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我在剧组加点拍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7章:可能要破《那些年》的记录。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还是原来那套团队。 爱情公寓拍摄没多久,整个团队也都还在。 陈诚只是放了他们几天假。 人在囧途启动,整个团队又是拉了过来。 但相对于电视剧。 陈诚对于电影,可是更为认真的多。 “吴老大,接下来几天,我们试镜。” 陈诚拟了几个名单,过几天便准备试镜。 吴井源看了看名单,说道:“我说陈诚,主角你也可以上啊,怎么找别人?” “我算了。” 陈诚知道吴井源是什么意思。 之前陈诚拍《爱情呼叫转移》的时候,陈诚就担任了主角。 甚至,还剃了个光头。 这般喜剧效果,完全可以搬到《人在囧途》。 不过陈诚拒绝了。 拒绝不是因为不想演戏。 主要是《人在囧途》系列影响力太大。 一但一个角色在里面,就容易在观众眼里形成超强的人设定位。 之前陈诚演了一把,不少人都觉得陈诚很有喜剧天赋。 要是再来一个《人在囧途》系列,那以后说不得所有人都将他当成是喜剧演员。 就像徐争,王宝宝,贾铃,沈藤……一样。 哪怕后期你想改变,挑战其他一些角色,也是非常困难。 这不利于陈诚未来的发展路线。 所以。 陈诚也就不打算出演。 不过。 陈诚这一边刚将一些名单拟好。 一系列电话就打到了陈诚这里。 “陈导,恭喜您的《人在囧途》立项。” “王总消息很好啊,这才刚刚立项,您就知道了。” “圈子本来就这么小,再说,像您这样的大导演,哪个不关注。” “谢了。” 打电话过来的是华艺的王中雷。 虽然之前他们的功夫之王亏了,但华艺实力还是很雄厚的。 听说陈诚新的片子,王中雷第一时间又是联系到了陈诚: “陈导,资金这一块怎么样,还缺不缺。您报一个数,我们华艺马上把钱送过来。” “还好,资金这一块没问题,我投了一些,中影投了一些。” “太羡慕中影了,下次,陈总,别忘了我们华艺啊。” “好的。” 陈诚点头。 点头当然不是下次就找他们投。 这种事,到时候再说。 “那个,陈导,我们旗下蛮多艺人,还望多照顾照顾。” “那肯定啊,你们旗下那位王宝宝,我就很喜欢,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试镜。” 当然。 陈诚选择王宝宝,和华艺没有什么关系。 纯粹是因为这部剧,没有谁比王宝宝更适合了。 “那真是太感谢了,其他演员方面,陈导,您那边还有没有需求。只要您开口,我们所有演员任您挑。” “王总客气,其他演员实在是太贵,我也用不起。” “这话说的,只要陈导愿意用我们华艺的演员,我让他们免费出演。” “王总客气了。” 陈诚只是笑笑。 见陈诚没啥太大反应,王中雷知道陈诚并不是太给面子。 但哪怕如此。 王中雷还是跟公司几位与陈诚合作过的演员打了个电话,并让他们前来陈诚这里试镜。 至于试镜成不成功。 无所谓。 只要能给陈诚留下印像就好。 这不。 华艺的范滨滨,她第二天就来了。 “陈导,不会不欢迎吧。” 范滨滨看着陈诚,笑着说道。 陈诚有些头痛。 但与范滨滨有几次合作,也不好说什么:“滨滨,你可是不愁戏拍啊。” “我是不愁戏拍,但愁像陈导这样的大片。” “我这边算什么大片,你也看到了,3000万投资。你要是来了,立即就变成2000万投资了。” 当然。 范滨滨目前还不值这个价。 陈诚只不过是夸张了点。 不过陈诚这般客气,范滨滨却是内心一喜:“那我打个1折,怎么样?” “100万?” “对。” “100万你也来。” “1分钱不要,也不是不可以。” “不能坏了规矩。” 陈诚摇了摇头,还是说道:“主要是,我这边几个角色都和你不太合适。” “没事,以后有片子记得滨滨我就是了。” 虽然没得到角色,但范滨滨却不着急。 她来这里也不是为了角色。 就是和陈诚客套一下。 别看这没什么作用。 很多时候。 这样的一些印像,以后就决定着你可能会出演那些顶级的角色。 陈诚对此也明白。 但他也不可能给范滨滨摆什么脸色。 陈诚虽然对华艺没什么感觉,但并不是特别反感华艺的那些演员。 每个人在圈子里混,都不容易。 想出头,想各种办法,陈诚也能理解。 当年的陈诚,不也是这么来的吗? “如果以后有合适的角色,一定。” 陈诚顺着范滨滨的话。 “既然如此,陈导,下次见。” 朝陈诚挥了挥手,范滨滨忧雅的离去。 …… 当然。 前来和陈诚打招呼的,不仅仅是范滨滨。 其他一些知名演员,也都纷纷前来。 如刚刚拍完赤壁的林志铃。 陈诚也是头痛。 象征性的试镜了林志铃几分钟,然后就说,以后有机会的话,可以合作。 林志铃没有说什么,只是对陈诚笑了笑,也离开了。 还有其他一些知名演员。 对于他们来说。 他们也没抱太大想法。 但就是想在陈诚面前露个脸,让陈诚记得。 这般情况,陈诚也是哭笑不得。 最后。 索性将前期的试镜,全都交给了吴井源。 等吴井源试完之后,最后才让陈诚确定。 这般做出调整之后,一众其他知名演员,这才停止了前来。 陈诚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用时一个多星期。 陈诚确定了一众主要角色。 主演方面,还是原来的徐争和王宝宝。 女配方面,陈诚将袁山山叫上了,让她出演了男主角也就是徐争饰演李成功的小三。 其他方面,有几个是吴井源确定的演员。 陈诚不太认识。 不过感觉合适,陈诚也就点头确定了。 …… 角色选定之后,陈诚也不耽误。 第一时间就在横店开机。 与之此前一样。 陈诚的开机仪式,同样吸引了一大堆的媒体。 大家对于陈诚这部叫做《人在囧途》的片子非常感兴趣。 特别是这个片名。 “陈导,这部片子为什么会叫《人在囧途》?” “囧就是窘迫的意思,人在囧途,就是一部发生在公路上遇到的各种囧事。” “这是一部公路类片子?” “如果拿好莱坞分类来参考的话,可以这么说,但不准确,这其实是一部发生在春运期间的搞笑喜剧。” “您觉得和您之前的《那些年》比起来呢?” “类型不一样,没法相比。” “票房呢?” “票房啊。” 看着一众媒体的样子。 陈诚就知道。 这些媒体要的就是爆点。 想了想,陈诚说道:“可能,要超《那些年》一些吧。” “超《那些年》?” “对。” “你是说内地还是其他市场?” “内地。” 人在囧途系列在香江和宝岛并没有太多市场。 陈诚对此无所谓。 加之两个市场这么小,陈诚以后都可以不关注。 反正都拿了一个第一。 但内地市场,才是未来之所在。 “你是说,《人在囧途》系列要破2.9亿。” “对。” “2.9亿和3亿就差1000万,陈导,要不,我们直接喊3亿,您觉得如何?” 众人哈哈大笑。 陈诚自然知道,这些家伙就是不怕事大。 事越大,他们越是高兴。 媒体嘛,就是这样。 陈诚也跟着笑了,说道:“行,你们说3亿就3亿。” 陈诚不是特别在乎。 反正。 他们多说一些,也算是帮《人在囧途》宣传。 至于陈诚是否担心。 人在囧途是否能破3亿? 前世他的票房可只有3000多万啊。 陈诚一点也不担心。 市场已经打开。 又有陈诚指导。 加之《那些年》之后的影响力。 当然。 这都不是最为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春运。 是的。 陈诚之前就介绍了,这是一部在春运期间发生的搞笑喜剧。 全剧,围绕的也是春运回家话题。 这可是一个举国都会聊的话题。 前世《人在囧途》就是吃了宣传方面的亏。 他们的投资要是大一些,要是紧密和春运联系在一起。 票房……绝对不可能只有3000多万。 不过也不能怪他们。 他们哪里能够知晓这部剧能火到什么程度。 能够收回成本,多少赚一些已经很不错了。 可对于陈诚这位重生客来说,他可是精心的准备着这一场大仗。 …… “宝宝,这个镜头不行,你喝牛奶的动作做得不对。” “陈导,哪里不对了?” “你看,有一些像假喝。” “那我喝多点吧。” “行。” 开机第二天,整个剧组一片忙碌。 这个镜头。 拍的是王宝宝登机。 因为带了牛奶,安检员不让带牛奶到飞机上。 王宝宝便决定亲自将一大桶的牛奶喝光。 当然。 在真实拍摄的时候,肯定不可能让王宝宝全喝光。 毕竟这是一大桶牛奶,不是一小瓶,也不是一小杯。 可之前拍了好几次,镜头都不好。 王宝宝便准备喝多点。 没想。 王宝宝这一喝,还真个没有停下。 直到将镜头拍完,王宝宝已经将半桶牛奶全喝光了。 “导演,现在行不行?” “我能不能休息一下,我肚子好胀啊。” 王宝宝摸着肚子,显得有一些难受。 陈诚竖起了大拇指:“宝宝,你可真行,让你真喝,没让你将大半桶给喝下去啊。” “你们没喊卡,我也不敢停啊。” “要是我们再不喊卡,你是不是要将一桶全部喝光?” “嗯。” 王宝宝点头。 随后又有些不好意思:“但估计喝不了,这里有差不多两升牛奶呢。” “宝宝,辛苦了,你先去休息。” 陈诚对于王宝宝很是喜欢。 别看他长得土里土气,但拍戏真是一把好手。 基本上只要陈诚讲的,王宝宝都能领悟,甚至还能推陈出新。 陈诚也是佩服。 前世王宝宝为什么能红这么久。 人家可不是光靠那张憨厚的脸。 当然。 其他人员表现的也不错。 比如徐争。 徐争之前拍的李卫当官,就已十分的体现了他的搞笑天赋。 当然。 如果要说更早的,那就是春光灿烂猪八戒了,同样非常有笑感。 说起来。 当时拍《爱情呼叫转移》的时候,也是定的徐争。 但徐争档期不对,这才陈诚上场。 此时饰演《人在囧途》,徐争也是如鱼得水,很多剧情往往两三遍就过了。 这让陈诚拍得很是惬意。 当然。 剧组进度这么快的原因。 最为主要的,还是剧本类型,以及陈诚的拍摄理念。 剧本风格,他本来就是一部搞笑喜剧。 既然是搞笑,所以在某些方面,他不需要做得太过于真实。 只需要往搞笑方面发展就好。 虽然搞笑的难度,未必就比真正的表演低。 但对于那一些有搞笑天赋的演员来说,那当真是一拍一个过。 至于拍摄理念。 这与陈诚监制或者是执导香江的剧又有不一样。 香江的剧与内地的剧,很多人一眼就能分辨。 香江的剧更为严谨,注重细节,真实。 虽然这并不能说不对。 可是。 这般套路香江已经这么操作几十年了。 对于内地观众来说,很多时候大家都有一些审美疲劳了。 这也让香江很多剧不太接地气。 反倒是内地一些剧集,虽然拍摄手法不怎么样。 整个的演技,细节……方面,也远远比不上香江。 可他胜在新颖,胜在接地气,胜在大家能感同深受。 陈诚的这部《人在囧途》就是这样。 这也和那些年一样。 其实你不用管具体怎么演。 只要大体上,他们的方向朝着正确的演,就可以。 这会让整个剧变得更为流畅与自然,也更能抓住观众的眼睛。 除了这一些。 陈诚更多的,还是主抓整个的故事。 很多的一些香江片,包括内地很多大片,就是往往忽略了这个故事。 他们很多时候会突出大明星,大场面,以及多么高超的拍摄技术,画面技术,以及特效效果。 虽然这一些都是看点。 可陈诚一直认为,让观众买单的一定是故事。 只有故事,才是一部剧的真正核心。 只要将故事用一种观众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很多时候,票房都不会太差。 《人在囧途》前世的剧本,更多的是突出他搞笑。 当然。 搞笑确实是重点。 但陈诚却觉得 人在囧途除了搞笑之外,还应该增加一些元素。 如春运中的人生百态。 那些拖家带口回家过年的朋友。 那些杠着比自己还高行李的旅客。 那些为了买火车票,在火车站上苦苦守候了几天几夜的农民伯伯。 还有那位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提包,背上还有一大袋棉被的年轻春运妈妈。 这些人物是陈诚这一版新添加上去的。 陈诚希望《人在囧途》给大家呈现的,除了欢笑之外,还有人世间的各色不同。 当然。 前一版的人在囧途,其实有想往这一方面考虑。 比如这部片子里面的歌曲《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这就很好的反应出了无数民众的心声。 不过。 他没有继续往下拍得更深一些。 陈诚倒是接过这首歌,推出了一个更为有深度的《人在囧途》。 …… 一个月时间,《人在囧途》杀青。 是的。 这是陈诚拍摄时间最快的一部剧。 杀青宴上。 陈诚特别请了韩三坪过来。 韩三坪问陈诚这部剧打算明年什么时候上映。 陈诚想了想说道:“明年春节吧。” “你说的明年春节是2009年的春节,还是2010年的春节。” “当然是2010年的春节。” 当然。 2009年其他一些时间段,也不是不可能放。 但主要是《人在囧途》本来就是一部春运题材,回家过年的片子。 既然是回家过年,肯定得在大年的时候播放。 这样才更具话题度。 所以2009年的其他时间档,也就不太适合。 “2010年春节,太久了。” 韩三坪摇头:“要不这样吧,我看就今年年底,2009年大年初一上映怎么样?” “2009年大年初一?” 陈诚一愣:“是不是太赶了?” “赶是有些赶,不过,你现在片子都拍完了,后面审核什么的,我帮你找找关系。” “好吧。” 为什么陈诚会找中影。 这就是了。 中影可不仅仅只是一个投资方。 他能带来的资源与关系,那是其他电影公司无法做到的。 “等等。” 陈诚摸了摸下巴,好像又想到什么:“据说冯晓刚的非诚勿扰,也会在2009年的大年初一。” “对。” “韩导,你可能不知道,我还推荐了十月围城,也放在春节档。” “我看到了。” “加上我这部,那就是三部了。” “不,还有一部,叶问。” 陈诚又补了一句。 自己监制的《叶问》,似乎有意春节档。 “不,不是4部,5部。” “还有一部?” 陈诚有些奇怪:“哪部?” “赤壁。” 韩三坪说道:“前几天赤壁那边也准备说是放在春节档。” “好吧。” 陈诚有些咂舌:“5部了。” 随后好像又明白什么:“那啥,韩导,您这是想让我自己跟自己火拼吗?” 是的。 除了冯晓刚的非诚勿扰。 其他四部,都有陈诚有关系。 十月围城,陈诚是联合导演,甚至可以说是总导演。 叶问,陈诚是监制。 这同样是打陈诚的名号。 赤壁。 陈诚也是监制。 人在囧途。 陈诚不光是导演,还是制片人,更还是出品人之一。 5部作品,4部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是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