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之我有一座梦境传送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95 章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而且这许大茂居然能直接指挥厂办,这让易中海两口子对这位副主任的能耐又有了新的认识。 “淮茹有经验,孩子让她帮着带带,可省不少心。” 易大妈客套了一句,神情突然变得有些忐忑,吭吭哧哧地说:“大茂,这都过了大半年了,怕是好点的孩子都被领走了吧,搞不好剩下的都是些歪瓜裂枣。” 说着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也不顾老伴在旁边一个劲地使眼色,还是问:“万一白跑一趟可怎么办?” “不怎么办,看来您几十年没出过四九城,思想都僵化了。” 许大茂将茶水一饮而尽,站起身来,“要是这么前怕狼后怕虎,连尝试都不愿意尝试,那就用不着二意思思,好好守着傻柱就得了。” 易中海佯骂道:“老娘们家家的,没见识就少说话,咱们家是出不起路费还是怎么滴?” “哟,瞧我这张嘴......”易大妈自知失言,忙自嘲一番。 “这事宜早不宜迟,您二位最好马上出发。” 老两口连连点头,摩拳擦掌,准备踏上“寻亲之旅” 不知他俩能不能脱离真·绝户的命运,成为伪·绝户。…………………… 骑着自行车去秦家村的路上,秦京茹问:“大茂,刚才你在易大爷家说什么呢?” “他们老两口看咱俩收养了一个闺女,眼儿热了,也想收养一个。” 秦京茹感慨道:“旱的旱死,涝的涝死,院里多的是三四个孩子的,一大爷二大爷全是三个儿子,到了易大爷那儿连个闺女都没有,是挺熬慆的。” 媳妇啊,你还不知道吧,咱俩也曾经是“旱死”队伍其中的一员啊。 “那咱俩可得加把劲,争取"涝死"!” 秦京茹哭笑不得,既觉得不吉利,又觉得有趣,在丈夫背上轻轻拍了一下:“说什么呢,哪有这样说自家的。” 说说笑笑很快到了秦家村,还没到村口就迎面碰见个大妈。 “京茹,又回娘家啊,你爷们对你可真好。” 这话倒是没错,许大茂朝她微笑点头。 秦京茹回应了一声,随即神情骄傲地说:“我公公婆婆过年还邀请我爸妈去城里做客呢。” 一进村就引起了关注,乡亲们纷纷热情招呼,把秦京茹给嘚瑟的。 不过这丫头见了世面,倒是有所长进,态度比上次好的多。 知道叫人了,碰到熟点的还停下来聊几句,一路走一路说,脸上也没有不耐烦的神色。 起码面子功夫做的不错。 因为家里只剩一人,秦老三依然在大儿子家搭伙。 到了秦家老大家,院门倒是没锁,一推就开,可主屋的门锁了,说明家里没人。 “我妈肯定又去挣工分了,真是的,回来也不说休息几天,家里又不缺那仨瓜俩枣。” 秦京茹心疼母亲,却也无可奈何。 许大茂打量着猪圈里的猪,如今条件好了,一养就是三头。 不过这三头猪算是两家一起养的,这么看倒也不扎眼。 “咱妈有可能去打猪草了,她是干惯了活的,根本闲不下来,倒不完全是为了钱。” 看看手表,才9点不到,离早中饭还有一个多钟头。 农村人一般都只吃两餐,10点多一次,下午4点多一次,然后早早睡觉。 “咱们分头行动,你去找爸妈,我把秦姐捎的东西拿到她家去。” 秦京茹奇道:“你还去过我姐家?” 许大茂目视那些穿着各色棉袄的小孩子,“接亲那天去坐过一会,不过路线有点忘了,不行我就让那些小孩带路。” 秦京茹觉得有理,朝东边去了。 按记忆里的路线来到秦淮茹的娘家,残破的院墙和那几间土坯茅草顶的屋子,和上次来的时候一模一样。 家里还是没人,主要是来的时间不赶趟。 只得用水果糖收买那些小跟屁虫,让他们去找人。 百无聊赖之际,在这院里四处看了看,又走到猪圈前。 一只瘦猪没精打采地躺在泥巴里,看那体重比秦光力家三头猪差远了,最多130斤。 现在快到年底,猪也快出栏了,这样的猪可卖不了多少钱。 看看院里没人,许大茂手一翻,掏出根黄瓜丢进猪圈。 那头瘦猪身子一抖,跟打了鸡血似的猛的爬起来,冲过来就吃,啃得汁水四溅。 这猪真是饿坏了,平时怕是净吃猪草加刷锅水,不然也不能这么瘦。 约摸过了十几分钟,听见一阵脚步声传来。 越过低矮的院墙一看,秦淮茹的母亲吴大丫跟在几个小孩后面朝这边跑来,却没见着秦长春。 咱的三丈母娘来了。 心中不禁好笑,看来连这些小孩都知道秦老大家是女人做主,根本没把秦长春叫来。 当然也有可能是没找到。 现在村里都是由生产队长分配生产任务,而任务并不固定,所以农民并不像以后那样只在自家地里干活。 “哟,许同志,真是稀客,快进来坐。”吴大丫跑的气喘吁吁的,一进门就忙着倒水。 许大茂给那几个“功臣”小孩分发了糖果,把他们打发走了。 想了想,丈母娘的亲姐姐应该叫姨妈或者大姨吧。 “大姨,是挺久没见了,秦姐托我和京茹捎点东西回来。” 说着把手里提着的两个布袋放在桌上,里面是一块猪肉和五斤白面。 猪肉是上好的五花,差不多有3斤。 吴大丫倒是没客气,直接打开一看,满是皱纹的脸上顿时露出心疼和欣慰混杂的表情。 “这丫头,自个都吃不上什么好的,从牙缝里省出点东西还巴巴让你们带来,不知道又得受她那婆婆多少气。” “唉,一想起她过的那日子我就心疼得厉害。” 吴大丫是真心疼自家这个大女儿,闺女出嫁,过得好还罢了,要过得不好,最难过的还是老娘。 这个女人才五十多岁,看着却像六十多岁。 “许同志…” 许大茂放下搪瓷缸,打断道:“大姨,又不是什么外人,您叫我大茂就成。” 听他口气透着股子亲热,吴大丫心中一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