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狐仙美人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8章 进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自从确定了这戏有古怪,这阵敲锣打鼓的声音我就越听越渗人。 我低声说: “瞎子爷爷、小姨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鬼地方咱们还是绕着走吧。” 不料老杨瞎子却说: “绕着走干啥?咱们是来找常二爷的。常二爷出马,必有大事,依我看,常二爷这趟来斜土坡子村,就是奔着这场阴间鬼戏而来。” 我不禁问道: “那您的意思,咱们不光不能绕着走,还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老杨瞎子点点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想要找到胡三娘的下落,就得去找常二爷,走,进村看看!” 说完他拎着导盲棍走在前头,我和小姨子跟在后面,朝着这敲锣打鼓的方向,头也不回的走去。 走了一会儿,就到了斜土坡子村的村头。 敲锣打鼓声变得越来越近,但是却瞅不见这搭台唱戏的人在哪。 还没等我们进村,忽然有几个戴着红袖标的老头儿老太太围了过来,一脸警惕的问我们: “站住,你们是干啥的?” “三更半夜,来我们斜土坡子村干啥?” 我刚想脱口而出,说是来找常二爷的。 老杨瞎子抢先晃了晃腰间的桃木剑,朝着唱戏的方向一指,说: “你们村儿遇上事儿了,我们是来平事的。” 这老杨瞎子不愧是半仙儿,他这一开口,就是一股江湖中人的气场。 那些老头儿老太太一看,再端详着他身上的家伙事,马上客客气气的说道: “原来是出手相助的高人,感谢!感谢!” 说完又看向了我和小姨子,估摸着是看我们俩年纪轻轻,嘴上没毛,就问道: “这两位,是您老人家的徒弟?” 没等老杨瞎子回答,小姨子先不乐意了。 这小丫头片子本事不大,自尊心还挺强,晃了晃屁股后头毛茸茸的大红尾巴,说: “姑奶奶堂堂狐仙,咋就成人家的徒弟了?” 那几个老头儿老太太一看,顿时毕恭毕敬的点头哈腰起来: “哎哟哎哟,原来是狐仙奶奶!失敬失敬!” 小姨子自尊心得到了满足,抬起一张洋娃娃似的精致小脸儿,美滋滋的说: “这还差不多,那什么,村儿里有什么好吃好喝,快给姑奶奶供奉上来!啥鸡鸭鱼肉的来者不拒,有点白酒就更好了!” 那些人一听,赶紧招呼人去准备。 我瞥了小姨子一眼,小声说: “你这孩子,咋一进村就骗吃骗喝呢?我看没你姐管着你,你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小姨子傲娇的仰着头,说: “姐夫你真不会说话,啥叫骗吃骗喝?我又不白吃白喝他们的,我吃饱喝足了,还给他们平事呢!你听这戏唱的,阴嗖嗖的,一看就是在闹鬼,到时候看我给他们解决!” 我半信半疑的说: “你真有这个本事?别到时候撞见冤魂厉鬼,就知道往我背后躲。” 小姨子一听就不乐意了: “姐夫你也太瞧不起我了,我好歹也是个牡狐化牝的狐仙,对付区区厉鬼那还不是手拿把捏!” 正说着,几个村民端来了一些吃的,我瞅了一眼,好家伙,又是鸡又是猪的,全都是硬货。 本来我不想和小姨子一起同流合污,骗老乡的饭菜吃,但这些吃的实在是太香了,我奔波了一天也实在是又累又饿,于是就坐下来和老杨瞎子、小姨子他们一起炫了起来。 一边吃饭,老杨瞎子一边打听道: “这唱戏的到底咋回事?你们说说情况。” 一位老大爷就给我们简单说了一下。 一开始是村儿里有位孤寡老人没了,因为他无儿无女,乡亲们就一块儿帮着给他下葬。 没有子女,老人也没啥积蓄,这丧事办的未免就寒酸了点,老人连棺材都没有,裹着一张草席子就给埋了。 原本以为这事就过去了,谁想到头七的时候,村外的坟地上,忽然传来了敲锣打鼓、唱戏的声音。 按照当地的风俗,老人下葬的确有请戏班子来搭台唱戏的习惯。 但是一般能请得起戏班子的,都是有钱人家,不说大富大贵吧,起码也得趁点钱才行。 因为请戏班子不光要给出场费,要管来回的路费,要招待两顿饭,而且还得给唱戏的每人包个红包,算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可是这次下葬的是个孤寡老人,无儿无女不说,家里也没啥积蓄,咋可能请得起戏班子? 村儿里都觉得很奇怪,就去坟地上看。 结果这一看之下,出了大事,只见这坟地上远处看着的确有个戏班子的人在搭台唱戏,可等人凑上前去仔细瞅的时候,却只能听见唱戏的声音,瞅不见唱戏的人! 这下大伙儿才知道,这唱戏的不是阳间的戏班子! 是阴间的戏班子! 坟地上唱的,是鬼戏! 也不知道这位孤寡老人到底是啥来历,为啥死后居然能引来一个鬼戏班,来给他搭台唱鬼戏。 在农村,唱鬼戏的事情其实屡见不鲜,很多人死后都会有鬼戏班来给死者唱戏。 但斜土坡子村这场鬼戏,却唱了一天又一天,一夜又一夜。 转眼距离下葬老人的头七已经过去一个月了,这一个月之中,这鬼戏从未停过,敲锣打鼓一直不停歇。 更要命的是,村里的人在听了鬼戏之后,陆陆续续的染上了恶疾,一病不起。 一开始大伙儿还以为是去坟地听过鬼戏的人,被鬼给祸害了,这才得了恶疾。 可后来发现,就算是没有去过坟地,光是听见这唱鬼戏的人,也一样得了恶疾。 再加上坟地上天天敲锣打鼓,咿咿呀呀的唱着,就算是没有得病的人,精神也被搞得衰弱了。 后来村民实在是扛不住,就去镇上请了出马仙来平事。 这个出马仙,就是老杨瞎子的朋友,常家药房的老宋,以及他供奉的常仙,常二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