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泼刀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6章谶纬之术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河里有脏东西?” 李衍眉头一皱,“你们上报,可没说这个。” “唉~闹得更厉害了。” 朱村正无奈叹了口气,“此事说来话长,总之,别靠近河,那些东西可是凶得很。” 李衍沉思了一下,扭头道:“既如此,吕兄弟就小心一点,在岸上扎营,随后我来陪你守夜。” “我留下吧。” 沙里飞摸了摸胸口,有些心不在焉。 李衍看到,顿时了然,也不再废话,跟着朱村正他们进了村。 众人刚走,沙里飞就七手八脚和吕三扎起帐篷,随后钻入其中,点起蜡烛,迫不及待将怀里的书掏了出来。 “是啥好东西?” 吕三早就注意到沙里飞不对劲。 “嘿嘿,吓死你!” 沙里飞眼中满是兴奋,甚至鼻尖额头都冒出了细汗,小心将书页翻开,颤声道: “衍小哥跟我提过,唐末乱世之时,魔涨道消,不少方仙道余孽现身,配合机关法脉,跟那些军阀参与战争,弄出不少厉害武器。” “我们用过的冥火铳,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就是当时传下的秘本。” 吕三也见识过冥火铳的威力,见状点头道:“确实是好东西,但伱又不通机关术,即便晓得方法,也做不出来吧?” “这些随后再想办法!” “关键,是这玩意儿…” 沙里飞连忙摇头,又小心翻到最后几页,那里皮革崭新,明显是新制作添加。 上面图画文字,墨迹尚且清晰。 “这是?!” 吕三看到后,顿时瞳孔一缩。 沙里飞喘着粗气,眼睛都有些发红,“新式火药配方和枪械制作图,咱们发大了!” 吕三也有些震惊,咽了口唾沫, “麻烦恐怕也不小…” ………… 与此同时,李衍已进入村中。 鄂州环境历史特殊,东、西、北,三面环山,既保留着悠久的巴楚文化,也同时被北方影响。 高山地区,少数民族聚居,衣食住行,更多巴楚故地古老习俗,巫风浓郁。 而在中央肥沃的江汉平原,则更多农耕习俗,祭祀社神土地与稷神,且两种习俗混合。 比如村子周围,栽种着大量枫树。 李衍等人沿途行来,几乎都是如此,村村栽枫树,无枫不成村,皆因枫木与蚩尤有关。 与此同时,他们也对土地庙虔诚供奉。 可谓南北两地,巴楚和中原文化融合之地。 李衍进入村子,就有种熟悉感。 因为朱家堡和他家乡李家堡一样,都是从军堡发展而成,依稀能看到相同轮廓。 然而,鄂州村寨建筑,另有一番风格。 关中浑厚,古朴大气。 这里的村镇,百姓都是宅连宅、户挨户、门对门、窗对窗、巷通巷,布局紧凑。 青砖古瓦,木门雕梁,小巷之间皆以青石板铺就,即便下雨,走门串户也不会湿鞋。 “快船张”和一众船工,都是鄂州本地人,自然早已习惯。 而李衍和王道玄,跟着村正行走在这狭窄小巷,脚踏青石板,时而左拐,时而右拐,差点迷了路。 两侧木窗中就能看到昏黄烛光,村中老人抬头观望,对于他们这些陌生人,显然好奇中都带着一丝警惕。 也有小孩蹲在木门槛上,探头探脑观望着他们,却被大人一把揪回,噼里啪啦一顿竹笋炒肉,顿时嚎哭声响起。 朱村正有些尴尬,“听口音,李先生是来自陕州吧,让诸位见笑了。” “哪里。” 王道玄抚须笑道:“神州各地,民风各不相同。仔细体会,别有一番韵味啊。” 说着,又看了一下罗盘,眼神凝重。 指针时左时右,越发混乱。 朱村正是朱家堡大族,祖上曾是镇守这里的军户,后来家中有人考了秀才,逐渐发家。 他的宅子,自然更大。 但与关中大院不同,他的宅子是一整座,外面高墙大院,里面又分为几户,且有石子小路连通。 并且所有大屋房间,皆为两层,上下木梯相连,年头不短,木质漆黑,房间有些阴暗。 尤为特殊的是,宅子前方,竟有明渠水流环绕,刚好从上方通过,绕了一圈。 王道玄看到,顿时眼睛微眯,笑道:“门前银带水,代代读书人,清显出贵庭。” “老居士,你这宅子有高人指点啊…” “让道长见笑了。” 朱村正嘴上谦虚,眼中却忍不住得意之色,“先祖当年,救了个赣州来的风水先生,经他指点,才建下此老屋。” “老夫别的不说,门风倒还正,耕读传家,不敢为祸乡里,孙儿正在岳麓书院求学…” 鄂州人好客,更何况是来帮忙的玄门术士,朱村正刚进门就忙里忙外招呼,准备酒菜。 本地习俗,若来了客人,一两个菜,四五个菜都行,就是不能端出三个菜,因为这是祭祀碗,给死人上贡才这么摆。 来了贵客,就得凑够九碗菜。 本地的鱼糕、干张扣肉、油炸藕丸、八宝饭…虽是民间普通菜式,但碗碗不重样。 当然,张老头和一帮船工们,被安排在前院大屋,而李衍和王道玄,则被安排在后面厢房。 毕竟,还有要事相谈。 朱村正年纪大了,不宜饮酒,便让自己儿子作陪,硬是连着敬了几轮酒,才作罢。 “多谢老居士款待。” 王道玄也不遮掩,直接将罗盘放在桌上,沉声道:“朱家堡,怕是有大问题,到底出了什么事?” 李衍也看向了朱村正。 城隍庙给的情报,只说这里接连死人,连土地庙祝也莫名消失,现在看来,问题绝对不小。 “唉~都是冤孽啊!” 朱村正叹了口气,“不怕二位笑话,老朽家中虽出了些读书人,但村子里却风气不正。” “多少年了,经常有年轻人受不了耕种打渔之苦,又不愿学门手艺,只想挣快钱。” “我们朱家堡曾是军堡,有几家还传下了功夫,那些年轻人就跟着舞刀弄棒,整天惹是生非,没少跟其他村子闹矛盾。” “老朽也管不住,只得随他们去。” “但没想到,这些年轻人,竟暗中做起了河盗的勾当,时常蒙面,顺着山中河道离开,在汉江上抢劫。” “当然,他们也都没落得个好,被襄阳水军抓到,当场就弓箭射杀,堡子里不少人家都断了香火。” “这些倒还罢了,毕竟为非作歹,岂能没有恶报,但他们却好死不死,惹了祸端!” “他们在死之前,曾抢了一艘客船,且心狠手辣,将船上之人全部害死。” “那一日,村里来了个疯疯癫癫的老儒生,站在村口骂了半天,说我们害死了他儿子,必然天降祸端,满村鸡犬不留。” “有百姓看不过,棍棒将其打走。” “随后,村子里就怪事连连。” “先是祠堂里的牌位,全都开始渗水,白天擦干净,但只要过了一晚,必然流了满地…” “井水又开始出问题,有几家打上来的水,都有股难闻的臭味,且越来越多…” “随后,便开始有人失踪,包括土地庙庙祝,过了几天,尸体才从河上飘来。” “有人半夜跟随,发现他们都跟疯了一样,夜晚突然醒来,衣服都不穿,就往水里跑,硬生生将自己淹死…” “村中如今人心惶惶,有几家受不了,跑到外地投靠亲戚,但故土难离,而且这么多孤寡老幼又岂能离开?” “老朽已将此事上报,并且请了端公驱邪,但连做几场法事,根本没用,他们还死了个人,吓得当晚就逃离了村子。” 说着,两腿一软就要跪地。 李衍连忙将他扶住,却见这老村正已是满眼泪痕,“不瞒几位,前两天晚上,老朽便梦到了家中祖先,他们都围着我怒骂。” “老朽这把年纪,死了也不打紧,但如今村子弄成这样,有何颜面见列祖列宗啊?” 王道玄眼神微凝,敏锐注意到老者口中的话,开口询问道:“老居士梦到了祖先咒骂?” “村里其他人,有没有这情况?” 朱村正闻言一愣,摇头道:“没听人提起过,但祖先咒骂是后代不孝,老朽都不敢跟外人说。” “其他人即便有,估计也不敢说。” 王道玄面色凝重,点头道:“村正立刻派人,询问那些家中出事的人家,看是否有类似情况。” “还有,此事不得再隐瞒,派人通知全村,看看谁最近还梦到了祖先咒骂。” “这…” 朱村正眼中阴晴不定,但还是咬牙道:“道长放心,老朽这就去办。”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祖先咒骂这种事,被村里其他人知道了,怕是脊梁骨都能戳断。 但他也知道,这种时候可不敢继续隐瞒。 老村正大人离开后,李衍扭头看向王道玄,“道长怀疑,村里的风水出了问题?” “恐怕,不止风水那么简单。” 王道玄脸色严肃,沉声询问道:“衍小哥,你进入村子后,可曾闻到什么异味?” “我也觉得奇怪。” 李衍疑惑道:“按理说,出了这么大的事,肯定有东西作祟,但无论在河上还是进入村子,我都没闻到什么凶煞之气。” “而且那土地庙,庙祝虽死,但香火依旧旺盛,神罡缭绕,不像是有邪灵入侵。” 王道玄沉声道:“那就应该是了。” “你可曾听说过谶纬之术?” “谶纬之术盛行于秦汉,那时儒门还不是主流,他们将经学神话,谶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纬经之支流,衍及旁义。” “儒门以此术,借天人感应之说,神化汉室皇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至此儒教兴盛。” “当时,儒家经义为外学,谶纬之术为内学,吸收众多玄门秘术,显赫一时。” “"亡秦者胡","唐三世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这些都是谶纬之术,看似都是无稽之谈,却是观天时、地利、五运六气,推动人道大势。” “此法隐秘,虽可巩固皇权,但也为上者忌讳,随后历代儒门高士多有批判,将其与儒门经学剥离,才有如今正教之运。” “如今儒教为国之根本,在玄门之中也是正教,将谶纬之术列为禁术,不愿多提。” “但毕竟是内学,那老儒生估计就是传承了此道,推动国运变革,人道大势没能耐,但让一个村子灾祸频生,确是不难做到。” 李衍也是大开眼界,“儒门除了养浩然之气,竟然还会这个?” 王道玄哑然失笑,微微叹道:“儒释道三教,谁能没有点历史呢?” 就在这时,那老村正已经匆匆赶回,脸色煞白颤声道:“道长料事如神。” “那些出事的村民,他们家人说投河前些天,都有些不正常,要么跑到祖坟烧纸,要么长跪于祖宗牌位前,终日神情恍惚。” “还有,村中包括老朽,还有几十人梦到祖宗咒骂,大多是老人,孩子倒是一个没有。” “看来没错了。” 王道玄沉声道:“人心不正,邪气自来,有人借山川地势,扰动你们祖坟,再以谣言祸乱你们心神,时间长了自然会出事。” “要破谶纬之术,只需令真相大白,人心不昧,自然邪不可干,你将这件事公之于众即可。” “明日,带我到你们祖坟看看。” “多谢道长。” 老村正连忙拱手道谢。 一旁李衍,看的心中暗自称奇,待老村正走后,忍不住开口道:“以人心斗法,我还是第一次见。” 王道玄脸上却仍旧凝重,“这个村子的问题,应该不难解决。” 说罢,看向窗外,眼中满是忧虑,“但如今西南祸乱,战事四起,谶纬之术又重新出世…” “不是好兆头啊!” ………… 既然查清原因,李衍也没在村中多待,毕竟这种东西他不懂,还得由王道玄处理。 他回到岸边,直接走进帐篷,却见沙里飞和吕三借着烛火,翻看一本老书。 送来的饭放在旁边,都顾不上吃。 “衍小哥,咱们发了。” 见他到来,沙里飞满脸兴奋,将拿到新式火药配方和火器制作法的事,尽数讲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