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8:开局被返城女知青骗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68 专业选择,激起冯母的强烈反对(求全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晚上冯父冯母她们下班回家,也是第一时间询问了家里几个高考生的估分情况。 在知道冯家末跟老二家的都估的不错,基本稳上燕京大学时,冯母看女婿程学民的眼神,再度变了。 晚上,更是给这个好女婿加餐。 “学民,你打算填报计算机专业?” “可我们国内,各大高校在这一块的领域,可以说是完全空白,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晚饭非常的丰富,可见冯母这个丈母娘,是真的心疼程学民这个女婿,当然也是高兴。 跟着饭桌上,肯定询问了大家准备报考什么专业,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商量一下。 最后小姨子冯家末的专业,大家一致认同程学民的建议,国际政治。 小姨子她的英语也好,将来毕业后可以直接被征辟进国院,从事外事接洽工作。 二嫂这边,本来她最开始的打算,是从善如流跟着填报中文系,好将来毕业后找一家刊物社当编辑,能跟她婆婆一样,成为大家敬重的"孙老师"。 不过大家都询问程学民的建议,对于二嫂的专业选择,程学民心里其实也有想法。 便询问二嫂对做医生怎么看? 一听程学民提到医生,全家人都反应过来觉得好,他们老冯家现在什么人才都有,就是没有医生这一块的。 所以,大家在听到程学民提到医生后,都表示赞同。 二嫂心里其实没个主见,能考上大学还是燕京大学,对她来说已经是非常的奢望,所以学什么专业完全没有个想法,满脑子到现在都是飘的,肯定是家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最后在程学民的建议下,二嫂填报了燕京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医药实验专业,将来不做医生,也能搞药物研究,甚至开药物公司赚大钱。 程学民他自己呢,也说了一下他的专业选项。 却是让大家都是纷纷咂舌吃惊,因为程学民竟然选择了燕京大学,今年刚刚开设的计算机数学运用专业。 这可是全新的专业,国内对相关领域,可谓是一片空白。 真不知道程学民他报这个专业图什么? “是的,外公外婆,爸妈,我准备填报计算机数学运用这个专业,我觉得以后是计算机信息电子的时代!” 面对家人们的质疑,程学民也没法跟她们明说,计算机领域是将来发展主流,也是第三次工业革命。 只有抓住了计算机领域的先机,我们才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斩获足够丰富的利益。 确实,现在我们国内计算机领域,可谓是一片空白。 但程学民来了。 带着满脑子的知识库,穿越重生到了这个年代,怎么只可能写点稿子,赚点稿费呢? 现在都在号召鼓励全民创汇,可一篇《哈利波特》,又能给国家带来多少创汇成绩呢? 想要搞创汇,收割全球美金,还得是计算机。 而且程学民从事计算机数学信息运用专业,就能往各个领域拓展。 无论是轻工,军工,生物,制药,甚至是核工,程学民通过计算机数学运用,都可以涉及,都有那个理由涉及。 往后程学民但凡有相关专利出来,都可以全部推到超级大计算机数学运用上面来。 毕竟都知道,传统的各领域核心,基本都是建立在数学运算上面的。 当初我们搞原搞核搞潜艇,哪一个离开了超级大计算机数学运算? 可当时,整个国内就沪上那边一台超级大计算机,各单位都在排着队,各单位每周的用时都是精确到分钟,可见大计算机数学运算有多么的稀缺。 而且至今为止,能担负起大型运算的大计算机,国内也仅仅还只有沪上那一台超级大计算机。 别的虽说是大计算机,但真正运算有限,根本支持不起一个大项目的数学运算。 这是我们的技术短板,也是国外发达国家,对我们技术封锁的核心,根本不会放开解禁的那种。 一切,都得我们自己摸索自主研发。 如果按照前世按部就班的自主研发,还得等二三十年以后,这就比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整整落后了几十年。 所以,我们必须得迎头赶上,甚至超越。 “我倒是觉得学民选的不错!” “就是因为我们国内一片空白,才需要像学民他们这些有志青年,去学习去研究去攻克!” 外公听了程学民的意向,倒是十分诧异的看着他,满脸赞同的说道,“当年我们搞原子弹搞核弹,吃亏就是吃在这上面,完全是靠我们用算盘打出来的!” “我们要是能跟老米他们一样,有成熟的计算机数学运算技术,就不会搞的那么难!” “所以,学民选计算机专业,老头子我是举双手赞同的!” 外公顾父的话刚说完,本来还有点不赞同的丈母娘冯母,就更不赞同了,说道:“爸!往后学民又不是去搞研究的!” 她这个女婿攥着一大票的政治资本在手,你老人家却让他去搞什么计算机研究,填补我们这一块的空白? 不行不行不行! 燕京大学今年既然已经开设了计算机领域相关专业,说明就有人会去从事相关学习研究开发,不差她家女婿这一个。 要丈母娘冯母来看,还是按照最初的想法,让女婿报经济管理学。 现在改开了,上面都有风声提市场经济了,所以还得是学习如何抓经济。 只有会抓经济会治理,才能出成绩,往后的晋升也容易。 冯母还指望,她们老冯家能出一位封疆大吏来着。 “顾老师,我倒觉得学民跟爸说的不错,其实学民可以在学校多搞几年研究沉淀一下。” “顾老师你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我知道顾老师你对学民家末娟儿她们以后期望!” “但将来走仕途的话,不一定非得就要去学那个管理。” “而且学民也现在正在风头上,上面全都在关注着他的专业选向,学民真要是选择了管理,反而显得太功利啦!” “我觉得还是技多不压身,学民完全可以选择计算机领域,就是因为它一片空白,才更容易出成绩!” “等将来学民在这个领域出点成绩,再从学院里抽调走仕途,其实起点会更高一点。” 见自家这口子急了,老丈人冯父便赶紧接过话头,跟着说道。 “老冯你的意思是……学院派?” 冯母似乎也听明白了她家这口子的意思,让她这个女婿走学院派。 “自古到今,学院派都是历朝历代的主流,以前的国子监,现在的文讲所跟各高校资深学者,都是储备人才,都是往上抽调任用的!” 老丈人冯父今晚是多喝了两杯,将他心里想的,可跟程学民这个女婿掏心窝的全部掏出来了。 所以,姜还是老的辣,老丈人看的倒是透彻。 让女婿在学校里搞搞研究沉淀一下,等毕业之后寻求机会,起点会高很多很多。 “你们啊!都是有很强的功利心,要不得啊!” 听得外公顾父,是真不知道说他这一对女儿女婿如何是好。 不过可怜天下父母心,当然都是为了子女好。 为此! 程学民也是点头,其她冯家幼冯家成兄妹几个,倒不敢说一句,因为他们知道事关前途,不能乱发表建议。 志愿的事情说过后,程学民也跟大家说了一下,等志愿填好后,他这两天就得动身啦。 这下大嫂柯玉梅听了,就有参与度,脸色瞬间羞红了起来。 妹夫程学民就要动身,把家里的好消息,带给远在大西北的他哥,能不让当嫂子的高兴吗? 好在这次是大西北拍戏,不是跟上半年那样,南下上前线,家里人倒没有什么紧张气氛。 小姨子冯家末欲言又止,但最终还是没敢把也要去的话,说出来。 “学民那外文稿费到了?” 晚饭过后,已经洗了在屋里看书的冯母,见冯父进来,放下手里的书,问道。 “啊!已经到我们局里了,今天老周让我通知学民,这两天可以去领了!” 冯父点点头,刚才他跟女婿程学民又聊了一会儿,也把之前投出去的那篇外文稿子,稿费已经进来的事,给他说了。 “有多少?” 冯母闻言果然是这个事情,知道自家这口子,不好在饭桌上当着大家的面,提外汇稿费的事情。 “听说有将近三千外汇劵吧!”冯父跟着又回了一句。 “将近三千,这么多?” 这下听得冯母十分的意外,之前有听她家老冯提及过,女婿投出去的那篇稿子,是个小短篇,一万多点单词。 就相当于国内,万把个字的小短篇,怎么稿费有这么多? 将近三千外汇劵,折算成我们人民币,岂不是七八千? 好家伙! 怪不得都一门心思的去搞外文稿子,最近都没见女婿程学民他写国内的稿子。 感情外文稿子太来钱了。 一篇一万多点单词的小短篇,能在国外发表赚取七八千块的稿费,可放在我们国内,一篇万字短篇的稿费,按顶格千字七块,也就七十块。 这么一算,相差整整上百倍? 不算不知道,一算是真的没把冯母给吓到,跟着又是极尽骇然的问道:“老冯,你们外文局这么赚钱吗?” “也就学民了,其他我们外文局,一年到头也发表不了几篇外文稿子!”冯父冲着冯母笑了一句,解释道,“学民这篇稿子,人家是按每单词十五美分的稿费结算,销量分成是万册五十米金。” “他那边稿子一万两千单词左右,光篇幅就有一千八多的外汇米金,首版说是印了二十万册,提前结算了一千的外汇米金。” 这外汇稿费确实好赚,一篇稿子相对而言,跟国内比可能有几十倍的差距。 可怎奈能写外文稿子的作家,我们国内少啊! 其实最主要的还是青黄不接。 以前老牌作家一般都多转为学术研究,创作的少,投外面发表的就更少。 而且他们要投,也是奔着精于求精,奔着得奖去的,完全不在乎什么稿费不稿费。 所以即便外面给过稿了,都基本是白嫖,咱们的作家主动要求不要稿费,甚至不惜自费。 图的就是一个国际名誉,咖位。 而年轻一代,因为十几年的耽误,别说让他们写外文稿子,就是能认识几个外文单词,就已经是个中翘楚啦。 所以,这才是他们外文局面对创汇任务,面临的压力。 没人写! 会写的甘愿被白嫖,不会写的根本指望不上。 所以,人文社那边筹办的文代会得赶紧开起来,到时全国各地新老作家汇聚一堂,他们好宣传号召一下。 “那说到这里,我们这次筹办的文代会,确实要向上面提一提,稿酬方面的改革啦!” 冯母听了心里也就有数,不过她的点没跟她家老冯在一起。 冯父想着是在文代会上,好好的鼓励宣传号召一下,大家都赶紧写外文稿子,为文化口子的创汇任务,添砖添瓦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奉献。 可冯母却想的是,稿费这一块确实该提一提了! 否则国内国外的稿费差距这么大,有着文化口子吹起来的创汇热潮,势必会把新青年一代给带歪了不可。 别到时全部都去写外文稿子,会写的不会写的全去写,那国内文化岂不是要荒废啦? 而且作为一个作家,也不能全往稿费看,不能有太大的功利性,否则是写不出好稿子的。 这一点,无论是写国内稿子还是外文稿子,都是相通的。 创作这一块,就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得沉得住慢慢积累,厚积而薄发。 不是谁都能跟她们女婿程学民那般,妖孽的好吧。 “稿酬方面的改革,也是这次文代会会议的主题之一,到时看最后的决议吧!” 冯父点点头,觉得自家这口子说的也有道理,我们几十年滞留不前的稿酬制度,确实要改一改。 不求跟国际接轨,但也多少要提一提,否则确实差距巨大。 …… 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