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刷美女短视频,古人全看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7章 论语还是抡语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伴随着一众帝王的懵逼,天幕也开始了解答。 【这是一道非常经典的题目,取名为鸡兔同笼。】 【而想解这道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叫做假设法。】 【鸡和兔一共有25个头,那就假设全部都是鸡,或者全部都是兔,首先我们来假设全部都是鸡,因为鸡腿比兔腿要好吃。】 一众帝王:“???” 【25只鸡的话,一只鸡就有两条腿,25只鸡一共有50条腿,那题目说一共有64条腿,把鸡的腿给减掉,那剩下的14条腿去哪里了?】 “红烧了!那14条腿我管他是鸡腿还是兔腿,肯定是红烧了!” “还是清蒸吧,最近在减肥,清蒸完的鸡腿再把皮去了,蛋白质满满呐!” “楼上那两个,这是数学题,不是烹饪题!”琇書網 一众帝王们,此刻也听的无比认真。 明明是一道小学数学题,但他们却觉得要比经书还要深奥。 一个个正襟危坐,双眼紧紧顶着天幕,生怕漏看一个字,就彻底不会。 【根据假设法,我们算到还剩下那14条腿,那可以假设这14条腿就是兔子的。】 【一只兔子有四条腿,你给它看成鸡,就只看了两条,所以一只兔子你少了两条腿。】 【一只兔子少了两条腿,那14条腿就是7只兔子。】 【算到这里再看回题目,总共有25只,有7只是兔子,那剩下的18只也就是鸡,故此我们根据假设法,最终求得这道题目的答案为:鸡有18只,兔子有7只。】 随着这道题的答案公布。 一众帝王们一个个目瞪口呆。 起初都觉得这题目短,一定非常简单。 但真当他们细看后,根本就不知道要从哪里下手。 有的帝王先是把鸡和兔子的腿数区分开来,可下一步就卡住了。 这道题并没有像前两条题一样,有什么逻辑陷阱。 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行字,却让他们彻底犯了难! 大秦,嬴政全身气力仿佛被抽干一般,瘫坐在龙椅之上。 他望向天幕,弱弱的说了一句:“就到这里为止吧,朕心服口服了!” “后世小学生的题实在是太难了,三道题,没有一个是朕能想出来的。” 一众帝王的信心也大损。 都以为小学生的题目能难到哪里去,这次是真让他们开眼了!.. 后世的小学生,都太难了! 天幕也在这时跳转,九天之上浮现出一个新的标题:【究竟是《论语》还是《抡语》?!】 看到这则标题,一众帝王同样满脸懵逼。 小学生的数学题他们是解不出来,可现在怎么看天幕的标题,也都有些看不懂了? 春秋时期。 孔子看到天幕标题,神情突然一愣。 没想到天幕竟然会提到他,不过得意归得意,后面这《抡语》究竟是什么? “难不成后世,也有一位圣贤人?!” 大明,朱棣面露疑惑:“这论语朕自然知晓,这本书乃孔圣人之言,教化万民,影响深远。” “但这《抡语》究竟是何方神圣所著,莫非是朕孤陋寡闻,世间竟还藏有如此典籍,未曾入朕之眼?” 两者之间就只有一字之差,但后者《抡语》他实在没见过。 唐太宗李世民眉头紧锁,他虽非文治武功皆备的帝王,但对学问却有所追求。 “朕曾命人编纂《群书治要》,收录历代典籍精华,却也不曾见过《抡语》之名。” “天幕提及的《抡语》,怕是别有深意。” 想到这,一众帝王索性只能看向天幕。 【相信各位彭于晏、迪丽热巴,肯定都知道《论语》这本书吧,毕竟这本书乃是记录孔圣子的文集。】 【在说这件事之前,我还需要跟各位介绍一下,这本《抡语》的作者本人身长九尺六寸,换算成现代的单位就是两米一,就算有偏差,但至少也是一米八以上的大高个!】 孔子听到后,连忙看了看自己。 身长九尺六寸,自己也的确匹配得上。 大秦,嬴政在知道对方的身长后,脑海里就浮现出孔子的名字。 “这身高跟孔圣人差不多啊,后世竟也出了这么一个传奇人物?” 【根据史书记载,孔子长相比较特别,听说他那张脸就仿佛戴了一个鬼脸一样,曾有弟子半夜看见孔子入厕,吓得魂飞魄散,以为是见到自己的太奶。】 孔子听后,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不过他心中有一股不祥的预感。 这天幕所说的之人,会不会就是他? 想到这里孔子有些不自信的照着镜子,旋即摸了摸下巴。 “不是同一个人!” “老夫的脸怎么可能会像鬼脸,虽然老了点,但也不至于半夜别人看见,以为是撞见鬼了啊!”琇書網 孔子因为情绪激动,手猛地一拍桌。 只见木桌承受不住他这一击,四条木腿直接断了。 【相传,在一次游历途中,偶遇山洪暴发,道路受阻,一巨石横亘于前,众人皆束手无策,唯有孔子,从容不迫地走到巨石前,深吸一口气,双臂一较劲,那巨石竟缓缓移动,最终被移至一旁,让出一条通路!】 【又有一说,孔子在年轻时曾习练武艺,尤擅射箭与举重,他射箭之时,箭矢所向,无有不中。】 【至于举重,更是他的拿手好戏,无论是沉重的城门门栓,还是其他需要大力气才能搬动的物品,在孔子手中都显得轻而易举!】 孔子本尊听到这,忍不住笑出声。 这本《抡语》的作者,倒是跟他有很多相像的地方。 又或许,天幕说的正是自己! 圣人! 孔子不禁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毕竟当弯弓射箭,的确是只哪打哪,百发百中! 每一回他射箭的时候,身边就围满了他的爱徒。 在当时,孔子身边就跟着一群他的小迷弟! 【正是根据史书记载孔子的身高体态,也让网友们对《论语》这本书有了更加细致的解读。】 【孔子最爱讲的是以理服人,就凭他身高两米一,能有力拔山河的力气,谁敢不听他的理?】 【谁要是不听,孔子一巴掌扇过去就能直接给人超度了!】 一众帝王起初根本不知道孔子竟然这么全能。 不仅有如此渊博的知识,没想到这身上的肌肉,也一个没少长! 想到这,帝王们暗暗佩服起孔子。 这才是真正的圣贤之人啊! 【但是这《论语》为何被叫做《抡语》呢,其实出发点也是从孔子的外貌来看的。】 【接下来我跟各位简单说几个有关孔子在《论语》当中的句子,各位就明白,为何要叫做《抡语》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