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章 国公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寿州城中最奢华的酒楼里,蓝玉带着一群义子豪饮佳酿,个个喝得酩酊大醉。 蓝玉端坐首席,轻轻挥了挥手,就有两个关系最为亲近的义子立刻起身,搀扶着他走向床榻。 “蓝虎,马上带人去知州府衙,暗中查探朝廷是否对我们蓝家有所动作。” 蓝玉嘴唇微动,声音细弱,仅能让近旁两人听见。 “儿子明白。”左侧身强力壮的男子恭敬回应。 蓝玉并非真的醉倒,反而异常清醒。即使假装熟睡时,他的手始终紧贴着佩剑。 要骗过别人,首先得骗过自己。 他甫一归来即大摆酒宴,目的就是要让锦衣卫放下戒备。只有先让他们放松警惕,才能顺利进行下一步计划。 这群如狼似虎的锦衣卫,连蓝玉都不愿轻易招惹。 更关键的是,他对陛下的心思捉摸不透,无法像上次那样随心所欲。 有关他图谋造反的传言传到他耳边,蓝玉对此毫不在意。 若他真有造反之心,绝不会留下这么多把柄。 陛下若真对他存疑,也不会连续几年让他领军出征。 然而这次,他心中有了动摇。 因为李善长“死”了,就在他征讨云南期间。 “来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蓝玉冷冷喝道。 “义父有何吩咐?”门外一位年轻男子闻声立即开门,见蓝玉满脸焦躁,忙低声询问。 “取纸笔来。”蓝玉披上衣物,坐在桌前,凭借有限的学问,认真写下两封情深意切的信。 “这封送往太子东宫,务必交到太子手中;这封送往凤阳,亲手交给信国公。” “是。”义子接过两封信,迅速离去。 蓝玉眉头紧锁,他虽是个粗人,不懂那些复杂勾当,却也隐约感到此事非同寻常。 但愿他所猜想的一切都是错的,否则仅凭这两封信,恐难保全自身。 寿州城内,一间新近装修完毕的盐铺。 店铺即将开业,内部装饰已按朱寿的安排布置妥当。 此刻,宋忠就在此处值守,他们十一人加上朱寿,轮流三班倒,确保此处万无一失。 在正式开业之前,朱寿不愿出现任何差池。 这时,一道身影悄然潜入店内,低声报告: “老大,凉国公一行正在畅饮,现已回房歇息。” “老大”是朱寿赋予他们的称谓,他们除了真实姓名外,还拥有从零到十这十个代号。 老大即宋忠,他的编号为十,因数字最大,故被称为老大。 此举旨在与常规认知区别开来。 “好,你先去休息。”黑暗中,宋忠以手指轻敲桌面示意知晓。 他并未让手下持续监视蓝玉,因为他深知,蓝玉绝非表面看上去那般鲁莽冲动。 昔日,二人皆曾在常遇春麾下效命,彼此相识。那时,一个是街头策马扬威、威风凛凛的将军,一个是默默无闻的护卫。 蓝玉知晓宋忠加入锦衣卫,却不知他已被锦衣卫除名,如今安心在此做个护卫。 前两年北伐时,他们还曾有过短暂的共事经历。 “通知少爷,来者不善。”宋忠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寿州城知州府衙,蓝玉的义子蓝虎带领一支小队趁夜色悄然接近。 “什么人?”值夜班的衙役察觉动静,厉声喝问。 无人应答,待守卫上前查看时,蓝虎一声令下,瞬间将其制服。 进入府衙内部,蓝虎迅速指挥人马搜查全府,在天亮前携部分资料逃离现场。 消息传回家中,朱寿看到宋忠留下的信息时,已是天明。 彼时,他略作犹豫,抬头望向天空,阳光明媚,口中念叨:“天气不错,挺适合开店。” 其他人不明所以,唯有李善长心领神会。 这小子惯爱故弄玄虚,实则店铺早已筹备妥当,各类器具、人员安排均已完成。 李善长见识过朱寿初次卖盐的场景,深知迟迟不开业,乃是因为尚未想到新的宣传手段。 毕竟,如今在寿州城内,哪家店铺开业不请来歌舞助兴,赠送些免费小礼品以吸引人流? 这些手段并无技术难度,当初朱寿投入多少成本,一问便知。 如今开店,若无巧妙心思,恐怕难以引起百姓关注。 朱寿选择此时开店,显然是看准了凉国公返乡这个节点,他巴不得蓝玉早点找上门来闹事,届时无需搬出祖父倚老卖老,只需堂堂正正击败他,其广告效应远胜于自己费力宣传。 说到底,不过是借力打力。李善长此刻困惑的是,这小子为何对世俗名利如此淡然? 他所拿出之物的价值远超所赚之钱,尤其是土豆这种稀世珍宝。 但凡涉及大明,他口中尽是贬低之词,幸好平日里只有李善长能听到,若换成朱元璋每日听他这般言语,还不知谁先被气死。 接到开店指令,众人精神振奋,这样的加餐机会实在难得。朱寿看似大方,实则精打细算,只是不愿过于计较琐碎。 在经历了一个彻夜难眠之夜后,蓝玉推开身旁不知哪位义子找来的美女,满身冷汗。 他做了个噩梦,梦见陛下亲自执刀将他处决,如此重压之下,他又怎能安睡? “义父,信国公有信送达。”门外,蓝虎恪尽职守,递上一封未开封的信。 信国公即汤和,如今在家颐养天年,不再掌管军事,对蓝玉构不成威胁。朱元璋常召他回京,与其促膝长谈。 蓝玉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件,读罢,终于松了口气,看来此次锦衣卫的行动并非针对他,一切安然无恙,只是自己患了疑心病。 “没事了。”蓝玉将信丢给蓝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 见蓝虎面露难色,似有难言之隐,蓝玉厉声追问:“有话快说,别磨磨蹭蹭,像个娘们一样!” “孩儿发现朝廷曾对我等兄弟进行调查。”蓝虎低头禀报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