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70,从森林寻宝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 凤凰牌自行车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刘恒最高兴的事是得了一辆6成新的凤凰牌自行车。 自行车还是稀罕物,整个三分场只有3辆自行车,一辆给三位领导使用,一辆给通信员,还有一辆就是给保卫科。 通信员那辆,其实就是老营长的坐骑。 他没有吉普车专车,配备吉普车要到团级干部,他原先是有的,转业做了分场场长之后,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勐养农场总共有两辆吉普车,一辆是场长的专车,另外一辆是几个副场长公用,他们还有一个卡车队,卡车不少,有10辆之多。 三分场的交通工具是一辆“东方红”拖拉机,这家伙每天早上发车,“啪啦啪啦”整个三分场都听得到,几乎所有的人都坐过这辆东方红拖拉机,它经常往返于勐养和三分场之间。 三分场的人到勐养等于是进城,虽然那里只相当于一個集镇,有一个国营百货商店,有一个餐馆,还有一所医院。 还有一个很大的公共厕所。 再就是一直保留到后世的几棵大榕树。 前世,刘恒到版纳,就在那几棵大榕树下站了很久,90年代,它们被列为保护的大树,成了勐养的象征性的景物了。 刘恒也没有在分场的食堂吃饭,骑着自行车回家去了。 他要向杨雨晴报喜。他是三分场第一个有私人自行车的人! 杨有才之所以趾高气扬,就与他有一辆自行车有关,到勐养农场,只需要半个小时,而别人步行差不多要两三个小时。 重点是,他可以帮人家带东西,还可以给别人搭顺风车。 刘恒现在也有了,还是凤凰牌的。 永久牌和凤凰牌是两个响当当的牌子,拥有的人就相当于刘恒前世拥有奔驰宝马,一辆自行车可以提升一个家庭的地位。 有了自行车之后,不仅仅是有面子,也不仅仅是出行方便,更多的好处是,人家关系,讨好你的人多了,尊敬你的人多了。 刘恒骑在车上想,等会遇见许志远队长,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他说下个月我不要管理苗圃了,去做普工,他还会坚持吗? 刘恒估计,他一定会故意把这件事忘记了。 他不会不注意到刘恒事实上拥有一辆自行车,他还不得不顾虑刘恒背后的大佬,这个奖刘恒自行车的人就是刘恒的靠山。 谁不知道,三分场只有三辆自行车,老营长碰都不准别人碰,看得似宝贝一样。 再说,刘恒贡献的1000斤油,不可能只给分场食堂用,其他几个食堂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这个贡献,许志远队长不可能不在乎。 刘恒一路哼着歌,脚下用力踩,他第一个目的就是去向杨雨晴报喜。 今后,他们假日就可以骑着自行车去勐养逛街了,还可以带着晓岚、晓峰去兜风,这样的事,想想都幸福。 前面来了3匹马,背上驮着东西,后面跟着一个傣族男子,肩上扛着一把长管猎枪,腰上挂着两只野鸡。 刘恒停车,站在一边让路,让马匹过去。 “卖吗?”刘恒问。 那汉子也停下来,“两块钱一只!” 刘恒懒得讲价,兜里搜出4块钱,把野鸡拿过来,挂在车把手上。 又是一阵飙。 今天他没有走麻风岭那条小路,骑自行车不方便,他走的是公路。 三分场有一辆“东方红”拖拉机,还有两辆履带式推土机,它经常挂一个车厢,大山里拖东西特别好使。 这条路就是为他们仨修的。 不太平整,坑坑洼洼的,不过,70年代这种路算是好路了,刘恒骑在上面有点屁股痛,但很快就会适应的。 有车骑,就不要再抱怨路不好走。 才进9队的路口,巧,遇见了许志远队长。 看着许志远一脸的惊讶,刘恒跳下了自行车。 “这车好像是老营长的。”许志远队长问,“你怎么敢骑他的车?” 刘恒笑盈盈的,说:“老营长送给我了。” “送给你?” “对呀,他又有了一辆新的,就把这辆旧的给我了。不可以吗?” “哼!不信,你一定是骗到手,骑着玩。” 刘恒说:“队长,我骗你有意思吗,这辆车不姓公了,它从现在起姓私。今后就是我刘恒的了。” 许志远还是不信——不想相信,狐疑地打量着刘恒。 刘恒没有再解释,没有必要,也没有兴趣,反正,这两天整个三分场都会传开的,刘恒有自行车了。并且还是老营长那辆! 刘恒推着车跑了几步,飞身上车,那优雅的姿势,把许志远看呆了。 他在想,不管这车是不是刘恒自己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老营长很喜欢刘恒,这是不容置疑的。 上次说的话,还作不作数呢? 这事已经在队里的几个领导那里说了,收回决定,这脸放哪里? 可是,不收回行吗? 许志远满心的焦虑。 8号山的南面,不远,那里是工地,九队的职工都在那里开发梯田。 这种梯田不是田,也不种稻谷,而是栽种橡胶树。开发成一层层的平整的梯田,这样,今后割胶就方便了。 现在栽树是难,首先是烧荒,把原始森林变成光秃秃的山坡,然后开发成一层层的梯田,再栽下刘恒他们培育好的橡胶树苗,长4到8年,等它们菜碗粗的时候就可以割胶。 事实上,最难的还是今后割胶。 割胶要在太阳出山前割,最迟你5点得赶到橡胶林,漆黑的夜里,在平整的梯田里还是容易一些。 所以,栽树的时候,要整成梯田。 这项工作,支边人已经干了16年了。 支边人主要是两个地方的,一是湘省醴陵的,二手湘省祁东的,干部则主要是南下的军队干部,几年后才来了沪市和川省的知识青年。 现在这个南坡开发难度要大一些,已经用了两年时间了,到雨季来临的时候可以移栽,现在,正在挖坑。 杨雨晴每天要挖12个坑,有时候,刘恒过来帮忙挖几个。 到了山坡下,刘恒抬头望去,除了几面红旗插在工地上迎风招展,没有看到人。 刘恒正疑惑,人呢? 现在还没到吃午饭的时候啊。 “刘恒!我在这儿那!”工地旁边,原始森林里,杨雨晴钻了出来,“我们在这里休息,躲一会太阳,太晒了。” 杨雨晴出来了,小跑着下来。 刘恒说:“你看我手里是什么?” 杨雨晴微笑着说:“看到了,自行车呀。你在学自行车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