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九章 修建水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江左一行人来到邺城已有半个月,处理赈灾一事,也颇有成效。 除了稳定下邺城的物价,甚至从江南刘家手中,捞了一笔大钱。 但此次赈灾,并没有这么轻易就完成。 解决了当前麻烦,江左便要开始着手赈灾的一项关键任务,也是女帝多番吩咐的一件事。 那就是维修通河堤坝。 近年豫州、冀州两地水灾,大多是因为通河决堤,导致两岸泛滥。 通河常年发大水,泛滥改道,沿途百姓常常遭殃。 为此,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非常注重通河水利,但因为通河流域特殊的地理地貌,这些水利通常难以发挥重要作用。 “回大人,如果真要修建如此规模的水利,至少需要劳工数万,银两百万。” 郭师爷计算了下粗略的数字,向江左禀报。 “工人和银两这方面,都不用去担心,城内外这么多灾民,此时都需要一份工作,以工代赈就最合适不过。”江左道,“钱银方面,现在官府的存银,也足够了。” “修建水库一事,不能再推迟了。” 江左在前几日,便已经安排人员,前往实地考察。 只有修建一个大型的水库水坝,才能从根源上治理通河的旱涝。 在请示过当朝女帝旨意后,江左开始全权负责此事。 很快,邺城中便贴满了招聘启事,要求邺城一带的工匠,如有空闲者,立即到衙门应聘。 邺城外水库修筑,开始如火如荼地进行。 各处灾民开始踊跃报名,这差事,不仅包吃包住,而且还有不少的酬劳可拿。 对于他们这种失去家园的灾民而言,简直就是天大的好事。 也难怪邺城百姓都纷纷赞叹:“这总巡抚江大人,还是为救世之主!” 刘府。 凉亭下,刘昇正在宴请昔日冀州府大小官员,吩咐他们好好办事后,便只留下前邺城知府郑寿业,只与其商讨大事。 总之,他们绝不会让江左这么轻松地解决冀州水灾。 “听闻这个江左,开始筹谋修建通河水利,这野心是够大,就不知道有没有那个本事了……” 刘昇愤愤道。 这江左初到邺城,便多番得罪刘家,实在不知天高地厚。 “刘老板你大可放心,他们绝世白费功夫,这什么通河水利,官府修了多少年,哪一次能够修成的?过几天大雨一下,通河水涨,堤坝一下子就被冲垮。” 郑寿业道,身为前邺城知府,通河堤坝这事他最清楚不过。 当年朝廷拨款五十万两修建堤坝,上头扣掉二十万两,来到邺城,郑寿业拿掉十万两,底下官吏再贪十万,最终只剩下十万两用于修建,最终落成的堤坝,撑不过两年,便再次决堤。 修好了就没有水灾,没了水灾就没有朝廷的赈灾银,没有赈灾银,冀州府的贪官污吏还怎么赚钱…… “这个江左,必须给他一个教训!若不是有千骑司在,我高低给他安排一下。” 面对江左,刘昇多番折戟,自然咽不下这一口恶气。 郑寿业回头张望了下,而后凑近刘昇耳边,悄声说了句话。 听到郑寿业的话,刘昇顿时展颜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奸诈之意。 “这一次,江左必死无疑,至少,他这个总巡抚之位,必定不保……” 郑寿业颇有把握。 刘昇提起酒杯,道:“按照郑大人的妙计,可能需要一些时日,我可容忍不了这江左如此放肆,今晚,我就给他准备了一份大礼。” 邺城外,山脚下。 上万名灾民组成的劳工,正在卖力地修建水库。 此处选址,临近通河,只等待完工,通河高涨的河水便汇聚于此,等到旱季来临时,又可开闸防水,灌溉庄稼。 这上万人的大规模工程,需要极其严丝无缝的调度。 天色阴暗,此刻正值午时,却没有半点日光。 乌云渐近,似乎将要下一场大雨。 江左亲自前来工地,视察水库修建情况。 邺城一带沙土松软,挖掘起来颇为迅速,但就是因为这些泥土过于松软,导致临近通河一处,不那么容易修建堤坝。.81. 为此,江左早有对此,命人从安定县搬运过一些重要物资。 “大人,到这边来。” 郭师爷来到江左,道:“按照这个速度,至少要六个月才能完成大人您吩咐的工程。” “六个月,太久了。” 江左并不满意。 说实话,以如今的生产力,修建这么大的一个水库工程,少说几年,多则十余年。.81. 但对于江左而言,六个月时间实在太长了。 而且对于通河一带而言,这六个月内,很可能会有下一次汛期,届时工程没有完成,又是一次灾难。 “立即向冀州各处通报,调查流民灾民人数,统计好数字,把他们带到邺城,这里需要更多劳动力。”江左吩咐道。 郭师爷却有所疑虑:“大人,我们的粮食才刚稳定供应,如果现在把其他地方的灾民都带过来,会不会不够吃的?” 江左却道:“大可放心,现在邺城囤积的粮食,足以撑到下一次丰收时节,只要提前工期,把水库修建好,我们的任务就算完成。” “是,大人,卑职这就去办。” 天不遂人愿。 约莫一个时辰过后,便下起了倾盆大雨。 水库修建被迫中断,灾民们也分批进入邺城避雨。 此时城外的临时灾民处,无法承受如此之大的雨水,有些简易房屋,甚至破洞漏水。 由于灾民人数实在过多,即便江左这头衙差人手上百个,也没能有秩序地管理。 整个邺城,就如这暴雨一般,急躁而又混乱。 天色渐暗,雨也变小了。 人们逐渐散去,灾民返回临时住所。 骤雨初歇。 邺城里,夜深人静。 街巷里,找不出半个人影。 忽而听得几声脚步声。 数个蒙面黑衣人从暗夜中出现,手里提着一些东西,鬼鬼祟祟地往着官府粮仓而去。 粮仓附近有衙差把手,闲人无法接近。 但这群人绕了半天,来到粮仓后面,竟是打开了一条秘密通道,进入粮仓后,将一些易燃物倒在了粮食后,随后吹着火折子,一把火将粮仓内粮食全部点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