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族修仙:天人分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五章 少年苏尘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数日之后,黎家庄正逢春时,万物复苏,云蒸霞蔚,小镇沐浴在晨曦之下,可见村民忙碌往来,兼有炼气士施雨降法,调理大小灵田。 灵峰道观之内,忽有大小动静响起,一些修道士皆奔走正殿。 乾阳观修士不多,赵氏修士,加上寻仙弟子,以及两名黎氏族人,共计二十九数,最终到场之人有十一人。 人群之内有一名少年,身着乾阳观下赐的素朴道袍,头插道髻,面貌清秀透着英气,腰背直挺如松,望着面前大殿,双眸有期待之色。 待到时辰已至,面前正殿缓缓开阖,有道童随侍在旁,其内莲台立柱,铜鹤垂首,香炉袅袅清香,扶苏落梁,描绘掌故经典更添缥缈之感。 在最上方玉台之上,端坐有一位道人,面貌清俊过人,身量便是坐着也犹显高大,尤其一双重瞳,望人之时,充斥着慑人之感。 “这便是观主……” 少年郎喃喃自语,他名唤为"苏尘",乃至十月前到来乾阳观寻仙问道,求取仙缘,之后入门之后,却因种种事件,未能见得观主当面,以至于好生失望。 此时他随着身旁诸弟子缓步走了大殿,随即依规叩礼,上尊齐声道:“拜见观主!” 苏尘声音犹为大,甚至凑近了,大得胆撇了眼黎安,随即心下惊叹,激动莫名。 而此时上首黎安,闻声微微颌首,笑道:“都起来了。” 他望着包括在二名黎氏弟子在内的修士,又落在这些寻仙修士身上,不由若有所思。 这近八年时间来,黎氏也出生了两名灵根苗子,正是适才开门的两名小小道童,一个六岁男童,一个五岁女童,皆在初道阶段,资质也普通,皆是灵蕴不及一丈的资质。 不过黎安还依字辈,大得称为"黎玄清",小得称为"黎玉荷"。 灵蕴不及一丈,那便等若没有,今后终其一生,怕也仅是炼气士,是以黎安便唤来当道童,充当一些场合的门面。 黎安又落在那些寻仙弟子身上,此中却赵氏修士,至于缘由,却是他特意为之。 随着黎安注视,其中八人纷纷低下脑袋,也唯有其中一人,此时却昂起头,与黎安对视一处。 黎安看了看人,却是径直收回眸,神情波澜不惊,顿时让苏尘好一阵失望。 在黎安面前九名寻仙弟子,年龄却皆不一,大得人已至中年,也不由是炼气一重修为,小得也便是苏尘,记载乃是一年之前特意来寻仙。 想到这里,黎安心下叹息,但面上不显,一脸温和开始指点这些弟子。 这些黎安也时不时凑空如此,若不如此,也敢吸引一些寻仙之人到来。 待到半个时辰过去,在场弟子皆是面现惊喜之色,尤其是那名年岁渐老的中年人,不由拜谒道:“得观主真法,林闵之心怀感激无以言表,愿意奉上黄金百两。” 黎安:“……” 他望着这中年人,张了张嘴,看见其固执面貌,顿时还是压下规劝言辞,有些话多说无用,此人若能醒悟,也不必磋磨这么久。 不过乾阳观到底是真修,是以黎安淡淡道:“林闵之,我等修道士虽不视钱财如无物,但却不执著于此,不必上奉,留起家中父老吧……” 林闵之张了张嘴,但接触到眼神之时,还是默默闭上,他能留道观也是因时势所然,但却还是有被随时驱下山的可能。 又过片刻,黎安挥了挥袖,便要将这帮弟子唤下了去。 然而就在这时,黎安却动作一顿,随即落在苏尘身上,虽然资质普普通通,但聊胜于无,却能有几分用处。 “苏尘,你留下,尔等自散去……” 一众弟子,乃至两个打瞌睡的道童,皆是神情一振,随即眼神别有深意看了眼苏尘,这才拜礼告辞。 殿内仅苏尘,以及上首黎安。 黎安看着苏尘一脸紧张,笑道:“听闻到来道观之前,自身便有修仙缘法?” “是,观主……”苏尘连忙便是深躬一礼,出声道:“弟子家乡也是望川山脉,位于落霞岭,家父乃是教书先生,自幼识字观文……” 苏尘说到这里,突然意思到什么,便连忙道:“弟子是九年前一次误入后山,因缘际会闯入莫名之地,在其内得了一门功法,《上清玄元录》还有一些物件,后侥幸入道……” 黎安一脸平静听着,并不感觉意外,至八年前他布局灵脉,随着灵机复苏,自然一些仙缘便会冒出来,甚至随着时间流逝,野兽开智悟灵,吞吐日月精华,乃至妖魔鬼怪,也会渐渐生出。 “能否将功法于本道一观?” 黎安待到苏尘言完,不由轻声道。 苏尘神情有些犹豫,但咬了咬牙,还是小心至腰间伫物袋取出一门古旧书藉,随即奉上,道:“观主请。” 黎安微微点头,便接过《上清玄元录》翻页一展,可连看数页,不由面色渐渐平静下来,暗道:“仅是奠基功法吗?” 此功之名倒是起得不错,但黎安却看出仅是炼气期奠基功法,无论是什么灵根,皆能修此录,行功最为中正平和,根基扎实。 苏尘资质他是了解,水木土金四灵根,灵蕴下品二丈,但许是有些机遇之故,如今倒是相较炼气二重也已经不远。 “等等……” 黎安忽而双眸一亮,却非是这《上清玄元录》,而联想到什么。 他当即又望向苏尘,道:“你所去之地,详细说说。” 苏尘反应过来,连忙如倒豆子一般,将所经历的一五一十尽数说了。 待到看完之后,黎安若有所思,暗道:“莫非是一处洞天?” 苏法所踏足之处,与黎安所想那等废弃洞府又截然不同,却疑似"洞天",与现世空间迵异,玄机自成一体。 何为洞天,即是洞室通达天地,其内日月经天,山河匝地,至古便流转修真界,有三大圣地,十大洞天,三十六福地。 洞天与寻常修士道场截然不同,譬如黎安在大洲游历之时所知"浮元洞",便是一方元婴大势力,然而道场所在之地,却无从寻觅,仅知存于一处洞室之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