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假太监:青楼点到女帝,回宫求放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章 安国商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扬州。 安国郡。 “父亲,这是扬州知府送来的汇报。” “扬州的情况……不容乐观啊。” 一个身着白衣,看起来约莫二十三四岁模样的青年,面色凝重地汇报道。 在他面前,坐着一个留着细长胡子,面容刚毅的中年人。 中年人看起来约莫五十多岁,面若泰山一般,神情冷峻。 他,便是大宁右相。 十年未曾踏入朝堂一步的郭青海。 在他面前的青年,是他唯一的儿子——郭子安。 “扬州的情况,我已大致了解。” “先尽量安抚百姓,起码青州的疫病已经被遏制住了,他们不会受到影响。” “至于商会之事……且先拖拖。” “记住,一切要以百姓为主。” 过目汇报后,郭青海悠悠叹了一口气,低声道。 “此事是否……向天子汇报?” 郭子安犹豫片刻后,支支吾吾开口道。 “子安,我与你说了多少遍。” “天子上朝,解决边境一事,又解决青州灾患,已实属不易。” “如今国库恐怕早已空空如也,纵使汇报上去,除了添麻烦,又能如何?” 郭青海眉头一皱,低声道。 郭子安缓缓点头: “父亲,天子毕竟都回来了。” “听闻,天子整顿朝纲,两次三番,已然将朝堂大换血。” “几日前更是强行罢免了左相,连带着求情的十余六部重臣一同罢免。” “甚至……甚至还抄了五人的家。” “眼下朝堂人心惶惶。” “父亲,您就回去一趟吧。” 郭青海的脸色明显一变。 他缓缓闭上眼睛,轻轻摇头: “越是这样,就越是不能回去。” “天子不信任任何人,我只管做好本职工作。” “南越方面,如何了?” 郭子安闻言,脸色顷刻变得凝重: “不容……乐观。” “边境不断惹出骚乱。” “南越那些蛮子,恐怕早已蠢蠢欲动。” 郭青海长叹一口气: “将扬州安定一番后,回胶州吧。” 郭子安神情一紧: “您要见陈王?” “可……” 他话还没说完,郭青海眉头微皱道: “藩王之中,距离胶州最近,手中还握有兵权的,只有陈王一人。” “若陈王都坐视不管,那还有谁,能行未雨绸缪之策?” 郭子安百般无奈,看向郭青海道: “父亲,您日夜操劳,但大宁十二州如此之大,内忧外患不绝。” “不上报天子,仅凭您一人,又能坚持多久?” 然而,郭青海却是没有回答。 而是抬起手来,下了逐客令。 无奈之下,郭子安只得忧愤离开。 “子安,子安!” 刚离开书房,郭子安正愁眉不展。 突然,一个声音喊住了他。 “儒风?” “你来作甚?” 郭子安看向声音来源,一脸疑惑。 说话的青年,着一身黑衣,浓眉大眼,虎背熊腰,一看便是杀才。 但这杀才武将,偏偏起了个儒雅的名字——聂儒风。 他是郭子安从小的玩伴。 也是郭青海的得力干将。 “怎么,又劝右相回京了?” “我都说你多少遍了,他不可能回去的。” “别说现在朝中情况错综复杂,咱们大宁到处都是窟窿。” “就算是右相愿意回去,天子眼下如此多疑,会信任右相?” “回去反而会被束手束脚,这又是何必?” 聂儒风慢悠悠开口道。 “可是……总该回到朝堂的。” “左相秦升海在这一年,笼络了多少人?” “本属于父亲管辖的三部,也被秦升海拉拢过去了七七八八。”.M “父亲本来临危受命巡游四方,便是先帝为新天子打好基石。” “如今天子有能力,可治国。” “天子要铲除秦升海,重整朝纲,眼下正是用人之际。” “为何……” 他话还么说完,聂儒风便开口打断道: “啰里吧嗦的,干嘛想这么多?” “走走走,带你出去散散心。” “你这两眼空空,能琢磨出个啥?” 郭子安一怔: “散心?你还有功夫散心?” “你知不知道……” 聂儒风直接用胳膊搭在了郭子安的肩上,直接硬拽着他往外走: “今日阳光明媚。” “扬州一年一度的安国商集也开了。” “咱们现在这样不也挺好的吗?” “何必拘泥于朝堂?不一样能为大宁效力?” 安国商集? 听到这四个字,郭子安脸色骤然一变: “今日,安国商集开了?” 聂儒风一怔: “对啊,整个安国郡汇聚八方商贾,以物换物。” “还有各路才子也来一展头角。” “如此大事,你不知道?” 郭子安深吸一口气,大步朝着门外走去: “走!” 与此同时,安国郡外。 程风一行人,也来到了此处。 “右相,就在这安国郡中?” 苏叶一挑眉毛,看着近在眼前的城墙。 上面赫然写着“安国郡”三个大字。 此行,除了苏叶和慕容月之外。 自然还有清风与甘不为跟随。 并带着上次前往青州所带的六个锦衣卫好手。 几人穿着商贾的衣服,假扮成商队。 至于苏叶,自然还是用了本名苏叶这个行脚商的身份。 “陛……少爷,老夫人是如此说的。” 甘不为差点没说漏嘴,急忙改称呼道: “据说此番,右相是为了解决此处商会与百姓的难题。” “不过不会久留。” “我们的时间,有限。” 苏叶却是一挑眉毛,大步入了城。 左右环顾一番后,淡然一笑道: “这扬州,还真是个好地方。” “山清水秀的,比京都不知要好上多少。” “而且人也多,热闹的很啊。” 想起上次去青州,因为疫病加上涝灾的缘故,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这里,几乎就是天堂一般。 和这里比起来,京都还真显得有点不尽人意。 甘不为笑呵呵开口道: “少爷有所不知。” “今日,是安国郡一年一次的安国商集。” “整个大宁,甚至还有他国商贾都会来此处以物换物,举办庆典。” “同时,天下才子都会来此凑热闹,以诗会友。” “所以,人自然是多了一些。” 苏叶不由得一怔: “商集?” “这里,对通商之事竟如此开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