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夏明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6章 为妻出气【5700字】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四位老人家,宋佳人都认识。 他们曾经都教过她算学。 其实一开始只有陈先生教她,后来陈先生说她没有算学天赋,让家里另请高明。 另外三个人为了证明他们比陈先生厉害,就主动提出教她算学,连束脩都没有收…… 只不过后来他们都证明失败了。 被大夏四位算学最厉害的先生说没有算学天赋,她此后便一心习武,不再学习算学。 直到遇到了他……才发现算学其实也没有那么难。 对李诺来说,给一个老头讲也是讲,给四个老头讲也是讲。 不得不说的是,这三个老头的悟性都很高,和陈先生一样一点就通,给他们讲课,简直不要太轻松。 大概给他们讲了半个小时,李诺就不打算再讲下去了。 一来他不想浪费更多的时间,二来,讲的多了,他们也消化不了。 李诺对四人拱了拱手,说道:“今日晚辈还有别的事情,改日再和几位先生探讨。” “我等才疏,当不得探讨二字。” “多谢小李先生授业。” “我等今日就不打扰了,改日再向先生请教。” …… 这四位老人家,当真是一位比一位谦逊,对李诺躬身行了弟子之礼,便一同告辞离去。 宋佳人站在门口,四人从她身旁走过时,她也微微颔首:“先生。” 四人看着宋佳人,脑海中皆是浮现出一些较为久远的记忆。 “这不是宋家那个小姑娘吗?” “一转眼长这么大了。” “可不是,上次见她,还是十几年前……” “是我们老喽……” 四位老者离开之后,李诺走上前,问道:“娘子也认识他们?” 宋佳人低头说道:“他们以前教过我算学。” 李诺一愣:“都教过?” 宋佳人点点头,说道:“他们都说我没什么算学天赋,后来就不教我了……” 自己不会教就说别人没天赋,李诺不悦的看了那四个老头离开的方向一眼,转头安慰她道:“那几个老头子懂什么算学,他们说的话,你不必放在心上,你要是想学算学的话,我教你啊,等伱学会了,就算是那几个老头子也要叫你一声先生……” 不是李诺信口开河,娘子在算学上,虽然的确没有太高的天赋,但只要能学完高中数学,教那几个老头子还是问题不大的。 函数,数列,圆锥曲线,空间几何,概率与统计,随便抛出一个,就能开拓大夏算学新领域,够这些老头研究下半辈子了。 用这些都算是欺负他们,稍微难点的小学奥数题,也够他们喝一壶。 李诺总算知道,娘子为什么从小就对学习不感兴趣。 他要是从小像这样被人打击自信,他也不爱学习。 对于孩子来说,一个好的启蒙老师是很重要的。 这几个老头子是很懂算学,但压根不会教。 按照他们那种方法教出来的优秀算科学生,不是他们教得好,而是人家本来就有算学天赋。 为了帮娘子找回自信,晚上洗完澡,睡觉之前,李诺特意挑了一道小学六年级的奥数题教她。 这是一道现代的应用题,但换一个描述,就能转变成类似于前两道“将军饮马”亦或是“胡不归”的古代军事问题。 题目很短,只有区区两三行,但解题思路很刁钻。 别看只是小学六年级的题目,难倒一堆中学生大学生不在话下。 即便是李诺褪去此题所有迷惑的外衣,直击要害,深入浅出的了解,也了足有小半个时辰,才让她彻底搞明白。 他讲的口干舌燥,抱起茶壶,咕咚咕咚的灌了一通,才觉得没有那么口渴了。 放下茶壶,他对宋佳人说道:“这道问题简单吧,没有算学天赋的你都懂了,明天那几个老头子还会来的,你就拿着这道问题去问他们,看看他们有没有天赋……” 宋佳人一开始觉得这个问题没有丝毫头绪,李诺给她讲解之后,又觉得挺简单的。 几位先生被称为大夏的算学泰斗,这种问题,应该难不倒他们…… 她这样想着的时候,李诺已经在床上调整枕头了。 昨天也不知道怎么的落了枕,他到现在脖子还疼。 这具身体还真是脆弱的可怜,睡个觉都会扭到脖子,像娘子那样的体质,他是羡慕不来的。 武者就像是战士,身体强度会随着实力的提升而提升。 而法家更像是法师,即便是修到高境,也改变不了自己是个脆皮的事实。 有娘子在身边,李诺总是睡的很香。 早上起床,洗漱吃过早饭后,闲着没事,他又去县衙转了转,试着处理了几件百姓纠纷,依旧没有感受到寿元有增长的迹象。 看来,晚上回去的时候,还得关心关心宋瑜。 此时,宋府。 四位头发白的老者,并肩踏入了昨天的那座小院。 看到正在院中练剑的宋佳人,陆姓老者点头说道:“老夫以前就说过,她不适合算学,现在看来,还是老夫有先见之明,否则岂不是浪费了一个武道的好苗子……” “你要点脸吧,当年明明是老夫先说的。” “你们都要点脸吧,是老夫第一个教她的。” 陈先生鄙夷的看了几人一眼,缓步走上前,笑问道:“宋丫头,你夫君在家吗?” 宋佳人收起剑,淡淡道:“他出门了。” 陈先生坐在院内的石桌旁,说道:“无妨,我们在这里等他。” 宋佳人看着坐在那里闲聊的四人,想了想,走进房间,拿了一张纸笺出来,走到他们身旁,说道:“我有一道题目不会,几位先生可不可以给我讲讲?” 陈先生接过纸笺,笑道:“当然,老夫看看是什么题目……” 有一瞬,他也曾疑惑过,她的丈夫算学造诣那么高,她为什么不问他,但很快就被纸上这道有意思的题目所吸引。 这又是一道“九数”之外,他从未见过的新题目。 陈先生顿时来了兴趣,很快,其他三人的脑袋,也凑了过来。 …… 李诺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回来的,白忙了一早上,半天寿命都没加到,他只能失望的离开了县衙。 不过,这半早上,他也不是什么收获都没有。 不知道什么时候,法典发生了一些进化。 最开始,李诺需要将犯人关进大牢,法典才能锁定他们。 不知道是不是马上入境的原因,今天早上,他在查一桩盗窃案时,几名嫌疑人刚刚被带上公堂,那位盗贼的画像,就自动出现在了法典上。 李诺做过实验,只要犯人距离他一丈之内,画像就会出现在法典上,距离超过一丈,已经出现的画像也会自动消失。 进化后的《法典》,无疑更方便他以后判案,不用再找理由先将所有人都关进大牢。 他周身一丈范围,都是大牢。 可惜的是,这个强大的探测能力,除了有距离限制外,也有时间的限制。 早上还有一桩仆人盗窃主家财产的案子,那位家仆盗窃事发后,被主家关在柴房,足足饿了三天才扭送县衙。 当时在公堂之上,法典并未并未有任何变化。 直到李诺宣判之后,他的画像才出现在法典上。 第一件盗窃案,发生在八个时辰之前。 第二件发生在三天前。 李诺结合两个案子的案发时间,推测法典自动探测是有时效的,这个时效大于八个时辰,小于三天,很有可能就是一天。 只要是在时效之内发生的案子,当犯人出现在李诺身边一丈范围,法典就能直接将其锁定。 但若是案发太久,法典便不能给他直接的提示了。 这也意味着,以后在查案时,最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一旦超过了时限,再想破案,就要多费很多周章。 …… 回到宋府,刚刚踏进两个人的小院,就看到陈先生他们坐在石桌旁,望着桌上的一张纸,眉头紧锁,一动不动。 李诺看了看站在院子里的宋佳人,问道:“他们什么时候来的?” 宋佳人道:“两个时辰前。” 这四位先生,坐在那里已有两个时辰,偶尔动一动,在纸上写几笔,证明他们不是雕像。 一个时辰前,她去教慕儿剑法的时候,他们就是这个姿势,一个时辰后她回来,他们还是这个姿势。 李诺过去瞅了一眼,四人正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并没有发现李诺。 李诺看了一眼又回来了,和娘子吃完了午饭,又让宋家丫鬟问陈先生他们要不要吃点东西。 小丫鬟刚刚走过去,还没开口,就被他们不耐烦的挥手赶走了。 下午李诺没有去县衙,看了一个时辰的书,和娘子两个人被慕儿拉去跳了一会儿皮筋,李诺没有她们的身手敏捷,大多数时候充当的是站桩的角色。 等到快吃晚饭的时候,李诺回到院子里,四人还保持着他走时的姿势。 不得不佩服,他们是真坐得住。 李诺转头看向身旁的宋佳人,说道:“娘子你看,你都懂的问题,他们四个人坐在那里想了一天,也没想出结果,我就说他们不懂算学吧?” …… 几位算学先生在宋佳人的眼中,一直是如高山般的存在。 她觉得能学懂算学的人,都很厉害,更别说是教算学的先生。 直到今天。 几位先生在她的心中,从算学上的神坛上跌下来了。 “差一点,差一点老夫就想通了!” “不对,不对,这样不是最优的分配,一定还有更好的办法!” “啊,老夫的头好疼……” “老夫腰疼……” …… 看着几位先生坐在那里,一会儿愁眉紧锁,一会儿抓耳挠腮,宋佳人第一次觉得,他们好像也没有那么厉害。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石桌旁的几人终于站起了身,费力的捶起了自己的腰和肩。 四人在院子里坐了一天,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此题看似很简单,似乎答案就在眼前,与他们只隔着一层薄纱,但就是这一层薄纱,却始终无法掀开。 他们今天过来,其实是想听课的,却被这个问题耽搁了一天。 若是得不到答案,恐怕今天晚上也睡不安稳。 陈先生拿着这张纸笺,走到李诺面前,说道:“小李先生,这个问题……” 李诺耸了耸肩,很干脆的说道:“我也不会……” 昨天晚上,李诺听娘子提了几句以前的事情。 这几个老头子,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小时候打击她学习自信的罪魁祸首,这口气李诺得替她出了。 等到他们走后,李诺才对宋佳人说道:“一会儿我再教你一道算学题,如果他们明天再来,你就继续请教他们,说什么别人没有没有算学天赋,他们有天赋,倒是自己解出来啊……” 宋佳人当然知道李诺说的“别人”是指谁,看到四位先生被自己都会的问题难住,确实让她心里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受。 从小到大,家里的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认为她不适合读书。 只有他告诉她,并非所有的女子都要懂琴棋书画,也只有他,会用这样的方式证明,她并不是笨的学不会算学…… 一丝浅浅的笑意,不知不觉的出现了在了她的脸上。 陈、陆、徐、魏四位先生,能结识这么年轻的算学大师,接触到全新的算学领域,起初也是很开心的,但他们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宋佳人每天见到他们,都会问他们一道问题,一道他们答不出的问题。 所以他们现在见到她就害怕。 这个时候,四人也明白过来,这姑娘压根不是想问自己问题。 人家相公的算学造诣,他们四个加起来也远远不及,有什么问题,不能问每日同床共枕的相公,偏偏要问他们? 这是他们夫妻故意的。 十几年前,他们四个,为了争个孰强孰弱,轮流教她算学,最终以失败告终,皆是给出了她不通算学的结论。 但事实,可能只是他们不会教而已。 倘若当时教她的,是如她相公一般的人物,她在算学一道的成就,说不定比现在的他们还要高。 陈先生早就意识到了这件事情,走到宋佳人面前,对她躬身施了一礼,说道:“老夫曾经妄下断言,误人子弟,在这里给你赔个不是……” 他开了个头,另外三人也跟着过来。 “是我们几个老头子错了。” “老夫收回当年的话……” “希望你能原谅我们……” …… 对于书院的先生而言,承认自己“误人子弟”,可见他们是真的心怀歉意,面对这种情况,宋佳人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 李诺走过来,笑着说道:“哎呀,都是过去的事情了,几位先生还提它干嘛……” 几人默默的看了他一眼。 不用脑子想也知道,那几道难题,就是他给他宋家小姑娘的,为的就是给她出当年之气…… 这位横空出世的算学大师,不仅年纪小,心眼也小。 但不得不承认,他是真的爱他的娘子。 四人之中,陈先生和李诺最熟。 给宋家小姑娘道歉后,最终也是他厚着脸皮,拿着一张纸笺,问李诺道:“小李先生,这几道题目,你看……” 李诺看到宋瑜走进了院子,于是对宋佳人说道:“娘子,那几道题目怎么解,你教教几位先生吧。” 宋佳人微微一怔。 她? 她可以教几位先生吗? 这时,李诺已经走到了小院门口,宋瑜手中拎着两个小小的酒坛,递给李诺,说道:“这是上次你说喜欢喝的那种果酒,我又给你搞了两坛……” 李诺也没有客气,接过酒坛之后,问道:“这几天在书院怎么样,还有没有人找你麻烦,如果有的话,千万要告诉我。” 宋瑜笑了笑,说道:“这次真的没有了。” 岂止是没有人找他麻烦,裴俊回去之后,那天发生在县衙的事情,就传遍了书院,现在整个书院,谁不知道他有一个厉害的妹夫? 不仅没有人敢找他的麻烦,甚至都没有人敢在书院外面打架了。 李诺闻言有些遗憾,看来钓鱼抓打架斗殴这件事情,短时间是走不通了。 他也不能鼓动宋瑜主动挑事,曾经也有许多法家之人想这样走捷径,但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 被迫接受是一回事,主动挑事是另一回事。 有时候太过心急,反而会适得其反。 宋瑜看着那两小坛果酒,叮嘱李诺道:“赵孟说这是最后两坛了,再偷就会被家里发现,你慢点喝,喝完就没了……” 说完之后,他正要离开,像是发现了什么,脚步忽然一顿。 他揉了揉眼睛,觉得自己一定是眼了。 清风书院的几位算学泰斗,怎么会出现在宋家,而且还聚精会神的围坐在石桌旁,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更不可思议的是,在一旁给她们讲述的,居然是佳人…… 她在讲什么,武道吗? 宋佳人按照李诺给她讲的方法,为四位先生讲了一遍,问道:“懂了吗?” 四人面面相觑,没有回答。 她自己可能真的懂,但讲的不清不楚,他们都没有听懂。 这一刻,四人仿佛明白了什么。 今时的他们,又何尝不是彼时的她? 作为一名合格的算学先生,不仅要自己懂算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也能听懂他们所讲。 在后一点上,无论是他们四个,还是宋家这位小姑娘,都是不合格的…… 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的望向门口的那道身影。 能让六岁的孩童,听懂晦涩的“九数”,他天生就适合做传道解惑的先生。 如果清风书院能有这样的先生,肯定会为大夏培养出更多的算学人才。 片刻后,李诺看着陈先生,诧异道:“什么,让我去清风书院,教学生们算学?” 另一名老者连连摆手,说道:“不不不,小李先生误会了,以你的算学造诣,教那些顽劣之徒,实在是大材小用,我们想邀请你去清风书院,教导算科的先生……” 对于他们的这个请求,李诺当然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每天空闲的时候,抽点时间给他们讲一讲课,倒也没有什么,当全职老师的话,他还活不活了? 不过,给慕儿讲了这么多次题,李诺发现他的确挺适合教书的。 娘子虽然听得懂,但是讲出来又是另一回事。 让她给别人讲课,真是难为她了,李诺最终还是决定自己上。 他刚讲了一半,便有一道身影,匆匆的跑进院子。 抬眼一看,居然是王县尉。 李诺心中一动,他叮嘱过长安县衙的人,如果发生了重案命案,就第一时间来宋府找他,看他这副样子,难道是有大案子了? 果然,王县尉疾步跑到李诺面前,气喘吁吁的说道:“公子,有命案了!” 等了这么久,好不容易遇到一桩命案,李诺连课都顾不得讲了,立刻扔下手中的笔,说道:“带路!” 正听的入神的几位老先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道身影消失在他们眼前。 那种关键时刻,就差一两句点拨的感觉,让他们难受至极,只能将求助的目光看向宋佳人。 最后,还是陈先生无奈的开口:“宋丫头,这里是怎么算的,你再给我们讲讲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