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3。】,
陈林带着人冲上山顶,就看见半山腰的伏兵,他也不管那么多,挥手命令府兵就发动攻击。
山顶朝下面攻击,距离有点近,迫击炮不适合使用,但是弓弩和手雷是最佳的武器。
“进攻!”
一声令下,陈林带来的兵卒迅速,用弓弩这些武器,展开攻击。
从上往下,目标看的非常清晰明确。
弓弦发出震动,及箭矢射出的破空声,直到箭矢插入身边的泥土。
半山的土匪这才恍然,背后来的人是在攻打自己。
“官军,他们是官军!”
土匪这时反应过来的第一件事,不是进行反击,而是大声喊叫。
这时候,廖德远还没有带人上山,本来都走了许久的路,现在还往山上爬,他们走到一半,就想歇一会。
“哎,我们就是县衙的衙差,为什么还要干剿匪的活?”
人群中,传来一些人的牢骚。
虽说以往也这么干过,那也只是通风报信,一两个人去办就行。
今天都要登山庇祸。
就在快到的时候,就听见山上的打斗声音。
抬眼望去,几百官兵和土匪绞杀在一起,从事态上看,土匪厉害的人不多,许多人只是跟在后面比划。
廖德远还没有想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就听到半山的传出声音。
“大哥,山下有官兵。”
这一嗓子不仅让土匪吓的一跳,廖德远此时也被吓得不轻。
廖德远此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帮还是不帮?帮谁?
这个问题在廖德远脑海里反复的滚动,但见土匪势弱,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原则,廖德远在随从耳畔嘀咕几句,大家瞬时明白。
身上穿的是官差服饰,这个时候剿匪增援,理所应当。
廖德远心里就是这么想的。
另一个山头,方建志见前面的队伍分开,按照山势走向,他们就抄近路摸了上去。
就在廖德远帮助陈林剿匪的难舍难分,忽闻对面的山半处传来爆炸的声音。
随后两边上演着同样的厮杀场面。
方建志这边的土匪更散,都是其他山头东拼西凑的人物,总共在一起的也不足一千五百人,被手雷这么一炸,吓着就像树上的麻雀,四处奔跑。
毕竟在热武器面前,这些山匪都不够看的。
陈立这边将伤了的弟兄归拢,他同时去看了一下廖德远。
“廖捕头,这次增援及时,有没有兄弟受伤?”
“陈都尉,末须功劳步卒挂齿。”
陈林看着廖德远一脸貌似立功的模样,真想上前抽他一大耳刮子,心想:要不是手上的证据不全,我现在都想抓你入狱。
忽然看到他带来的人中,居然有两个人受伤,陈林脑子一转。
“你们没看到这还有伤兵吗?还不检查一下,等会抬下山去。”
陈林的话音刚落不久,有几个人看起来年龄不大,上前给廖德远的两个受伤人,进行检查,消毒上药包扎。一秒记住【。3。】,
其中有一个伤的严重一些,大刀将肩部砍出一道口子,仅仅包扎不换药很难自愈。
“都尉大人,这人有些严重,必须抬着走,伤口不能再见血了。”
受伤的人一听,突然就感觉自己马上就要嘎了似得,直接瘫软下来。
“另一位伤的虽然不严重,但还是一起过去,今天只要不发热就不会有生命之忧。”
陈林觉得林鹏给她们培训的战地急救挺不错的,至少说出来的话一套套的。
“廖都头,那就按照医官的话去办吧,你们自己找一些树搭一个担架,这位小兄弟不能再颠簸了。”
说完,陈林还朝着那名伤兵露出诡异的笑容。
打仗真的不好,死的敌人还要挖坑埋了,俘虏还需要集中看押,还要管他们的吃喝拉撒。
虽有万般不愿意,但是这些俘虏可以给林鹏那边挖矿,每个人的工作量,他们还能得到抽头。
相当于后世的劳务介绍一样。
随后陈林带着人打扫完战场,一千四百多山匪,打死的也就三百多人,还有二三百人受伤,俘虏不过只有四百人。
其余的人在山上到处跑,以至于这些人跑丢了。
一阵突袭审问,得知了雁荡山的老巢位置,于是陈林带着五百人的精锐,去抄了这群土匪的家。
之所以为匪,一部分是天生的反骨,还有一部分是活不下去,剩下这些是被这个混沌的世道逼的。
雁荡山粮食不多,钱财也就一万多两。
粮食被运回县衙,钱财将其犒赏军士,几乎没有什么剩下。
那两个廖德远受伤的伤兵,去了医疗所后,变得更加伤的严重。
这两天县城里纷纷传出,廖德远带领府兵剿匪的故事,被人传颂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呸!廖德远这狗官,他还能有这样的功绩?”
听到一群人围着一个老者,讲述着廖都头提刀上山,怒斩匪首的传奇故事,一个墙角乞丐般的老者咒骂道。
“三当家的,这廖德远不是……”
“嘘……,这话不能这里讲,不过这事没完。”
茶馆一个桌旁,坐着四个彪形大汉,听到传奇故事,原本想发火的人被三当家的压住。
“咣咣……,中午县衙南墙发粥,灾民需要登记,然后进行领粥。”
“衙差大哥,灾民还需要登记啊!”
“衙差大老爷,如何登记啊!”
“……”
刚才宣布施粥的衙差,这时候被人围了起来,打听施粥的流程。
县衙一侧,来人带着自己的身份牌子,经过核实后会发放用竹子做的领粥签,到时候排队凭签领取。
当然也有人没带身份牌的人出门,衙役只好重新登记,包括人的体貌特征都进行了描述。
这些方法都是林鹏两次施粥后的经验,这里全部教会了陈林。
这里最激动的是县丞史思明,他发函给了郡府,一去就在这里等,直到陈林带人将土匪的粮食运回来,这才有了赈灾的粮食。
这也多亏路安县不大,灾民也就千余人,不然的话仅凭土匪的那点粮食,根本不够。
“史县丞,给你看一样东西……”
陈林拿着一大堆信函凭据:“这些都是雁荡山收回来的,我觉得可能有用,”
史思明拿过函件,看到上面写的居然是乡村地主,给土匪上贡的收据,后面还有一些是往来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