在咸阳城旁边另外再建造起来的都城,也算是咸阳城范围内吧。” 嬴政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江晨继续说道:“这条路交给某个家族或者某个商人修建,等到路修好后,允许他们收取过路费。 一次,一个人收取一文或者两文,马车十文,战马十文,牛车五文等等。 你们试想一下,一天走这条路的人会有多少?” 嬴政微微皱眉,道:“这恐怕不妥吧,朕从过,过路还要收费的。” “咱老朱也没有听说过,如果这么干了,朝廷一定会被百姓们骂死,这件事不能干,绝对不能干。”朱元璋直接摇头摆手,拒绝此事。 江晨笑了笑,道:“老赵,老朱,你们心中有百姓,我很是高兴。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条路一旦修建好了,得益的还是百姓,而且还有商人,乃至朝廷。 你们可能听不懂,这样吧,我来给你们算一笔账。 首先,长安和洛阳本来就有一条管路,别管这条路好不好,靠脚走路。 我们按照地界开始,最少的路计算,就算他七百里路。 如果徒步行走,每天走五十里,需要十二天,骑马算他三天。 可是水泥路修建好后,骑马只要两天,走路只要十天,甚至只要八天即可。 骑马的人省了一天的时间,这一天恐怕他需要消耗一两银子,住宿,吃饭都是要花钱的。 能骑马,说明他们有钱,有钱人根本不在乎那么点钱。 走路的也需要消耗,就算他们风餐露宿好了,每天都需要几文钱吧。” 这叫早一天到就省一天的费用。 而修这条路后,不仅仅可以赚取路费,还能在路中间建造休息站。 不管是骑马,还是走路,他们总需要注意。 休息站,可以建造客栈,酒楼,还能建造各种商铺,这又是一笔收入。 当然,为了避免他人在路中间闯入水泥路中,让他们可以经常派人巡视。 至于不付钱就闯入的人,只要让他们补交就行了。不能太霸道了,否则一旦名声传出去,有人跟他们一样也修建一条路,这就不妥了。” 众人明白江晨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你的名声臭了,大家宁愿走其他的路,也不会走他们的路。 本来就是为了省几个钱才走你的路,现在反而要花更多的钱,谁愿意走你们的。 朱元璋说道:“办大事好办法,可是,那是商人们收益,百姓们哪有收益。” “爹,有的。”朱标说道,“这样一来,百姓们不就省时省力了,又省钱。” “就算如此,朝廷有什么好处?朝廷好像一点好处都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