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豪:开局得罪女儿国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反思过去,坚持正确的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沈江华? 站在杂志社门口的人,是《人民日报》那个记者? 他来这里等谁? 林爱民医学科学院初见沈江华,他是个神采飞扬的年轻小伙,举手投足间洋溢着自信。 现在再看他,变了另一幅模样。 的确良白衬衫看样子几天没洗,近处闻一闻,似乎有异味儿。 不过和自己无关,林爱民往杂志社走。 “林爱民?!” 未料沈江华看到他,竟然满脸激动:“我……” “找我的?” 林爱民十分惊讶。 “对!” 沈江华看看四周,欲言又止。 “去那边?” 林爱民觉察蹊跷,指了指杂志社对面的大杨树。 “好!” 见大杨树附近无人,沈江华点点头。 “对不起!” 两人走到大杨树下,沈江华立即向林爱民鞠躬:“是我害了你!” 嗯? 林爱民若有所悟:“和小说评论有关?” “是!” 沈江华抓了抓头发,满脸悲愤:“我也是艾老作品的爱好者。” “那天听你念了他的诗句,想着写进报道,或许能引起上面的注意,加快他的平F进程。” “因为和报告团活动有关,稿子先给组织者施怀仁看了。” “是施怀仁授意要人发表评论,故意诋毁你的小说。” …… “否决你所在街道办的改善住房申请,也是施怀仁等人做的。” 他眉头紧皱,话里饱含歉疚:“他们能做到这个程度,是我始料未及的。” 无妄之灾! 林爱民霍然明悟。 艾晴虽是79年平F的,最近已经回燕京,按说没人专门针对他。 林爱民就是念几句诗,拒绝参与报告团而已。 不愿出风头,有人就看不过去。 怪不怪沈江华? 林爱民当然是有怨谴的。 但现在责备他,又有什么意义? 事情已经出来,如何解决,才是最关键的。 况且沈江华变成这个样子,最近看来没少经历心灵折磨。 他已然受到冲动的惩罚。 “没事!” 林爱民拍拍沈江华的肩膀:“该道歉的是施怀仁他们。” “回去好好工作。” 他意味深长道:“他们长久不了。” “你原谅我?” 沈江华瞪大眼睛,浑身抖颤。 他最近夜不能寐,一直愧来着。 林爱民原谅他,沈江华得到救赎,整个人立即精神振奋起来。 “不!” 林爱民笑了:“你本来就没错,何谈要我原谅?” “施怀仁!” 他咀嚼这三个字,眼中闪烁亮光:“我会记住的。” “再见!” 林爱民向沈江华告辞:“我有事要做,不在这里儿女情长了。” 儿女情长? 看着林爱民进入《燕京文艺》杂志社,沈江华咬咬牙,再没了颓废。 他要回去好好工作,盯着施怀仁那帮人,不辜负林爱民的信任。 忽悠了沈江华的林爱民,则有另外的想法。 呵! 儿女情长? 该有还是要有的。 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知道是谁使坏,他不可能放过对方。 施怀仁! 现在林爱民不够资格和其叫板,但他相信未来会有机会的。 一个写小说的作者,有太多地方可以毁人不倦了。 当然在这之前,林爱民要先完成接下来的计划,彻底打响自己的名声。 “什么?” 所以当他到了章徳凝办公室,拿出三篇稿子时,她无比震惊。 快枪手! 果然是快枪手! 她没看错林爱民。 不到十天时间,就写了三篇小说。 章徳凝精神振奋,不理会林爱民,开始阅读稿子。 屋子内一片肃穆,只有她翻纸页的声音。 林爱民没有打扰她,要了笔和纸,去隔壁继续写小说。 是的! 那日王翠英闹腾后,他就改变了主意,打算来个大举动。 平静湖面出现涟漪,只需一颗石子。 想要翻涌水波,就该砸个大石头。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班主任》和其他类似的作品还少,那他就一股脑多写几篇。 不全投《燕京文艺》,而是要在四月份发刊时,在三个文学杂志上出现。 署上真名,要林爱民广为人知。 78年全国杂志不到50个,文学杂志就更少了。 影响力排在最前面的杂志都刊登他的小说,必定能引来关注。 施怀仁? 哼! 那时他不知道这家伙的名字,其实到现在也不在乎对方是谁。 淦! 就是了! 林爱民斗志昂扬,笔走龙蛇。 写了大概两千字,章徳凝来了,双眼通红。 哭了? 少有啊! 作为一名编辑,看过那么多稿子,熟悉诸多套路,向来喜怒不形于色。 他们不但能沉浸在故事里,更要有超脱内容之外的冷眼旁观,从审视和读者的角度去分析稿子的错漏。 哭就是失态! 不过想到自己写的三个小说,全都堪比催泪弹,林爱民也就释然了。 见他满脸惊讶盯着自己,章德凝略显尴尬,但很快就毫不犹豫道:“《燕京文艺》都可以刊登。” 想得美! 林爱民不会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吃独食不好。” 他笑着回应章德凝:“应该众乐乐!” “千字7元!” 章德凝押上重注:“我现在就去申请。” “不是钱的问题。” 林爱民摇了摇头,神秘兮兮道:“这个时候应该多交朋友。” “你的意思……” 章德凝恍然点头:“我拿给陈组长看看。” 她雷厉风行,转身就走。 林爱民也没有拦着。 章德凝阅历还少,不懂争斗的技巧,《燕京文艺》的主编和组长会明白的。 现在《燕京文艺》刊登了林爱民的小说,引来评论方面的诋毁,自然想要反驳回去。 一家独大不是春,万花齐放人心齐! 如果能有其他杂志支持林爱民,《燕京文艺》的压力会小很多。 事实也不出林爱民所料,章德凝半小时后转回,点了点其中一篇稿子:“我们要《森林里来的孩子》。” 呵! 林爱民点点头:“没问题!” 相比另外两部作品,《森林里的孩子》走的是诗歌化、散文化的道路。 整篇小说没有曲折的情节,却拥有故事的内在美。 已经有《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做标靶,《燕京文艺》要从文学性方面力挺他。 这是好事! 按千字7元算稿酬,小说一共九千多字,他拿到70元。 “等等!” 见林爱民打算离开,章德凝拦住他:“为什么想到写这个?” “我们不能忘记过去,但也不用一味指责。” 林爱民意味深长道:“正视过去,反思过去,坚持正确的,是当下最该做的。” “说得好!” 陈思崇从外面走进来,鼓掌称赞:“《森林里来的孩子》里用音乐治愈创伤,这就是你的反思结果吧?” 比自己写这篇小说想得还多还深刻,不愧是能领导章德凝的组长! 阅读理解满分! 林爱民暗暗给他点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