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冒牌皇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章 政权交替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宋朝安在养心殿忙碌一夜,案台上的折子翻来覆去的看,顺便还看了一眼先前收集起来的情报。 包括朝中官员的信息,以贺知维为首的党羽亲信等。 天刚蒙蒙亮,宫道口就走近一道倩影。 远远的,宋朝安便认了出来。 “华妃,你怎来了?” 在宋朝安的心中,华妃自带书香气,这是一个非常重的滤镜,哪怕她身为后宫妃子来养心殿都是加分项。 “臣妾知道陛下在养心殿处理国政,担心陛下没有好好吃食,特意亲手做了一些糕点送来。” 华妃将提盒放下,又看了一眼案台上略微凌乱的折子,主动上前收拾。 “现在后宫都在传闻朕是一个暴君,连续处置了朝堂半数以上的官员,纷纷避而远之,你竟敢主动上殿来?” 听到这话,华妃却是忍俊不禁的笑了。 “倘若陛下处置的都是一些忠党,那自然是暴君。” “可臣妾心里清楚,这些官员参与了造反一事,若是不稍作惩罚,未来还有可能会出现变故。” “陛下若是没有如此魄力,才是真正的昏君……” 不愧是文化人,在看待问题上面,的确是和一般的妃子有很大不同。 宋朝安示意她在边上坐下,随即撩拨着她的秀发,轻声道:“你怎知朕此刻会在养心殿?” “大约三个时辰之前,太阳刚落山的时候,皇后娘娘去了一趟臣妾的寝宫,说陛下现在正忙于国政,让臣妾多加照看一下。” 慕容雪? “那她为何自己不来?” “陛下将人惹恼了,不去哄,反倒又去了坤宁宫,皇后娘娘纵然大度,心里也难免会有些受伤的。” 宋朝安尴尬一笑,突然对于华妃这种善解人意的做法很是喜欢。 “还是你会心疼人。” 可华妃却是淡淡的笑道:“不是臣妾会心疼人,而是陛下太不懂得心疼自己罢了。” “这几日都往坤宁宫去,就不怕后宫传出一些什么话来?” 论辈分,虞艺璇显然是要比他大的。 哪怕年龄相差无几,可这个时代,特别是帝王家,对于这种事都看的极重。 宋朝安却是一本正经的回道:“这是朕故意为之,他们要是爱说闲话,便让他们去说好了。” “更何况,反正朕的风评一直都很不好,无论怎么做都有人挑毛病,习惯就好了。” 华妃将案台上的折子都收归一处后,便打开了食盒,从里面拿出了糕点。 “陛下先吃点东西吧,吃饱喝足之后再忙政事。” “龙体重要。” 华妃乖乖站在一旁,刻意不去看折子上的内容。 这是刻意避嫌,即使宋朝安知道,就算华妃知道上面的一些内容,也不会影响到朝政。 可妃子的身份的确要避讳一些,特别是在这种特殊的时期。 宋朝安下意识的想要将华妃留下,可后者却是主动退后了一步,微微摇头。 “陛下,臣妾可不能害了您。” “等陛下抽空有时间来臣妾寝宫了,再施以恩宠吧。” 宋朝安的确是有些疲惫,听到这话,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华妃没有久留,将放空的食盒提走之后,也离开了大殿。 直到日上三竿,宋朝安才从一堆折子上面抬起头来。 特娘的,这些地方官员的琐碎事太多了,一点简单的事要连续上书好几次。 自己假装生病这几天,这些折子不是在吐槽灾情,就是在说现在财政短缺,要钱又要粮! 幸好自己罢免了一些官员,否则更让他头疼的事情还在后面! 宋朝安伸了个懒腰,刚想起身去外面走走,就看到孟山海火急火燎的上殿。 这几天,关于城外亲兵一事,宋朝安一直没有过问。 他无比信任孟山海与莫长宇的能力,无论是隘口又或是皇城内部的布防,都完全交于两人部署。 孟山海先跪地行礼,随即才沉声解释了一番那些藩王的动向,以及城外叛军的处置。 和宋朝安料想的差不多,没了藩王与贺知维在身后做依仗,这些亲兵很快就成了乌合之众,没有任何威胁性。 该收编的收编,该流放的流放,几乎没有受到任何阻挠和反抗。 唯一出现问题的,则是关于凉州属地的问题。 “陛下,现在藩王虽然处置了,但凉州属地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当地州牧已经罢免了,现在最要紧的,是派遣哪位官员过去?” 宋朝安之前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了,要从朝中抽调一个文官过去。 可想到凉州民风彪悍,很有可能会因为藩王的落网,让那些百姓生了叛逆之心。 一般的文官耍耍嘴皮子,似乎真的很难镇得住那些人…… “你有什么想法?” 宋朝安将话题抛给了对方。 可孟山海稍稍犹豫之后,还是开口说道:“依末将浅见,倒不如派遣莫将军前去,一是平乱,二是他急需积攒军功。” 听到这话,宋朝安顿时有些意外。 “可你不是也需要军功吗?” 孟山海以前就是骁骑营的统领,身上的军功无数,自然不是莫长宇这种一直在皇城当值的禁军可以相比的。 可武将最需要的就是军功,才能掌握兵权,甚至在关键时候才能统治自己的亲信兵马。 “末将自然是需要的,但莫将军更为需要。” 孟山海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但一想到他是为此事火急火燎的赶来,心里顿时很是安慰。 武将的相处方式果然少了许多勾心斗角,表明心意的方式也简洁明了。 “行,那就让他直接从隘口出发,带上骁骑营,去凉州平叛,等到朝廷任命的新州牧到了之后,再做职位上的交接。” 孟山海微微拱手。 “末将领命!” 说完,他正准备告退的时候,宋朝安忽然想到了什么,看着他的背影开口问了一句。 “现在外城的民众有何说法?” “褒贬不一,不过陛下无需理会,等过段时日,一切自会有分晓。” 孟山海没有打马虎眼,实事求是的回答。 宋朝安微微点头。 “你忙完之后再来一趟,朕要出宫一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