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九章 媒体的吹捧,学者的好奇,越是天才就越自信!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系统任务的难度,可以用"氪币数量"来评价。 B级任务,需要100到1000科研币。 A级任务,需要1000到10000科研币。 NS方程解的存在性和光滑性论证是千禧年七大数学猜想之一,难度级别自然是非常高的,任务需求9000科研币也是在意料之中。 9000科研币,确实很多。 只靠系统给的"保底工资",每天增加一个科研币,完全靠氪金完成研究任务,需要长达25年时间。 “如果是自己进行研究,只在关键节点上使用科研币来寻找方向,肯定能够大大节省时间。” “但是,再节省也要几年吧?” 张硕预估了一个时间。 在没有进行研究之前,具体需要多少时间也不确定,也有一种可能是研究的方法复杂,而不是研究论证的过程复杂。 这是没有答案的。 他摇了摇头,最终还是放弃了任务,随后建立了弱化难度的任务—— 【研究项目名称:NS方程解的正则性论证(难度评估:A)。】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6000。) “放弃!” 再建立一个—— 【研究项目名称:考虑间断奇点论证NS方程的光滑解(难度评估:A)。】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8000。) “放弃!” 再建立一个—— 【研究项目名称:NS方程的奇点问题研究(难度评估:A)。】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7000。) “放弃……” “——!” 他是想建立一個NS方向相关的分支性研究,可不管怎么样去进行描述,任务难度都非常高。 但是,仔细一想也很正常。 不管是"正则性论证"、"考虑奇点问题论证光滑解",还是直接"研究奇点问题",都和解决NS方程问题相差不大。 NS方程问题的描述是"论证解的存在性和光滑性",听起来非常的复杂,但可以用一句容易理解的话来形容—— “研究方程的强解问题。” 强解,也就是方程存在的、唯一的解。 NS方程实在是太复杂了,复杂到想从数学的角度去解释都很不容易。 这样的方程想要求解自然非常困难,要证明其解是存在的、唯一的,并且在规定条件下,解还有连续特性,自然就成了世界难题。 NS方程论证最大的阻碍就是可能存在"奇点"。 比如,一条笔直的线。 如果不知道其函数表达,只是看到一条无限延伸的线,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是否在某个位置,会出现突然间的断点或转折。 这就是方程"奇点"问题。 现在绝大部分NS方程光滑性的研究论证,都建立在"假设不存在奇点"或者"不考虑奇点问题"的基础之上,所以论证"奇点"问题,就解决了NS方程的大部分问题。 “这种研究肯定不行。” 张硕可没考虑要解决一个世界数学难题,尤其还是动辄需要几年、几十年的问题。 现在要做数学研究,也应该在自己的领域范围内,又或者是擅长或感兴趣的方面。 比如,计算数学? “对啊!” “计算数学!” 他马上建立了一个新任务—— 【任务三】 【研究项目名称:NS方程的数值模拟算法(难度评估:B)。】 【进度:21.051%。】 (任务可提升至A级。) (任务可取消,当前取消任务需要科研币数量:0。) (剩余进度需要科研币数量:500。) “任务可提升至A级,应该是因为计算结果存在精准度问题?” “进度已达到21%……” “之前的研究对NS方程也是有效的,只不过计算根本不会有明确的结果。” 张硕思考了一下,再看向任务顿时很满意。 这才是想要的研究。 数值模拟,就是用计算机程序来求出近似解,所以研究也可以认为是"NS方程近似解的通用算法"。 之前他研究过二阶偏微分方程的通用算法,其中的方法论内容对于NS方程计算近似解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只不过效果非常的小而已,但也让进度直接达到21%。 现在继续研究,下一步的思路都变得很清晰。 在想好了研究内容以后,张硕就干脆待在办公室里,默默的钻研了一个下午,直到天色变暗才回过神,发现进度提升了"0.4%"左右。 一个下午,提升0.4%。 如果研究没有阻碍,花费几个月时间也能够完成。 前提是,每天都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专心去思考。 这么一想,难度也不低。 张硕摇了摇头,趁着最后时间去食堂吃了个饭。 等回到了宿舍里,他就见黄凯激动的迎过来,“张硕,你终于回来了!” “我已经等你很久了!” “你太牛了!” “你和那个欧洲人一起合作的研究,竟然能证明高能所cp组不可能发现cp破坏信号……” 张硕愣了一下,“连你都知道了?” 黄凯拍着胸部,自信的道,“那当然了,我可是时刻关注你的研究!” “看,新闻!” 他说的拿出了手机,翻开了一页新闻递给张硕。 张硕愕然。 这才明白黄凯是怎么知道的。 他早出晚归,根本没有说过自己的研究。 在去高能所计算中心前,就连罗勇军、孙兴利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内媒体做报道了。 黄凯递过来的新闻报道,是对于核子组织数据中心发布信息的论述,直白来说,就是翻译转载。 这种正统的报道很难吸引人,根本没多少人能看得下去那些复杂的介绍。 张硕也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下相关内容。 好多媒体的报道围绕他个人来进行,也有一些媒体则是谈起了研究对cp组的影响问题。 这就是倾向性的问题。 国内的报道和国外的风向是不一样的。 国外的报道倾向于突出阿戈斯蒂尼团队以及研究本身,国内的报道更倾向于围绕张硕,因为张硕是一个中国博士生。 一个国内在读博士生和一个国外著名的研究团队进行合作,本身就是吸引人的点。 《南江报》发布的内容就具有代表性,“张硕是苏东大学的在读博士。” “阿戈斯蒂尼团队是核子组织重要的数据小组,他们特别来到苏东大学找张硕进行研究合作,说明张硕的学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级别。” “这体现了苏东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水平。” “张硕是特例,也不是特例。苏东大学的教育水平,已经在跨入了国际一流水准,学校一直以培养高素质毕业生并选拔精英人才为教育宗旨。” “在国际上,苏东大学……” 《南江报》围绕张硕和苏东大学进行了一系列的吹捧,也让倾向于东港大学的媒体看的有些郁闷。 他们觉得《南江报》的报道有误。 张硕在东港大学上的本科、读的硕士,读博的时候才去了苏东大学,然后就快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这样一追究,张硕明显是东港大学培养出来的。 但是,他们又没办法辩驳。 难道公开说,张硕是东港大学培养出来的,然后对东港大学的教育水平进行一顿吹捧? 到时候,网友肯定会翻旧账,又会谈到东港大学取消了张硕的硕士学位问题。 哪怕恢复了又怎么样呢? 这件事已经定死了。 东港大学就是取消了张硕的硕士学位,是因为网络舆论的压力才重新开启的调查。 所以,东港大学是培养了人才,再扼杀人才吗? 这些媒体只能继续郁闷着,然后找一个其他的切入点进行报道。 最好的切入点就是cp组。 “张硕和阿戈斯蒂尼团队合作进行的研究证明,cp组的实验不可能找到cp破坏信号。” “也就是说,cp组无法达到想要的目标。” “十几年的投入,十几亿的资金,cp组或许应该考虑暂停实验……” 一系列的报道引起众多舆论热议。 一般来说,学术领域的研究,放在大众舆论上很难引起波澜。 主要还是因为张硕。 之前张硕就成为了舆论主角,他的名字还和"抄袭事件"联系在一起,并被深深印在很多人的心中。 现在又完成了一项研究,还是和国际著名的团队合作,并证明了另外一个团队的研究无效,其中每一个点都能引起舆论热议。 在众多的议论中,研究似乎已经被确定下来。 高能所物理中心赶忙进行辟谣,主要说的有两点,第一就是,张硕的研究并没有得到证实。 第二是,cp组的研究非常有意义。 他们还进行了科普宣传,解释寻找重子cp信号的重要性,也提到cp组的国际级成果。 同时,也有一大堆的学者站出来做解释。 很多人才终于明白过来,是张硕完成的研究没有被确定。 如果张硕的研究被确定下来,就证实cp组无法发现重子cp信号,也就意味着cp组必定受到巨大影响。 反之,研究是错误的…… 好像也没什么影响。 张硕是和阿戈斯蒂尼团队合作进行的研究,没有花掉一分钱的经费,能怎么样? 很多人立刻看向了七月份要进行的高能物理会议-- ICHEP。 这或许是高能物理会议在普通人群体中受关注最多的一次。 甚至,还有一些媒体提前进行了申请,希望能够对会议进行采访和直播。 当然采访对象是张硕,最多再加一个阿戈斯蒂尼,或者是cp组的人。 其他学者完全没有看点。 直播,当然也针对张硕和阿戈斯蒂尼的合作报告,其他的报告做直播也不会有人感兴趣。 …… 在报道传送到国内以后,学术界对于张硕的研究关注增加了很多。 重子cp信号的测定,是高能物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cp组,是个大型团队。 其中牵扯的院士就有三个,两个已经处在半退休状态,还有一个就是直接负责人谭志明院士。 cp组的研究员有几十个。 其他的工作人员,包括设备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师等有几百人规模。 cp国际合作组,也有超过一百名学者。 到现在为止,cp研究项目投入规模超过十个亿,后续准备追加的投入也超过两个亿。 如此多的人员,如此庞大的经费…… 若是被证明无法找到重子cp信号,会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 一大群人都想知道,研究有多大可能性通过会议审核。 他们实在太好奇了。 这时候,影响力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 如果研究是张硕单独完成的,到现在根本没有人会理会,也根本不会有人相信研究是正确的。 阿戈斯蒂尼是顶尖的数据专家,他的团队完成的研究就不一样了。 即便结果再疯狂也会有人相信。 这天,高晓红来到了计算机房,她是知道张硕在才过来的。 她站在张硕身边,面色复杂,“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反对我加入cp组了。” 她的心情确实很复杂。 本来以为…… 结果证明自己想多了,但张硕总归是为了自己好。 她摇摇头,继续问道,“你觉得伱们的研究有多大概率是正确的?”说完补充一句,“好多人让我问你。” 她拿起手机,给张硕展示了一下群组聊天。 张硕直接听笑了。 他盯着高晓红,开口道,“晓红姐,你应该去问别人,如果让我说肯定是百分百。” “我对于研究有十足的把握!” 高晓红顿时恍然,谁会对自己的研究没信心呢? 越是天才,就越自信! “我们的报告肯定能通过审核,所以我最初就建议你不要加入cp组。” 张硕和高晓红又说了几句,就继续进行自己的研究,研究是要一步步来的。 一个星期,进度提升了2.97%。 这个速度有些慢了。 张硕就感觉很慢,他有点怀念和罗勇军一起进行研究的感觉。 “或许,还是需要有人一起合作研究?” “计算数学……” 他扭头看向罗勇军。 罗勇军表现的很焦躁,他根本坐不住,在房间里不断走来走去。 有时候,还停下来傻傻的笑上几声。 张硕看的有点懵,他有点担心的问道,“罗老师,你在干什么?” “我这是激动啊……” “激动?为什么?” “你不知道?” 罗勇军快步走过来,双手用力撑在桌上,“《数学年刊》下一期要来了,我们的论文就要发表了!” “不是明天吗?” “只是明天了!” “额~~~” “明天就发表了!” 罗勇军又继续踱着步,然后坐下来试着保持平静,可很快就又站了起来,干脆朝着门外走,“我去一趟科技处,再找高明聊几句。” “很管用!” 他走到门口,转过头露出洁白的牙齿,“每次和他聊几句,心情就能变得很平静。” “额~~” 张硕愣了半天,最终还是叹了口气,“高主任,真是为难你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