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4章 如何破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听出韩世忠话里的关爱提点之意以后,虞允文张孝祥二人虽然心下感动,但认真在心里推演了一下儿之后,还是出声说道: “将军,下官心中还有不明之处,想请将军解惑。” 虞允文说出这话之后,韩世忠神色不变。 “哦? 有何不懂?” “下官不懂,您说的诛心,具体是指什么?” 虞允文问完之后,韩世忠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又看向了张孝祥。 “这也是你的疑问吗?” “不! 下官的疑问是,舆论先行显然可以快速破掉对方士气,减少我方伤亡。 在更小的伤亡与更大的战果之间,究竟该如何抉择?” 这问题问完了之后,韩世忠顿时扭头看向了岳飞。 然后,他便看到了对方眼中与自己一样的喜色。 然后,他才扭头再次看向了二人。 “先回答你们的第一个问题。” 这么说了一句之后,他却并未直接开始回答,而是问道: “你们两个现在是大宋的普通百姓,如果官军在前线战败,兵锋燃到了境内,你们会怎么做?” “如果可以跑的话,当然是逃跑。” 对于这个答案,韩世忠毫不意外。 然后,他便接着问道: “如果已经逃无可逃了呢?” 听到这问题,两人沉思了一会儿之后,才由虞允文出口回道: “如果逃无可逃,大部分普通百姓,应该会选择做个顺民吧!” 但这话刚一说完,他便马上话锋一转。 “但是,肯定也会有大批的仁人志士舍身站出来,选择与国家共同进退。” 听到这个答案之后,韩世忠马上追问道; “很好! 但是,如果就在这些仁人志士准备站出来为国死战为君尽忠之时,却突然听说他们想要以死报效的那个君王,曾经为了将他们的大量亲友如猪狗一般屠戮呢? 你觉得他们还愿意这么做吗?” “这.......” 看着瞬间哑口无言的两人,韩世忠才语重心长的说道: “这......便是舆论战的作用! 舆论并非是用来杀人,而是用在关键时刻,破掉对方心中的那口气儿。 所以,不能乱用,更不能滥用。 乱用,很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但如果滥用,则必然有一天会反噬自身。 你们,明白了吗?” 韩世忠语重心长的一番话说完之后,两人并未急着回答,而是在心里认真的推演了起来。 推演了好久之后,两人齐齐后退了一步,然后向着韩世忠施礼。 “下官谢将军点拨!” 将二人扶起之后,韩世忠便扭头看向了岳飞。 “他们的第二个问题,不如就由元帅你来回答?” 向着韩世忠点了点头之后,岳飞便直接说道; “只要是战争,就必然会有伤亡。 如果因为害怕伤亡,就逃避战争,那迎接你的必然是更大的伤亡。 对于这一点,你二人可能理解?” “回元帅,下官明白。” 应了一声之后,张孝祥便马上接着问道: “下官不懂的是,该如何抉择!” “正如刚才的分析,如果舆论战先行,将来很可能会有反转的风险。 一旦耶律夷列的风评反转,我们便可能会陷入到战争泥潭之中。 将来可能会遭遇更大的伤亡。 相反,先打出战果之后,再发动舆论战,则可能快速瓦解辽国民心。 这样,便可以促使辽国百姓快速抛弃耶律夷列,向我军投降。 如此,反而能更快的结束战争,从而减少我军的伤亡。 所以,伤亡与战果之间从来不是对立的关系。 而是,值不值得的问题。 只要最后的结果值得,哪怕付出再大的伤亡,也要去做。” 话说到这里之后,岳飞便抬头看向了韩世忠在内的一众将军们。 “诸位,我们身为大宋的军人,职责便是守护大宋的利益。 为了官家,为了大宋,我们......百死无悔!” “百死无悔!” 听到众人的应和之后,岳飞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后,才继续看向了二人。 “现在,你们心中可还有疑惑?” “回元帅,没有了!” “那你们可有以更小的伤亡,打赢眼前之战的办法?” 他这么一问,俩人还没来得及回答,岳云已经先忍不住了。 “父帅,这不对吧。 打仗的事儿,你应该问我们啊,问他俩干啥? 他俩可都是文官儿。” 说完之后,岳云还扭头嘿嘿笑着看向了二人。 “那个......我不是看不起你们俩的意思啊。 你们俩确实很厉害,但是,这是打仗。” 他这话音一落下,韩彦直马上接着说道: “没错! 搞谋略你们是一把好手。 可说到打仗,你们......不行!” “对! 不行!” 接了一句之后,吴璘马上就凑到了岳飞身边。 然后,在他耳边小声说道: “元帅,我真不是看不上这两人的意思。 相反,他俩很好。 假以时日,他俩必然成为咱们大宋政坛上的两颗新星。 但是,您忘了以前以文制武的苦了? 所以,让他们做好自己文官的事儿就好了。 军事上的事儿,还是别让他俩参与了吧?” 吴璘这话说完了之后,岳飞并未急着回答,而是偷偷看了看韩世忠以及李显忠的反应。 果然,他俩虽然没说话,但都有担忧之色。 显然,他刚才的问题,让他们回忆起了以前被文官支配的恐惧。 但实际上,那个问题是他故意问出来的。 他当然不会让大宋,重新回到以前以文制武的日子! 但是,大宋军队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单纯靠着武将能够玩的转了。 随着军队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火器种类越来越多之后,兵种也跟着越来越多。 各兵种之间的训练,以及战斗配合,涉及到了大量的专业知识。 甚至,随着采风使的队伍越来越大,支援战争的情报系统也越来越复杂。 想要彻底的玩转这些,必须要具备更多知识的文官参与进来。 换句话说,现在的大宋官军,已经到了非文武配合,不能彻底的释放潜力的地步。 可是,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虽然因为官家的恩宠,他一人现在就可压制整个文官系统。 但他们心里,并不一定看得起这些武将。 同样的,武将心里也防文官如防贼! 所以,如何破局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