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到中年,我的收入能随机倍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两百八十章 记者采访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宋妍希回家。 她今天可着实风光了一把,估计明天都能上大部分的魔都头条新闻。 毕竟是捐款八亿搞的国内最大私人图书馆,你要说不出风头那都是假的。 陈平生很淡定,还让她不要那么激动。 尽量少在公众面前,或者是报社媒体上露脸。 宋妍希也懂,“老公,明天就是你那个超级工厂的开业仪式,怕是想低调都难了吧?” “那个不需要低调啊。” 陈平生躺在院子里喝茶,“你没看魔都这边好些人上了福布斯榜后,立即就花钱撤下来了,咱们家在新能源上面的投资还是没必要低调的,那玩意国家扶持风险还极高,今天老严还跟我说要成立电机电控研发系统。” 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控系统主要就是作为传统发动机(变速箱)功能的替代。 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爬坡、加速、最高速度等主要性能指标。 可以说电机电控系统的技术、制造水平将直接影响整车的性能和成本。 几个高管坐一起开会,不管是原三一重工研究院的老严。 还是原華为消费事业部总裁的徐东,一致都认为他应该尽早成立自己的电机电控研发团队。 这事宜早不宜迟。 宋妍希疑惑的问他,“又要很多钱吧?” “还好啦!” 陈平生道:“也就每年投三到五十亿的研发费用,具体能研究出一个啥,谁都没法保证,想要自己干研发技术领先,就要冒风险。” 宋妍希干脆扶额,她这都没法拿计算机清楚的算账了。 搞电池花五十多亿收厂,每年还要投入五十亿的专项电池研发费用。 搞电机电控,又要每年投入三到五十亿。 还有一个关键的智驾系统。 她老公这是要把新能源三大件全部都占领。 这也就是生产新能源车最关键的三大技术了,可以说谁能在这三个方面领先,谁就能在未来真正占领新能源市场。 陈平生还是那句话,要么不干,要干那就必须干到最好。 “老公,你这不会有压力嘛。” “有压力才有动力嘛。” 陈平生提醒她一句,“京城那边的水云间盛会还是定在每年年底,魔都这边我看定在七月底最好。” 水云间盛会对他来说,那就是每年固定都要搞一次的来钱大会。 以前只有京城那边,现在魔都这边也有几十家了。 一年也能搞一次。 两边加起来运气好的话都能搞到十来亿,要是再加随机增幅。 怎么滴一年都有二三十亿的。 他这只要合理的规划好,还是能养得起新能源这个烧钱大户。 一旦将它养成功了,那收入就很难想象了。 宋妍希想想也同意,跟京城那边错开几个月时间,肯定也是最好的。 魔都水云间开业也不是很久,两家旗舰店倒是积累了不少优质客户,放在七月搞活动的话。 应该也是能收七八亿进来的。 搞钱,搞钱,宋妍希一门心思的就想搞钱。 搞到钱之后要怎么花,她倒是没怎么想过了。 反正现在都已经花不完了。 晚一点小老太还来找他,彭清也就是他要喊小姨的人。 提着东西来道歉,还跟胡胜天一块,问他要不要见一见。 陈平生抬手就拒绝了,这家伙被杨小兰开除之后,现在是很老实了。 天天换着法的想要讨好小老太。 还想来见他,门都没有。 …… 次日。 魔都记者孟玉玉早早就来超级工厂这边了。 经过一个月的谈判,腾飞最终获得魔都批下来的千亩工业土地,用来自建腾飞新能源超级工厂。 这也是国内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新能源超级工厂。 各方面的新闻也是极为引人注目。 可以说腾飞在短时间之内,就成了新能源领域最强的入场选手。 不管是它现在组建的高管团队,还是真金白银砸下来的资金,都在这个领域一骑绝尘。 远超那些互联网创业者。 六月的最后一天,超级工厂破土动工的仪式上,动静极大。 来的大人物数不胜数,而最让孟玉玉兴奋的还是,如此多的大人物出席。 腾飞背后的大老板,也是腾影集团的大老板,再也没法躲在后面遥控指挥。 今天将是他头次接受媒体采访。 光这一条就让她兴奋不已。 她也是准备了好几个晚上,还给等会的采访列出了一系列犀利问题。 只要确保腾影集团的大老板今天能出席,她就敢保证今天的采访一定会精采。 上午的时候,很多东西还是流程化。 大人物千里迢迢的从京城过来,那肯定是要发表讲话的。 主要还是鼓励为主。 等他讲完话之后,也就轮到陈平生上台发言了。 小秘书张婉怡还给他提前准备好了一份演讲稿。 正常人都知道,重要场合的发言,一般都是要有演讲稿或者是提纲的。 毕竟当你身份与众不同之后,说出来的话,也就很有影响力了。 尤其是公众场合。 陈平生也就简单发表了一下感言,匆匆结束演讲也就到了记者采访的时间。 孟玉玉心想,这腾影集团的大老板还真是一如既往的低调啊。 投资120亿自建國内最大的一体化新能源超级工厂,竟然也没能让他多说几句。 公众场合之下,他是真的一点也不愿意过多曝光。 这跟她认识的那些大老板,太不一样了。 孟玉玉来得早,也就占了一个有利位置。 她第一个举手发问,“陈总,听说您之前一直都是在传统领域,我们承认您在传统行业非常有建树,但你认为自己跨行进军新能源领域的优势是什么呢?” “您凭什么保证自己就能造车成功?” 这个美女记者问得还挺犀利啊。 陈平生疑惑,不是说记者都打好招呼了吗? 怎么上来就问这种问题。 陈平生想了想道:“首先我得承认,我自己在这个行业确实属于外行,甚至是新手。” “但你要说我进军新能源的优势,很明显那就是口袋里有点钱,这也是我能进军这个领域的底气所在。” “至于你第二点问的,我拿什么保证自己造车成功?” “这一点说句实在话,没人能在一件事开始之前,他就拍着胸脯告诉别人自己一定能成功。” “如果是这样,那这个人八成就是骗子。” 陈平生道:“你或许更多的还是想问,我造车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关于这个事,我跟几个高管开了三天会,我问他们新能源造车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他们说是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智驾。” “电池领域,我收购了国内最大的电池厂,并拿150亿来干研发。” “电机电控系统,我又准备每年拿出三到五十亿来招募国内最顶级的相关领域专家来搞研发。” “事实上國内要想真正在新能源领域做到全球领先,最关键的还是技术研发,如果技术不能领先,仅仅只是依靠组装那将毫无意义。” “我造车的理念非常简单,用最多的钱,砸最多的研发,请最好的人才,然后共同为大众百姓造一台好开,耐开的经济实惠车。” 就很朴实无华。 一点华丽辞藻都没有。 孟玉玉觉得,这大老板确实很真诚的回答了她的问题。 一点也没有避重就轻。 正如他自己所言,没有人能在一开始就保证自己造车成功。 陈平生也不能,他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罢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