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青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501、二十年恩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次日清晨,队伍重整出发。此时人数已逾二百,不仅有书生、老兵、农夫,更有几位来自太史监的逃官。他们带来更惊人的消息:太子已在东宫秘密召集旧臣,准备策动政变;而皇帝近日频频梦魇,夜夜惊呼“他们在看着我”,甚至下令封闭皇城地底三层,严禁任何人出入。 “源灯就在那里。”一位太史监老臣颤声道,“初代忆师临终前,将自己的心脏封入青铜灯座,镇压历代帝王篡改史书所积之恶业。只要源灯不灭,真相就有复现之机。” 念安点头,心中图景逐渐清晰。她取出谢明远描摹的密道地图,对照陶壶感应,确认最后三盏灯的位置:一在西南十万大山中的苗寨古井,一在东北雪原上的囚徒碑林,最后一盏,正是深埋皇城之下的源灯。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进入中原腹地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席卷沿途城镇。官府宣称是“妖气作祟”,封锁城门,焚烧病者尸体,禁止任何流动人口入境。 但念安很快察觉不对。病者症状一致:高热不退、皮肤浮现墨色纹路、临终前口中喃喃“我记得……”。更诡异的是,所有死者手中,都紧紧攥着写有历史片段的纸条或布片。 “这不是瘟疫。”她翻阅《万灵录》中的古老记载,脸色骤变,“这是"忘川令"发动的征兆!” 传说中,每当记忆之力逼近临界,朝廷便会启用“忘川令”??以秘法抽取民间口述之真言,将其转化为毒,反噬传播者。那些因说出真相而死去的人,并非自然病亡,而是被系统性清除。 “他们在杀人灭忆。”林知悔声音发抖,“每一个开口讲述的人都成了目标。” 念安握紧青山令,玉佩温热如活物。她知道,不能再等了。 当夜,她在一处废弃驿站召开紧急夜话会。二百余人围坐院中,每人手持一支蜡烛。她取出陶壶,泡上最后一撮茉莉花茶,分赠众人。 “今夜,我们要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她说,“不是记录,而是共鸣。” 她翻开《万灵录》,启动“共忆术”。光影长卷再现,悬浮半空。她引导所有人齐声诵读书中段落??关于征役、关于冤狱、关于沉默千年的名字。 声音汇聚,如潮涨起。大地轻微震颤,远方山峦传来回响。突然,陶壶爆发出刺目光芒,水面浮现全新文字: >**“十一盏灯,共燃于心。”**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异象频生: 南方苗寨,一口干涸百年的古井突然涌出清水,水中浮现出刻满文字的石碑; 东北雪原,一座被掩埋的囚徒碑林破冰而出,每块石碑上都自动刻下新的姓名; 京城太庙,祖宗牌位无故震动,最深处一块漆黑木牌浮现血字:“还债之时已至。” 而在皇宫深处,太子猛然惊醒。他看见自己寝殿墙壁上,竟浮现出无数人脸??有边关将士、有江南学子、有市井小民……全都盯着他,嘴唇开合,无声呐喊。 他冲到窗前,望向南方。一道极细的光柱自地平线升起,穿透云层,直指苍穹。 他知道,那是**第十一盏灯**的辉芒。 他转身抽出宝剑,割破手指,在黄绢上写下八个大字:“**史不容伪,朕当亲证。**”随即唤来心腹宦官,命其秘密联络禁军统领,约定三日后子时,以烟火为号,发动宫变。 与此同时,念安率领队伍悄然逼近皇城外围。他们在城郊一座废弃陵园扎营,计划趁祭春大典之际混入内城。届时百官齐聚,皇帝亲自主持祭祀,正是揭露真相的最佳时机。 可就在行动前夜,一名随行忆师突然暴毙。尸检发现,其脑后有一枚细如发丝的银针,针尾刻着一个篆体“川”字。 “忘川令的杀手来了。”老商队首领沉声道,“他们能追踪记忆波动,专杀核心执笔者。” 气氛顿时紧张。有人提议暂缓进城,保存实力。但念安摇头。 “若再等,源灯可能被彻底封印。而且……”她望向藤匣,“你们听到了吗?” 众人屏息静听?? 陶壶内部,传来极其细微的搏动声,像一颗遥远的心脏,在黑暗中顽强跳动。 “那是源灯的回应。”她说,“它在求救。” 三日后,祭春大典如期举行。皇城内外张灯结彩,礼乐齐鸣。百姓被驱赶至指定区域观礼,稍有喧哗即遭棍棒驱逐。 而就在钟鼓齐鸣、皇帝登台献祭之时,一声清越吟唱自城南响起: >“茉莉花开白如雪, >白发老人海边歇。 >一壶茶暖千秋冷, >一句真话破长夜……” 歌声由一人而起,转瞬蔓延四方。先是几个孩童跟着哼唱,接着是妇女、老人、士兵……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短短片刻,整座皇城仿佛被歌声淹没。 与此同时,念安率三十死士突破守卫,潜入皇城地底。沿着密道前行,越往下走,空气越是滞重,墙壁上布满扭曲符文,似在压制某种力量。 终于,她们来到最底层的大殿。中央矗立一座巨大青铜灯台,形状如心,表面布满裂痕,却仍有一丝微弱红光从中透出。 “源灯……还在燃烧。”念安颤抖着上前。 忽然,阴影中走出一人。黑袍覆体,面容模糊,手持一根白骨权杖。 “你来晚了。”那人嘶声道,“忘川之水已注入灯芯,三刻之后,万忆俱焚。” 念安冷笑:“你说的是恐惧吧?因为你知道,就算烧掉这盏灯,也烧不掉两百万人心中的记忆。” 她取出青山令,高举过顶:“今日,我不为夺灯而来,为还愿而来??还天下人不忘之愿!” 话音落下,陶壶腾空而起,壶盖自动开启。一股浩瀚意念喷薄而出,正是《万灵录》中凝聚的万千口述之魂。它们化作星河般的数据流,涌入源灯裂缝。 轰??! 整座地宫剧烈震荡。青铜灯台发出龙吟般的长鸣,裂痕中迸射出炽白光芒。那黑袍人惨叫一声,身躯寸寸崩解,化为飞灰。 光芒持续扩散,顺着地脉传遍全国。所有正在诵读《遗民纪》的人,无论身处何方,皆感到胸口一热,仿佛有火种落入心田。 而在皇宫祭台上,皇帝突然捂住耳朵,痛苦跪倒。他听见无数声音在他脑海中咆哮: “你还记得永昌十二年雪地里的哭声吗?” “你还记得北境八千具无人收殓的尸体吗?” “你还记得是谁下令焚毁律法原本的吗?” 他疯狂挣扎,却被无形之力定在原地。这时,太子缓步走上高台,手中捧着那份染血的《遗民纪》副本。 “父皇,”他平静地说,“该还账了。” 千里之外,谢明远站在书院第十根石柱下,望着北方天空骤然亮起的极光,喃喃道: “孩子们,你们点亮的不只是灯……是未来。” 风愈烈,吹过荒原、山岭、江河、城池。 有人醒来,推开窗。 有人起身,拿起笔。 有人牵起孩子的手,说:“来,我讲个故事给你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