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我在剧组加点拍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3章:那我就直说了,张记中导演,您不太合适。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三位,陈诚约见了另一位导演阎剑刚。 阎剑刚也是内地知名电视剧导演。 其成名作《东周列国-战国篇》,不少人印像都很深刻。 阎剑刚对于新三国非常有想法。 陈诚只是刚约见阎剑刚,阎剑刚就拿出了一系列资料侃侃而谈。 “陈导,我看了一下您发给我的新三国剧本。我认为,这个剧本并不是历史剧本,而是一个文学剧本。在这里面,他有很多不尊重史实的情况。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另外,剧本台词太偏向于口语化,没有老版三国台词的魅力。” 约见了三位导演,陈诚更多的时候只是倾听。 所以陈诚更多的只是提问,并不会发表自己的看法。 “阎导,如果由您来执导新三国,您会选择哪些演员?” 阎剑刚则说道:“能够筹拍新三国,是中国影视行业一件盛事,也是国内老百姓一件大事。在演员这一块,一定得是知名演员,演技一定要撑得住。我认为姜纹可以饰演曹操,陈保国可以饰演司马懿,龙巃可以演孙坚,他儿子可以演曹植,长得清秀嘛。谢挺锋,我觉得可以演吕布,金诚武……” “多谢阎导。” 阎剑刚之后。 陈诚约见了高惜惜。 这是前世新三国导演高惜惜。 前世拍出来的新三国,众人对高惜惜这一边有称赞,也有吐槽。 称赞的认为高惜惜在画面,打斗,服装道具,场景这一块上制作的很成功。 但在台词,剧情,表演这一块非常失望。 虽然陈诚并没有定高惜惜。 但高惜惜导演,陈诚还是要约见的。 此时的高惜惜正拍完小明教主主演的《新上海摊》。 同样。 这部剧也是毁誉参半。 喜欢的认为拍得还可以。 不喜欢的,吐槽的也是一大堆。 显然。 与其他几位导演一样,高惜惜也是做好了准备。 这个准备。 不只是对于新三国的准备。 甚至。 他还对于陈诚本人,进行了一个很深度的研究。 陈诚和高惜惜高坐下,高惜惜就聊起了陈诚拍的一系列片子。 如前不久刚上映的《十月围城》。 高惜惜认为,十月围城让众人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主旋律。 又如陈诚之前拍的《那些年》。 高惜惜表示,《那些年》的经典以后很难复制。 还有刚不久火爆的《爱情公寓》,高惜惜还预测,未来第二季第三季,可能会还更上一层楼。 陈诚微笑。 如果换成是另一个人。 陈诚估计很高兴。 虽然陈诚现在心情也不错。 毕竟谁不喜欢别人拍马屁。 哪怕陈诚知道,高惜惜对自己拍马屁另有目的。 可这样的好话听起来也是很愉悦。 但愉悦归愉快,陈诚可不会因为听了一点马屁话,就此定了高惜惜。 哪怕高惜惜是前世新三国的导演。 “看来高导对于电影也很有研究。” “不敢,我也是马后炮。” “那对于我们的新三国,你有什么看法?” “首先从剧本这一块,我认为剧本写得非常好。” 想了想,高惜惜说道:“虽然剧本里面确实有一些BUG,但我能够看出编剧讲述三国故事的考虑。如剧本一开头就定在了曹操这一块,这也是为了拉近观众的距离。同时,新三国剧本不仅仅参考了三国演义,也参考了史书三国志。他的侧重点不再是贬曹尊刘,而是将曹刘孙三者放在一个平等的角度去看待。” “同时剧本里不少比较口语化的台词,也更为拉近观众的距离。虽然他没有老版三国台词更为有韵味,但新三国更多的是要做到普及。对于很多平民老百姓来说,很多时候他们听不太懂这种半文半白的句子……” 陈诚静静的听,没有打扰高惜惜。 虽然在这当中。 他听出了,高惜惜应该与编剧朱苏近沟通过。 甚至。 两人还有可能关系不错。 如此。 他才投陈诚所好,大幅度称赞这一个剧本。 不过陈诚可不会说。 剧本虽然写好了,但他并不完全认可这一个剧本。 虽然朱苏近的剧本有不少地方,陈诚还是比较赞同的。 但也有不少地方,陈诚并不同意。 不过剧本修改也是一件大事,陈诚想在确定总导演之后,再与导演编剧,三方进行重新修订剧本。 所以。 这一个剧本,陈诚暂时没有动。 可高惜惜似乎会错了意。 他以为陈诚似乎完全认可剧本。 “打扰了,高惜惜导演。” “如有消息,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 高惜惜这一边,陈诚放在了待定。 总得来说。 陈诚觉得高惜惜导演还可以。 但还是有一些没达到陈诚的标准。 …… 随后。 陈诚又是约见了其他一众导演。 如指导过《渴望》《金婚》的郑小龙导演。 又有指导过《激情燃烧岁月》《士兵突击》的康红雷导演。 还有指导过《玉观音》导演丁嘿……等。 最后。 陈诚约见了张嚟导演。 张嚟导演的代表作有:《走向共和》《大明王朝》《锦衣卫》……等。 同时,他还是夜宴的摄影指导。 后世有不少还不错的作品,如《少帅》《孔子春秋》《大清盐商》《武动乾坤》……等。 呃。 武动乾坤就算了。 哪位导演没有一部烂剧不是。 这一位,也是与张艺某导演一样,他是北电摄影系毕业的。 “张导,说起来我得喊您大师兄。” “呵呵,既然叫我大师兄,那就喊我名字就好了。今天我就以大师兄自居,也喊你名字。” “这样最好了。” 张嚟和张艺某都是那种清瘦形,说话比较直接。 两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没太多客套,张嚟便进入正题:“陈诚,我觉得剧本有些问题。” “张嚟师兄,请说?” “当然,总体还可以,但某些地方需要改进。比如,这里面加入的吕布与貂蝉的感情戏,我就觉得太多了一些。加是可以加,但不能太多,这搞得有一些颠覆了大众对于吕布的形象。另外,其他一些角色定位不够精准。如张飞,张飞在剧本里面一直就定位于孔武有力,但却火爆脾气,而且脑子一根筋。如对诸葛亮,刚开始怀疑之后,哪怕后面诸葛亮种种表现,张飞还是不相信诸葛,甚至一直觉得他就这样,这有些不符合常理。还有曹操各子争夺世子之位,剧情也较多。曹植,曹冲,曹丕……在剧中占了很大的墨。” 一口气,张嚟说了一大堆关于剧本里面的问题。 陈诚还是与之前一样,只是静静的听,然后提出问题:“张嚟师兄,之前我约见了不少导演。也有导演说,这个剧本台词太口语化,你觉得如何?” “我认为口语化没问题,电视剧就是给普通大众看的。太文的台词,反倒大家听不懂。不过,在某些经典台词这一块上,我认为可以精简一下,或者引用三国演义里面的经典台词。” “演员方面,你怎么认为?” “一方面,我认为需要一定的明星演员。另一方面,我认为,也需要更符合人物角色定位的演员。” “张嚟师兄,您也知道。我们的新三国投资比较大,所以,我们在打斗与及大场面上会有比较多的镜头。这一块,您有什么意见。” “陈诚师弟,说实话,大场面这一块我虽然有一定研究。不过,如果是拍新三国的话,我可能不是那么有优势。” “理解,毕竟,不是每个导演对于任何类型都擅长。” 陈诚点点头。 对于张嚟,相对来说,陈诚更为满意。 不过他现在还没完全确定下来。 他还得回去之后,再细致对每一位导演进行比较。 同时。 陈诚还想看一下各个导演之前拍的一些片子,最后才做出决定。 …… 约见一众导演之后,年关将近。 陈诚准备回家过年。 今年家里乔迁新房,陈诚特意叮嘱父母,家里的家电等什么的待自己回家再买。 之所以这般叮嘱。 主要是担心父母觉得能住新房就已经很好了,一些家电什么的就随便应付一下过去。 以前没条件也没什么。 现在条件稍稍好了,怎么说,住新房各类都得买新的。 幸好。 陈诚回来的及时。 哪怕陈诚叮嘱了,但父母差点将家里的一些家电家具往新房搬。 “妈,这些家电家具什么的,就留在老家吧,我们买新的。” “买新的多花钱啊,你看这些都能用。来来来,你的被子收拾一下,一会搬到城里。” “我……” 陈诚一个头两个大。 没想到。 老妈连被子都准备搬到新房。 还好陈诚说道:“妈,别搬了。要是搬了,以后要回老家住几天,我们怎么办?” “咦,还真是哦。” “所以,别搬了。不能以后回家住几天,这些家具什么的又搬来搬去吧。” 好说歹说,最终,陈诚劝住了父母。 随即。 陈诚带着父亲,却是往城里,各种家具家电,锅碗瓢盆,厨房用品,洗浴用品……等等,全都买了。 老爹这天也很有兴致,还买了大红纸,亲自裁好,一条一条,上面写着五谷丰登,全家平安,出入吉祥……等等祝福语。然后,还贴在各个门头。虽然看起来好像不太搭,但陈诚这也就随老爹了。 过年还有几天。 陈诚给老爹买了一个带步车,还带老爹去学了驾照。 老妈直接说道:“都60多岁的老头子了,还学什么驾照。” 老爹也是不时说,我不学,我不学,都这么大把年纪了,还开什么车。开车的都是小年轻。 不过虽然老爹这么说,但陈诚还是硬拉着老爹去了驾校报名。 虽然08年车子还算是比较珍贵。 可时代发展很快。 再过几年,大街小巷,哪怕就是农村,也是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车。 不说父母确实用得着。 就是陈诚。 回家之后有个代步车,去哪里也更方便一些。 “老爹,驾照的钱都交了,你要好好学啊。” 08年学驾照还不是那么严格。 陈诚亲自陪父亲练车,只是一个多星期,老爹开起来就很是滑溜了。 甚至没拿到驾照,老爹得意的带着老妈溜了一圈。 不想。 当天就被交警查了。 不过那个时候不是特别严,只是交了一下罚款。 至于考试,便准备过完年再考了。 农历26,陈诚举办了乔迁酒。 摆的酒席不多。 陈诚不太想张扬,也就请了父母亲戚这一块,只有5桌。 至于同学。 陈诚没有请。 一个是大学之后,很多同学很少联系了。 另一个。 这种乔迁宴不算什么大事,没必要铺张浪费,更没必要让一众老同学包红包。 虽然陈诚确实可以说,不要红包,来喝酒就行。 但陈诚老家的规矩,喝酒一定要收红包。 要是不收,对方还会觉得你看不起他。 索性也就简单一些。 农历27。 陈诚陪父母买了各种过年的吃食。 还买了春联。 至于春联哪里贴? 老家也得贴上。 虽然住城里了,但老家也不能空着,要有人气。 另外老爹最喜欢买糖果。 一看到糖果,那就这里抓一把,那里抓一把,一下子买了好几斤。 老妈数落着老爹,说,平时你也不吃糖果,你买这么多干嘛。 老爹笑着说,过年来家里这么多小孩子,糖果是必需品。 陈诚一直笑呵呵,说道:“老爹,没事,喜欢买什么就买什么。” …… 农历28。 陈诚哪里也没去。 过年之后,新三国就要启动了。 这个时间看起来是过年之后的事。 但过年也就这几天的时间。 除夕一过,那就是过年了。 时间上有些紧。 他准备利用这点时间,再看一下各个导演之前拍的剧集。 只是陈诚这一边看着各个导演之前拍的电视剧。 此前陈诚约见过的一众导演,那可是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一直都在家里等消息。 最先等不及的,是张记中。 之前张记中以为。 陈成第一个约见他,加之陈诚之前在他剧组当过。 他的总导演位置应该是十拿九稳。 结果左等右等,一个电话也没有。 他倒不敢直接打电话问陈诚。 拿起电话,他打给了华艺的王中雷。 “王总,你那边有没有消息?” “你是说新三国总导演的事?别急啊。” “可不是,都大年28了,再过两天就过年了,你说我能不急吗?” “张导,没事,我帮你问问陈导。你放心,我和陈导的关系那是没得说。” “那就拜托王总了。” 张记中刚签约了华艺。 对于张记中,王中雷还是很重视的。 想了想 王中雷给陈诚去了个电话。 “陈导,过年好。” “过年好。” 陈诚一边看着电视剧,一边回道。 “陈导,听说您接了一个大制作。” “还要听说啊,业内都知道了。” “咳咳……也是。” 王中雷有些尴尬:“听说,您正在挑选总导演。” “是啊,王导,你们华艺有推荐?” “巧了,我们还真了解一位。张记中导演,陈导,您有印像吧。” “张导啊。” 陈诚笑道:“当然有印像,我第一位约见的导演就是张记中导演。而且,之前我当导演助理的时候,就是在张记中这一部片子。” “那太好了,您觉得张记中导演怎么样?” “王总,这不太好说吧。” “陈导,我们是什么关系。以后,我们可是要多多合作啊。张记中导演您也知道,在业内是老资格。虽然外界八卦比较多,但实力完全没问题。” “王总,要是确定下来,到时候我第一时间通知你。” “好的。” 没办法。 王中雷叹了一口气,对张记中回道:“张导,刚问了陈导,暂时他还没定下。” “就是要过年之后?” “是。” “王总,陈导那边对我感觉怎么样?您觉得有几成把握?” “这个怎么说呢,我觉得应该还行。这一通电话,我感觉陈导对张导您印像非常好。再怎么说,当年陈导也是从你们剧组出去的。对了,当时你对陈导怎么样,没亏待人家吧。” “怎么会,陈导可是天才,我都亲点他为副导演。” “那就没事了,再等等吧。” 只能这么先安慰张记中。 “那好,我再等等。” 挂掉电话。 张记中还是很纠结。 什么从他剧组出去这话,也就他们说说。 至于张记中亲点陈诚为副导演,也是因为金大侠看中,他才破例。 说起来。 当年陈诚在他的剧组,张记中虽然没亏待,但也就这样吧。 这也让张记中有些忐忑。 实在是纠结着,到底陈诚会不会选他? …… “老弟,就要过年了,怎么还在纠结。” “我想着,去年我们华艺虽然不是太完美,但应该还可以啊。哪怕就是冯导的几部片子,也是赚了不少。” 看到王中雷皱着眉头,王中鍕说道。 王中雷叹了口气,说道:“哥,您又不是不知道。最近陈诚接了一部大制作,新三国。” “听说了。” 王中鍕点头:“你不是和陈诚关系很好嘛。” “当然。” 王中雷有些尴尬的点头,但还是说道:“关系好是一回事,可刚才我问了问新三国总导演的事,这家伙一直咬着不松口。” “这么大的事,哪能随便乱说。” “说是这么说,但多少透露一点也不行啊,搞得大过年的,还总是想这个问题。” “笨,这点都搞不定。你立即给陈诚搞一些过年用的特产,水果……什么的。” “老哥,都过年了,物流都要停了。” “还物流,你不会直接派一辆车送过去啊。” “咦,老哥,还是你想得周到。” 王中雷眼前一亮。 立即吩咐手下人员去办。 两个多小时后。 看着车子开向了陈诚老家。 王中雷兴奋的又一次给陈诚去了个电话:“陈导,过年好。” “王总,您是不是打错电话了,前几个小时,您就跟我拜年了。” “哈哈哈,当时那不算,没啥诚意。是这样,陈导,这不是大过年嘛。我们华艺准备了比较多的年货,本来是发给公司大家的。后来一看,剩下了不少,我就给您送过来了。” “现在物流好像停了吧。” “没事,我专门派了一辆车过来,大概明天一大早,你就能收到了。” “王总,您这……搞得我都不好意思。” “陈导,看您说的,我们是什么关系。” “是是是,王总,刚才是我唐突了,我应该直接跟你说的。” “陈导真是客气,您说?” “张记中导演是一位极为优秀的导演,我也认为张记中导演非常适合我们新三国。不过,我们团队综合考虑了一下,还是觉得张记中导演稍稍不太合适。” “啊……这……” “王总,感谢您的年货,真是不好意思。那就这样,给您拜个早年,新年好。” “新年好。” 无比郁闷的,王中雷也跟着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