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假太监:青楼点到女帝,回宫求放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1章 是时候让他回来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秦相府。 “秦相,疯了,疯了!” “天子简直就是疯了!” “咱十几个大臣,各个都是朝中骨干,他居然二话不说,全都给罢黜了!” “不光如此,吏部侍郎王成,还有诸多大臣,只是因为说了几句话而被抄家!” “现在王成他们都还在天牢里关着呢!” “秦相,现在该怎么办,您总得给句话吧?” 一大清早,秦升海府上正厅内便争论不休。 这些,都是先前替秦升海求情而被罢黜的官员。 除去被抄家的几个倒霉蛋,这里还有七八个大臣。 此时他们双眼血红,义愤填膺。 然而,秦升海却是坐在椅子上,不断把玩着手中的念珠: “慌什么?” “这难道不是好事?”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 “秦相,您没开玩笑吧?” “好事?现在我们都被罢免,还要冒着被抄家的风险,哪里是好事了?” “别说我们了,秦相您现在也被罢免,这……天子就是疯了啊!” 秦升海却是摆摆手,从容道: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越疯,越这么闹,越好!” 说到这,他眼神中闪过几分阴鸷: “眼下,此事已然传遍整个京都。” “如此骇人之事,用不了多久便会传遍大宁十二州!” “如此对待大臣,残虐暴戾,你们觉得,百姓的民心还会在他那?” 这一句话,让众人为之沉默。 就在这时,吏部尚书方群咬牙切齿道: “秦相,话是这么说没错。” “但在这之前,我们早晚都会挨天子这一刀!” “到时候被抄家,头顶的乌纱帽也没了。” “在那之前,我们只怕活都活不下去,还谈何其他?” 秦升海却是嗤笑一声: “这有何难?” “他若要,便让他都拿去!” “此事一出,民愤一起,到时候我会联系百姓富贾进行上京直奏,抵抗税赋。” “税赋一断,百姓一闹。” “到时候,由不得他继续这么做!” “届时,天子只能硬着头皮,求着你们回去。” “至于钱,到时候都得全都送回来。” “怕什么?” “没了民心的皇帝,那还是皇帝吗?” 秦升海一点也不着急,甚至还有些高兴。 苏叶这一手,在他眼中明显就是在自寻死路。 好不容易通过青州一事积攒的民心,就这么霍霍了。 都用不着他动手,便将苏叶逼迫成这样。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已经报了一部分仇。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他要的,是苏叶从皇位上滚下来! 他要的,是天子的命,和大宁的江山! 两日后。 御书房。 苏叶伏案,身旁坐着清风与慕容月二人,一同批改奏折。 “你如此做,可曾想过后果?” “这次罢黜的官员,和上次不同。” “虽说只有十几个,但近乎都是三省六部之人。”.M “甚至其中还有三个尚书!” “此事传开,如何收场?” 四下无人,慕容月语气凝重地道。 她实在是没想到,苏叶居然会做出这种蠢事! “不这么做,难道顺了他们的心,老老实实将秦升海官复原职?” “这些,都是秦升海这么久以来在朝堂的根。” “除掉,便是彻底断了秦升海在朝中的影响力。” 苏叶一边看着繁杂的奏折,一边解释道。 “是这样没错。” “但朝中官员本就紧张,如今空缺,该当如何?” 慕容月脸色有些难看。 但是,这事放在她身上,她也未必能有更好的办法处理。 苏叶说得对,总不能就这么放过秦升海。 那先前的努力,可就真的白费了。 透过此事,她也明白了,为何秦升海先前如此嚣张跋扈。 他的根,扎的太深了。 “先前科举所录取之人,我都召见过了。” “包括萧儒在内,其中有不少人都可用,而且出身不错,不在秦升海那些人的根系之中。” “透过此事,也好磨砺他们,将他们直接提拔上来。” “我还正愁着没理由重用他们呢。” 苏叶眯起眼睛,悠悠开口道。 “你想的,太简单了。” 慕容月黛眉紧皱: “纵使用了这些人,你如此独断,罢免这么多官员。” “百官之心聚不拢,民心也聚不拢。” “此事过后,后果不堪设想!” 苏叶却是深吸一口气,转头看向慕容月: “改革改革,没有大刀阔斧,便没有改革。” “你,可愿信我?” 这一句话,使得慕容月为之一怔。 看着苏叶坚定的眼神,她沉默了。 “太后到!”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李总管的声音。 “太后?她怎么来了?” 苏叶眉头一皱,缓缓起身。 没一会,太后便在洪公公的搀扶下,朝着苏叶的方向走来。 “儿,见过母后。” 苏叶缓缓行礼。 然而,太后却是一抬手: “免了。” “烈儿,你到底在做什么?” “哀家都听说了,这……朝堂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你突然罢免这么多命官,全都是三省六部的重要官员!”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朝堂中已然无人!” “你……是怎么想的?!” 太后此时心急如焚。 得知此事后,她已然两天没睡了,满脑子乱成一团。 “母后,儿必须要铲除他们。” “这是必然。” “父皇所留之臣,本意是辅佐儿登基。” “然而,他们都有异心,在儿大病,一年未上朝之时已然作乱。” “这秦升海根基如此之深,三省六部近乎全是他的人!” “儿不这么做,大宁便烂了!” 听到苏叶如此坚定的声音,太后的脸色顿时变得更加凝重了起来: “那你打算如何处理?” “就靠着先前科举选上的那些人?” “他们毫无经验,怎能堪当大任?” “尤其是那个萧儒,虽然有才华,但本质上还是寒门出身。” “让他担大任,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出问题!” 苏叶深吸一口气,低声开口道: “母后如此说,莫非已有了更好的人选可用?” 太后悠然叹了一口气,缓缓坐了下来: “要哀家说,也是时候让他回来了。” “右相,郭青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