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穿越哲宗,打造日不落帝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49章 乞讨儿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个寓言故事,简洁直白,却蕴含着深邃的寓意,瞬间如清泉浇灌心田,瞬间给听众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特别是魔王波旬的话,宛如咒语一般,在众人脑海中回荡,然后脑中关于佛魔的困惑与迷茫渐渐松动,继而醍醐灌顶般明朗。 成佛还是成魔,仅在一念之间。 原本心意坚强,以静坐给朝廷施压的和尚,顿时无力瘫坐。 他们处心积虑所做的一切,结果被一则寓言故事给打得烟消云散。 对慈云寺众僧的处罚,以及以后朝廷可能对寺庙做出的整改,他们已无能为力。 《大宋日报》的发行体系已相当发达和完善。 近千报童,遍布汴京城内外。 不出一个时辰,新鲜出炉的报纸便能发售到整个汴京。 同时还要通过驿站,发行到全国各地。 通过阅读这则寓言故事,会有更多的人打开心中淤塞的阀门,让思想的洪流奔涌而出。 然后和尚们千方百计遮掩、隐瞒的丑事,就会被市井间通过闲谈传出,传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贬斥的话题。 全信变为半信,半信变为不信,信佛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改变。 原本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佛门清净地,如今也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露出了其中的种种不堪。 以往的虔诚崇拜衰变为怀疑,甚至斥责,信徒会越来越少。 可以说这则寓言故事就是根杠杆,精准地撬动了佛教徒内心深处的信仰。 如同一面明镜,把寺庙中的那些堕落和沉沦,摆在大众眼前。 佛还是魔,一眼便能分辨。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贫僧着相了。” 相国寺的主持缓缓起身,面带愧色低语,顿悟般离开。 随后,其余静坐的和尚纷纷起身,默默走了。 他们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沉重。 皇帝的这一招很明了。 他不会灭佛,但会灭僧。 堕入魔道的僧,灭了就灭了。 开封府大门前瞬间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府尹燕瑛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感觉。 这起和尚静坐事件,闹得他数日寝食难安,竟被皇帝用一则寓言故事轻轻化解。 实在是不可思议。 官家果然有天命在身。 ······ 大宋历来把拐卖人口视为重罪,惩处之严厉,足以令人心生畏惧。 《宋刑统》规定:略卖人为奴婢者,绞;为部曲者,流三千里;为妻妾、子孙者,徒三年;因而杀伤者,同强盗法;和诱者,各减一等。 其中“略卖”便是指用暴力手段绑架,“和诱”是指欺骗、引诱,手段相对温和,所以判刑时各减一等。 但如果对象是对十岁以下的孩童,那就不分“略卖”、“和诱”,只要孩童成为奴婢了,通通都是绞刑。 可前提是,要能找到这些孩童,抓住这些恶徒才行。 ······ “哇哇哇······” 一男一女两个八九岁哑童,正咿咿呀呀乞讨,过往行人见其可怜,往破碗里扔铜钱。 女童眼含泪水,磕头致谢。 男童目光呆滞,明显是个痴呆儿。 “可怜呐,孩子天生残疾,又断了腿,被狠心父母抛弃,若是没人施舍,断难活······” 一个瘦汉子路过,钻进围观的人群,唉声叹气可怜一番,立刻扔铜钱的人多了。 同时,这汉子暗暗瞪了女童一眼,女童顿时身体一抖,又咿咿呀呀哭起来。 “小姑娘,饿不饿?某带你去下馆子······” 人群中,一个虬髯大汉扔了几个铜钱,见到两个孩子裤子上血迹斑斑,忍不住向里凑过去。 “人口拐卖是重罪,又不是你的孩子,凭什么带走?” 瘦汉子立刻露出异样的目光,盯着虬髯汉子道,“孩子已经够可怜的了,你还想怎么样?” “你这厮说甚浑话?某只是见她可怜,想带她去吃点东西,哪有你说的这等心思?狗咬吕洞宾!” 虬髯汉子生得膀阔腰圆,黑色脸膛,一双眼闪几分红光,半敞着衣襟,灰色腰带胡乱扎在腰间,一看也是个不好惹的人。 说罢,他一把拉起女童。 “哇······” 女童哭得撕心裂肺,双腿根 虬髯汉子一阵愤怒涌上心头,他杀人的心都有了。 他明白孩童裤子上的血迹是怎么来的。 她这条腿是被活生生打断的。 “不去就不去,哭什么?晦气!” 虬髯汉子将女童轻轻放下,然后钻出人群,大摇大摆走了。 直到消失在视野中,瘦汉子的注意力才再次集中在乞童身上。 ······ “头儿,赶快行动吧,简直,简直······某忍不住想要揍死那个畜生!” 虬髯汉子义愤填膺道,“那个瘦子就是专管孩子的,故意引逗人施舍······头儿,才这么大的孩子,就成为他们赚钱的工具······” “孩子的腿被生生打断,某看得清楚,孩子舌头也是被他们割掉的。故意弄成这种惨状,就为博取人的同情心,但这种畜生做法,实在有违人道······” 头儿是皇城司亲从官蔡震,他静静听完虬髯汉子的禀报,而后不容置疑道:“崔岩,不可意气用事,你就算打杀了那厮,孩子也回不到以前。反而会打草惊蛇,影响燕公事大事······" 今日燕亥下令,皇城司密探全部出动,专门打探汴京城内的乞讨儿。 然后一起行动,救下乞讨儿的同时,多抓几个人贩子。 里面的情况知道的越清楚越好。 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行动,燕亥不说,他也不敢问。 不过他也猜得出来,朝廷很有可能要对鬼樊楼采取行动了。 确实如此。 燕亥再次审问罗有福,知道鬼樊楼和上面人有勾结,尤其某些庙宇,有和人贩子勾结拐卖妇女孩童的劣迹。 他把此事奏给皇帝后,赵煦命令他提前行动。 先解救这些孩子,免得围剿鬼樊楼时,成为贼人的人质。 同时多抓几个贼人,对里面情况越清楚,围剿起来就越轻松。 鬼樊楼,离剿灭不远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