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之我有一座梦境传送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105 章 得陇望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徐部长被这个心中冒出来的想法吓了一跳,忙摇摇头将这个荒唐的念头抛开。 许大茂早就预料到徐部长会这么问,像他这种大领导,遇事一向会往深处想。 正所谓人无心思不做事,要说娄弘毅的女儿纯粹是为国为民,一点别的想法都没有,徐部长是不信的。.M 倒不是说不存在这种人,相反在这个时代,这种没有一点私心的人还特别多。 关键还是在于身份,姿本家的女儿会一心为国? 谁信啊,反正徐部长是不信的。 许大茂在徐部长面前本来就没打算隐瞒,“徐部长,根据您的判断,这场运动将会持续多久?” “这个...这个不好说,估计得好几年吧。”徐部长不可能睁着眼睛说瞎话,支支吾吾的,有点难以启齿。 他何尝不知道这里边的是非,只是在其位谋其政,他也不能妄议什么。 “我儿子才几个月大,一家人总不可能长期分居两地吧,我可等不了那么多年。” 徐部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劝,只得苦笑道:“你这家伙,真是胆大包天,这可有点类似于"拥兵自重"。” “自不自重的,还得看贡献,只要我前妻对国家的贡献足够,她那个不光荣的身份也就无足轻重了。” 徐部长默默点头,快走到李老那座独门小院了,才道:“你们的诉求千万不要急于表现出来,只牢记一心为国即可,到了合适的时机...” 说着指了指上方,“上面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依旧是上次那个办公室,李老和许大茂相对而坐。 桌上的茶已经变温了,正微微冒着热气。 许老夫人听房间里面没有说话的声音,便进来加热水。 许大茂忙站起客气一句,用手扶着杯子以示尊敬。 看房间内气氛有些凝重,许老夫人便想着说点别的来活跃气氛。 “小许,说起来你跟我还是本家呢。” “是,不过连我爸都是您的晚辈。” 许老夫人随意问了些许大茂家里的情况就出去了,又带上了门。 等许大茂再次坐下来,李老的表情已经变了,不再是之前那副冥思苦想的样子。 “小许,我的经验和知识告诉我这不可能是真的,但事实又摆在这里,你总不可能是蒙的吧。” 许大茂微微一笑,“是不是蒙的,您的心里已经有答案了,不是吗?” 李老本来坐的很直,此时突然往椅背上一靠,整个人有点意兴阑珊。 “小许,咱们先做一个假设,假设你说的是真的,那么是不是代表着咱们华夏的地震预测研究是在做无用功?” “只要那个人还活在世上,但凡大的地震他都能预测,那还要我们这些科学家有什么用?” “当然我不是说挽救人民的生命不好,只是觉得有点意志消沉,似乎我们这些科学家为之努力了很久的东西突然就没意义了......” 李老的固有观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絮絮叨叨一连说了两三分钟。 其实许大茂挺能理解的,这种感觉就像是学生时代的考试。 我这边拼了命的学习,你那边天天打游戏,压根不拿考试当回事。 结果考完了分数一出来,你是满分,我不及格。 这种挫败感的确挺伤人,好像自己所有的努力全白费了。 但是有个词叫天道酬勤,考得好的那个人是作弊才得的高分,没什么值得夸赞的。 另一个人虽然一时没考好,但学的知识是实打实的。 自己现在就是在作弊,只是出发点是好的,性质并不恶劣而已。 待李老心绪平静一些了,许大茂才缓缓道:“李老,说句不客气的话,您这格局还是小了点。” “当然我没有别的意思,碰到这种事情,任何人一时都无法接受。” “是吗?”李老知道这位小许不是信口开河的人,也没必要故意标新立异。 “你不妨详细说说。” 许大茂将刚才拿考试打比方的道理给讲了一遍,李老听完若有所思。 “李老,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知识就是知识,被发掘出来的知识是永远不会消亡的,只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何况人之一生不过区区百年,等那个人不在了,难道就任由地震肆虐吗?” 这番话说的言简意赅,李老身子猛的一震,如醍醐灌顶。.M 是啊,难道就因为有了指望,国家就不继续研究了吗。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永恒存在下去,但华夏这个新兴的国家最起码能存在好几百年。 就算前几十年有了保驾护航的人,那后面几百年呢? 还是像小许所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要解决地震预测预报这个世界性的难题,还得加倍努力才行。 李老清癯而布满皱纹的脸上神色不停变幻,对面的许大茂看在眼里,心里有点虚。 眼前这位老人都快80了,身上还有动脉瘤等多种疾病,这突然一下这么激动,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许大茂将杯子在桌面上磕了一下,轻轻唤道:“李老,您先缓缓,喝口水吧。” 李老点点头,端起杯子喝了一口,“小许,你居然愿意将这么敏感的事告诉我,要知道成功预报地震可是个大功劳。” “特别是如你所说,十年后会有一场灾难让数十万人失去生命,这天大的功勋你就一点都不动心?” 许大茂笑了笑,低声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又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说了也没人信,只有您这个学术界的泰山北斗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好这个消息。” 李老眼中激赏之色愈浓,随即心中又升起疑问。 “为什么你那位朋友对邢台地震无动于衷?要知道那次那是足有8000多人丧生。” 世人都喜欢得陇望蜀,看来连李老这种德高望重的人也不例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