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70,从森林寻宝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 不出油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来劲。 聊昆明那边的事就来劲。 曾贵清师傅最喜欢人家聊这个话题。 他在这方面是专家。 可以说神通广大! “有钱没票不是问题,票是可以买卖的呀!”曾贵清就帮别人办过很多这样的事,这也是他被人尊敬的原因之一。 谁没有点事? 曾贵清就能帮别人解决很多问题,他认识的人多啊。 在昆明城,他一年要去30趟,平均每次在那里住3天,这3天他没有具体的事,属于他的补休,他就有时间帮别人办事。 他帮别人办事,比人家自己亲自办更加有质量,效率也高,因为昆明的每个角落他都熟悉,关键是他还认识很多达官要人。 “买手表你找我就找对了,你要什么牌子,我都可以搞到,瑞士手表我也能买到。”曾贵清说。 “牌子都关系不大,要一块男士手表,一块女士手表。当然,要是瑞士手表不是很贵的话,优先买瑞士手表。” 刘恒此时也不知道瑞士手表具体的价格,前世,一般的瑞士表也需要几万。 曾贵清嘿嘿一笑,“老弟,你是行家啊,知道瑞士表出名。我帮你买两只劳力士的吧,比上海牌也只多十几块钱。” 刘恒忙说:“那行,买劳力士的。” 在他的印象中,劳力士都是10万块钱左右,贵的品种达到了20多万,便宜的也在7、8万这个价。 “好的,下个星期我就会去春城,帮你带两块回来。” “好,我这几天筹集几百块钱给你。” “不要急,等会你这里出了油,用油钱抵就是了。” 刘恒忙说:“你,我还要你的钱?” 曾贵清说:“这是你的橄榄,我哪能不给钱,开玩笑吧,你给我100斤油,我按牌价给你钱,亲兄弟明算账。伱买手表,另外给我200多斤油。” 他很明显是要300斤油,吃,一家人吃不了这么多,他要么是送人,要么是卖给别人,当然,刘恒猜,送人的可能性最大。 曾贵清结交贵人尝到了甜头。 刘恒没有跟他争论,他也想结交曾贵清,送100斤油,他是肯定要送的。现在有外人在,他不能说太多。 这时,烘焙差不多了,准备榨油。 工人开始碾料。 “老黄,准备糯米,第一锅橄榄油蒸糯饭。刘恒,老曾,你们要不要带一些回去?我好准备糯米。”榨油厂厂长说。 这里有一规矩,榨油期间,第一榨油是工作人员吃,通常是蒸糯饭,里面加一些黑豆和红豆,有时候还加一些野生的坚果。 所以说,榨油厂厂长这个职位不错,就是有足够的油水吃,他不但给农场榨油,还给本地的各族百姓榨油,赚工钱,还赚吃的。 他们最喜欢给哈尼族、布依族榨油,因为他们会带火腿来,蒸糯饭放火腿,味道极好,想想都流口水。 傣族是这一带的主要人口,他们精明很多,给了工钱就不会带好吃的来了。 不过,再精明,哪里是榨油厂厂长的对手?他给哈尼族布依族榨油,出油率一定比傣族人的高。 刘恒说:“我要5斤。” 曾贵清说:“我也5斤。” 厂长说:“好,那就蒸20斤糯饭。里面放黑豆,坚果。好像上次还剩了一斤火腿肠,放进去。” 很快,碾压程序就结束了,现在开始装料。 这個榨油厂属于勐先农场的,周围5个农场就只有这一个现代榨油机,柴油动力,带动压榨机,出油率高,速度快,一天可以榨20吨,加个夜班可以榨30吨。 他们是准备今晚完成工作。 今天属于私活,工钱可以用油抵,今晚的工人都可以得到一斤半的橄榄油,这种回报比上一天班高,干劲很足。 至于厂长这里,他说好了,50斤油作为回报,这个价钱相当的有吸引力,这块火腿,他是免费送的,至于糯米,黑豆,坚果,行规都是榨油厂提供,只是油由油的主人出。 刘恒并不知道这些规矩,要了5斤糯饭。曾贵清要5斤,他知道规矩,他属于不吃白不吃得那种类型,再说,榨油厂还有尾油可赚,他们不亏。糯米,黑豆,坚果没多少钱,糯米1毛5,黑豆1毛8,坚果就要看类型了。 装料要装半个小时。 又扯上了买东西的事。 聊着聊着,刘恒明白了,曾贵清为什么与波罕这么熟了,原来,他们就是一条链子上的人。 其实,任何一个时代都有活得滋润的人,像波罕,曾贵清这种人就在艰苦的70年代活得有滋有味。 开始榨了! 第一榨是最期盼的,能出多少油,就看这一榨,只要能达到5%的出油率,刘恒吃油的问题就彻底解决了。 不但刘恒在心跳,其实曾贵清何尝又不是? 他跟着刘恒,服务这么周到,不就是为了一年的食用油吗? 他经常去春城,别的东西好说,大致上都能搞到手,只有这食用油太难了,那些关系户,他们还指望他送油给他们呢! 今天他格外的积极,就因为他也想要200斤油。 200斤油,不是小数字,相当于三口之家十几年的食油指标,如果今天出油量不高,他也不敢狮子大张口。 所以,他也很迫切想知道第一榨有多少油。 开始了。 柴油机轰鸣声震耳欲聋,冒着黑烟,工人师傅调整了几次,才把柴油机平稳下来。 开始出油了。 所有的眼睛都盯着流出来的清亮的橄榄油。 “哇,我来得正好!”马思宇来了。 他进门就看到了流出的橄榄油。 “出油率多高?”马思宇急迫地问。 “才开始。”厂长和马思宇很熟,他也知道,马思宇很关心这事。 出油很慢。 和前列腺肥大有得一比。 看脸色,厂长的脸色很凝重,看得出来,他没有信心。 其他人就不需要多说了,都很焦急,只有那几个工人无所谓。 油多油少,与他们没有关系。 按理,厂长在这方面是专家,一开始榨,他就应该估计得到,他现在一脸的凝重就说明情况不妙。 刘恒忍不住问:“是不是没有油脂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