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长生不死:从吞噬妖丹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9章 造化古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玉清峰,参天古木掩映下,云雾如带,缠绕其间。 李辞远独自置身于古籍阁的静谧之中,日复一日地翻阅着那些被岁月沉淀的古籍,每一页都记载着关于混沌血珠的秘辛。 偶尔,他会步出这寂静之地,悉心指导杨岚的修行。 看着她修为日渐精进,如今更是突破到了塑灵境界,心中甚慰。 这些日子里,老疯子又不知所踪,但李辞远已然习惯。 七日后,李辞远将体内的妖血调理得更为融洽,诸法皆已修炼至圆满。 一日,他从杨岚口中得知了一个关于造化古碑的秘密。 每个云海仙宗的弟子,在突破塑灵境界时,都有机会前往那神秘的石碑前,根据自身的机缘,从中获取宗门武学。 更有可能获得那传说中的镇宗级武学。 这让李辞远心动不已,因为他知道,那些镇宗武学,乃是古老仙宗传承下来的顶级妙法。 修炼至高深处,甚至能让人跨一个境界对敌,其威力之大,绝非普通武学可比。 于是,他决定陪同杨岚一同前往那神秘的造化古碑,毕竟自己也有一个机会还没使用。 路上,李辞远有些感慨,仙宗的底蕴的确难以想象。 在外界,普通山野之修连武学都极难获取。 但在这里,只要破境,机缘足够,就有机会获得镇宗武学! …… 二人穿过了云雾缭绕的山路,终于来到了那神秘的石碑前。 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的仙宗弟子,他们看到李辞远的到来,纷纷露出吃惊的神色。 他们知道,李辞远必然是那种惊才绝艳之辈,很是好奇他究竟能从造化古碑中获取什么样的武学。 “天呐,是李师兄来了!对了,他怎么现在才来造化古碑?” “李师兄身边的杨岚也突破塑灵期了,恐怕是陪伴她前来吧?” “唉,有这李师兄在此,玉清峰必然会再次崛起…” 弟子们议论纷纷,对李辞远的到来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此时,一位身着劲装的白发老者走到李辞远二人身边,微笑着说道。 “你们二人来此,可是寻求武学?” 杨岚恭敬地回答道:“正是。” “好,但你们要记住,只能挑选一种神通,且必须在三炷香之内回来,否则你们的神魂将会永远迷失在其中。” 老者严肃地提醒,又指了指造化古碑。 “越往深处的神通越好,以往那些圣子之辈,大多都能取得很不错的神通,但也要量力而行。” 其他弟子听到老者的话,眼中皆是惊色,只因这守碑老者向来脾气暴躁,冷漠不语。 今日不仅笑脸相迎,还好心出声提醒,让他们惊讶不已。 “多谢前辈。” 在众人的注视下,李辞远二人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伸出手触摸到了造化古碑。 一股强大的吸力传来,李辞远的意识开始模糊…… 当他的意识逐渐清晰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奇妙的空间。 这是一个荒芜的世界,四周空旷无垠,仿佛置身于另一片古老的天地之中。 他环顾四周,只见无数古书悬浮在空中,宛如星辰般闪烁着光芒,散发出诱人的气息。 李辞远探出神识,小心翼翼地扫过这些星点。 他发现,每一个星点中都蕴含着一种武学,有的刚猛无比,有的轻灵飘逸,还有的诡异莫测。 然而,尽管这些神通都各具特色,但李辞远却并没有找到特别满意的。 “这些武学都略显浅薄,不算仙宗的根本。” 他皱了皱眉头,决定继续深入探索。 当他走出十几丈远时,突然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袭来,仿佛有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他的心头。 他眉头微皱,身后自动浮现出了一尊缩小版的李辞远,正是他的灵体,为他缓解了大部分压力。 “难怪此地必须要突破塑灵才能进入,越是强大的灵体,便越能进入深处。” 李辞远心中明了,如今他已然突破元丹,灵体凝炼程度自然远超他人。 他不急不忙继续朝更深处走去,神识再次扫过那些星点。 “不行。” 他依旧摇了摇头,有些失望。 这里的星点虽说比起外围更加稀少,只有几百颗左右,却更加深奥。 但他胃口不小,这些武学虽说珍稀,但还并未到让他眼前一亮的程度。 于是,他继续朝深处走去。 直到身边的星点越来越少,到最后只剩下了十个星点,但它们散出的光却更为璀璨。 仿佛十轮皓月,横立虚空。 这些星点中蕴含的武学都更加强大和古老,看得李辞远心血沸腾,眼热不已。 “这才是仙宗真正的底蕴所在,每一种都蕴有无尽玄妙!” “三才剑阵、三昧水火真诀、九转玄功、金台镇魔大法……” 他一一扫过这些武学的名字,心中纠结不已。 每一种武学都奥妙无双,但他也只能从中择其一,选择困难症都犯了。 “九转玄功,一部锻体武学,据说源自于一位古老大能。 修练此法者,能够在体内凝聚出九颗玄丹,每凝聚出一颗玄丹,就代表着修士的实力又迈进了一个新的台阶。 九颗玄丹分别对应着修士的九大穴位,每激活一个穴位,修士的真气就会变得更加精纯和强大。 当九颗玄丹全部凝聚成功时,将肉身成圣,甚至能够触摸到仙道的门槛!” “三昧水火真诀,修行此法可纳天地奇火异水,随着每一种的融入都将促成一种天地间的极致水火。 第一重是“天罡水火”,它如同烈日炽热,又如皓月净水,能够焚烧一切妖邪; 第二重是“地煞水火”,它蕴含着地心的熔岩之力,能够熔金炼石; 第三重是“仙魂水火”,它代表着修士自身的灵魂之水火,能够与修士的心神相连,可焚诸天万物,永不熄灭,也可水淹天地,永不干涸……” 这些武学看得李辞远眼热不已,尤其是那三昧水火真诀。 那是三种传说中的神秘真火、真水,被誉为修行界最为炽热、最为纯净之物。 可惜,他并没有水火灵根,也不宜修行此法。 最终,他的目光停留在了“三才剑阵”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