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泼刀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2章河上见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事发突然,众人也就在襄阳多留了两个时辰,沙里飞进入城中,买到一份详细情报。 “山民突然发难,令朝廷措手不及…” “还记得上津城火药案么?” “都尉司人马再次潜入山中探查,竟又发现两个制作火药的村寨。于是郧阳卫所便集结兵马,派遣了两千多人前往竹山…” “但到达的当天,便有江湖好手与邪道术士在竹山县内四处放火作乱……” “卫所兵马奉命入城平定,却于途中却遭遇炸药埋伏,死伤惨重。与此同时,山民大举出山,人马达万余众…” “如今,天圣教已占领了竹山县城,将官吏全部斩杀,开仓放粮,修建工事。” “朝廷兵马增援,但被他们借助山区地形之力,用炸药沿途埋伏,已成对峙之势。” “而郧阳府城内,因为之前抓捕闹事土人,引发土民不满,本来就一片混乱,还有潜入的江湖中人作祟,放火杀人,眼下整个郧阳府已经戒严…" “西南那边,唐崖土司城,播州土司杨家,都已先后造反,不再称臣。其他土司虽没附和,但却驱逐汉人官员、烧毁驿站…” “这次的事,已波及整个神州西南。” 听得沙里飞诉说,众人面面相觑,他们知道会有乱子,却没想到事情如此之大。 当然,这些都是明面上消息。 具体细节,还无从得知。 李衍忽然想到什么,眉头一皱,“宜昌附近,同样是土人山峒聚集,是否也已沦陷?” “暂时没有。” 沙里飞摇头道:“那些土司之间,原本就矛盾重重,血斗结怨者不少,岂会齐心协力?” “他们有人观望,有的趁乱抢粮、维修土司城,还有的依旧效忠朝廷,并未大规模出山。” “但若局势糜烂,宜昌肯定也有大麻烦!” ………… 局势不妙,众人也就不再等待。 在渡口将物资补充后,便立刻动身。 他们沿汉江而下,立刻看到战争的影响。 江面上,船只多了不少,皆行色匆匆。 有的自郧阳那边而来,大多是一些客船,船上载满惊慌失措的百姓,明显是要前往他地,躲避战火…… 也有不少往北而行,多为商船,运送物资,毕竟战争一起,前线各种物资都会吃紧… 宽阔的河道,有时竟会堵塞。 当然,人一多,麻烦也就不少。 离开襄阳,过了宜城县,又前行几个时辰,前方河道再次被堵塞。 此时已是日落黄昏,大大小小的船只,占满整个江面,远处甚至有浓烟升起。 “吕三兄弟,看看怎么回事?” 李衍察觉不对,连忙示意。 鹰隼经过数月调教,早已灵性十足,便站在船阁窗户旁。吕三一声口哨,鹰隼顿时振翅而起,飞上高空。 看着天上鹰舞,吕三眉头微皱,开口道:“前方江面上,有船只倾翻着火,还有不少人在争斗厮杀。” 船头张老头此刻也进入船阁,闻言沉声道:“几位稍等,我派伙计去打探消息。” 说罢,对着外面吼了一句,“黑子,去瞧瞧前面怎么回事!” “是,张爷!” 一名皮肤黝黑的年轻船工应声而出。 他取出一面写着“张”字的三角红令旗,绑在身后,随即拎起长长的竹竿,沿着船帮噔噔几个助跑,一下将竹竿插在水中,借力翻身而起。 这船工借着撑杆,在大小船只间跳跃,红色令旗飞舞,身形矫健似飞燕。 奇怪的是,其他船上的人毫不在意,甚至会故意留下空间,供其借力。 “快船张”解释道:“老夫在这汉江之上,还是有些名声,船工去打听消息,回来后也会告诉他们,互相行个方便。” 沙里飞闻言,竖了个大拇指:“果然南北江湖,各有习俗啊,张前辈,您这招牌够硬!” “让诸位见笑了。” 张老头客套了一句,随后面色凝重沉声道:“诸位,战事一起,这江上迟早也有官府管制,往来更加不便。” “过了这段路,估摸着明日午后,便能到达一条水道,可进入荆门,只是那条水道要从山间穿行,前段时间出了些怪事,所以没人再敢进入。” “哦,出了什么怪事?” 李衍眉头微皱,开口询问。 “没人清楚。” 张老头叹了口气,摇头道:“那条水道蜿蜒曲折,常因山洪暴发而改道,有时候一年一个样,只有老手才敢进入。” “就在上个月,河口处飘出一些残骸,全是被烧焦的残肢和尸体,有人传言,是山中出了妖异,放鬼火害人。” “老夫本来将信将疑,因急送一批货物前往荆州,便冒险进入这条水道。” “同行的,还有个老手,老夫是眼睁睁看着河中升起磷火,将他们的船烧得一干二净。” “老夫还有位伙计,说在水里看到了死人,当天就吓丢了魂,回到家中后再也不敢上船…” “哦?” 李衍似乎想到什么,连忙从怀中取出谷寒子给的册子,问道:“过了那条水道,是不是有个叫朱家堡的镇子?” “快船张”点头道:“没错,这荆州自古以来便是百战之地,加上水道复杂,历朝历代,皆在险要之处设立军堡,后来也就成了村落。” “李少侠没有去过,如何得知?” “城隍庙在那边,正好有个任务…” 说话间,甲板忽然一震。 却是打探消息的人已经回来,快步进入船阁,抱拳道:“回禀张爷,是排教之人在内斗!” “是哪个排头?” “"魏老八"和"黑鱼头"。” “哼,果然又是这两人。” 张老头闻言,脸色立刻变得难看。 见李衍等人探寻的目光,张老头叹了口气开口道:“诸位从北方江湖而来,跟漕帮还有一些关系,面对排教时,就不得不防。老夫所知,自然会尽数告知。” “漕帮起源于漕运,与朝廷关系密切,但这排教,却是自民间江湖而起。” “湘西之地有放排习俗,他们从大山中伐木换米,将树木扎成大排,飘放于江水之中,顺流而下,于洞庭湖流域卖木交易。” “这些人常年生活于排上,甚至还在木排上住家、种菜、养娃,孩子打小就水性惊人,为防被人欺负,逐渐结社成帮。” “那时,还叫排帮。” “但吃水上这碗饭,免不了碰到些怪事。唐时有法师陈四龙,见排工艰辛困苦、朝不保夕,便发宏愿,治理洞庭水路,清除礁石、斩杀水怪…” “自此,排教一脉渐成。” “原本的排教教义是嫉恶如仇、扶危尽力、以法为本、不负师承,但这些年却渐渐变了味。” “排教不设教主,而是由排头管理,这些排头来自五湖四海,甚至有法脉弃徒,虽都供奉排鼓橹祖师神位,但术法各有千秋。” “这些排头,一个比一个有钱,传统放排,早已瞧不上眼,皆组织船队运输,有的还霸道的很,把控河道,其他船队都得上一份孝敬,才能通船…” 李衍冷声道:“胆子倒不小!” “没办法啊。” 张老头苦笑道:“这些排头都会术法,不少还养着水鬼,偷偷让你出个事,谁也找不到证据。” “郧阳、荆州这些水道,由排教两个排头掌控,便是"魏老八"和"黑鱼头"。” “"魏老八"学得的华光法,"黑鱼头"出自湘西巫教,二人皆是好勇斗狠,没少起冲突。” “前方有条汉江支流,叫蛮水,可直通保康县,距离没多远便是神农架,可收购药材木材,通过水路运往各地,油水颇丰。” “为争夺这条河道,两方人马争斗数年,几次都闹得太大,引来排教长老调停。” “看来,是又开始了…” 王道玄抚须摇头,“眼下战事已起,他们如此肆意妄为,堵塞河道,就不怕朝廷责罚?” 张老头嘴角露出一丝嘲讽,冷笑道:“他们能在汉水横行数年,身后若无朝廷官员支持,怎么可能?” “上衙门告状的苦主不少,衙门也会假模假样,秉公办理,抓几个排教之人顶罪。” “但事后,苦主都会遭到报复,轻则船被凿沉,亏掉老本,重则不明不白,丢掉性命。” “久而久之,大家伙也只得忍气吞声。” 众人听罢无奈,也只得继续等待。 这一等,便是整整一夜。 他们堵在河中,前面走不了,后面又涌来大量船只,一眼望不到头,心情是越发烦躁。 就在这时,事情迎来转机。 天上雄鹰翻飞,吕三看到后,立刻开口道:“下游来了一支团队,是朝廷的人!” 沙里飞听到后,顿时一乐,“这帮人找麻烦也不是时候,若堵塞河道,延误军机大事,他们背后官员也吃不了兜着走。” 果然,朝廷的水军就是来梳理河道。 不到半个时辰,前方拥堵地段便开始疏通,大大小小船只,也再次扬帆起航。 “快看!” 来到之前拥堵之地时,船工忽然指向两侧。 李衍等人闻言,透过窗户打量。 只见沿岸江面上,漂浮着密密麻麻木排,还有烧成焦炭的船壳,都被士兵用铁钩拉扯,向着岸上拖拽。 而在沿岸河面上,一根根木桩插入河泥,上面吊着不少人,全都赤裸上身,背后布满血痕。 众人一看,哪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哈哈哈,活该!” 沙里飞顿时一脸的幸灾乐祸。 然而,一旁的李衍却眉头微皱,若有所思,脸上毫无笑意。 “衍小哥,怎么了?” 沙里飞意识到不对劲,连忙询问。 李衍摸着下巴,眼睛微眯,“郧阳城渡口,排教突然发疯,找漕帮的麻烦,弄出不少乱子。” “而在这里,他们自己又开始斗,同样堵塞了河道。” “早不斗,晚不斗,偏偏在这荆楚山民作乱,土司造反的档口找事,谁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沙里飞一惊,“这两人有问题!” 李衍点头道:“天圣教毕竟在江湖中有些名声,交友广阔,说不定有私下里勾当。” 沙里飞闻言,倒抽一口凉气,“排教雄踞湘西,掌控南方众多水道,势力庞大,若私下里也跟着反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希望是我错了…” 李衍犹豫了一下,还是起身请来张老头,“前辈,我若要往郧阳府捎封信,可否能办到?” “好说!” “快船张”笑道:“咱们往来各地,自然有沟通的手段,方才就看到几个伙计,要送货前往郧阳。” “让他们帮忙送信即可,要送去哪儿?” “都尉司。” “快船张”愣了一下,脸色变得严肃,“得找靠得住的人,老夫这就去看看。” 说罢,便走到甲板上,四处观望。 而李衍,则取来纸笔,将事情经过写了一番,又塞入竹筒中。 沙里飞有些疑惑,“衍小哥,你不是一直瞧不上官府中人么,帮他们作甚?” 李衍不紧不慢,将竹筒用蜡密封,开口道:“海上诸国争雄,神州改土归流,事关神州百姓命运,乃是大义,能做多少算多少。” “嗯?” 沙里飞有些糊涂,不明白这些事,怎么能扯到一起,但还是点头道:“我不懂,听你的就是。” 而一旁的王道玄,则若有所思… 就在这时,张老头快步进来,“李少侠,找了个靠得住的老伙计!” “有劳了,交给郧阳都尉司黄千户。”李衍将竹筒递了出去。 “快船张”正色接过,亲自撑着竹竿跳到对面一艘船上,拉着一名船头嘀嘀咕咕。 那船头面色肃穆点头,将竹筒小心收好。 李衍也此时也走出船阁,站在甲板上,看到那老者目光望来,便正色抬手抱拳。 那老者一愣,也肃穆抱拳。 两船交错而过,汉水滚滚,两岸青山妩媚。 远处另一艘船头上,有儒袍老者见此美景,忍不住吟诵道:“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真是大好河山啊!” ………… 又是一日航行,临近傍晚时,“快船张”命船工们偏离航道,来到了一条支流中。 这里河面狭窄,唯有他们航行。 而在远处,则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这条河正好弯弯曲曲穿入山中。 众人已走出甲板上观望。 “快船张”一脸凝重沉声道:“李少侠,便是这条河道,只要穿过山中十八弯,便能到达朱家堡。” “山道河流中多险滩暗礁,这些对老夫不是事,但里面山雾浓重,即便白日行船,也看不清远处,夜晚更不用说,更别说那些脏东西。” “天色将黑,不如咱们就停在岸边休息一晚,等到明早再出发?” “就听前辈之言…” 李衍刚说了一句,便眉头微皱,看向远处。 只见河岸之上,几骑飞奔而来,远远便高声怒喝道:“哪里来的蠢货,快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