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荒年之民妇种田惊呆了朝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3章 募捐名单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老成去的时候张贴皇榜那边已经是人山人海了,老成凭借自己多年看热闹的经验,左一挤右一挪,总算挤到人群前边。 说起老成他还有一个绝技,那就是过目不忘。 也不是对所有的东西过目不忘,只对他感兴趣的东西,记得那叫一个牢。 尤其对八卦更是能做到一眼万年的程度,那记忆力杠杠的。 老成从上到下一目十行,快速记着。 “别他娘的挤老子!” 被人挤来挤去,老成怒吼了一句,后边的人才算消停。 这群人真是一个比一个八卦! 还好这里派了几个官兵守着,要不然这皇榜都能被人掀翻。 在朝为官的朝臣可不少,老成凭借自己过人的天赋硬生生把这群人捐的数目记了个全。 以防遗漏他硬是看了三遍这才消化上边的内容,别人还在那议论的时候,老成已经带着最新的八卦回了茶馆。 小二身上还穿着那身衣服,手上端着托盘站在门口和人瞎扯淡。 “老成回来了。” 这里已经聚集了一小部分人,看见他回来那叫一个热切。 老成茶馆被打开,和以往一样,中间那张桌子边上又围满了人。 老成端坐在上方轻咳一声,把自己看的内容全部说了出来,这群人整的还挺专业,老成说一句就有人提笔记一句,最后完全复制了一张募捐名单张贴在茶馆木柱上。 “快快快,让我看看!” 来喝茶的,打探消息的人络绎不绝。 跟风已经成了这个时代一大潮流,老成茶馆生意瞬间爆满。 “别挤!让老子看看!” “到现在为止捐的最多的还是周农淑人,足足一百万两。” “魏府还是第二,有二十多万两,太子殿下还是第三!” “你们往后看,那个绉大人竟然捐了三万两,真是少见。这老家伙平日是个铁公鸡的,这三万两拿出来怕是肉痛得死吧?” “谁说不是呢?以前乞丐搁那块乞讨他都派人驱赶。” “你们看那李大人,捐了……一万两?” “朱大人呢?我怎么看了半晌也没看见他的名字,他家酒楼生意好的不行,竟然没捐?” “捐了!” 有人接话。 “你那边都是上万两的,这朱大人才捐一千两,你搁那找怎么找得到?” “在这边呢!” 那人指着最底下的名字,李大鹏三个字在那个角落里蒙着灰尘。 这名字越靠前证明钱财捐的越多,越靠后证明捐的越少。 一千两放平时募捐算得上是笔大数目,但你把这比钱放在百万十万的名单里一对比,显得就是那么微不足道。 不少人开始嗤之以鼻。 “真是出了名的铁公鸡!” “看来看去这绉大人的三万两确实算多的了,刚才咱们骂错了人,应该多骂骂这李大鹏!” “还有,你们快看!这人……” 我这人指着角落里谁都没注意到的名字喊道,“吕大人!这位家里以前可是卖粮食的,才捐这么点?比那李大鹏还不如呢,一百两膈应谁呢?” 不是说吕老爷是出了名的大善人吗?怎么吕家才捐这么点? 有几个乞丐坐在门口呸了一句,“什么大善人,你们怕是被骗的团团转!” 这话瞬间把所有人的目光吸引过去,有人也不嫌弃,直接把那乞丐拉到里边问道。 “兄弟,此话怎讲?” 乞丐看了眼那男子没说话,那男子瞬间秒懂。立马让小二端了一盘牛肉和一壶茶过来。 乞丐看见吃的态度立马就变了,“大哥,是这样的。” “以前我们也听说那吕老爷在这边是出了名的大善人,就想着去他府门前乞讨或许能得点吃的喝的。” “然后呢?” 有人急切询问,“然后怎么样了?” “然后?哪有什么然后!” “那吕府里出来几个小厮给咱这群乞丐一群好打,差点没打死咱们!” “啊?” “你是不是说错了?我记得以前吕府还布棚施粥呢,我还领过粥。吕府施的粥跟别人家不一样,那粥里粗壳和石子都格外少,熬的还浓稠,一大碗下去还挺管饱。” “是啊,你这么一说我也有印象!” “对对对,我也记得这个事。我婆婆那会还说过这事呢,直说吕老爷是个好人。” “你是不是弄错了,那吕老爷可是个出了名的大善人。” 乞丐一脸不服气,“骗你们干啥?当初乞讨的时候可不止我一人,十几个呢,其中有两个被那吕府的小厮给打的下不来地,到现在走路还一瘸一拐呢。” 真是各人有各人的说法,不懂内幕的人听的是一头雾水,也不知道到底应该相信谁。 相当对持不下,突然有人说了一句。 “你们说的吕大善人是以前,现在是不是就不确定了。” 江林喝了一口茶慢悠悠道。 “这话怎么说?” “就是啊,善人就是善人还分什么以前以后的?你这话说的好生奇怪。” 江林也不急,反而侃侃道来,“你们都知道这吕府是大善人,经常布棚施粥是吧?” “对!” “那你们可知道闹饥荒时粮价有多高?”江林慢悠悠说了句。 有人回想了一下,随即沉默不语。 多高? 只能说高的离谱。 他们想都不敢想,更别提买了。 “那吕府的确施粥了。” 有人还没转过弯来。 江林叹了一口气从头到尾给人理了一遍。 “首先你们要知道京城粮价为啥高的那么离谱,这肯定和粮商脱不了干系。” “那我问你们,京城最大的粮商是谁?” 众人脱口而出,“吕家!” “如你们所说这吕老爷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善人,那他这个大善人为何不直接降低粮价?反而大费周章布棚施粥?直接像周农淑人那般降低粮价岂不是更好?或者直接把施粥该成布米?这样也能省了许多事。” 江林每说一句众人皆是一愣神,是啊,他们以前为什么没想到这层? 布米不比施粥来的更便捷?吕府为什么要施粥? “自然是吕府得了天大的银钱,你们想想那时候卖粮食吕府一天进账多少?那数目说出来吓死你们,闹饥荒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段时间吕府又赚了多少?你们可算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