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是,我怎么成文豪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 这改稿,还不容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招待所是两人一间,此时进来的男子,正是另一个被燕京文学邀请来改稿子的作家。 “小同志您好!”男子看起来有三四十岁了,长脸阔嘴,张口就是一嘴津门味道,放下东西,伸手就要跟刚爬起来开门、睡眼惺忪的刘培文握手。 刘培文赶忙跟他握了握手,这才转身穿好衣服。 男人握完手,开始从包里掏出钢笔、稿纸、书本在招待所中间的桌子上一字排开,一套动作如行云流水,随后又掏出俩包子。 “小同志,您早晨吃得嘛呀?我这包子刚从外面买哒,来一个尝尝?” “不啦,谢谢您!我这会儿还不饿!”刘培文笑着摆了摆手。 “哎,好嘞。”男人也不再客气,几口吃完了包子,又拿出水壶灌了口水。再次从包里掏了起来。 不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好几只钢笔、铅笔、黑墨水、红墨水、橡皮、尺子,临了,还掏出一张相片压在旁边的书稿下面。 刘培文看着直新鲜。两世为人他都是第一次尝试专业写作,跟作家群体没有什么深入接触,进京改稿子也是头一回。如今看到对面这位大哥光零碎就摆了大半个桌子,着实有点惊诧。 男子忙完这一套,舒了口气,抬头看见刘培文的眼神发愣,顿时有些不好意思,“您受累,这桌子我占得有点多。” “没事,没事,”刘培文摆摆手,“我叫刘培文,还没问您高姓大名?” “我啊,我叫张国威,弓长张,扬我国威的国威。” “您这是?”刘培文朝桌子上指了指。 “改稿啊!”张国威闻言有点发懵,“住这儿的还有嘛事儿?怎么,您不是?” “是,是改稿,您这能用到这么多东西啊?” 张国威闻言得意地笑了笑,颇为认真地一一介绍起来。 “介是原稿,原稿的错误用红笔改,新加的内容用铅笔写在旁边,随时可以擦了再写,介是空稿纸和钢笔,是用来抄改好的稿子。然后这几支笔都是备用的。 “新抄的稿子上,先用铅笔尺子在稿纸左边画竖线,以防写到一半想加内容没地方写,这些东西呢,都放在桌子左边,因为我右手写字,写字的时候喜欢扒着桌子,右胳膊占空,剩下的参考书啊,废稿啊都放在右边桌子头上,用的时候不耽误拿!” “那,这照片儿呢?”刘培文指指书下压着的那张黑白照片。 “哦,您说介个,介玩意儿是我儿子,您看看像我不?” 刘培文连连点头,不敢说不像。 “我放一张他的相片啊,我就不想家,真想家了呢,我再看一眼,我就不想啦,要是还想呐,我就再看一眼……” 刘培文听得头晕,心里对张国威的一种莫名的敬佩油然而生。 这么专业的作家,改稿子应该很快吧? “您这么专业,不是第一回改稿子了吧?” “那当然了!”张国威面露得色,介绍起自己的经验。 “我介第三回!第一回来,就没带红笔,把我给难受得,改了前头忘后头,头一稿足足改了十天都没改完。第二回,忘带儿子相片了,急得我中间回了趟津门,又回来哒,结果改了半个月才完。这回行了啊,这回我都带全啦!我估计啊——” 张国威抬眼望天,定神凝思,认真地比出一根手指,嗯,食指。 “一天!”刘培文惊叹,老哥效率真可以!难道是短篇小说?不然中篇小说要是全抄一遍,也得费个一两天吧。 “哈哈,爷们你太哏啦!”张国威笑了,“我说的是一个星期!” “哦……”刘培文默默地坐下了。 “哎,抽烟吗?”张国威习惯性地从胸前口袋掏出烟卷,才想起刘培文还在对面,又赶紧问了一句。 “哦,大哥您抽吧,我不抽,别人抽我不反对!”刘培文摆了摆手。 张国威这才拿出火柴,嗤的一声点着,猛吸两口把烟卷嘬着了,一阵吞云吐雾。 刘培文此刻终于拿出稿子,准备再读一遍。 而张国威抽完这根,仿佛也完成了某种仪式,开始伏案工作。一时间两人都没说话。 三万字的小说,认真通读一遍也用不了太久,刘培文细细地读过,结合昨天的记录,对于改稿已经有了思路。 再抬头看对面的张国威,嚯!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写了满满三大张草稿纸。 “大哥,你这就开始改了?”刘培文看看张国威的手速,感觉一个星期多少有点夸张了,刚开始效率就这么足,一个中篇重新改写,也花不了三五天吧? “哪能啊!你看啊,我先把今天跟编辑对的笔记重新抄一遍,然后再修改笔记,笔记改完了写改稿思路,改稿思路写完了,我再拟稿写片段,慢慢地这稿子就都在心里啦!这前面的准备工作都做足了,那就叫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到内时候,介改稿,还不容易?” 得!容易不容易刘培文不知道,但是这位的准备做得是真瓷实。 刘培文拍拍脑袋,决定不再过问。 此刻已经接近中午,刘培文看张国威以巨大的热情埋头伏笔,也不多说什么,打了个招呼就去食堂了。 今天食堂的菜着实一般,远没有昨天在水木的食堂来得好吃。不过想想这顿没花自己钱,刘培文直接高呼招待所不可战胜。 从食堂出来,刘培文也没直接回转,而是在附近几条街上溜达起来。说起来,燕京文学的驻地离西单其实非常近,可以说身处燕京最繁华的街区之一,只可惜此时是夏日正午,路上来往的人不算多。但路两旁都是大树,阴凉却不少,走着走着还能看到坐在树下乘凉说话的老人。 刘培文找了个大槐树,靠着边蹲下,就这么放空了一会儿,才慢慢走回招待所。 回到屋里,头上已经是细密的汗珠,他又打了水擦了擦脸,终于在桌前坐定,准备开始改稿子。 上午细细读过的小说细节与自己脑海中的记忆相勾连,刘培文感觉此刻自己笔下的文字已经呼之欲出。 与张国威的细致不同,他直接取出空白的稿纸,只在稿纸上改写需要调整的片段,遇到前后矛盾的地方,再直接去原稿上标注。 如是往复,刷刷点点三个小时,刘培文终于抬起了手, 揉了揉有点发酸的手腕,放下钢笔,刘培文吹了吹稿纸上的墨迹。这篇小说,到此刻就已经改完了。 抬头再看看对面的张国威,好家伙,这会儿倒是不再奋笔疾书了,改欣赏照片了。 “大哥,你改得咋样了?”刘培文忍不住问起他的进度。 “啊?我还妹(非错字)开始呢!” “那你这,怎么就看上相片啦?想儿子了?” “哎?哪能呢!”张国威摆了摆手。 “我啊,最奈出来改稿,最讨厌的就是在家挨老婆骂,外加给儿子上课,平常改稿只要是改不动,我就看我儿子相片,一看他我就来气,我就不想回家。 “可这人,到底怎么才能一直不回家呢?哎!改稿!改稿就有理由不回家!来改稿还按天补贴,老婆十天半个月不见我人愣是一句话没有!” 好家伙!刘培文目瞪口呆。 没想到自己随口问了一句,竟然直接戳破了中年男人最不堪的事实。 无论什么年代,四五十岁的男人可以爱钓鱼、爱写作、爱开车,甚至爱上班,就是不爱回家。 后世那些高喊永不空军的钓鱼佬们,真的就这么爱钓鱼、非要钓到鱼吗?他们明明爱的是无人拘束,可以找个理由忘记家庭重担和烦恼的自由时光! 贺强大帝今何在?人间空余打窝声! 至于为什么张国威不带老婆的照片?别问,多看一眼都能乱了道心。 此刻,刘培文总算是明白了为啥张国威把改稿弄得这么有仪式感、搞得这么细致,而且还夸下了一个星期的海口,这哪是加快速度,这明明是一个中年男人给自己的自由时光划出的底线! 此刻他又想起了张国威伸手比出的那一根手指。 满满的都是心酸。 “大哥,你这么努力,怎么才投了三篇稿子。”刘培文心想,以大哥这种觉悟,那不得拼了命的写作,各种找机会出来? “唉,哪那么容易啊!”张国威此刻终于放下了儿子的相片,攥起自己的稿子扬了扬。 “兄弟你可能不知道,我在单位上班,一天到晚根本没闲工夫,回了家就是猫三狗四鸡毛蒜皮,这创作要时间,更要灵感啊!结果我这灵感就跟七月节的牛郎织女似的,它是一年才来一回啊!” 刘培文摸了摸鼻子,这天聊不下去了。 “哎?我看你刚才写半天,改怎么样了?”张国威半天才恢复平静,又抽了一根烟来稳定道心,这才张口询问。 “哦,改完了。” “嗨,我以为是嘛呢,原来是改完——改!完!了!” 张国威瞪大了眼,一副不可置信,随即想到了什么。 “哦,对!对对对!你是不是在这儿住了好几天了?得有一个星期吧?” 刘培文看着此刻求知若渴的张国威,仿佛看见了后世那些劝好兄弟赶紧把路虎卖掉的人。 “那个……大哥,我昨天晚上刚来的,稿子就改了今天一下午。”刘培文如实说道。 张国威腾得起身,转到刘培文旁边,急切地伸出手。 “稿子呢?稿子呢!给我看看!” 接过刘培文递过的稿子,张国威细细的读了起来,读到刘培文修改处,又取了修改的段落对比阅读。 一个小时后,张国威放下了刘培文的稿子,仰天长叹。 “写的真好啊……这么好的小说,我都想不出来怎么改,你居然,居然一下午就改完了,还比之前的更好!”颤抖的手指着稿子,张国威感叹不已。 刘培文此刻无言以对,只感觉再说什么都会让张国威的道心破碎。脑海里,却是翻出了张国威上午的那句话。 “这改稿,还不容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