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是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二章:天命?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站在那巨大的青铜鼎下。 头顶上星辰列宿膨胀收缩,斗转星移时光迁徙,仿佛给人一种天地都在注视着自己的感觉。 立于这不知源自于哪个时代的巨鼎面前,那人便站在了天地的中央。 温神佑:“此鼎到底是诞于何年何月,又是何人所造?” “这鼎上的文字,似曾相识,但是又未曾见过,莫非是上古蛮荒之文?” 温绩鬼使神差地,说出了一句让自己也没想到的话。 “这是天命。” 温神佑扭过头来,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家阿爷。 神巫已经离去了,目前站在水泥码头上的只有温氏父子二人。 有些不能说的话,似乎也可以说了,也忍不住说出口来。 不过神巫离开之前。 告诉二人,他们想要将这鼎送往那里,对着霸下说便可。 霸下会将这鼎送到那岸边,不过也只是岸边。 温神佑:“夜里送到鹿角浦,盖上布之后,然后想办法让人运回城内。” “中元节不远了,阿爷,我们动作要快。” 温绩连忙阻止:“万万不可。” 温神佑:“那怎么办,到时候祭祖若是没有了这鼎,如何打开香火灵境?” 温绩想了一下:“我记得,阳城不是有个龙王庙么,好像是你带去的人负责督造的?” 温神佑:“正是儿负责督造的。” 温绩:“你速速提前赶去阳城,以修庙的名义,将这鼎藏在那里面,绝不可让任何人知道。” “祭祖的时候我在宗庙祭祖,你在龙王庙之中祭祖,打开香火灵境。” 温神佑:“我一个人到阳城去祭祖,这样做……” 温绩独断:“不用多说了,就按照这样办。” 温绩已经算足够谨慎,来拜见神巫的时候也很小心翼翼。 不过,这是一座四米多高的青铜鼎,被一只神兽霸下背着。 神兽霸下大部分在水底下,露在水面上的是一个甲壳,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土包,或者小岛,或许还能被人不注意到。 但是再加上那鼎,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 哪怕是夜里,也十分显眼。 在来的路上,它经过金谷、西河二县,最终才抵达鹿城。 虽然无人知道这鼎是什么,又运往何处,作何用处。 但是,这一幕却被两岸的一些人目睹到了。 —— 自从将密函派人送往京城之后。 从京城内侍省的太监马馥便安心地等着,显得格外地低调。 只是这京城这一来一回,加上朝堂之上有什么耽搁,陛下再有个什么想法犹豫踟蹰一番。 耽搁个数月,也算寻常。 马馥也不知道何时会有回信,而他所奏请之事是否能达成目前也是一无所知。 不过马馥也并不是什么也没有做,最近,他时常来往于西河鹿城二地。 他见不着神巫,但是却时常拜访一些其他的人物。 例如。 云中祠的巫觋,云真道的道士,天龙寺的和尚,还有那些出身于大山之中的天工族众。 广结四方,大撒钱银。 只是最近,这钱银好像没有之前好使了,有些作用,但是也仅仅只是有些作用罢了。 毕竟这一次他要面对的人物和之前不一样,那巫觋和天工本就与世隔绝自成一体,和尚们天天想着死后和来生的福报,道士日日想着如何修成法术长生不老。 银钱能让他们多看你几眼,但是想要他们服服帖帖地听你的,那是不可能的。 说到底,他给不了别人想要的东西。 这些人。 也已经不是人间的黄金白银,以及权势能够收买的了。 前两日云真道的道人送庙祝赴任的时候,马馥就来了,虽然暗地里马馥对于鹿城郡王温神佑这种将胤、堇二州所有郡县的社庙庙祝之位直接给了云真道的事情很不满。 可以说这是越权擅权之举,因为此事本是鸿胪寺的职权。 不过对于马馥隐隐地指责,鹿城郡王温绩却说。 “此次并非是要重新封神,只是将那楚地自古以来本有的山川地神的正神重新登记造册而已,古来之神,各方祭祀已久,何来重新封神之说啊?” “至于派遣庙祝这回事情,那是民间百姓的自发之举,实在是和我无关啊!” 一推二五六,他什么也不知道。 对方当了这个好人,事已至此,马馥自然不能跳出来当这个坏人。 他当时带着和煦的笑容着来参加了整场典仪,还在江边给每个庙祝备了一份礼。 “咱是代陛下而来这胤堇二州,请神巫入京的。” “诸位都是二州的得道高人,修行有成……” 礼不算轻也不算重,只是结个善缘。 他怕送多了让神巫和那些道士多想。 今日。 太监又来到了江边,来见一见那天工族的族首刘虎。 这刘虎却让马馥吃了个闭门羹,让马馥只能朝着回走去,回去的路上,马馥却听见那附近的河工说起一件怪事。 “我昨天夜里头,看见龙背着一个铜炉从江上路过,吓死个人咯,我还没有见过那样的炉子。” “什么炉?” “一座铜炉,没错,肯定是个铜炉,看上去月亮下面冒绿光哦。” “你在讲什么鬼东西哦,当我们没见过铜撒,铜炉不是冒金光么,怎么会冒绿光哩。” “就是就是。” “前两天我去天龙寺上香的时候还看到了,明明就是金色的。” “那铜炉看上去有些年头咯,肯定有些不一样撒。” 河工们闲暇的时候坐在堤下闲聊,与江河打交道的他们,聊的自然大多也都是一些和江河有关的稀奇古怪的事情。 马馥的马车路过堤旁的道路,听到盘坐在地上的这些河工的话,立刻命令赶车的人停了下来。 “停,停……” 马车这一停,河工们也立刻变得拘谨了起来,不敢再说话了。 马馥下来之后看向其中一人:“还认得我不?” 那河工打量了一下马馥,然后不断点头:“认得认得,上次和我说话的那个人,还给了我铜钱哩。” 马馥虽然在其他地方不如意,但是好像与这鹿城堤旁的河工有些缘分,总能够碰见他们,并且在他们这边得到一些不同寻常的消息。 马馥笑着上前:“刚刚又听见你们说这江里头的事情了,能不能也和我说说。” 河工们问:“你想要问些什么?” 马馥:“就是你们刚才说的,夜里头龙突然现身,从江中央运走了一座铜炉的事情。” 其他河工们看向其中一个河工说:“那是他乱说的。” 又有河工说:“就是,什么冒绿光的铜炉子,这话怎么乱说。” 马馥看着那个河工:“我觉得你不是乱说的,你们平常见到的铜香炉,就是庙前头的那个吧!” “但是还有一种东西,和铜炉有些相似,叫做鼎。” “鼎是青铜所铸,传自于上古之时,一般只有帝王公侯才可用,乃是祭祀天地的礼器。” “若是上了年头,上面便蒙上了一层青灰色的锈蚀,如此一来,在月下看起来泛着绿光,也是理所应当。” 河工们议论纷纷,他们平常里去天龙寺的庙里头烧香,别人说庙门口放着放着的那个就是铜炉。 平日里和尚们将其擦得锃亮,黄铜的颜色泛着光,乍一看看上去和金的一样,因此河工一见到鼎,便将其当成了铜炉。 此时此刻听马馥一说,河工们也算是涨了见识了,一个个兴奋不已地说道。 “什么,皇帝用的鼎?” “我的个娘诶,那得是个什么宝贝!” “礼器又是个什么东西?” 马馥看向那个说看到了鼎的河工,又开口问道。 “你看到的鼎,是个什么模样?” 河工有些拘谨,不敢说话。 马馥让人拿来了银钱和一匹布,对着那河工说。 “你好好和我说,这些都给你。” 河工一下子面色通红,说话虽然磕磕绊绊,但是总算是不断地说了出来。“我是在昨天夜里头看到的,昨天轮到我巡堤了,我提着锣走着走着,就看到江面上突然浮起了一个黑麻麻的东西,就好像岛一样从水上飘过去了,我就知道那是龙来了……” “那龙背上的东西看上去四四方方的,两边有两个耳朵一样的东西,下面有四个脚,也是方方的,和个柱子一样。” “……” 马馥越听,脸色越是凝重。 他可以断定,那的确是一座青铜鼎。 至少光这鼎的样式和形状,就不像是一个普通的河工能够捏造出来的,他定然是见过才能说得这么详细真实。 而且刚刚马馥虽然说鼎乃王侯所用,但是实际上现如今早已没有王侯铸鼎了。 鼎。 乃是神物。 私自铸鼎,更是形同谋反。 河工:“那龙就这样背着它,从江正中间过去了。” 马馥突然打断了他:“你是说,你不是在江堤旁边看到那龙运鼎而过,而是看着那龙在江中央经过?” 河工点头:“是的,是的。” 马馥皱起了眉头,他本来是相信这河工的,但是此刻听完,又有些不信了。 河工没看到马馥的脸色,还在不断地说着。 “江上起了风浪,那龙抬起头来,鼎压在龙身上一动不动,江上那么大的浪拍过去,连晃都没晃一下,和座山一样。” 马馥听河工这样一描述,觉得或许真的和其他河工说的一样,面前这人就是在瞎说。 马馥说:“隔着大江,能看见江中心的龙还可以,还能直接看见那鼎,那鼎得多大?” 那人听完急了:“我真的看到了,那鼎就压在龙的背上,四平八稳的。” “那你说叫做鼎的东西就是这么大,隔着老远就能看见……” 看着那人信誓旦旦,赌咒发誓的模样,马馥又有些犹豫了。 “莫非,是真的?” 但是这样一想。 心中,越发觉得骇人了。 如果此人说的是真的的话,那就是不得了的事情了。 马馥可是见过霸下的,虽然大小不一,但是最小的也如同江心岛一般,按照这人说的情况来看。 那鼎莫非有一两丈宽? 这是个什么神物? 而再细想一下,这样一座青铜巨鼎突然显现于人世间,又被传说之中的神兽霸下背负于江上而过,是不是有着什么特殊的寓意? “这霸下运鼎,到底是何意?” 这一下,马馥的心思突然就乱了,甚至是有些慌了。 河工看着马馥:“我说的可是真的,这东西……” 马馥回过神来,对着身旁的人说道:“给他!” 之后,便直接上了马车,立刻告诉驾车之人。 “速速回去。” 途中,他慌乱的心神定了下来,又突然对着跟随左右的人说道。 “去查一查,昨天夜里还有没有看到霸下和青铜鼎的。” “对了,换一身乡人野农的行头,莫要让人看出来。” “是!” 当天,就打听到了不少消息。 果然看到那霸下运鼎的不止是一个人,只是有的看得仔细一些,有的看得模糊一些。 有些人根本不知道那霸下运的是什么,只以为那龙的背脊如同山一般隆起。 深夜。 窗后烛火下。 马馥坐在上首,几个内侍坐在两旁,众人凑在一起说起了此事。 “神兽霸下背负青铜巨鼎现于江上,大家议一议,这到底是何意?” “最少一两丈高的鼎,哪有这般大的鼎,莫不是看错了?” “看到的人不止是一个,看起来不像作假,还有那乡野村夫连字都认不得,就算是编,也编不出来那鼎的模样。” “龙乃是神兽,象征着气运和江河水脉,鼎乃九州山岳之形,祭祀天地之礼器,这龙背负着鼎,此事不简单。” “莫非,天命有所变……” 刚说了个开头,那内侍便在其他人齐刷刷的目光下,没敢再说下去,将后面的字给咽了回去。 但是不得不说,他没有说完的这句话沉甸甸的,让气氛一瞬间就变了。 最后,还是马馥出来说话了。 “自传国玉玺丢失以后,九州山河便未能一统。” “咱觉得,这一次霸下背负青铜巨鼎现于江上,定然不是坏事,而是一件好事。” 其他人脸色一变,然后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莫非是。” “天命所归?” “那霸下背负巨鼎现于人世间的意思是,九州山河将要一统?” 众人互相对视着,然后纷纷点头,觉得定然是如此了。 那点头的影子被烛火投影在窗户上,看上去整齐划一。 不过首先最要紧的,便是知道,那青铜巨鼎到底被那神兽霸下运到了什么地方。 而想要弄清楚这其中所有关节,便离不开一个人。 众人看向马馥,马馥念道。 “神巫!” —— 神巫席地而坐,面前是一张一尺多高的矮桌,桌子上放着书卷,甚至还有一些木牍竹简。 一边看,口中还念诵着。 “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 “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 “毁其宗庙,迁其重器……” 神巫正在查阅关于鼎的记载,还有那青铜巨鼎上的文字到底是什么,但是目前一无所获。 事实上,她见到那般大的鼎的时候也吓了一跳,她同样无法想象这般巨鼎是何人所铸成的,又是作何用处。 云中君下达法旨之后,霸下便将那鼎送来给她,她本以为是一件类似于月影琉璃仙灯此类的器物,毕竟只是让一个宗族开辟一个香火灵境,哪怕是个郡王。 因此当她看到那鼎的时候,有些难以想象,一个王侯开辟家庙,用得上这等重器? 若是神巫有要事拜见云中君,还可以顺便问一问。 不过最近实在是没有什么要事,她也不好就这样一件心中疑惑单独去问云中君,便想着自己查一查。 但是别说那鼎的来历,就算是鼎上的文字是什么,也没有查到。 这些有关古青铜鼎的记载虽然不少,但是模糊得很,没有其尺寸大小的记载,连其样式也没有,大多只有一个名字。 而再一查那鼎上的文字,远超古楚时期,看起来比那上古的文字还要古老一些。 正在神巫为查不到那鼎的来历而烦忧的时候,一名巫觋走了进来,对着神巫说道。 “神巫。” “有何事?” “内侍省的马监登门。” “不是说过,不见他么?” 巫觋这个时候说道:“他说这一次不是求见神巫,而是拜托我们将一样东西转呈给神巫,不过他也没走,就在门外面等着。” “神巫,这东西……” 神巫说:“呈上来吧!” 巫觋:“是!” 巫觋从帐幔外走了进来,将一张纸放在了神巫面前的桌子上。 纸上写着四个字:“霸下驮鼎。” 神巫立刻皱起了眉头:“他怎么知道的?” 不过神巫也立刻猜到,应该是有人看到了那霸下背负着青铜巨鼎从江上而过的时候,被人所看见了。 同时,也明白了那马馥的来意。 神巫对着那退出帐幔外的巫觋说道:“他还在门外?” 巫觋:“还在,看上去甚是难缠,这一次好像没有得到答复,便不肯走了。” 神巫:“没什么可说的,让他回去。” 神巫也没有说假话,她的确没有什么好告诉对方的。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