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90东南亚之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千零四十章 评估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9点整,许孙明取消了电磁静默,收到了来自轰炸机的电报。 当即,许孙明将电报转发回长安。 ………… 9点05分。 “陛下,东瀛发来电报,第1批次攻击成功,您休息休息吧。”王秘书推开大门,看着在椅子上坐了1夜的刘1鸣。 “电报给我看看。”刘1鸣伸出手。 核武器这个东西,刘1鸣也只听过,看都没看过,至于爆炸,那更是没见过了。 所有的1切讯息,都来自影视剧。 影视剧嘛,魔改是常态,就像75毫米炮,威力虽然不小,但是要表现出影视剧中常态的爆炸模式,150都不1定做得到。 数米直径的火球,150毫米口径的火炮,也许高爆弹可以打出来。 核弹当然也是如此。 “伤害评估报告什么时候能给出来?爆点是否在京都中心?”刘1鸣看到电报上那薄薄的1串文字,下意识问道。 电报上只写了太阳已经升起,任务第1阶段成功。 “根据核物理学院专家的建议,4十8小时后评估部队会进入大阪和京都进行伤害评估。” “由于对后续伤害的不确定性,对爆点核心位置,只能以侦察机进行侦查,然后通过照片进行粗略评估。” “粗略情况,应该会在4十8小时后,7十2小时之前统计出来。” 王秘书早有准备,刘1鸣也知道这些事,只是1时没想起来。 “让许孙明注意部队安全,战场水源已经不安全了,不得使用战场周围的水做任何事。” “还有,医生及必备药品、防护用具的供应必须保证,叮嘱后勤部,不要出差错。” “让许孙明准备进行导弹试射,目标名古屋。” 刘1鸣点了点头,逐渐回到了状态。 这次送去了5枚核弹,都是实验性质的核弹,3枚金属钚弹,两枚铀弹。 按携带当时计算,4枚空投式大型核弹,1枚导弹弹头。 之所以是导弹,是因为火箭动力研究所搞出了无线电信号修正装置,能够通过3点定位,按照事先设计的参数,大概调整自身姿态。 虽然受限于技术水平,误差还不小,但能够进行引导,勉强也算1枚导弹了。 3省、琉球,都已经架设了超大型无线电发射装置,保证信号不会中断。 海上,两艘商船拆除了大量设施,装上了大功率发电机和大型无线电发射装置,已经就位。 6地上的还好说,固定不动,只要参数没错就没问题。 这段时间,无数船只和飞艇都围绕着商船进行活动,精确计算商船所处位置参数。 大海随时都有波浪,太平洋北部还有洋流,船只的位置随时在变化,需要计算出大致变化程度,以及大概误差值。 这样,才能在事后计算出导弹的误差值。 ………… 相比较装上飞机就能攻击的空投式核弹,导弹攻击的发射准备就繁琐的多了。 搭建起钢制结构,给导弹动力段加注燃料,再次检查后,时间已经来到9月2十1日。 9月2十2日夜里,核弹头开始被组装当导弹上,然后是导引头。 整备完毕后,导弹的总质量达到13吨,其中有效荷载1024公斤,射程7百公里。 这个载荷,刚好能搭载1枚小型化的钚弹。 “所有人全部撤离!”确定1切参数正常后,指挥官下达了撤退命令。 不仅是害怕导弹出现意外爆炸,导弹喷出的火焰也是含有剧毒的。 在液体火箭燃料发动机研究上,华夏帝国和其他国家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属于只有部分领先。 但是在火箭燃料问题上,华夏帝国的研究进度远超西方国家。 代价就是,燃料产生的燃气是有毒的,平时都是用特殊容器密闭保存,靠近都得穿防护服。 “风速3级,导弹飞行中途1切正常。” “3……2……1……点火!” 随着指挥官1声令下,导弹发动机开始工作,燃料与液氧通过管道,进入混合室,充分混合后,进入燃烧室,进而被点燃发出爆燃声。 噗嗤~~ 轰呼呼呼呼~~ 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强劲的动力推动下,国家飞离了发射架,向天空飞去。 爬升了1定高度之后,导引头启动,火箭开始略微转变姿态。 到距离地面1百1十公里高度时,发动机燃料耗尽停止工作,姿态控制发动机、导引头、弹头抛弃掉1级发动机后,改变姿态,凭借惯性向北冲去。 就像扔石头1样,在天空划出1道优美的弧线,快速靠近名古屋,这个过程中,导弹速度不断增加,没1会儿就突破了音障。 随着距离名古屋越来越近,导引头控制着姿态控制发动机,艰难的改变着弹头的飞行姿态,进而引导弹头能准确冲向名古屋。 最后5公里,导弹速度已经达到4马赫,每秒就得过去1公里多,5公里不过是3秒钟的事情,引信待机中。 3秒钟1眨眼就过去了,名古屋人只看到1个黑点冲向了城市,在城市上空1百来米的地方,突然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boom…… 为了达到核弹小型化,科学家们专门为导弹核弹头加装了1层中子层,以加强裂变反应。 即使如此,科学家们也预计,同样装药下,核弹头的威力约是空投核弹的40%多1点。 不过,科学家们这次显然错了。 这次核弹命中名古屋市中心南部3公里处,偏差目标3公里,误差超出科学家计算。 爆炸升起的蘑菇云比前面两颗还大,后来估计,当量在3万5千吨到4万吨梯恩梯之间。 波及范围比空投的两颗更大,杀伤效率更高,爆炸过后,名古屋南部出现了1个直径数百米的空窗区。 “侦测到爆炸产生的尘埃云,拍摄完毕,距离太远暂时不能确定是否命中。” 盘旋在上百公里外侦察机看到了爆炸产生的强光和蘑菇云,确定核弹头爆炸成功了。 唯1的问题是,他们不能确定爆炸具体是在那儿发生的。 “实验结束,电台已经损毁,粗略估计,1半的电子管损毁。” “返航……” ………… 9月2十3日,第1批全套防辐射服的士兵开始进入大阪和京都外围,距离炸点十公里左右的位置。 这几天天气不错,没有降雨,辐射尘埃升上天空后,被吹散了,地上留下的辐射并不是很强烈。 至少在距离爆心十公里的位置,简单防护服就能免疫大多数空气中存在的辐射。 只是要注意佩戴呼吸器,不然万1将核辐射尘埃吸进了肺部,伤害就无法预计了。 “边缘地区房屋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距离这么远都这样,中心地区的损伤应该是毁灭性的。” “团长,边缘地区的探索已经基本结束了,伤者不少,但是死者并不是很多,是否向内探索。” “不,不用了,内部探索有日本人去执行,我们主要是来熟悉流程,以及以防万1的。” “报告,接触到来自熊本军第5第6旅团的士兵,他们的部队负责堵住北部的通道。” “他们说,最近城中发生了瘟疫,让我们不要进去。” “知道了,把情况汇报给师部,那几个人也带到师部去……” …… 粗略评估毁伤情况用了3天,只有简易防护设备的日本人不知道会损失多少,毕竟他们深入了辐射区。 “粗略估计,房屋毁坏2十余万所,其中爆心2点5公里以内的建筑物遭到彻底毁坏。” “爆心市中心人群密集,但是尸体并没有多少,特别是爆心周围数百米,经判断,人类躯体已经汽化,或者被撕扯成为碎片。” “粗略估计,直接伤亡在5十万至6十万人之间,直接死亡人数超过2十万人。” “辐射病已经开始发作,爆炸中层的幸存者已经不断出现发烧、呕吐、溃烂、晕厥等症状,后续伤害还在持续。” “不过由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气浪过于强大,并没有让火灾蔓延起来,后续改进可以针对此进行研究……” “经评估,大阪市区已经丧失了城市功能,如果能进行3到4次同样的轰炸,能彻底摧毁大阪这个城市。” “京都的人员损伤、房屋倒塌情况,因为其城市规模较小,约只有大阪市的80%。” “但是根据气象组预计,在东南风的影响下,攻击大阪产生的尘埃云将在京东西北侧下沉至地面,后续伤害将更强。” “总的来说,此次攻击完全符合预期计划,同时也完美完成了空投核武器实验。” 秘书说完后,看向许孙明。 “名古屋的情况看了吗?听说爆炸威力不比京都小,有办法查证吗?”许孙明问道。 “根据烟柱对比来看,名古屋引爆的核武器,其威力比我们空投的两枚核武器的威力都要稍大。” “核物理学院的科学家认为,可能是中子层发挥了作用。” 秘书点点头,这是尚未确定的。 “派人…派日本人去搜集现场情况,尽快确定,是否是中子层起了作用。”许孙明点了点头。 “查证结束后,”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